关键词: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技术方法
引言
结合国内建筑基础设施行业实际情况分析,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方法与技术都不是很全面和成熟。对比西方先进的检测手段而言,需要提升的空间还很大。我们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习了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方法技术的精华后结合自身建筑行业的实际情况,最终制定出符合本身的材料检测管理方法模式。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1建筑材料检测的重要性
在建筑项目中,诸多因素都可能对建筑材料和建筑项目的品质造成影响。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部分建筑材料生产企业为了寻求更高的自身经济利益,在建筑材料生产过程中会出现粗制滥造、降低生产成本的现象。更有建筑企业为了获取最大化的经济利益,选择在建筑成本上做手脚,选择一些没有达到国家标准的建筑材料用于施工。为了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性,我们必须要对建筑材料的质量严格把关,对于不合标准的材料要严加处理。除此之外,因建筑材料的管理不当和胡乱堆置往往会造成建筑材料风吹日晒,导致材料质量降低。相关检测人员要能够通过对材料的检测,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因此,建筑材料的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
2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方法和技术要点分析
2.1严格遵守检测顺序、检测环节
不能放松材料质量检测的标准和要求,不能随意、擅自省略其中任一检测过程和检测环节,导致检测结果的不准确。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方法实施报告中,应当详细写明进行质量检测所使用的样品数目、样品选取的位置和方式,样品检测的方法与检测结论。操作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2.1.1严格按照顺序执行
应当按照检测程序、检测标准和制度规范的要求进行建筑材料样品的质量检测,以上程序是否被正确遵守和按顺序进行,直接关系到材料质量检测结构的准确性。只有提高质量检测人员的检测技术水平和专业技能,加强质量检测人员对质量检测规范性的认识,才能确保建设项目工程的施工质量。
2.1.2对检测材料样品的选择应当满足代表性特征
只有检测对象符合整批建筑材料的一般性特征,检测对象的成分构成和性质、特征符合并代表该批次建筑材料的总体情况,才能保证质量检测结论的准确性。选择被检测样品需要数量适当、样品位置选择准确,并使用正确的样品检测方法,检测样品的数量不可以过分增加或者过分减少从而影响检测结论或者造成检测单位财务经费的浪费。
2.2钢筋材料质量检测
钢筋检测各地的规定稍有不同,一般都是拉仲试验和弯曲试验,有些地方(例如上海市)增加了重量的检测。进口钢材必须做钢材化学分析试验。检查规格尺寸时要用精细的仪器量直径,可以用普通的测量工具量长度,并称其重量,全部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要检查钢筋的外观质量,生锈的钢筋一率不准用,哪怕是经过防锈处理的。对钢筋做拉仲、冷弯试验时,每一根钢筋都做,试验过程全程监控。
2.3墙面材料质量检测
砖和砌块属于墙面材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生产方式以及主要原料外形特征上可把砖和砌块分为蒸压灰砂砖、烧结多孔砖等。在检测蒸压灰砂砖时不得少于2万块作为一批,最好是以每10万块作为一批。从其尺寸大小及偏差,外观颜色、形状,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等方面按随机抽样法抽取15块进行检测。烧结多孔砖以每5万块砖从它的尺寸大小以及偏差,外观质量,抗压强度和抗折能力进行检测。
2.4精度和误差处理。
对建设基础设施材料的检测结论与检测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检测方式和检测仪器、外部环境因素都有一定联系,需要以清晰、确定的规定单位实施质量测试,通常在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中存在以下几种检测误差:一是平行检测误差。其产生的原因是在使用相同的检测设备和相同检测方法的时候,却得到有差异的检测结论,说明被检测建筑材料存在不均衡差异。二是检测同组材料中的误差。由于检测技术人员个人技术原因、或者在操作中的技巧运用,导致对一组属性相同建筑材料在检测结论上的差异和不同,在该种情况下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并选择合理的检测结论作为最终结论。三是重复性误差或者比较性误差。其产生的原因是当质量检测人员在对相同的检测样品、使用相同的检测技术和方法,仍然得出有误差的检测结论,应当对这种检测结论进行综合考虑并允许其中有误差的可能性。
3提高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质量的相关措施
3.1提高提高建筑施工材料的检测效率
首先,一定要加强对于建筑材料检测的规范与程序,由于现在建筑施工材料检测部门没有对相应的明确的规定,在检测方式流程上等都缺乏合理的规范。因此,为了能够有效的保证检测的准确性、规范性以及科学性,一定要保证检测的流程的正确,同时要保证在检测的材料中是随机抽取的,可以对检测的材料进行批次的划分,保证一个批次的质量问题。检测人员要按照规则进行检测工作,保证检测出来的东西能够具有代表性。此外,还要建立单独的检测部门,使得在复杂的建筑施工环境中能保证检测的公平性以及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最后,要对检测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责任意识,保证工作敬业,并不断的引进先进的专业人才和技术设备,保证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检测水平,从而提高整个建筑施工的质量。
3.2建立健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制度,强化检测的独立性
通过制度建立来约束和管理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行业,规范检测行为,提高检测的公平公正性。可以通过成立相关的协会组织等形式,设立相应的行业标注,实现建筑工程质量建设的制度化,标准化发展,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减少不规范行为。另外,通过成立协会等组织,可以提高整个行业水平,促进行业内人员的技术交流,资源共享。将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与检测行业分开,成立检测单位数据库,实现随机抽取检测单位对建筑工程进行检测,增强检测的独立性。
3.3对施工现场的材料质量实施动态掌控
为了提高建筑工程材料检测的质量,还应当对施工现场的材料质量进行动态的掌控。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所运用的每一种工程材料都会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在建筑工程材料投入使用之前,都应当进行全面的检测。从而保证材料的选用符合施工要求。要想动态掌控工程材料的质量,应当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进行质量检测。与此同时,需要对工程材料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杜绝使用任何不符合施工要求的材料。
结语
建筑材料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有助于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优化建筑材料选择,推广与应用新型工艺、材料以及技术,意义重大。因此需要对建筑材料检测工作的重要性产生正确的认识,通过适宜的措施对建筑材料检测水平进行提升,切实落实检测管理方面的工作,对检测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管理,进而提高检测质量,为建筑工程的建设工作提供更多保障。
参考文献
[1]徐孝单.绿色经济时代建筑材料检测的重要性及策略[J].商品与质量,2016(39):121~122.
[2]陈镇浩.信息技术在建筑材料检测中的应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8(04):12.
[3]杨翠芳.建筑材料检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47):46-47.
论文作者:葛秀花1,魏敏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3
标签:建筑材料论文; 材料论文; 质量检测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样品论文; 误差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