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普瑞酮治疗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观察论文_薛文婷,于晓燕

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

摘要:目的:探究替普瑞酮对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86例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按照单双号方法将其分为观察以及对照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咪替丁进行治疗,观察组选择替普瑞酮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经比较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采用替普瑞酮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较为显著,有助于患者的恢复。

关键词:替普瑞酮;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治疗效果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常见于老年患者中。如果患者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则会产生胃出血以及胃部癌变现象,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而患有此病的患者通常存在饮酒、抽烟等不良生活习惯[1]。此研究对我院2013年9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86例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将治疗效果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86例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根据单双号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为43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为28例,女性患者为15例,患者年龄均在61-8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0.3±6.2)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为26例,女性患者为17例,患者年龄均在60-8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1.2±5.9)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较强的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则选择西咪替丁进行治疗,其用法用量为每日口服1-2次,每次服用0.2g;观察组患者则选择替普瑞酮进行治疗,其用法用量为每日口服2-3次,每次服用50mg。

1.3 疗效判定标准[2]

患者经治疗后,其腹痛、腹胀以及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逐渐消失则为显效;其腹痛、腹胀以及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则为有效;其腹痛、腹胀以及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无任何变化则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组间通过对比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中的35例患者治疗效果为显效,6例患者治疗效果为有效,2例患者治疗效果为无效,总有效率为95.34%;对照组中的23例患者治疗效果为显效,8例患者治疗效果为有效,12例患者治疗效果为无效,总有效率为72.09%,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

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出现1例腹泻患者,2例腹胀患者,其发生率为6.98%;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出现3例腹泻患者,4例腹胀患者,2例乏力患者,2例头痛患者,其发生率25.58%,组间经比较,以P<0.05为差异,说明两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

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为(7.62±2.34)d,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为(14.82±3.23)d,两组患者经比较,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慢性胃炎的发病机制并未确定,然而经大量临床研究证实,此病是因为相关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目前,大多数人们渐渐认识到引发此病的主要原因除幽门螺旋杆菌出现感染后,胃粘膜抵抗能力的下降则能够使胃粘膜出现损伤现象[3]。同时对胃粘膜进行加强保护,并对损害的黏膜进行修复则是对此病治疗的主要内容。

通常情况下,胃粘膜表面会产生双层粘稠黏液,其中包含了碳酸氢根离子以及相应的糖蛋白。而黏液则在胃粘膜的表面位置进行覆盖,并对胃粘膜起到一定的保护效果,同时可以使其不受到损伤。此外,对大分子蛋白酶的渗透效果起到一定的抑制效果[4]。

替普瑞酮能够将磷脂自身所具有的流动性进行改变,同时能够有效将磷脂酶A2进行激活,有助于花生四烯酸的形成[5]。对于胃粘膜细胞而言,利用环氧化酶对其进行催化,从而生成环内氧化物,此物质在酶催化的作用下会形成PGE(前列腺素E2)、PGI(前列环素)以及血栓等。同时替普瑞酮能够加快花生四烯酸的合成。此外,替普瑞酮能够加强内源性前列腺素的形成,特别是有助于前列腺素E2的形成,以免因为非甾体抗炎药物使得胃粘膜出现损伤现象。经过药理作用研究后证实替普瑞酮为萜烯类物质,此类物质中所具有的浆液存在相应的修复功能,有助于胃粘膜上皮的合成,并且葡萄糖胺具有一定的连接效果,其替普瑞酮能够将葡萄糖胺进行合成,从而形成激活酶。

在此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经替普瑞酮治疗后其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34%,对照组患者经西咪替丁治疗后其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2.09%,并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能够说明替普瑞酮对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采用替普瑞酮进行治疗,临床疗效良好,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且患者在用药的过程中无严重毒副反应,具有一定的安全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吴冀川,龙恩武,陈子洋等.奥美拉唑与替普瑞酮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疗效比较研究[J].四川医学,2014,35(3):331-333.

[2]斯毅.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特点及替普瑞酮治疗效果的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5):737-738.

[3]李瑛.替普瑞酮治疗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4):470-471.

[4]许多吟.替普瑞酮治疗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0):214-215.

[5]陈伟.替普瑞酮治疗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论文作者:薛文婷,于晓燕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4

标签:;  ;  ;  ;  ;  ;  ;  ;  

替普瑞酮治疗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观察论文_薛文婷,于晓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