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显像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娜仁花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830001)

摘要:目的 研究PET/CT显像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确诊的32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PET/CT显像,并与以往的PET/CT、病理报告进行分析。结果 本院确诊的32例患者,原发瘤灶均为单发,其中良性为8例,交界性为3例,恶性为17例。CT表现病灶发于胃体、胃窦、十二指肠、直肠、小肠、食道下段,同时查出患有腹腔恶性胃肠道间质瘤的患者。结论 PET/CT显像对于胃肠道间质瘤具有较好的定位与诊断效果。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PET/CT显像;检测应用

胃肠道间质瘤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对患者及其家属在生活与经济方面产生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对该疾病进行及时的治疗[1]。目前临床中普遍采用的方式为PET/CT扫描检查,可有效的对该疾病进行全方位的检测。现将PET/CT显像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应用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32例在本院进行PET/CT检查并确诊患有胃肠道间质瘤的患者,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分布于28-83岁,平均年龄为(55.36±4.12)岁。

1.2方法

1.2.1 显像方法:

检查仪器为GE Discovery ST8 PET/CT。所有的患者在进行18F-FDG PET/CT检查前禁食6小时以上,检测血糖,确保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内(10mmol/L以下),安静休息15-20min,静脉注射18F-FDG显像剂3.7MBq/kg,平卧安静休息,并且在检查15-20分钟前需服用600-700ml的胃肠道阳性对比剂,检查前夕再服用150ml左右,在检查前排空膀胱。

1.2.2 数据采集:

CT扫描:120kV,225-240mA,层厚3.75mm,进床速度13.5mm/s,螺距1.35:1。根据患者身高采集6-8个床位,扫描范围从大腿中段至颅顶。采用自动毫安技术降低受检者吸收剂量。

PET扫描:采用3D扫描,每个床位采集3min。PET数据经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法(OSEM)重建,CT采用矩阵512×512,通过CT扫描数据对PET图像进行衰减校正(CTAC)。通过Xeleris工作站将校正后的PET图像与CT图像进行融合,分别得到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的PET图像、CT图像以及PET-CT融合图像。

1.2.3 图像分析

采用目测法及半定量分析法,由PET/CT中心3位有经验的医师单独阅片,对所有患者的PET成像、CT成像与PET/CT融合图像进行判别,并在病灶显像剂浓聚程度最高的层面,采用自动勾画感兴趣区(ROI),由计算机程序自动计算出该部位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综合得出影像结论。

1.3观察指标

①观察患者的病灶来源、免疫组化表现。②观察患者的病灶PET/CT表现。③观察患者经过CT扫描后有无不良反应。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将被录入至EXCEL中,采用 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

2.结果

2.1患者的病灶来源、免疫组化表现

本研究中的32例患者,原发瘤灶均为单发,其中发于胃体的为16例,发于胃窦的为1例,发于十二指肠的为5例,发于直肠的为2例,发于小肠的为4例,发于食道下段的为1例,患有腹腔恶性胃肠道间质瘤的为3例。其中良性为8例,交界性为3例,恶性为17例。免疫组化表现为CD117共31例,CD34共24例。

2.2患者的PET/CT表现

经过相应的PET/CT扫描后,呈现出如下结果,见表1。

2.3不良反应

由于所有的患者均按医嘱进行检测,因而因此均未出现不良结果,确保实验结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3.讨论

胃肠道间质瘤是消化科常见疾病之一,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包括呕血、便血或大便隐血等,同时还包括其他症状,如胸闷、胸痛、吞咽困难、进食梗阻、腹部不适、上腹痛、腹部包块、肠梗阻等。该病发病的主要原因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有关,并且中老年群体的发病率较高。对于该病而言,部分可治愈,但是存在复发的倾向,因此一旦患者被查出患有胃肠道间质瘤,则必须及时接受治疗,负责将会对患者造成更为严重的影响。目前临床上对胃肠道间质瘤的检查方式包括如下内容,即胃镜或肠镜、超声内镜、CT、消化道造影等检查方式。

PET/CT扫描检测是目前检测肿瘤的主要方式,其主要的工作原理为将带有正电子发射的同位素标记物,即显像剂注射入人体内部,在人体的代谢过程中发生湮灭效应采用一系列成对的互成180°排列并与相符线路相连的探测器来探测湮没辐射光子,从而获得机体正电子核素的断层分布图,显示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和代谢功能,对疾病进行诊段。对于胃肠道间质瘤疾病而言,利用PET/CT扫描检测不仅可有效的扫描出间质瘤的直径大小、发生位置[2],例如在该研究中,通过图像可知间质瘤的最小直径为1.9cm,最大直径为23cm,发生的部位包括胃体、胃窦、直肠、小肠、十二指肠等部位;同时还能够使医生获得相应的CT值与SUVmax值等指标[3],例如在本研究中,通过扫描的图像可知,CT值介于18-46HU之间,SUVmax值介于3-13.9之间;除此之外,通过扫描成像还能判别出疾病的良性与恶性,例如在本研究中,通过扫描成像可知,良性患者为8例,交界性患者为3例,恶性患者为17例。正是基于上述因素的存在,为医生诊断提供了有力依据,使患者获得了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胃肠间质瘤治疗中应用PET/CT扫描检测的方式将产生明确疗效,不仅可有效得知病灶的具体位置与原因,同时还可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治愈率,为临床医师提供更为可靠的诊断信息,可作为未来一段时间内检测并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首选方式[4]。由于本次研究样本容量有限,因而关于在胃肠间质瘤治疗中应用PET/CT扫描检测的远期影响仍需今后大样本随机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

[1]赵春雷,陈自谦,李天然,等.^18F-FDGPET/CT显像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初步应用[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9,20(3):207-209.

[2]冼伟均,冯彦林.PET-CT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应用[J].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2009,33(3):140-143.

[3]唐俊军,黄宗良,王国良,等.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外科研究与新技术,2015,4(2):95-98.

[4]王得志,李艳.CT检查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诊断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2,07(14):109-110.

论文作者:娜仁花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0

标签:;  ;  ;  ;  ;  ;  ;  ;  

PET/CT显像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娜仁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