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最前卫的课堂:释放学习者的表达欲——杜郎口课堂教学改革印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堂论文,教学改革论文,学习者论文,新课改论文,印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课程改革逐步深入的背景下,一所学校所创造的好的教学制度及课堂生态能极大地刷新指令型课程与教学的旧貌,极大地解放学生被束缚的学习热情、智慧和欲待迸发的创造力。山东省茌平县杜郎口中学就是一个典型的个案。可以说,在杜郎口的课堂中,学生的言语表达欲得到了充分的释放,长期失落的话语权得到了真正的回归。
一、课堂人际关系:合作学习,释放表达欲
从社会学角度看,课堂本身是一个小社会,它首先是一个正式的社会活动场,然后才是一个教育活动场,我们可以用“课堂社会”这个新视角去看待学校的课堂教学[1]。过去,我们说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着课程,现在则可以说学生其实是在课堂这个社会场域中亲历着生活,体验着服从、沉默、反抗、竞争、合作、展示、回避、成功、失败等带来的种种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杜郎口模式则在颠覆并重构着这一切,其实质可以说是一种创生型课程范式,隐含在其中的是消解了指令型课程范式的后现代课程观。这种由指令型课程范式向创生型课程范式的实质转换,旨在重塑课程主体、充分释放教学主体(尤其是学习主体)的灵性智慧和自由创新精神,使课程价值重心从学科内容本位转向人本位,转向个体生命本位,从而释放学习者的表达欲。
我们知道,在一定的时间内和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生态系统各部分结构和功能处于相互适应和协调的动态平衡之中。同样,在课堂教学中,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输入适量学生没有掌握的信息和知识,经过学生的内部“加工”,会外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若教师输入过多的信息到课堂,必然引起课堂生态的失衡。为了达到新的平衡,必然要求师生调整教与学,让学生在输入信息与知识后能经过咀嚼、消化,然后输出他们的加工后产物,以促成输入与输出的动态平衡与稳定。杜郎口中学实行“三、三、六”(10+35)教学模式,即课堂自主学习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三模块: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课堂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学校要求45分钟的课堂中,教师引导不超过10分钟,学生活动35分钟以上。
就以展示课《醉翁亭记》为例,上课伊始,同学们激烈地讨论着关于课文的几个问题,几分钟后,部分学生拥到黑板前,先把自己的名字写在最上方,然后将题目的答案一一写上。在当地,这叫“爬黑板”。没有“爬黑板”的学生在座位上自己读书,有个别学生蹲在教室地板上书写。接着老师请几位同学上来讲解,这个过程中如果有讲错的或有争议的地方,同学们会当场指出来,然后由几位代表站起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实在无法定论的,教师适时地点拨一下。一位同学提议让大家谈谈自己所知道的关于写四季的诗词,顿时,整个教室呈现出一个充满竞争、个性张扬的场面。孩子们的发言异常响亮,像是喊出来的,无一例外饱蘸了热情和自信。有时候会同时站起来好几个人,同时响起几个声音,老师也不制止,谁的声音响亮谁就获得了发言权,所以发言声此起彼伏。听到精彩的发言时孩子们会不约而同地给予掌声,还有学生对前一个发言者进行点评……
有人讥笑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是“课堂乱了,学生反了,到处都是黑板了,老师也不管了,教学质量危险了”。但面对事实,我们不得不承认,其实是课堂活了,学生会学了,整个课堂上洋溢着学习的快乐。这些普普通通的农村初中学生,他们竟然有这样的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竟然是这样快乐积极、充满自信,他们的个性竟然可以这样张扬!该堂课后,笔者曾问很多学生“累不累”,大多数学生回答:“不累,很有趣。”“回答不上问题来才累,我很自信。”这样的话语恐怕在指令型课程下是很少能够听到的,正因杜郎口的课堂取消了上下位的灌输,这就消弭了师生人格尊卑的藩篱和课程进展的严格边界,释放了学生的心智,使之在广阔的课程空间漫游,变求知的困苦为求索的乐趣,变学习的负累为生命的享受。
二、课堂价值指向:表达个性,解放创造力
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给课堂这个展开教学行为的平台带来了巨大变化。学生充分发挥在知识学习中的自主选择权,选择什么样的学习材料,学习什么,均由自己作主。学习过程发生了由“灌输式”向“超市式”的转变,课堂教学由“一言堂”变成了“百家争鸣”,“精英式”的学习变成了“全员式”的参与。这就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习惯。在这里,教师要“信任学生、发展学生”,不能唱独角戏,变“讲”为“导”,使课堂成为享受快乐的殿堂,而不是枯燥无味的看守所;让学生有效行使话语权,释放表达欲,充分表现个性。学生话语权应包括自主选择权、自由表达权、质疑与辩论权、出错权与被认可权、评价权等等。而在现今大多数的课堂中,这些权利能得到保障的学生恐怕是屈指可数的。当然,话语权的保障在于让学生“会说”。杜郎口中学的“预习”,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在预习课上,教师从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上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查找资料,整合信息,做预习笔记。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杜郎口中学把孩子们的豪情壮志带进了教室,把学生的自信融入了课堂。
从心理学角度看,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每一个人都有被他人、被社会认可的愿望。有表现的机会,才能产生兴趣和自信。因此,每个学生都有强烈的表达欲,都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的认可,都愿意成为本班不可缺少的主角。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杜郎口中学找到了一条可行而有意义的路子,那就是该校校长所说的“从人格上去尊重每一个学生,给每一个学生创造充分表现的时间和空间”。学生之间有观点的碰撞,才会擦出美丽的火花,正所谓“你给我一次机会,我还您一份惊喜”。我们看到杜郎口中学学生的表现欲望和表现能力是极强的。他们没有农村学生常有的那种不敢大声讲话、不敢表现自己的羞涩感和怯懦感。他们一个个都被激活了,每一个人都充满自信,他们喜欢学习,乐于表达。这样的学生,相信他们走上社会也会充满信心和勇气。可以说,全世界每一种成功的教育体制都证明了并继续证明着:自尊的重要性超过课程内容的重要性。相信学生,发动学生,给学生学习的自由,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独特的见解和体验,才能让学生有参与的热情和亲身体验的美妙感受,最后享受源自心灵的表达的愉悦和成功!
《学记》中提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学生的思维发散后,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环节出现。《醉翁亭记》一课上,一位同学提出,除了欧阳修的醉翁亭外还有哪些名胜是以文而闻名的?这个拓展性的问题着实引起了笔者的兴趣,孩子们也争先恐后地站起来抢答:“有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王勃的《滕王阁序》”……这些回答也让笔者跟着思考,想起还有崔颢的《黄鹤楼》、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等等,相信当时课堂上的其他同学也和笔者一样在积极地思考。这样的课堂能够让每一个人都敞开心扉,自由地做思维体操,经历头脑风暴,在新异的话题里驰骋思辨的语言,将教学过程变为积极主动的交流过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是自主的,不受任何的压抑和束缚,表达形式多样,只要围绕主题,就可以自信地用任何一种形式来诠释自己的理解。比如,《醉翁亭记》的主题是表现了欧阳修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关键在一个“乐”字。于是在本堂课的结尾,教师有了一个提议,请同学们把自己生活中的富有乐趣的事说给大家听,或者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快乐。顿时,课堂又沸腾起来,几分钟后,大家有序地静下来,发言的几位同学或自作小诗,或叙说家中趣事,甚至有同学高歌一曲《快乐老家》,他的热情与自信博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笔者相信如果时间充裕的话,还会出现绘画、小品等节目。课堂内容由“纯知识型”向“能力、情感、价值观”发生转变。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无论是学习优秀的还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都能大胆地、自然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每一名学生都是自己的主人,可谓“百花齐放”。
学生的发言争先恐后,此起彼伏,但又不失礼貌,同学们站起来首先说的都是“我觉得”“我认为”“我不同意”“我给××同学纠正一个错误”“我建议”“我和我的搭档”“下面由我归纳一下”等等。笔者意识到这个重要的语用现象:他们在发表各自观点前都不约而同地用了单数第一人称,个性鲜明。这种表达观点时所用的人称,在英语中较为常见。我们知道在英语语句的书写中,除了句首字母和专有名词必须大写外,其余的都是小写,然而只有“I”这个表示“我”的单词无论出现在句子的何种位置都必须始终大写。我们这些惯于用“我们”来表达者,是否思考过其中所蕴含的深刻的价值取向?“I”这个独一无二的符号,上面一横象征天,下面一横象征地,中间一竖象征着单个顶天立地的“人”——在阳光下思考、在大地上行走的“人”!这种个性鲜明的语用现象,体现了西方重视生命的个人本位观念。然而,我国教育场域长期处于一种“I”缺席的状态,学生只能借“我们”而说“他者”,借“我们”而说参考书上的表述,说权威人士的观点,说习题的标准答案,人云亦云,枯燥乏味,死气沉沉。这样的课堂,表面上看起来秩序很好,实际上,学生的思想早开小差到了“爪哇国”,处在昏昏欲睡的“失语”状态。时间一长,就必然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认为上课无话可说,写作文无话可写。而语文新课程所倡导的是培养真正的“人”,关注人性、人情和每个生命主体价值——这就是一切,这就是学校本应有的而长期以来在指令型课程中所缺失的价值指向!
课堂本应是学生作为主体人的思想和情感交流场所,本应是激发其生命活力、凸显其人性、唤醒其自由天性、展现其多彩自我的舞台,本应是师生点燃灵感、激发创新、集聚智慧的平台。但在实际的多数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却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失调:个性压抑、灵性失落、教学创造力泯灭!在杜郎口中学这样有活力的生态型课堂中,孩子们不再是整齐划一、举止呆板的木偶,不再是知识的容器,不再是应试的机器,不再是分数的奴隶,而是一个个朝气蓬勃的生命体,他们有情感,有思想,有追求,有个性,有尊严——这一切集中体现为表达欲苏醒基础上的活力表达!而洋溢个性的活力表达,本质上就是学习创造力的解放!
三、“杜郎口课堂”教学的反思
当然,杜郎口课堂中依然存在着一些局限性,突出的是教师作用的未到位发挥。笔者没有听到教师精彩到位的点评以及点拨。也许有人会说既然是以学生为主体,那么教师的作用就显得不那么突出了,教师本身素质的高低似乎无关紧要。但笔者认为这样的课堂反而会更清晰地暴露出教师素养欠缺的严重性,故对教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教学历史来考察,教师因为长期在指令型课程与教学中消磨生命,沦为课程指令的消极执行者和课程内容的机械复制者。这种角色使许多教师麻木了主动创新的自觉意识,泯灭了思想的特色、言语的个性和教学的才情,至于宽厚渊博的人文底蕴和高远深邃的目光更是罕见。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要弥补这种内在精神质地的缺陷,将不是三年五载,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当教师自身素养成为最严峻的一个“语文问题”时,我们不得不把语文课程改革的成功与教师素养的全面优化紧紧联系在一起。相信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优质素养的缺失问题将会进一步浮出水面。这里,教学体制的解放与教师意识上的自觉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从教师自身的立场出发,应当借助时代提供的历史契机,尽快实现自身价值,特别是思想价值的跃升。作为知识阶层的一个组成部分,语文教师首先要形成自己的思想,形成自己的价值体系。
“杜郎口课堂”已成为大陆新课程实施并深化进程中一个最前卫的专用名词,它象征着学习者表达活力的充分释放,象征着学习创造力的极大解放,象征着一个个独立思考、敢于表达、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正在崛起。我们相信:“杜郎口课堂”对当前语文课程改革具有强烈的示范意义,虽然它的具体组织形态未必要成为明天语文课堂的必然现实,毕竟并不存在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课堂模式。但是“杜郎口课堂”所具有的解放意味,所展示出来的民主和自由的精神,恰恰是今日课程改革的价值指向之所在,恰恰是明日课堂教学风貌之前兆。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杜郎口课堂”的精神将伴随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时代大趋势,在我国基础教育中生根、开花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