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在智能化电网建设中的应用论文_丛恒,黄鹏

电力工程在智能化电网建设中的应用论文_丛恒,黄鹏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山东省济南市 250022)

摘要: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多,人们逐渐的步入能源时代,全球各个国家都争夺能源的拥有权,尤其在经济危机刚刚退去的时候,能源缺口的问题逐渐彰显了出来。若想使得能源不足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则进一步强化智能电网的建设是有效的途径。智能电网的建设是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吻合的,同时具有很强的经济性特征。在我国现今智能电网建设的受关注程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并且已经依据实际情况制定出了具体的条例。在对智能电网进行建设的时候,要合理的应用相关方面的工程技术,给电网带来稳定和安全的保障。

关键词:电力工程;智能化;电网建设;应用

导言:虽说我国国土资源广阔,但是人口数量也很大,人均资源占比较低,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电力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能源,智能电网能够很大程度提升电力资源供应,在建设中应用电力工程技术能够提升智能电网建设速度,同时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1智能电网的概述

1.1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智能电网是一种科技含量较高、自动化水平较高的智能型新型电网,它提高了传统的物理电网的科技含量和自动化水平,在电网的控制系统中将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融入其中,这些技术的融合不仅仅能够使智能电网满足电力用户对电能的强大需求,还可以保证电能在输送的过程中更加的高效、稳定,做到经济环保。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电网作为电力资源和科技资源的融合产物,对社会的进行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1.2智能电网的特点

1.2.1节能环保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幅员辽阔,国民的人均资源占有率非常低,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合理利用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问题。传统的物理电网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占地面积较大,资源浪费较多,智能电网的建设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它具有较强的节能环保能力,比较适合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

1.2.2智能化

智能电网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它是顺应时代进步的产物,在建设和运行的过程中具有较高的自动化水平。这不仅仅能够减少电网运行过程中的人力物力的投入,还可以在电网发生故障的时候实现自我诊断和自我修复,节约电网维护的有效时间,降低电网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运行成本,保证电网在运行的过程中更加的安全、稳定。

1.2.3耐久性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也比较高,自然灾害对电网的影响非常巨大,将会使得电力资源无法正常的输送,智能电网的架构强度相对较大,在面对恶劣的天气变化或者自然灾害的时候都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够保障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避免出现由于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而停止运行的情况,保障电力资源能够稳定持久的进行。

2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应用

本文以为某500kV变电站智能化建设为例,实施相应的改造工程,应用电力工程技术,按照安全可靠、因地制宜的原则开展工程建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电流输送方式

传统的物理电网在电流输送上采用的是交流电输送方式,本文属于智能电网建设,在电流输送上采用的是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能够实现直流输送,同时也能够实现逆流输送,这类技术能够提升电流输送的稳定性,相比传统的电流输送方式具备较强的经济性。同时,高压直流运输技术还能够应用于山区供电,目前在电网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也是我国电网未来发展的主要输电技术。在本电力工程建设中严格遵从绿色发展理念,将传统的高耗能污染型能源朝着低碳能源发展。通过实践证明,在智能电网建设中,能够很大程度对能源配比进行优化,因此智能电网的发展理念能够适应当前的需求。电力工程技术对电能输送实现了创新,从源头解决了输送中的污染程度,确保了电网的可持续化发展。

2.2变、配电环节

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应用电力工程技术,变电、配电环节在技术处理上相对比较复杂。虽说目前我国在变电、配电上已经采用了数字变电站的方式,但是由于数字变电站的功能较少,无法对传输过程进行实时监控,难以顺应时代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当前智能电网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某500kV变电站智能化建设,在变电环节重点考虑信息的自动收集、电网的实时检测,在运输过程中还可以加强继电保护,同时还能具备较强的自动化水平等问题,采取相应的施工技术,满足实际施工需求,很大程度提升了电网运行的可靠性,最为重要的是能够实现对系统的实时监控。

2.3柔性交流输电技术应用

在交流输电网络当中,柔性交流输电技术得到了切实的应用。此种技术属于新型电力工程技术,其是将电力自动化、微电子、中央处理以及网络结构等相关技术予以有效的整合。在展开智能电网建设之时,若想柔性交流输电技术能够得到更为广大的应用,最为关键的就是要确保电网机构能够得到行之有效的管控。这样能够实现对智能电网中的电能进行有效地隔离和清除,最终确保整个输电过程变得更加顺畅。在应用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的时候,需要将电力通信技术与电力输电技术进行高效结合,并对电网系统中的电力信息和控制信息进行有效地加工与处理,从而使得智能电网能够对各种情况进行及时、准确地反应,最终通过采取柔性操作避免电网出现过度的波动和变化,以确保电力传输效率与质量。若想使得智能电网的建设更为有序,更具实效,则要把柔性交流输电技术和智能电网予以有机整合,如此方可从技术角度来对智能电网的建设工作提供必要的保证,进而是的电网建设的速度进一步加快,质量得到大幅提高。

2.4保护装置环节

传统的电力系统会依据自身特定的需求建立独立的信息模型,若是想要实现信息共享,需要对模型展开翻译,以此将相关数据的监控系统连接起来,这类方式导致电力系统内部出现大量的信息孤岛。本文在保护装置上,依照最初电力系统的通信协议,重点考虑数据传输问题,全面提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考察、设计各信息子系统的边界,制定全面的电力自动化标准系统,以此实现对保护装置的实时检测。通过测试以为数据传输的保护装置系统具备较好的监控效果,目前,已投入使用在500kV变电站智能化建设中,

结束语

由上可知,为了能够使得电力系统供电的质量得到提升,就一定要高效完成智能电网建设的相关工作。在现阶段,国内经济发展的速度是迅速的,电力方面的需求持续增加,因而在进行智能电网建设之时,电力工程技术必须要得到科学应用,如此方可使得电网结构以及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进而使得电力系统的改革能够有序进行,社会结构以及能源系统也能够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最终为国内经济的发展提供更为强劲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崔屹平,栾乐,覃煜.智能电网发展下的新能源战略规划[J].工程技术研究,2016(06):90-90.

[2]钟永颉,吴凯,张甦涛.试析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实际应用[J].电子制作,2013(19):12-12.

[3]孙庆彬,刘淑莉,董晨晖.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分析[J].机电信息,2013(24):45-45.

论文作者:丛恒,黄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9

标签:;  ;  ;  ;  ;  ;  ;  ;  

电力工程在智能化电网建设中的应用论文_丛恒,黄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