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棵古松的不同阐释——海峡两岸经典阅读同课异构实录及课例评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海峡两岸论文,一棵论文,实录论文,异构论文,课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活动缘起】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语文教学不断寻求变革,遂成今日之局面。这是符合规律的进化,还是人为强加的结果?同文同种,海峡对岸的语文教学却走过不同的六十年之路。从对方的眼中审视自己,能否作为彼此的参照、提供多元的选择、明确将来的方向?为此,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和台湾“中华文化教育学会”经过长达一年时间的磋商,2014年12月联合举办“经典阅读”同课异构活动。此文就是《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教学及评析实录之一。 【教学设想】 其一,这篇文章是透过多角度的辩证来凸显“美学”作为生命核心价值的旨趣。全文花许多的笔墨在分析论证实用的、美感的、科学的等三种态度的内涵及三种态度在观事、观物上的差异。这样的文本对于学生在厘清事物的内涵、辩证事物的异同上具有明确的示范与指导,我们可以说,透过文本脉络在建构学生有序的逻辑思维上是有其助益的。由于教学时间只有四十分钟,教学对象是未曾谋面的高一学生,加之此文本篇幅长达三千多字,如何在短短的一节课时间中达到既定的教学成效,的确是个挑战。陌生化里的亲切感,小课堂里的大风景,这两者是我期待在这样短暂的交会中能够释放的光亮。(杨晓菁) 其二,在契约社会里,服从规则是为了实现自由。语文课堂“服膺”多元、建构的圭臬,也不拒绝理性的到访。知识学习的进程就是定位“站在哪里”,追问“是否到达那里”的旅程。我想通过我和学生们的声音传递一种信仰:语文,让我们世俗而又深情地生活在我们所热爱的人间。另一方面,我认为语文课堂里的师生是知识共同体。语文课是师生彼此伴随的绽放旅程:是师生用文化呼吸的形式达成的精神返乡,是沉静宁悦的灵魂皈依。和鄞州中学高一(1)班的同学们浸润于经典的时光,从容美好、倏忽远行;回眸课堂,仍有腾挪跌宕之“后感”生于胸臆。(张悦) 【课例描述】 台湾杨晓菁老师之课例: 首先我让学生用几个形容词来形容他们眼中所见的杨老师。这个环节的目的是企图拉近老师和学生的距离,学生即刻卸下了战战兢兢的情绪,变得积极主动,现场气氛也热烈起来。接着,为了检测并复习学生在前三节课对于此文本的学习状况,我设计了三个关于文本当中文意与思辨的统整性问题: (1)作者对于古松是从哪些角度来看待呢?(2)这三种角度有何差异呢?(3)除了这三种角度之外,你觉得还可以用什么视角(或身份)来看待古松呢? 以不指定的方式让学生自由回答,而后以两张投影片的内容总结上述三个小题目的答案,并将全文重要的脉络及纲要揭示出来: (1)美学家:美感的态度——美。心理活动偏向直觉。着眼于事物本身的形象。(2)木商:实用的态度——善。心理活动偏向意志。着眼于事物间的相互关系。(3)植物学家:科学的态度——真。心理活动偏抽象思考。着眼于事物间的相互关系。 我希望学生从文意脉络的发展中探求作者写作此文最大的意图,此部分先以选择题为饵促使学生思考,但选项中并没有正确答案,再以开放回答方式让学生找出正解——朱光潜写作此文的最大目的是“美感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以上部分都是属于文本之内的文意梳理及统整,由于采用分组上课形式,学生们便于讨论,因此回答问题的发言颇为踊跃。 接着,我的教学重点从课本向生活层面延展,教学设计的思维是期待将文本中所习得的观念与见解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以见证生活是文学的想法。由于朱光潜在“一棵古松”文中以三种不同角色观看古松进而产生不同的态度,让我对人类观看事物的视角差异所衍生的种种现象这个议题感到趣味,因此,决定从此出发设计相关的思辨性问题进行师生对话与探究。 为了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我先展示了一组不同角色看待教师的图片,让学生从趣味中去思考,不同人物对于“教师”这个角色的看法。接着,我再度展示另外两组正向与逆向有不同答案的图片要学生想想看并加以讨论:何以同一事物经由不同视角的观看会产生不同的答案呢?打铁务必趁热,我再以两个视频来强调视角的不同所产生的见解差异。在这个问题得到学生们的共鸣后,我丢出一个最重要的核心问题:试问不同的视角能否可以交融?于是我给学生们播放了一个泰国关于天花板修缮的趣味广告视频,通过分析广告内容的含义来理解一般观众看广告的需求和广告业主期待达成的目的,这两者是如何交融的,让学生们明白不同视角交会撞击的可能性。最后由这个问题再重新回到文本,请学生思考朱光潜在文本中所揭示对古松的三种态度可以如何交融。在课堂接近尾声的时候,我想让学生动手写,于是我撷取了文中的一段文字,要学生各自细读咀嚼后重新为它拟个题目,并简要说明理由。在等待数分钟后,学生纷纷落笔完成,他们活跃地思考,并积极回答问题,使得课堂于此圆满结束。(杨晓菁) 大陆张悦老师之课例: 课堂导入为了引发学习动机。当我展示了“花美男”金秀贤、“暖男”黄磊、“冷男”高仓健的照片时,一池宁静的“湖水”开始浮泛波澜。当我分别让三位男生谈谈“希望自己将来成为哪一款”和两位女生说说“希望哪一款成为将来人生的另一半”时,课堂里激荡着活泼、明媚的气息,我分明感觉到这是一池温度适宜的、温软和煦的“湖水”。当我将一盆红膏炝蟹展示在幻灯片上时,学生的眼神里分明闪过一丝疑惑;而我却要让大家将看到它的“第一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借此,我想让我的学生们有这样一次被点燃的契机:面对三张照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倾向,提供选择就是提供了多种可能;面对同一盆红膏炝蟹,“屏蔽”选择的前提下为何还有如此缤纷的结果?我告诉学生:一般人是不会对诸如“面对同一盆红膏炝蟹为何有不同的认知”看似“很傻”的问题有疑惑的,只有那些远离庸俗生活的学者们才会对看似一望而知而其实一无所知的问题全心观照。由此,我“推开”现实之门,领着学生“翻墙”而出,用敬畏学术的态度去“碰撞”朱光潜先生的学术作品了。 在哪里点燃教学?我和学生们在学术作品的“学理品质”处叩问文本的“经纶”。文章篇幅较长,我将文本作了一个表格化的意义“变形”(文字表格化的过程就是文本爬梳的过程)——让学生根据表格项目的“友情”提示,定位作者的态度、立场,以及相关的阐述;能概括提炼并精确表达。学生投注于文本的目光是专注的,对话是敞开的,碰撞的交互点是围绕文本的核心价值的;即使在较为顺利完成对文本的解读时,学生之间互相评判质疑的气氛依旧氤氲着,课堂学习的目标终于达成:我们听到了作者所言,而且用自己的方式交流了作者所言。 在哪里收束教学?当我们埋首于朱光潜先生的理性阐述时,我们的目光却突然被在文本结束处激荡的情怀“擦亮”。很多学生对文本转合处“劲道”的突转充满好奇:作者何为?为什么会在文章收束处,让自己站到前台,将心意抑或说是信仰如此直白地“倾泻”而出?我感觉此乃课堂“生花”之处,于是就引导学生积极探寻文本褶皱处暗藏的“波澜”,从而实现一次抵达。我们适时地讨论了两个问题:作者认为审美态度为最高境界,你认同吗?作者这么认为,你能深究其原因吗?对话是积极有为的:有学生完全认同审美为最高境界的立场;也有学生认为科学境界是最高境界,甚至举例说如果没有瓦特发明蒸汽机,哪有工业文明的全面推进。此时,我也在不知不觉中站到了前台:不知名的女侍从可以因为创造了鸡尾酒而著名、卡布基诺教会也因为卡布基诺咖啡而成为传奇,乔布斯也因为那被咬了一口的苹果而名留青史……那么,作者为什么对审美境界情有独钟?我用缓慢、平淡的语调朗读了北大教授阿忆应邀为北大百年校庆写的回忆性文章《我的死生北大》中的片段……课堂安静,却升华着情怀:作者是用艺术化的方式来看待生活的。美,就是他隔着矮墙递过去的那两朵小花。借此,我和学生一起实现了一次抵达,即精神返乡。(张悦) 【现场互动】 教师1:杨老师,您好!您在教学中大量引述课外的资料,从现场看,学生的关注度是比较高的,说明你非常在意语文学习和生活的联结。但是,这是否会冲谈学生对于文本的关注呢?你这样做,教学意图是什么? 杨晓菁:教育与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能更从容深入地生活,并有所据地领略体悟生命。因此,我以为“国文”的学习要能运用在现实生活中,展现“体”(文学/语文)与“用”(生活)的联结。再者,教室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成长中亟于学习的学生们。我思索该如何引起学习兴趣,该如何关照不同学生的需求。我期待学生获得一种开展的、开阔的视野与多元的思考能力,一切虽然从文本出发,但所获得的不仅仅在文本之内,文本的生活化阐释成了必然的选择。 教师2:杨老师,我觉得您是把这篇课文当作散文来教的。这篇文章是否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散文,还是可以讨论的,但是,因体而教可能是一种大家都比较认同的教学策略,您在这方面有何看法? 杨晓菁:不同的文学体式有不同的阅读重点与策略。小说的阅读是立体式的吸纳,它带给你许多想象空间及探索的趣味;新诗的阅读让你的情感、心绪可以学习如何从繁复而凝练,也学习创作时文字的精确使用与传神表现;而散文的阅读是以一种亲切的姿态、轻松的语汇和生活、生命相逢,它的取材及写作模式是较为平易近人而容易入手的。而这些不同的文学体式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便有它各自所应关注的核心问题,因此,教学时除了因时、因地制宜,也当因体而有所变化。这篇文章的文体确实存在不确定性,不同的标准会有不同的判断。我是把它作为广义的散文来设计教学的。 教师3:杨老师,从您的简历可见,您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语文教师。请您谈谈语文教学的理解以及本次活动的感想。 杨晓菁:在台湾,从小学、中学到大学,语文这一个学科的名称从“国语”而变成“国文”,它的意义是学习的层次从“语言”渐次进展到“文学”,也从单纯习字走到了综合多元的理解与思辨。因此,我喜欢这样定义“国文”教学的内涵,以“文字”为基底地砖,浸濡在“文学”的广域里,享受“文化”的洗礼与辩证,逐步递进而涵养出丰厚的人格底蕴。《论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感谢两岸这样同课异构的教学盛会,让我们有缘聚首也能相互观摩与学习。 教师4:张老师,我听了您好几节课,您对课堂的导入,很花心思。您总是能够切准时代脉搏,符合学生心理,截取生活化的资讯,引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请您说说这种设计背后有什么理念在起作用。 张悦:在哪里开始教学?确是一个问题。从工具理性课程范式“翻转”为实践对话课程范式之后,学生经验课程成为教学的意义聚焦点。连接学生经验,定位学习起点是阅读教学的共同规约。 教师5:张老师,您在授课过程中有一个环节,让学生讨论“精神饥渴”的问题。这个问题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联吗? 张悦:我让学生“逗留”于文本的“精神饥渴”处,由外而内地“潜思默想”有关“精神饥渴”的话题,是想让学生从理性阅读文本转向感性认知作者的轨道上来,这种“转身”不是回返,是对作品的深刻观照。有了这个流程,才有了后边讨论朱光潜生活艺术化的价值。这也是为了实现理性与感性的“并轨”,任何理性的思考都离不开感性的“知觉”——只有“知觉”到朱光潜那两朵小花的温度,才有可能抵达“三种态度中,以审美为最高境界”的深度。 【专家评析】 朱光潜《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一文,试图引领读者摆脱实用、科学态度的局限,细细品味观赏“古松”的美感体验,借以开启读者的“第三只眼”。张悦老师则是透过文本内容的诠释与演绎,深入阐发朱光潜的美学思想,让学生的美学感知得以再次觉醒。她的授课,层层推进、深入浅出,展现个人独特的教学魅力,为学生创造了愉悦的课程体验,体现出以下几项优点: 1.选择合宜的图像,有效引发学习动机 《文心雕龙·知音》:“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本承载作者的体验与想象,在撰文当下,作者通常有其预设的理想读者,然而随着时空环境的转变,后世读者与作者之间的隔阂不断加剧,如何减少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认知落差?如何使学生成为作者的“知音”?如何品鉴作者的写作技巧及其表达效果呢?教师必须予以适当的引导,才能使学者达到“披文入情”的境地。因此,如何引导学生穿越文本阅读的障碍,主动、积极地参与课程,这无疑是老师设计课程活动时,应当首先考量的问题。 所谓“一张图,胜过千言万语”,教师若能妥切运用新奇鲜活、贴近生活的图像,必将有助于拉近“作者—学生—教师”之间的距离,更能引领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中。张悦老师精心挑选若干图像作为辅助,首先以PPT展示了三张男明星的图片,分别表征三种不同的风格类型(俊美、温暖、粗犷),询问男同学:未来想成为哪种类型?又询问女同学:喜欢哪种类型?接着,张老师又展示宁波当地小吃——“红膏炝蟹”的图片,询问学生看到了什么。从学生的不同观点中,导入文本所论述的要点。这些图片不仅能切合课程目标,且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目光,从而体悟到朱光潜的立论依据——“各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象,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 2.以表格统整内容要点,将文本信息条理化 张悦老师为了深化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特别设置“对话与理解”的环节,将文本信息先予以统整、梳理,设计出一张留白的表格。表格横分“实用”“科学”“美感”三行,纵列“意象”“目的”“心理活动”“活动性质”等栏位,让学生相互讨论、交换意见,根据文本中的论述完成表格填空。待学生填写空格后,张老师抽点学生揭示答案。张老师一方面聆听学生的答案是否准确,一方面检视学生是否扣紧文本,当学生说出“他(朱光潜)说”一语时,张老师便予以口头肯定,导引学生逐步深入文本,而不至流于天马行空、漫无边际的空想。 3.检视学习状况,留意学生所说的关键字 如何提升学习效果呢?教师必须诊断学生的学习现状与难点,并予以即时回馈。当学生相互讨论时,张悦老师在学生之间游走、巡视,仔细观察同学讨论情况,并适时提供指导;当学生发表想法时,张老师特别细心关注学生话语中的关键词,并针对关键词更进一步地提问,借以诱发学生进行更深层的思考。如此循循善诱,让学生得以更深入理解文章的意涵。 然则,诚如朱光潜所言:“同是一件事物,看法有多种,所看出来的现象也就有多种”。依个人之鄙见,张悦老师教学固然十分精彩,但在文本细读上似仍犹有可再精进之余地。就文本形式观之,朱光潜采取以说理为主的实用类文体,特意以“我刚才说……”作为全篇开头,暗示着本文采取偏向于口语对话的文体风格,既非典型的学术文章,也非讲究词藻华美的文学创作;然而,在文章末段,行文风格陡变,朱光潜改以文学笔调书写,不但接连引用《诗经》《孔雀东南飞》《短歌行》等文学名篇,更连续使用多个反诘问句、祈使句,且运用隐喻的修辞技法,将思想家与艺术家比喻为“夜空中的几点星光”。为何以议论、说理为基调的文章,却在末段笔锋一转,抹上几笔感性的文学色彩呢?朱光潜为何这样写?他想要创造出何种表意功能呢?颇值得玩味。任何经典艺术作品,均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合,张老师虽能深入解析文本内容,但对于文本形式及其表达效果,似乎可再多加着墨。 此外,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设计教学活动时不宜过度推扩,必须考虑到机会成本,小心剪裁、精心规划,取法“少即是多”的设计理念,直指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将无关要旨的琐碎细节删除,减少杂讯对学生的干扰。在课堂末尾,张老师设置了“感悟与建构”的环节,抛出“精神饥渴”的概念,试图以此解释朱光潜为何将美感视为最高境界。然而,“精神饥渴”这个具有哲学色彩的议题,是否切合本文的教学重点呢?是否有其必要性呢?似乎可再斟酌。 总体观之,瑕不掩瑜,张悦老师的精彩课堂让我印象深刻。教师是课程的设计者与领导者,必须不断寻求自我改善之道,方能“技进于道”。透过“同课异构”活动,两岸语文教师得以相互切磋、琢磨,从他者的眼中看清自己的不足,该如何截长补短、携手共进,将是两岸语文教师未来必须努力的方向。 一篇学术随笔的教学立场 朱光潜的《我们关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可以作为一篇学术随笔来看。作者用学术的思维与论述的写法,比如分类、下定义、推理等等,表达了对世界的看法和审美的态度和立场。为了凸显自己的审美态度和立场,又用了散文的笔法书写自己的情怀,有很多意气用笔,这对纯粹的学术文来说,却是非常忌讳的。 面对这篇文章,我们学什么?怎么学?可以选择的领域很大,从这次课堂展示来看,我把杨晓菁老师执教的《关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这堂课放在以下两个维度中来分析,看看老师怎么教,学生学了什么。 维度一:文本意义的建构 文本意义的建构以作者文本意义的还原为解释目标,因此,得有共同认可的认知结构。后现代解释学否认文本意义的客观性,对文学作品来说似乎有一定道理,但对于论述类文本来说,如果文本意义都没有准确把握,还能够对话吗? 文本意义的建构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立场,一种立场认为文本的意义在文本语言结构中,把握作者文本的意义,读解文中的重要概念,分析语言、结构与写法特点。另一种立场站在学生这一边,对作品的理解,对作品内容的意义分析,不完全依赖于作者的表述,学生可以根据经验来理解文本意义,不一定把学生的理解归到作者文本的语言结构中。 从这个维度看,杨晓菁老师的教学站在后一种立场。她没有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的深层结构,而是关注学生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建构意义。比如导入,给“我”一个形容词,好吗?学生的形容词“美丽的”“有气质的”“知性大方”等内含了朱光潜文中所分析的各种态度。她要求学生思辨作者有哪些角度来看待古松,并不要求分析语言结构来确证,而是进一步引导学生跳出文本,以自己的视角或身份来看待古松。 维度二:学生意义的建构 学生意义的建构就是把视线转向学生这一边,把学生的经验视为重心。学生意义的建构也有两种不同的立场,一种立场是面对文本,在文本意义的基础上建构学生的意义。这个立场似乎与维度一的第二种立场相似,但是更倾向于学生的经验世界。另一种立场是面对生活、社会和学生自己的经验世界,用自己建构的观念解释它们,通俗地说,以文本中获得的知识、意义作用于生活,用来解释“我”和社会的现象。 从这个维度看,杨晓菁老师这堂课前半节站在前一种立场,引导学生读解文本,在文本意义的基础上建构学生的意义。后半节课站在后一种立场,引导学生面对生活、社会和学生自己的经验世界,用文本中引申出来的观念解释一些现象。后半节课,杨老师匠心独运,教学设计丰富多彩,比如社会上不同人对“教师”的不同看法,同一幅漫画从不同角度来看出不同物象,一个壁虎卖天花板的动漫广告交融了不同视角来观察。还以各种不同形态的语言来表达不同的态度,比如:什么都不能跟人家比,谁像你一样没有用啊?没有人能像你一样啊?不用什么都跟人家比。语言形态不同,语气也不一样,根本原因是态度不同。这些内容已经从文本中脱离出来,延伸到社会、生活和学生的经验世界。 杨老师把教学重心放在运用从文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观察生活,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认识到这一点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她分析文中一些复杂问题时匆匆而过,比如三种不同身份者看待古松所抱持异样视角的原因,他们各自联想古松的路径是怎样的等问题,一带而过,作为跳板即可。因为文本意义并非她所关注的重点,也许受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或者接受了流行的“翻转课堂”教学理念,担心一旦对文本深究,课堂会冷寂下来。 然而,文本意义是否就不重要呢?要不要更恭敬、严肃地面对经典呢?我的回答是肯定的。但是不能要求所有的课都以一种态度和立场来教学。文中有一些重要概念和语句不易理解,如,“直觉”“知觉”“意志”,“但是在美感世界中,它却能孤立绝缘,却能在本身现出价值”等。作者说,“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文中支撑这个观点的依据是什么?这些都有必要研讨,而且作者的观点是可以扬弃的。 选文末段的语体与前文差异很大。前文逻辑性强,是求真的,末段表明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求善的,用了散文的笔法,也因此我把这篇文章看作学术随笔。如果以学术方法来质疑,“秦始皇并吞六国,统一车书;曹孟德带八十万人马下江东,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这些惊心动魄的成败”真的没有意义吗?蒸汽机、手机对于人类一点都没用吗?这要有批判性思维:拉开距离去审视、评点朱光潜先生的观点。 这些重要概念和语句的讨论不仅为了掌握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讨论过程中学习运用概念,培养严谨细密、科学理性的思考能力。学术文章的阅读教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培养的思维品质应该是言之有据的、实证的。会运用知识论证,而不仅仅是经验论证。 不能要求所有的课都始终肃然地走向文本意义,而要看到自己所在立场的意义与缺憾。对于长期执著于文本意义、单向传递知识教学的我们,杨老师在另一个方向,打开了一扇新的天窗。 原标题:对于一棵古松的不同阐释——海峡两岸经典阅读同课异构实录之一古松的不同解读--海峡两岸异种文本及经典阅读实例分析_同课异构论文
古松的不同解读--海峡两岸异种文本及经典阅读实例分析_同课异构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