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吉首大学医学院 416000;2湖南吉首市湘西州人民医院 416000
摘要:颅内动脉瘤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之一,近年来,其在我国的发病率居高不下,虽然在各地呈现不同程度的发病数据,但总体的发病率、病死率及致残率均很高。笔者通过对近年来颅内动脉瘤的流行病学和主要发病机制两方面进行了综述,拟探讨颅内动脉瘤发病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发病疾病;流行病学
1.现代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1.1颅内动脉瘤发生率 颅内动脉瘤在脑血管疾病中发病率位居第三位。国内外关于颅内动脉瘤的病例报道存在一定的差异,传统流行病学研究的数据主要沿用尸检和数字减影血管两方面所获[1]。动脉瘤检出率差异较大,一般为0.2%至4.5%。国外有学者通过尸检和数字减影血管研究发现,早期尸检发现率在回顾性研究中为0.4%,前瞻性研究中为3.6%。但检查难以发现小型动脉瘤及通过灌注充盈脑血管和解剖显微镜,故结果真实度偏低[2]。还有相关研究调查统计显示,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人群的颅内动脉瘤发病率约3.2%,其中男性占50%,而当年龄不断增长,女性的发病率却占更高比例[3]。
1.2患者年龄及性别组成 颅内动脉瘤患者年龄层次大部分居于中年,即40~60岁之间,占据了患者整体的六成以上,随着年龄减小,发病率也逐渐降低。同时,有研究发现,患者群体的性别也与年龄有关,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大,女性占比也趋于增多,在30岁之前男性患者数量多于女性患者,而在30岁之后男女性的比例趋同,尤其在40岁之后,女性的发病率超过男性[4]。
1.3病症发生部位及大小形态 颅内动脉瘤多发生在颅内动脉分叉或分支处,而在这其中,发生在前循环动脉瘤的案例显著高于后循环动脉瘤案例。最常见的发病部位为前、后交通动脉,大脑前动脉远端及大脑中动脉,占比约为60%~70%。通过临床研究分析,动脉瘤直径≤10mm的患者占比显著高于直径>10mm患者,而在直径≤10mm患者中,≤5mm的患者较为常见[5]。颅内动脉瘤形态一般分为囊状动脉瘤、梭形动脉瘤、夹层动脉瘤和不规则型动脉瘤。其中囊状动脉瘤较为常见。
1.4诱发颅内动脉瘤发生和破裂的因素 一般来说,女性、抽烟、吸毒及高血压及相关心血管疾病是诱发颅内动脉瘤发生和破裂的重要因素[6]。女性是引发颅内动脉瘤发生的主要因素,而动脉瘤的大小、形状以及发生部位是容易诱发颅内动脉瘤破裂的重要因素。
1.5颅内动脉瘤家族史影响 有研究发现,颅内动脉瘤的遗传一般分为遗传异型性及差异性表达两种方式。有家族性遗传病史患者的发病率是其它患者的4倍,也更加具有破裂的危险性[7]。
1.6颅内动脉瘤的预后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高病死率和致残率的病症,一旦破裂,病死率高达40%,幸存者在术后还要经历再破裂的风险,病死率可达60%。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研究,预后条件得到大幅度改善,病死率逐年处于降低的趋势,但术后的恢复期依然是一个漫长且需要时刻预防和控制的阶段。随着术后时间越长,破裂发生率也会逐渐降低[8-9]。
2.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2.1遗传因素 颅内动脉瘤通常会有家族遗传性疾病的伴随,临床来看,马凡氏综合征、合并先天性多囊肾和Ⅰ型神经纤维瘤病等病因较为常见,因胶原组织合成出现紊乱,从而导致动脉壁脆弱,引起动脉瘤的发生。对于动脉瘤易感基因多态性方面的探讨,一直是临床研究关注的重点,研究证明易感基因编码产物的异变是导致颅内动脉瘤发生的重要条件[10]。
2.2血流动力学 血流动力学在颅内动脉瘤的病程中,对其发生和破裂有着重要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血流速度、瘤壁压力、壁剪切力等因素都是影响动脉瘤产生的重要因素。研究证明,涡流是主要的血流运动形式,可能引起流体共振,使得薄弱处的动脉瘤破裂[11]。弹力胶原的成分被不断破坏而削减,是引起动脉瘤破裂的因素,而引起弹力胶原变化是血流动力学多因素的累积共同形成的效应。
2.3炎症反应 研究发现,瘤壁中有多种炎症因子的改变,是诱导动脉瘤产生和促进其发展的原因之一[12]。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中的PGFF-AA和PDGF-B表达异变,会引起细胞增殖受抑制,降解胶原蛋白Ⅲ,促进动脉瘤的生长。核因子-κB的活化,调节各炎症因子的表达,参与相关炎症反应,致使巨噬细胞集聚和细胞外基质降解,因而内壁损伤薄弱,壁内脆性增加,胶原蛋白量的下降,促进动脉瘤形成和发育[13-14]。
3.小结
通过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颅内动脉瘤也得到愈加重视,病死率可以显著的降低。目前关于该病状的详细机制体系虽已得到进一步研究,但尚未完善,针对病程的评分标准也是应该进一步研究和发展的方向。对颅内动脉瘤的研究与探讨,关乎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于其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和完整体系的形成,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陈军辉,王玉海.颅内动脉瘤的治疗进展[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5(4).
[2]Starke R M,Chalouhi N,Ding D,et al.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in Cerebral Aneurysm Pathogenesis[J].Translational Stroke Research,2014,5(3):338-46.
[3]陈国中,卢光明.颅内动脉瘤形成、发展及破裂的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5,34(4):656-659.
[4] 李婷,李晓波.颅内动脉瘤相关易患基因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5,v.21(8):1385-1387.
[5]康慧斌,彭汤明,钱增辉,等.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因素分析[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4,13(4):402-404.
[6]马宏伟,许百男.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破裂风险评估与治疗决策[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4(7):334-336.
[7]王珏,赵玉武,李明华,等.多发性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分析[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4,23(1):1-4.
[8]董文涛,张振,靳张宁,等.运用CTA筛查中国北方有脑卒中家族史人群的颅内动脉瘤患病率[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5,14(3):274-277.
[9]李金坤,孙晓娟,吴洪涛,等.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7(6):613-615.
[10]付锋,杨杰,王娜.血管内介入和手术夹闭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预后及相关因素比较[J].疑难病杂志,2014(9):904-906.
[11]孙倩,张京芬.家族性颅内动脉瘤的研究与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8(3):329-331.
[12]张丹,李彩英,高不郎,等.颅内动脉瘤血流动力学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7,26(4):378-382.
[13]刘小飞,廖勇仕,段永红.炎症反应在颅内动脉瘤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6,43(4):375-379.
[14]梅其勇,白如林,黄承光,等.巨噬细胞参与颅内动脉瘤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4(1):56-58.
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简介:颜时超,1990,男,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神经病学的研究
论文作者:颜时超1,黄天清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动脉瘤论文; 颅内论文; 患者论文; 因素论文; 研究进展论文; 发病率论文; 发生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