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度的影响论文_刘美春

(上海市静安区精神卫生中心 上海 200436)

【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度的影响。方法:选取16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康复护理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知识的了解情况;统计6个月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健康知识评分、服药依从性上都具有显著性差异,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治疗,能起到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在临床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临床护理;精神分裂症;服药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9-0266-02

患者服药依从性也称顺从性、顺应性,指病人按医生规定进行治疗、与医嘱一致的行为,习惯称病人“合作”,反之则称为非依从性。服药非依从性的最常见理由是“遗忘”,实际更适宜描述为病人否认疾病的存在,而慢性疾病需长期用药的例如青少年糖尿病、哮喘的依从性更差。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如果能够提高患者维持治疗中服药的依从性,将会明显降低本病的复发率是预防复发的重要因素之一[1]。因此本研究对我院在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住院接受治疗的16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信息作为病例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2例。观察组年龄21~66岁,平均年龄(49.3±1.4)岁;男40例、女42例;病史2~30年,平均病史(8.1±2.3)年。对照组中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48.9±2.1)岁;男41例、女例;病史3~34年,平均病史(10.4±1.5)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CCMD-3的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2]。

1.2 方法

1.2.1常规治疗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均给予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片(商品名维思通,国药准字号H20010309,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规格2mg,每日1片。若出现静坐不能、急性肌张力障碍等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可加服苯海索对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嘱咐患者按时吃药;保证病房环境安静、清洁整齐;保证患者睡眠;监测有无不良反应的发生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

1.2.2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地与患者及家属交流,建立良好、和谐、信任的医患关系。在此基础上要重视患者的心理疏导,态度亲和,耐心、细心地对患者实施护理,也要注意倾听患者及家属的倾诉。通过宣传手册和视频等传播途径,帮助患者及家属建立康复的自信心,使患者及家属都能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对不合作患者要尽快消除其敌对情绪;对待急性期患者不与其争辩语言简洁语气诚[3]。

1.2.3患者教育 要定期开展患者教育,向患者、家属、监护人、护理人员介绍精神分裂症的常识,结合个人病情指导患者认识疾病的表现;介绍药物治疗的必要性和治疗计划,使患者了解治疗的目的,建立长期治疗和服药的信心,使患者能够增加服药依从性;介绍常见药物的副作用及治疗方法,向家属介绍日常护理常识,亲身示教当患者出现过激行为时该如何及时应对。同时,要纠正患者及的错误认识,特别是当患者短期内无法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反复发作时,患者及家属都会承担较大的心理压力,导致服药依从性差,从而质疑治疗效果甚至放弃治疗。

1.2.4饮食护理 护理人员应当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制定更加健康、合理的食谱,制定个体化的饮食方案。对精神症状引起的进食困难,进行集体进餐,并能给予理解性劝说;必要时可静脉注射营养液;对年龄较大、有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吞咽困难者专人耐心喂饭预防发生噎食。

1.2.5康复治疗 住院期间可适时安排康复训练,如组织患者一起听音乐、开展体育锻炼、进行义务劳动等方式,既能丰富患者的住院生活,又能减轻家属的陪护枯燥程度、提高患者的价值感和社会适应能力。在患者出院前,面对面向患者家属讲述精神分裂症的护理、康复常识;讲解患者目前的状态,帮助其分析发病原因、潜在的复发因素、发病先兆,嘱咐家属充分认识到坚持服药治疗的重要性。鼓励患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延缓精神衰退捉进其社会功能的恢复。出院后要定期开展电话或家访,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和服药情况。注意每月复查血常规、肝功能和心功能情况。若患者出现梦魇、谵语等状况增多时应立即就诊。

1.3 疗效判定

(1)患者出院时填写精神分裂症健康教育知识调查表,了解患者及家属对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复发征兆、预防康复四个方面的了解程度,各项25分,满分100分。(2)住院后6个月时统计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情况,包括主动依从、被动依从、不依从。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l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组间率的比较检验方法用χ2检验,且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健康教育知识调查情况[n(%)]

3.讨论

我院收集了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精神分裂症治疗的资料,研究发现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用药依从性,减轻了患者复发征兆,同时也显著提高了护理工作者健康教育技能、技术操作水平,获得了患者家属对护理质量的高度评价,因而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吴文源.综合医院精神医学问题的认识[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10,31(2):9-11.

[2]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75-78.

[3]王爱青.优质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程度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9):19-21.

论文作者:刘美春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3

标签:;  ;  ;  ;  ;  ;  ;  ;  

临床护理路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度的影响论文_刘美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