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选择性动脉栓塞介入治疗产科大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论文_雷显琼,刘兰,李雪娟

经皮选择性动脉栓塞介入治疗产科大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论文_雷显琼,刘兰,李雪娟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

【中图分类号】 R714.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550-1868(2016)6

【摘要】 目的 探究经动脉内栓塞治疗产科急性产后大出血的护理方法及其护理效果。方法 介入室对产科26例产后大出血患者, 对所有患者均采用经动脉内栓塞介入治疗和全方位的护理, 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0.5)小时, 完全停止出血的时间为(8±1.5)d,, 所有患者都是一次栓塞介入治疗止血成功,未发生并发症, 结论 对于产后大出血患者使用选择性动脉栓塞介入治疗止血效果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产后大出血; 动脉栓塞;介入治疗

产科急性产后大出血指的是胎儿在产出1 h 内产妇出现出血情况, 采用常规止血方法无效, 而且出血量≥ 1500 ml 或者已经引起凝血功能障碍。产科急性性产后大出血是产科很严重的并发症, 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治疗, 会严重的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 急性产后大出血患者有的用保守治疗方案难以止血。2013 年7月-2016 年4月介入室对产科26例急性产后大出血患者,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支持下实施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8月至2016年4月介入室对产科26例产后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6岁;出血量最大约3000ml,出血量最少约500ml,;本次产后大出血患者25例( 引产5例,自然分娩7例,例剖宫产13例),上述病例均为接受包括宫腔填纱、子宫按摩、阴道塞纱、药物促宫缩等积极处理措施在内的保守治疗无法有效控制出血的患者;1例前置胎盘妊娠产妇行剖宫产手术前,在介入室行腹主动脉放置球囊导管行剖宫产手术取出小孩后打开球囊压迫动脉,预防剖宫产手术中大出血,待剖宫产手术完成后再行子宫动脉栓塞完全后拔管,并进行加压包扎处理。

1.2 治疗方法 采用经动脉内栓塞治疗方法, 具体方法:对所有患者手术部位常规消毒后进行麻醉处理, 然后采用 Seldinger 技术对患者的左右侧股动脉进行穿刺, 同时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并在患者的双侧髂骨内动脉插入无菌导管, 显示子宫动脉, 然后明确患者出血的动脉位置, 然后在出血动脉的位置插入造影导管, 并将新鲜的明胶海绵颗粒通过导管注入进行栓塞治疗, 并重复性的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在造影显示下, 栓塞成功后及时将导管从穿刺位置拔出, 并对患者穿刺的部位进行止血处理, 然后进行加压包扎,整个操作过程中需要严密监测患者的脉搏、呼吸、血压、温度等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 患者在术后需要及时卧床休息,手术结束24h后, 对患者穿刺部位的出血现象进行检查,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输血、抗感染以及补液治疗, 确保患者在术后的恢复。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完全停止出血时间以及术后患者出现的并发症情况等。

1.4护理

1.4.1术前准备 护士在配合医师抢救的同时做好手术相关准备,给予患者保暖、吸氧等;并迅速建立2 条静脉通道,据病情按医嘱给药,以稳定病情,预防休克,

谨遵医嘱抽血完成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凝血时间、肝肾功能等。同时,完成备皮、询问有无对比剂使用禁忌并签对比剂使用同意书、皮肤处理等常规操作,导管室护士接到通知后立即做好手术间、急救仪器设备、药品及动脉栓塞术所需物资准备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2心理护理 患者发生大出血时,病情危重、变化快,护士应守护患者,争分夺秒,积极抢救;热情接待手术患者及家属,护士应耐心向其讲解选择性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的优点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使其明白该方法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迅速止血的治疗方法,告知患者医生、护士陪在你身旁,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

1.4.3 3. 3 术中配合 患者进入介入室后护士热情接待迅速正确识别患者身份,摆好体位(患者取平卧位,休克患者去枕平卧位,双下肢分开并外展),保持静脉管路的通畅,术中不中断输液、输血等治疗。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时准确传递术中需用的介人器材;给予心电监护,吸氧,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血压和脉搏,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配合医生处理。

1.4.4术后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每30min测量血压、心率、呼吸1次,2h后改为每小时测量1 次,监测24h,并记录24h 尿量,及时发现由于血容量不足引起的少尿。注意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及尿量,及时发现有无手术并发症及对比剂不良反应等情况, 以便尽早处理。

1.4.5术后指导和病情观察 术后患者绝对卧床休息24h,穿刺侧下肢制动12h,避免穿刺点出血。24h内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血肿及肢体远端血液循环情况,如温度、皮肤颜色及感觉等情况,阴道出血是否逐渐减少,出血量、性状及颜色。询问患者穿刺部位有无湿热感,如有应立即报告医师。若无意外, 嘱患者24 h 后可适当下床活动,在咳嗽、打喷嚏、屈膝、用力排便时用手加压包扎穿刺部位,以免造成局部压力骤增而致出血。告知患者动脉内栓塞介入治疗会引起患者机体的不良反应,多表现为恶心、呕吐、下腹疼痛、身体发热等。正常情况下,症状较轻无需特别处理,一段时间后可自行消失。若出现症状较重,如再出血、剧烈疼痛要及时通知主治医师进行对症处理,避免发生不良后果。疼痛是动脉内栓塞介入治疗术后较突出的一种不良反应,由于栓塞后局部和周围组织缺血、水肿引起下腹缺血性疼痛,疼痛可持续数个小时至数天,患者要放松心情,可听轻音乐、看书等分散注意力,若疼痛影响患者休息和睡眠,应请示医生使用止痛药物,2 ~ 3 d 后侧支循环建立,症状自然消失。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和含铁的食物,少量多餐;注意观察阴道流血量及排液情况,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卫生垫,预防感染。

2 结果

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0.5)小时, 完全停止出血的时间为(8±1.5)d, 所有患者经过一次治疗均成功止血, 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同时所有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正常。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产科比较严重的一种并发症, 大部分的产后出血通过常规按摩子宫、使用宫缩剂、静脉推注钙剂等常规治疗方法可以及时止血, 但是有一部分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无效, 出现了急性产后大出血, 一般引起患者大出血原因主要有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前置胎盘、胎盘植入、患者凝血功能障碍、胎盘早剥等, 如果不能快速的帮助患者止血, 会严重的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2]。对于急性产后大出血治疗方法有子宫动脉结扎术、双侧卵巢动脉结扎术、子宫切除术等, 但是这些方法会不同程度的影响患者的生育功能。对产科急性产后大出血患者采用选择性动脉内栓塞介入治疗, 该治疗方法精准、创伤小, 术后容易恢复, 而且可以保留妇女的生育功能,逐渐的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是在介入手术过程中做好患者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在采用选择性动脉内栓塞介入治疗方法前向患者讲述该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以及临床治疗的经验等, 让患者及其家属对该治疗方法有初步认识, 同时对患者以及家属进行心理护理, 避免患者出现紧张、恐惧、痛苦、精神压力以及思想负担等[3]。在抢救之前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在手术过程中给予吸氧、心电监护,保证静脉通道不间断补充血容量, 避免患者术中出现休克、血压快速下降等情况出现,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出现异常情况, 及时告知手术医生。术后需要继续监测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出血情况, 做好预防感染治疗, 如患者术后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 及时报告医生并与患者沟通, 了解患者的真实感受,从而进一步判断治疗效果, 同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告知患者术后相关注意事项等。

综上所述, 对于产科急性产后大出血患者使用选择性动脉内栓塞介入治疗,和在围手术期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可有效地保证患者成功止血,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临床可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 马小卫. 经动脉内栓塞治疗产科急性难治性产后大出血的护理. 海南医学, 2012, 23(16):153-154.

[2] 刘增佑, 明建中, 俞艇蔚, 等. 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大出血临床分析. 河北医药, 2012, 34(2):236-237.

[3] 刘晓,孙淑萍,李贵萍,等. 介入治疗妇产科急性大出血169 例的观察与护理[J]. 中国实用医药,2012,7(31):205-206

论文作者:雷显琼,刘兰,李雪娟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界》2016年6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1

标签:;  ;  ;  ;  ;  ;  ;  ;  

经皮选择性动脉栓塞介入治疗产科大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论文_雷显琼,刘兰,李雪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