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直以来,业主方都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居于主导地位。但在建筑施工实践中,一些业主方因过于追求项目建设的短期利润实现,忽略安全问题,导致施工材料、设备、技术等环节工作在开展过程中面临着一定的风险与隐患,最终对建筑施工项目的整体建设质量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加强业主方在建筑项目中的安全管理水平,已成为提高建筑施工质量、安全水平的重要渠道。本文即基于业主方视角,针对建筑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的主要模式及其发展方向进行分析与论述,望能够引起各方人员的关注与重视。
关键词:业主方;建设项目;管理工作
引言
理论上,建设业主应该对项目建设过程、特别是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加以有效的监管和协调,确保工程按时保质交付使用,而现实的情况是,建设业主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更多的是注重走程序,并没有充分发挥业主方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作用,业主方也没有完全履行好项目建设业主职责,这样一来,往往导致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进度未能按计划、质量未能按规范等等问题。
1.建筑业主与施工参与主体的关系
首先,从业主方与施工方的角度上来看,两者之间的关系依托于施工合同维系。其中,施工方是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主体,而业主方则是建筑工程项目的投资主体与受益主体。作为项目建设过程中最主要的执行者,施工方需要承担包括项目管理、安全管理、以及执行管理等在内的一系列管理责任。但在项目建设实践中,受到多方因素影响,多数施工单位难以在有安全保障的前提下进行管理,直视事故风险与经济利益常常处于博弈矛盾的状态。在这一背景下,有关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责任将直接施加至业主方。由于业主方大多缺乏系统的安全管理责任意识,常常会导致安全管理责任无法有效落实,最终影响了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其次,从业主方与监理方的角度上来说,两者之间实质上是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在工程项目建设期间,监理方接受业主方委托对工程项目建设现场进行实时性的监督控制。但实际操作中,一些监理单位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利用信息漏洞与承包商联合,进而对工程现场质量目标的实现造成不良影响。业主方如何基于博弈理论对上述问题进行控制,逐步建立并完善针对第三方监理单位的安全管理条例,已成为当前关注的热点。
2.建筑业主施工安全管理主要模式
基于行为控制型的建筑业主施工安全管理模式是指在业主方积极展开施工安全管理活动的过程中,以规范并控制施工安全行为,安全预测为主要手段所形成的管理模式。在这一模式下,施工安全管理的主要目的应是:在安全文化、安全培训以及第三方咨询的积极引导下,各方参与者主动规范自身施工安全行为的意识与主动性,形成安全至上的环境氛围,以促进零事故安全施工目标的顺利实现。在项目施工全过程中,业主方实施基于行为控制型的建筑业主施工安全管理模式时,各个阶段应重点关注的安全管理内容如下:1)在勘察设计阶段中,业主方应针对设计细节、节点、程序方面的管理经验进行汇总,形成《安全设计预测要求》,逐一落实设计环节中进行跟踪监督与反馈的关键节点;2)在合同招标阶段中,业主方应将安全预测要求纳入所编制招标文件中,签订合同时也应当明确响应与安全预测有关的条款,落实施工方、监理方的安全责任义务;3)在项目施工阶段中,业主方应当以基层施工人员为出发点,充分征求其意见,对施工平面图以及临时设施的搭设进行统筹考虑,坚持季度、专项、节假日和日常四检结合,找出项目安全隐患的规律性,对安全预测的可能隐患予以重点巡查。同时,业主方需要针对现场施工中的安全隐患进行科学预测并整理,为安全管理提供方向,如高空作业、结构施工、模板与脚手架施工等。同时,业主方还应当自觉展开针对自我行为的管理,于施工现场醒目位置树立安全提示牌,组织施工人员参与多媒体安全培训,促进其安全意识的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除此以外,业主方还应当严格监督施工方根据工程项目建设进展编制科学的资金使用计划,落实资金使用明细,安排专人在现场施工期间进行监督,定期检查。为规范施工方资金使用行为,业主方还可提前在工程总价中增加一定比例的安全行为考核费,当施工人员安全行为考核符合标准后方可在竣工阶段对这部分费用予以结算,以此种方式提高对施工方资金使用的主动控制效果。
3.做好业主方建设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的措施
3.1提升建设业主的安全管理水平
一是完善内控和风险控制流程。建设业应建立起从工程立项、工可、设计、预算、招标、合同审查、施工过程监督到验收阶段各个环节的内控制度,并将每个阶段的风险点梳理出来,编制成工作手册,让每个风险点都有人在监督、每个负责监督的人都明确他的职责和绩效所在;二是要开展经常性的培训。建设业主的管理人员如果不懂一些基本招投标法律法规,不懂设计验收规范,不懂安全、环境管理条例,那可以想象,只能被牵着鼻子走,因此在工作过程中,对于工作专业度高的管理人员,一定要定期进行培训和知识技能的补充,让管理人员所掌握的知识能够与时俱进,逐步提高承担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储备优秀的管控人才,为工程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建设业主单位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要做到权责分明,结合相应的奖惩措施,来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建设项目的顺利展开。
3.2要确实做好招标工作
在项目建设招标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建设业主的主导作用,从招标条款制定、招标过程监督方面,严格按照招投标法有关规定,履行对“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的编制和审查职能,对确实出现恶意中标的情况,及时上报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处理。
3.3要做好合同履行情况监督工作
建设业主、施工企业、监理单位三者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主体,合同是相互之间联系的纽带,也是相互之间约束的机制,更重要的是合同是发生纠纷时直接而重要的依据,是整个工程项目的中心环节,建设业主在实施对施工企业、监理单位的管理也是依照合同。因此,作为建设业主要从合同的订立阶段就高度重视,特别是专用合同条款,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在专用条款中予以明确的约定,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更要事事以合同为依据进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施工过程的良性发展。
3.4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
通过互联网实时上传技术,建立系统的远程监控机制,确保日常的施工安全监督检查处理情况通过互联网实时上传,相关责任岗位人员,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可以通过该管理系统实时查询到每一项监督检查处理情况,从而使施工过程监督透明化。
4.结束语
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业主可以说是工程实施的核心参与者,其对于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传统观点中将施工安全管理直接纳入施工方的管理范畴,导致业主方大多缺乏参与施工安全管理的主动性与意识,管理能力有所欠缺。文章即针对这一问题,首先论述了在工程项目施工中业主方与施工方以及监理方之间的博弈关系,然后就建筑业主参与施工安全管理的主要模式进行了分析,最后就建筑业主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的阶段性发展方向做出了说明,望能够促进业主参建的安全管理模式的进一步完善与优化。
参考文献:
[1] 王欣,赵挺生,丁丽萍,等.业主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探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10,27(3):66-70.
[2] 何伯森,张水波,查京民,等.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中施工合同有关各方的职责[J].土木工程学报,2004,37(5):101-105.
论文作者:周建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9
标签:业主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施工方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论文; 项目建设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