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招投标制度在我国已经有多年的历史,这种形式能够更好地保证施工质量,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效率,还能够促进工程的快速开展。招投标这种形式恰恰解决了目前的困境,是一种相对公平的手段,各个企业采取自愿竞争的态度,选择自己公司能够承担的项目设施。这种技术应用能够明确市场竞争格局,防止出现一家公司独大垄断现象的出现,这样更好地协调了整体建筑的发展,保证市场格局的平均分配。
关键词:建筑行业;招投标开展;现状;展望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前我国招标代理机构的资质正在逐步开放,培养了大量的具备招标职业资格的从业人员,在市场生态环境更加开放的同时,工程项目的招投标规则也日益规范化和标准化,涉及招标投标法规、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正在逐步完善,电子招标投标发展势头强劲,显著提高了工程项目招投标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1项目工程招投标管理体制的现状
1.1缺乏相应的制衡机制
当前我国大部分的国有企业缺乏纵向和横向的分权制衡机制,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工作主要由采购管理部门操作,而国企对经济情况的采购以及零星采购等实际问题缺乏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导致采购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开展招投标活动的过程中,随性性和盲目性严重,无法客观、全面、系统的反应供应商和投标人的情况。与此同时,国企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有限,呈现“各扫门前雪”的态势,在国有企业开展招投标活动中无法做到事前多部门参与、事中监督和事后控制,相关的招标管理条例往往照搬照抄于同类企业,缺乏针对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决策权力集中于少数的领导手中,对其的监督管理力度有限。
1.2工程合建式招标监督力度不足
在招投标监督管理过程中,由于监督意识比较薄弱化,一定程度上造成监督的主动性严重缺失,极容易出现监督难以落实的现象,监督效果难以保障。(1)新闻舆论监督力度不足,一般来说,信息获取渠道并不多,而且相关部门也没有对新闻舆论报道进行严格管理,在新闻播报过程中,没有做到实事求是,尚未能深入报道违法违规的招投标行为;(2)行政监督工作的落实力度不足,在行政监督工作开展过程中,行政主管要从上级向下级开展监督管理工作,由于较多地受到政府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监督方法比较单一、片面,导致在监督过程中出现了较多薄弱点,其监督和预警作用没有充分得以发挥。
1.3固守传统的管理理念
我国的国有企业脱胎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招投标部门的组织结构臃肿,人员队伍良莠不齐,沙泥俱下,在招投标管理方面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对行政调拨和被动接受具有较大的依赖性,随着我国集中采购和战略采购的不断推进,国有企业在招投标活动中的短板日益突出。与此同时,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的招投标管理机制还不够健全,在招投标过程中深受“关系社会”的影响,“人情采购”、“明招暗定”等等腐败现象屡禁不住,难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2项目工程招投标管理体制的展望
2.1完善国企内部招投标管理制度
完善国企内部招投标管理制度要兼顾效率和公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国有企业要掌握项目工程招投标活动的关键节点,重视招标前的市场调研,强化工程项目实地考察,提高采购审批的严谨性,防止采购人与投标人勾结串通,与此同时,在开标评标环节,要保障所有投标人的知情权,维护评标流程的规范性、客观性和公正性,严禁评标委员会成员与投标人进行个人的私下接触。此外,在定标及合同签订环节,招投标双方要依照相关条款,在中标人确定后的30日内及时的签订书面合同,并认真履行各自的权责。其次,要依托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招投标活动的信息化和信息的透明化,通过国家指定的媒体公布相关工程项目的招标核准方案、招标公告、中标候选人公示、中标结果等相关信息,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积极配合监督部门对工程项目的管理,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严厉打击违法违纪行为。最后,国有企业要加强招标采购队伍建设,建立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增强国企职工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2.2加大风险监督和控制力度
在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中,监理单位必须要将风险监督和控制工作落实到位,严格按照风险控制计划来进行。要加强风险监控体系的构建,对风险进行全方位、多角度领域的监督和控制,不断提高风险识别的迅速性和准确性,并对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全面了解,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同时,还要积极开展招标管理工作,遵循合同中的条款内容,履行好各自的权责,防止出现合同混乱现象。而在开标和评标过程中,要贯彻落实好公平性、公正性原则,保障招投标工作水平的提升。除此之外,在招投标过程中,如果出现违法违规行为,监理单位必须要进行严厉的惩处,并对违法人的责任进行追责。监理单位要制定完善的监察措施,不断规范招标施工运行过程,避免虚假招投标行为的出现。
2.3完善招投标法规制度建设
对于在招标制度建设方面,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建筑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5年第24号)作为建筑工程招标工作的基础内容,并且建立相应的招投标管理体制。
2.4树立正确的工程项目招投标理念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模式被逐步打破,其招投标流程正在向公开化、公正化和“阳光化”的趋势发展,暗箱操作和博弈冲突的生存空间日益狭隘。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国有企业要树立正确的工程项目招投标理念,严格贯彻我国的《招标投标法》和《指标投标法实施条例》中的相关规定,按照“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流程促进管理流程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在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的同时,强化落实对招投标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切实的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以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而进一步体现和维护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择优,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2.5建立项目工程招投标监督机制
优化项目工程招投标监督机制,能够有效抑制招投标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不规范的现象。本着严谨、谨慎的态度,从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角度,让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工作回归到市场经济本源,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落实集中采购模式,构建法制经济、竞争经济和信用经济的管理体系。与此同时,国有企业要充分认识到专业化的招投标管理对企业战略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转变传统多级分散的管理模式,建立精准、稳健、动态的管理秩序,促进招投标管理机构和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强化对权利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明确风险管理、法律事务、监察管控、财务审计等职能部门对招投标工作的职责分工,全面推进国有企业招投标活动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结语
纵览全文可以发现,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实行招投标管理制度可以说是一项重要的工程,只有完善管理制度才能够保证投标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工作人员一定要定期完善监管制度,这样才能够保证招投标工作的顺利进行,从根本上改善施工质量。以上仅是笔者的个人意见,希望能够对相关行业的工作者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任世翔.关于对建设工程招投标存在问题的思考[J].装备制造,2017,(1):143-146.
[2]郑文娟.建设项目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3):13-14.
[3]王娴.加强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工作的重要性[J].建材与装饰,2018.
论文作者:宋溪,曹学民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6
标签:招投标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国有企业论文; 过程中论文; 采购论文; 工作论文; 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