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企业聚集、城市商圈演化、商圈体系分布———个基础框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圈论文,框架论文,体系论文,基础论文,商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消费不振是中国经济持续平稳快速增长的瓶颈,建立扩大内需长效机制是中国战略任务之一。商业是沟通生产和消费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发达的城市商业是建立扩大内需长效机制的必然要求。商业成功或失败的关键原因是商业区位(Madan Lal等,2011)[1]。只有把握城市商圈体系空间结构的动态演进规律,才能有效引导城市商圈的空间分布,优化城市商业空间结构,促进城市商业持续良性发展,助推居民消费需求扩大,促成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建立。探究城市商圈体系空间结构的动态演进规律,对丰富城市商业经济学、空间经济学等理论研究,以及制定优化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政策措施、引导零售商业组织合理选址等实践活动都有深远意义。 (一)文献回顾 城市商圈作为商业经济学中最重要的研究内容,属于交叉研究范畴,长久以来随着各个相关学科的发展,经济学、地理学、计算机等学科前沿的发展都给城市商圈研究带来了生命力,许多学者都对城市商圈的演化提出了深刻的见解。Wilson(1981)[2]运用突变理论解释零售商业体系的变化,前者研究了零售商业如何从街角商铺向大型超级市场演变,后者研究了零售商业体系从空间离散向空间集聚转变的过程。White(1990)[3]运用“混沌”理论将中心地理论动态化。而随着城市的发展,零售商业在市区的空间竞争白热化,越来越多的零售商业从CBD区域撤离至近郊,愈加便捷的交通方式和近郊居住模式也让消费者们趋向于近郊商圈购物,城市零售商圈网络空间呈现出离心化趋势(Rusthon,1972)[4]。Ozuduru和Varol(2011)[5]运用空间自回归模型(SAR)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分析得出,商圈的数量与中年人数成正相关,与家庭规模成负相关,与私有房产主人数成负相关。并且,与拥有多渠道交通的城市内部相比,上述商圈选址所应考虑的相关关系更显著地存在私家车的郊区。Datta和Sudhir(2013)[6]则基于NLCD数据,构建了一个静态、同步运算的结构方程考察了行政区划对商业集群的进入、选址和商店样式的影响。朱玮和王德(2011)[7]从一定数量的一级商业中心开始,经过循环模拟了消费者Agent选择行为和商业中心Agent位置等级调整,最终实现三级最优空间分布的均衡状态,并对5种典型消费者空间分布场景进行了检验。叶强等(2012)[8]运用GIS对城市居住地商业空间结构演变进行了相关性研究。黄晓冰和陈忠暖(2014)[9]基于信息熵理论,借助熵值以及均衡度和优势度模型,分析了地铁在改变空间距离的同时,对轨道沿线零售商圈结构的影响。Murad(2014)[10]运用GIS软件对沙特阿拉伯吉达市的两个商圈进行了空间交互分析,并提出在借助GIS软件处理已建商圈位置、每个商圈的实力、拟研究区域的商圈需求和道路网络覆盖能力等数据的基础上,构建的空间交互模型可有效判别城市零售供给不足区域,预测新零售商圈产生的空间位置。 (二)简要评述 目前学者们对城市商圈的研究倾向于两个方向,一派偏向于为实际商业管理提供政策支持,主要是解释现有商圈发展现象以及预测未来发展趋势;而另一派则比较实际,通过实际商业数据,特别是空间商业地理数据,利用GIS、Mapinfo等工具分析并绘制出实际的城市商圈形状。虽然现有的研究成果已为城市商圈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指导作用。但城市零售商圈空间区位研究仍缺乏系统的分析范式,原本城市商圈体系的发展是一个连贯的过程,却因为受制于过去研究手段的限制未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框架而被割裂。系统的城市商圈理论,特别是从空间动态演化视角系统深入地分析城市商圈聚集、商圈发展阈值以及商圈体系成型等问题的理论研究较为缺乏。本文立足于系统视角,阐释从一个整体解释商业企业发展、城市商圈演化和商圈体系分布的全过程,并探讨演化过程中重要的节点和规律。 二、一般概念模型 所谓城市商圈,指的多种业态、各种规模商业企业在特定空间范围的聚集体(柳思维等,2007)[11],城市内许多大小不一的零售商圈构成了城市的零售商圈体系,零售商圈体系的空间移动轨迹形成城市商圈空间结构演化。本文拟系统构建出一个城市商圈从产生到商圈体系空间动态演化的理论框架,为进一步展开研究提供支持。城市商圈体系的基本演化逻辑为:商业企业空间聚集—城市商圈空间扩张—城市商圈体系空间分布。①毋庸置疑,城市商业的发展根源于消费者,城市商圈的发展亦是由城市商业组织与消费者的空间互动而促成的。城市建立之初,消费者的规模偏小、分布集中、购买力有限、偏好就近购买,城市商圈初始的形成就从某个颇具凝聚力的单个商业企业发展起来;随着消费者与该区域商业企业的空间互动,消费者的规模不断增大、或消费者的购买力上升,该区域的商业组织的规模亦不断上升至突破一个阈值下限形成城市商圈;再随着消费者与城市商业的空间互动加剧,以及消费者的规模不断增加、分布逐渐扩散、购买力不断上升、通勤成本降低改变购买偏好等情况的发生,单个商圈不足以满足城市全体消费者的需求,在城市其他区域的商业洼地,涌现新的商圈,从而发展形成城市商圈体系。据此,本文将城市商圈的演化分为三个阶段: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分析商业企业如何发展直到突破商圈下限阈值开始形成商圈;第二阶段主要分析城市商圈如何内生自主演化直到达到商圈临界点形成商圈体系;最后一个阶段则是分析城市商圈体系自身的演化。 商圈体系演化的核心和主体是商业企业,正是商业企业自身的规模、业态的变化和空间区位的聚集和分散形成了城市商圈以及区域商圈体系分布。因此,描述商圈体系演化的核心就在于刻画一个典型的商业企业的演化路径。本文建立了以下的概念模型进行描述: 决定商业企业是无序的零散的商业企业组合还是构成了城市商圈以及商圈体系,最为重要的控制变量就是城市的消费者购买力,这一变量决定了城市商圈演化的重要节点。 三、初级阶段:商业企业空间聚集 事实上,许多早期的商业经济学者心目中的商圈研究就等同于单个商业企业的研究,无论是商业企业辐射力的研究,还是探讨城市区域内某个商店或购物中心的辐射范围及主力商店对其他商店产生的外部经济。事实上,在城市区域内商业企业的形成和发展恰似天体物理中星球的形成,在大气中各种不同的物质随着运动不断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恒星、行星以及卫星等不同星体,而许多商业企业也在特定空间内在与消费者需求的空间互动中于不断聚集演化直至最终形成商圈。 (一)商业企业空间聚集 城市商业企业在诞生的初期,伴随着消费者的需求以及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形成不同种类的商业企业。对于商圈微观层面的研究就来自与测度商店的购买辐射范围,最为经典的就是雷利模型,仿照经典的牛顿力学模型,利用城市人口以及城市间距离测量城市的辐射力。后来的学者则开始将城市人口用具体商业参数替代,来测算出商业企业的影响力。将这种测算推向顶峰的是哈夫模型,他从消费者的角度建立了概率计算模型,指出某个商场吸引消费者的概率与一系列的正向指标(譬如该商场的营业面积、经营种类等)以及一系列的负向指标(譬如到达商场耗费的时间精力等)相关,并且这种相关是一种经验性的指数分布(表现为各个指标的指数项都必须通过经验数据回归获得,因此不同区域、不同时间的指数选择有很大差异,这也很大程度影响了模型的拓展)。学者们多是从具体正向负向指标的选择取舍,以及指数的确定对哈夫模型了不断修正,使得模型适应各种类型商场的辐射力计算。 与第一部分的概念模型相比,可以发现当0≤C<时,城市商圈尚未形成,单个商业企业的演化过程为其自身的演化,②主要受到消费者购买力、城市所在区域商业地租以及交通成本的共同影响,见公式(2)。城市商业企业的演化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个是商业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既包括单个商业企业的规模扩大,也包括通过加盟、连锁等方式的企业规模扩大。从而形成商业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效应,这种正向的规模经济效应极大地提升商业企业聚集的动力;另一个则是商业企业的业态不断改变升级,商业企业业态的不断改变则适应和满足了消费者的不断增长的需要,因此也能成为商业企业聚集的内生动力。 在特定城市区域内商业企业的演化聚集与消费者购买力或者消费者偏好之间相互影响。一方面,消费者购买力总量极大地约束了商业企业演化的上限,消费者偏好则约束了商业企业的业态发展;但另一方面商业企业的规模扩大和业态升级也会改变消费者偏好,某种程度提升消费者购买力。③正是在这些复杂的互动关系推动下,商业企业的不断演化直至形成城市商圈。 (二)城市商圈下限阈值 一般情况下,城市区域会不断扩大,城市居住人群不断增加,也就意味着城市区域的消费者购买力不断的增长,这必然刺激着商业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当消费者购买力突破下限值时,商业聚集状态达到某种临界点(城市商圈下限),商业企业数目不断增加、商业业态种类丰富,城市商圈就出现了。 在商业企业演化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两个学术问题是城市商圈的下限阈值如何分析以及在消费者购买力不断增加的约束下,商业企业的演化轨迹是如何。城市商圈的下限阈值确定问题体现了城市商圈研究中一个至今仍很模糊的领域,即到底多少的商业企业,多大的商业面积可以称为商圈。从动态经济学的理论上看,构成阈值的重要特征是在阈值左右事物发展具有巨大的差异,如果我们能够绘制出图形会发现曲线在阈值出现了明显的断裂和离散现象。只要拥有城市区域内商业企业销售额或利润的足够长的时间序列数据,就能够绘制出商业企业的演化轨迹并分析出其规模的临界点以及其他重要的参数。Logistic曲线或其他非线性曲线都比较适合拟合商业企业发展的轨迹。在现实数据缺乏时,我们仍然可以进行定性的、理论上的初步尝试,构成城市商圈下限阈值有三个非常显著和重要的指标:首先是商业密度,④商业密度大于某个限度才能称为商圈,否则我们只能称之为商业企业或者商业企业组合;其次是商业企业的数量或消费者的人流量必须达到某个限度,这是为了保证能够实现后面商圈分析中提及的商业企业之间以及商业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具有发生的外在保证;最后商业企业的业态种类也是商圈形成的重要标志,如同生物多样性对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一样,城市商业企业业态丰富程度对于保证城市商圈内在聚集演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当业态种类达到一定数目才能触发引起业态间的聚集经济效应。城市商圈下限阈值的大小还会受到许多内在及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所在城市区域消费购买力大小、城市基础设施的发达程度、城市政府商业管理水平等都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城市商圈下限阈值。 四、中级阶段:城市商圈演化 当城市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商圈在突破下限阈值后就出现了,城市商圈的演化与商业企业的演化有本质的差别,城市商圈的演化本质上就是城市商圈不断聚集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涉及城市商圈内各商业企业之间、商业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作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消费者之间互动也会影响城市商圈。与单个商业企业自身简单演化不同,城市商圈内商业企业演化更多的受到了城市商圈其他商业企业的影响。 (一)城市商圈聚集与测度 城市商圈聚集研究为许多学者所热衷,他们从空间经济、外部经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制度经济深入讨论了城市商圈作为一个复杂的经济对象如何形成、聚集。在城市商圈演化过程中,除了前述的商业企业自身演化外,城市商圈内部各个商业企业的相互影响成为重要的演化动力。此时城市商圈演化的模型变化为公式(3)。 其中除了消费者购买力、商业租金、交通成本等仍然存在的影响因素,城市商圈的形成及演化开始受到了商业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商业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深刻影响。商业企业与消费者的互动关系非常复杂,呈现出双向非线性的关系,消费者购买力的增加会影响商圈的商业企业演化,同时商业企业和城市商圈不断演化也会影响消费者购买力分布。但是与之相比,商业企业间的相互作用对于城市商圈聚集和演化更为重要。 从本质原因分析,城市商圈聚集演化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外部经济,其余动力来源也包括商业企业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城市商圈初始的形成有非常大的偶然性,与城市外部环境密切相关,⑤但是当城市商圈形成后,其演化就受到了外部经济的影响,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商业企业自发融合在一起,城市商圈内部商业企业间的相互影响可以用公式(4)来描述,这种影响既包括相同业态间商业企业的相互影响,也包括不同业态间商业企业的相互影响。 尽管关于城市商圈的演化研究已经相对成熟,但是仍有一些学术问题被有意无意忽视。主要体现在城市商圈聚集度、城市商圈临界点两个方面。⑨ 城市商圈聚集作为一种不断发生的动态现象,应该有个衡量标准,即到底什么指标或指标体系能够反映出城市商圈聚集程度,也就是城市商圈聚集度。传统关于产业集群的聚集度研究非常成熟,有些学者也利用类似的方法计算城市商圈聚集,但是城市商圈聚集相对于传统的工业集群而言有着非常明显的不同,主要表现为城市商圈的自组织性、动态演化性以及复杂交互性。因此,在构建聚集度指标体系时必须深入考虑到这些特质,简单地移植产业集群聚集度指标体系会出现许多偏差,无法深入描述城市商圈聚集的本质。从总体上看,城市商圈聚集度指标体系应该包括规模指标、结构指标和交互指标等几大类指标,具体的指标应该包括在这三大类中。 在指标体系的构建中,规模指标从理论上看是最为清晰、容易度量的,可以用整个商圈的商业总面积、总销售额、商店总数量等,甚至也可以用整个商圈的日均或月均客流量表征。只需处理好指标间存在的权重问题就好。结构指标相对而言就比较难于构建,具体哪种城市商圈结构更能够代表聚集状态。例如,有些商圈是由一家或几家大型商业综合体为主体,辅以大量小的便利店及快捷的商业设施,而有些商圈则是由数量庞大、规模适中的商业专卖店和专业店构成,这两种商圈结构从规模总量上看也许相当,但结构完全不同,此时采用传统产业经济学在研究产业集聚中常用的CR4或赫芬达尔指数就很不适合,因为如果按照CR4计算,前一种商圈的聚集程度将大大超过后一种商圈。但是两种商圈的聚集程度不论从消费者感觉还是实际销售额上面都几乎一样。因此,结构指标可以采用商圈密度、各种零售业态所占权重来计算。商圈密度可以引入空间因素,用单位土地商业销售额或者单位商业面积销售额来替代。而分析各种零售业态所占权重实际上隐含着一个重要假设:各种零售业态的聚集程度天然不一样。比如商业综合体的聚集程度大于普通百货,超市聚集程度大于便利店。因此将商圈内部各种业态按照数量或者营业面积计算各自所占权重能够较好地衡量商圈的内部结构。 上述两类指标还比较能够清晰的量化和计算,但在理论上最为重要的聚集要素外部经济及范围经济则无法简单处理。这类指标可以定义为交互指标,主要反映了城市商圈内同种业态商业企业的外部经济以及不同业态商业企业的外部经济,甚至商业企业与消费者间复杂的交互作用。这些均没有直接度量的指标,但是却是体现了城市商圈聚集的本质要素,只能通过各种间接的方式获取。其中消费者和商业企业间复杂的交互关系可以利用问卷调查或者消费者询问等方式获取,⑩至于商业企业间的相互作用,则可以考虑利用各商业企业的历史客流量以及销售额指标,通过经验公式回归出作用系数。(11) 很显然的,城市商圈聚集度是一个复合指标体系,它的计算涉及几个重要的方面:一是各种一级指标以及相关的二级指标之间权重如何确立。一般可以利用主观权重法或客观权重法进行计算。但无论哪种方法计算都要注意保持权重的相对性,即能够推广到各种不同类型的商圈;二是从时间演化角度看,城市商圈聚集度必须能保证从时间层面考察,即能够探究随着时间变化,聚集程度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增长的趋势是逐渐增长的平滑曲线还是发生突变的离散图形。这就要求城市商圈集聚度指标体系设计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适应随时间变化而不断出现的商圈新业态等。(12)这样只要具备足够多的样本数据,就可以分析出城市商圈聚集的时间轨迹;三是下面即将讨论的命题,城市商圈是否能够无限制成长下去,因此在城市商圈聚集度指标设计中必须要有讨论商圈临界点的部分。 (二)城市商圈演化临界点 在讨论完城市商圈聚集度指标体系的构建问题后,下一个值得深入讨论的命题就是城市商圈的临界点。(13)从经济学角度看,城市商圈临界点的问题有点类似于企业的临界点或最优规模问题。在传统经济学中,企业的最优规模是由两种经济效应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的,规模经济效应体现了当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时产生的积极效应,(14)而管理成本效应体现了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时产生的消极效应。(15)现实生活中的企业在这两种作用相反的效应影响下实现了规模的均衡。用同样类似的方法,我们可以分析城市商圈的最优规模,即分析城市商圈不断扩大后产生的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但是与企业相比城市商圈的临界点会受到一个重要的约束条件,即消费购买力总量约束,(16)只有当某个区域的消费者购买力达到上限值时,单一城市商圈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商圈才会发展到临界点以至于形成新的城市商圈。 1.城市商圈扩大的积极效应 首先,当城市商圈扩大时,由于商圈内部强烈的外部经济效应,使得城市商圈内各商业企业都能享受到外部经济带来的收益,(17)尽管这种收益部分随着店铺租金差异而内生化,(18)但这种收益还是客观存在并且随着城市商圈规模的不断扩大也呈现出不断增加的态势。 其次,当城市商圈不断扩大时,由于城市商圈内部有大量不同规模、不同业态的商业企业,与传统企业单纯的规模经济不同,这时城市商圈能够实现出前所未有的规模经济,尽管不是某一家企业实现,(19)许多或大或小的商业企业通过城市商圈实现了单个企业无法实现的规模经济程度,同时与单个企业的规模经济相比,这种规模经济还不会带来管理成本的急剧上升。因此这种积极效应也会随着城市商圈扩大而增加。 再次,城市商圈扩大能够提升由于消费购买力总量约束所决定的城市商圈临界容量,因为当城市商圈规模不断扩大时,由于商业企业和消费者间的复杂作用,导致许多原本不属于城市商圈辐射范围的消费者也不断被吸引,消费购买力总量也不断增加,因此城市商圈规模的约束也不断降低。 最后,城市商圈的规模不断扩大有利于商圈实现多样性,这种多样性体现在商圈各种业态的多样性、各种规模的多样性、各种销售产品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实现了城市商圈的范围经济,并且这种范围经济的效应也远远超过单个企业所能实现的广度和深度。 2.城市商圈扩大的消极效应 首先,城市商圈的不断扩大会带来所在区域商业店铺租金的上升,正如前面分析的一样,这种租金的增加会内化商圈的外部经济收益,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租金的增加将会导致许多中小商业企业无力承担,会大大减少了城市商圈的多样性,降低城市商圈的范围经济效应。 其次,城市商圈规模的扩大将会导致商圈所在区域的交通拥堵,商业建筑过于密集和消费者数量过于庞大都会降低城市商圈的吸引力,尤其针对特定商业业态下降的程度更加厉害。(20) 最后,城市商圈规模扩大会受到自然地理环境、消费者购买力以及政府规划等共同的限制,如果盲目扩大城市商圈很有可能引起整体吸引力的下降。 城市商圈演化临界点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不同类型商圈的临界点会有着显著的差异,(21)同时城市商圈自身的发展也会不断影响临界点的大小,临界点的首要约束条件就是消费者购买力达到上限值,但从商圈自身演化过程看,城市商圈扩大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本身也会深刻影响临界点的产生,可以用公式(5)对城市商圈临界点进行描述: 上述公式只是给出了城市商圈演化的基本方程,事实上,真实的城市商圈规模动态扩大非常复杂。一则上述简化的方程只是简单认为城市商圈规模与一些变量相关,但是这种作用的函数形式是怎样?线性或非线性?在实际验算中可能只能通过现实数据进行模拟,拟合出曲线和临界点;二则和两种效应本身也只能用非常复杂的函数进行表达,在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会受到城市商圈内商业企业数量、商业企业业态类型以及消费者购买力因素等的影响。而则会受到城市商圈单位租金、城市商圈拥堵、(23)消费者购买力因素等的影响。和都会受到消费者的影响,同时它们也会反作用于消费者,因此描述和的方程必然会是复杂的非线性系统方程。另外还有个问题也值得深入探讨,城市商圈受到的约束条件,如消费者购买力总量、政府规划等,也会随着时间变化而不断变化,(24)甚至会随着城市商圈规模扩大而发生变化。(25) (三)城市商圈演化分析方法 如何分析城市商圈演化过程,一个显而易见的理论就是突变理论,从商业企业到城市商圈以及城市商圈到城市商圈体系都符合突变理论。但是城市商圈聚集和演化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城市商圈可以看成由无数个商业企业组成共同实现演化。(26)我们所见到的城市商圈聚集、扩张和演化过程其实都是由单个小的商业企业的决定所共同影响。借鉴区域经济学中的元胞自动机分析方法,(27)小商业企业强烈地类似于一个个的元胞,自身的发展受到外在环境的重要影响,而影响外在环境的能力几乎可以忽略,并且商业企业数量巨大。我们可以将每一商业企业的行为定义为新建、扩张、收缩、退出等四个策略构成的策略集,如果构建出合适的商业运算规则,就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出城市商圈聚集演化的轨迹和各种可能的结果。更加进一步地可以将商业业态因素也考虑进去,则可以利用元胞自动机分析更符合现实的模拟结果。 五、高级阶段:区域商圈体系分布 当我们深入分析了随着消费者购买力突破上限,单个城市商圈规模不断扩大一直到临界点,如果城市中心商圈再发展,则不可能在原地实现规模扩张,特别当城市发展后,某些新的城市区域消费者购买力不断提升,同时原有商圈不能满足这一需要,这时城市商圈就必须选择新的地点进行扩张,在整个城市范围内就会出现新的大大小小不同商圈,这些商圈共同组成了城市商圈体系。在城市商圈体系的演化过程中,除了商业企业自身的演化、商圈内部商业企业间、企业与消费者相互的关联仍然存在外,商圈与商圈间的相互作用开始日益显现,这种作用主要通过商圈间扩散效应以及商圈间竞争关系体现。 (一)城市商圈体系形成与演化 城市商圈体系形成的关键问题在于新的城市商圈如何出现,正如前面所讨论的一样,单个城市商圈达到发展上限时,消极效应就会超过积极效应,因此当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时,新商圈就会出现,这一过程可以通过两种手段实现:一种手段是在新的城市区域自发出现简单商业形态满足,这往往出现在城市区域刚开始延伸时,消费者购买力和购买习惯尚未完全形成,此时类似于前面所讨论的城市商圈的初始发展,也会沿着从商业企业——城市商圈的逻辑发展;第二种手段就使得城市新商圈演化与城市原有商圈初始演化不同,城市原有商圈固然由于自身地理位置和其他因素局限导致无法实现原地扩张,但它们必然会通过连锁等商业经济学家称之为复制粘贴的模式进行扩张,于是城市原有商圈的各种规模、各种业态的商业企业都先后进入城市新商圈,极大地促进了城市新商圈的聚集和演化发展。另外,城市新商圈往往能够借鉴原有商圈发展的成熟经验,规避原有商圈发展的错误,在政府有效规划下快速发展。一般而言,城市新商圈的发展演化速度要大大快于城市原有商圈。 在城市商圈体系形成后,其演化规律除了单个商业企业的自发演化以及城市商圈内部体系的演化外,开始受到了城市商圈间的相互作用影响,正如公式(1)所示。任何一个商业企业在同一时点都受到其自身演化、商圈内部各种影响以及商圈之间各种影响等的共同作用。 (二)城市商圈间扩散效应和竞争效应 因此,在讨论城市商圈体系演化过程中,与前面不同,最为重要的应该分析城市商圈间的相互影响,城市商圈体系中某个商圈受到其他商圈的影响表现为商圈间存在着的正面的扩散效应和负面的竞争效应。 Diff表示城市商圈间的扩散效应,这种关联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城市中心商圈通过自身的连锁经营模式将其影响扩散到新城市商圈,这种可以定义为城市中心商圈的扩散效应,可以简单建立一个概念模型如下: Comp表示城市商圈间的竞争效应,与扩散效应类似,竞争效应也会受到城市商圈间发展差距、商圈间距离影响,但从本质上看,消费者购买力的空间分布最终导致了城市商圈间的竞争效应,而这种竞争行为在事实上也确定了每个城市商圈的边界和范围。 (三)城市商圈体系分析方法 城市商圈体系的形成和演化相对于单个城市商圈更加的复杂,甚至在现阶段无法用任何现有的理论给予完整的解释。但是与单个城市商圈聚集相比,一个最为显著的差异在于单个城市商圈的聚集是在同一空间范围实现的,所有商业企业在共同外在约束中实现空间聚集,因此在商圈内部商业企业的聚集效应非常明显。而城市商圈体系则在不同离散分布的空间中分布,并且各个城市商圈的交叉重叠区域还存在此消彼长的竞争关系。同时消费者购买力作为最主要的外在约束条件,在城市商圈体系内部可以相对自由流动,(29)因此城市商圈体系中各个商圈演化过程会受到彼此的制约,这一点要远大于城市商圈内部商业企业间相互的制约。(30) 考虑在城市商圈体系中任何一个商圈,一方面它会受到城市商圈体系中所有其他商圈的共同作用,这种影响既有前面所分析的老商圈对新商圈的扩散效应,但更多的是城市商圈间强烈的竞争效应,甚至这种竞争的结果直接刻画了城市商圈体系的空间布局;但另一方面,可以将城市商圈受到的城市商圈体系的所有影响视为一个外在约束条件,(31)那个城市商圈内部仍然会不断演化,正如上一部分分析的一样,同时各个商圈内部的演化过程又会通过空间竞争和扩散不断重新构造城市商圈体系。因此,从理论上讨论,城市商圈体系很可能不存在稳定的状态,只能认为在一段时间,当所有外部环境因素暂时维持稳定时,城市商圈体系内各个商圈实现短暂的均衡,而随着外部因素的变化或者内部演化的突变,均衡状态将会被打破直至实现下一个均衡状态。 那么,如何刻画城市商圈体系的演化呢?一个理论上可行的选择是通过计算机语言进行仿真模拟,与城市商圈适合元胞自动机的分析方法不同,我们无法将单个城市商圈也定义为一个个的元胞,而应该用更复杂的语言和规则来定义和刻画。同时,不同于单个城市商圈的模拟仿真忽略空间距离的影响。在城市商圈体系的模拟过程,距离必须被视为重要的参数予以考虑。最后,不同于城市商圈元胞自动机的规则单一性,城市商圈体系的模拟过程中应该加入学习的因素,允许通过类似于蚂蚁算法等动态算法模拟现实城市商圈在体系中面临其他商圈的竞争和资源的约束对现有处理策略的动态调整。 六、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从消费者购买力约束的角度构建了在单个商业企业的发展演化轨迹的基础上,商业企业、城市商圈以及商圈体系如何演化的基础性框架,将每一个商业企业的演化行为表征为企业与消费者、城市商圈内部企业间以及城市商圈体系各商圈间的相互作用,为下一步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本文并未深入用定量分析手段分析城市商圈及商圈体系的演化过程,由于缺乏城市商圈系统数据,一个现实可行的分析工具是通过计算机Matlab语言构建一个仿真平台,将城市商圈演化过程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中进行分析,仿真过程可以采用Multi-Agent手段,将商业企业定义为Agent,通过设定各种变量和参数来刻画城市商圈内部和外部各种复杂关联,就能自动模拟出商业企业的演化过程,而城市商圈和商圈体系的分布结果也自动产生。在这个模拟演化过程,可以看到城市商圈企业在某些特定区域实现空间集聚,形成初始城市商圈,然后又自主扩散为各个商圈,形成商圈体系,在这个平台中能够实现对各种影响因素及临界点等关键节点的数值模拟,这也是城市商圈演化研究接下来可以突破的焦点所在。 ①这一名词是借鉴了天文物理学中星系的概念,在此之前似乎没有人提及,我们觉得一个城市中大大小小分布在城市各处的城市商圈共同形成的体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并且这些商圈和商圈之间的演化规律与单个商圈有显著不同,因此应该特别研究,故将其命名为城市商圈体系。 ②事实上,当我们提及某个城市区域内商业企业数目少于一定数量时,都可以将其称之为单个商业企业,而达到形成城市商圈的临界点规模我们可以定义为城市商圈的最小规模或下限阈值。 ③例如,新的商业业态的出现会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提高消费者购买力。 ④商业密度可以定义为单位空间的商业销售额或者商业经营面积。 ⑤例如,早期城市都是修建在河边,因此早期商圈都是建立在河边,这甚至影响到了今天,几乎所有城市的CBD都是在临近河流的街道。 ⑥也可以用销售额或者其他数据替代,并且人流量只是对商圈外部经济的简单度量,真实商圈中各商业企业的外部经济远远不止人流量共享,还包括基础设施共享、营销活动共享、劳动力市场共享等。 ⑦事实上,这种在现实商圈中非常常见,许多大型商店的按平均面积计算的月租金均小于周边小型精品店。 ⑧一般而言,租金差异不能完全消除外部性,否则无法解释城市商圈规模不断扩大、业态不断升级。 ⑨如果与前面文章相对应,此处应该用城市商圈上限阈值,但是考虑到与经济学中企业和产业临界点的名词相对应,我们还是采用城市商圈临界点表示城市商圈发展到上限的极限状态。 ⑩虽然这种测量会有各种主观因素作用,同时样本选择的误差以及结论的通用性也会受到质疑,但是这也是一种一般化的替代指标。 (11)这种作用一般而言是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因此这种相互作用可以用指数模型替代,测量的系数主要可以用指数系数来,取值范围在0、1之间,越大代表相互作用越强。 (12)例如,当城市商圈出现了新的城市综合商业体后,现有指标体系能够较好地适应这一情况,并能与之前的数据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13)也可借鉴经济学中经典的名词,称之为城市商圈最优规模,城市商圈在哪种规模下能够实现最优的社会结果。 (14)一般来说,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能够引起生产成本的不断下降,甚至由于规模增大后能节省交易成本,这些共同成为企业扩大规模的内生动力。 (15)企业规模扩大也会带来所谓的“大企业病”,导致企业管理层次增多,内部管理成本急剧上升,这是企业规模扩大的内生阻力。 (16)这其实很容易理解,城市商圈与企业不一样,企业可以在原地就实现规模提升,同时不用担心购买力约束,而城市商圈不能无限制扩张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本地购买力以及外来购买力总是有一个上限的。 (17)这种外部经济可以是人流量的共享、基础设施的共享、营销的共享、信息的共享甚至劳动力市场的共享等。 (18)很容易发现繁华的城市商圈平均店铺租金要高于一般的城市商圈,这隐含了一个假设,即繁华的城市商圈能吸引更多的人流量等,这种差异部分就表现为租金差异。 (19)传统企业能够类比的大概是产业集中度或者产业纵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之类的概念。 (20)大型超市就是典型例子,消费者现在越来越采用汽车购物的形式,而城市商圈规模扩大必然导致所在区域的拥堵及停车不便,因此城市商圈规模的扩大可能会抑制商圈内大型超市的发展。 (21)比如以零售商业为主的城市商圈临界点有可能会大于以批发商业或餐饮商业为主的城市商圈。 (22)例如,为城市商圈设置公交线路和地铁线路,降低居民购买成本,将周边居民用地改造为商业用地,降低商业租金。 (23)要度量城市商圈拥堵指标也非常复杂,为了简化可以考虑用达到城市商圈的通勤时间替代。 (24)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如果城市规划地铁线路经过某个城市商圈,显然此时城市商圈的临界点受到的上限提高。 (25)例如,城市商圈规模和影响的提升会吸引更远的消费者进入商圈,从而提高了约束上限。 (26)大型商业业态其实也可以认为由许多小商业企业组成,百货商场由大量专柜组成,每个专柜就可以视为一个小商业企业。大型超市也可被看成由各个专业销售事业部组成。 (27)元胞自动机是一时间和空间都离散的动力系统。散布在规则格网(Lattice Grid)中的每一元胞(Cell)取有限的离散状态,遵循同样的作用规则,依据确定的局部规则作同步更新。大量元胞通过简单的相互作用而构成动态系统的演化。 (28)例如城市商业网点布局、政府相关法律法规等无法具体量化的因素。 (29)如果深入讨论这一命题,我们发现城市商圈体系中每个具体商圈拥有一部分不会流动的消费者购买力(也许是地理空间距离近或者消费者独特的偏好等),而也会有相当的消费者购买力会在各个商圈间流动,随着商圈的吸引力变动而不断变动。 (30)事实上,在单个城市商圈内部,如果还没有达到消费者购买力上限,商业企业间几乎不存在相互制约的发展关系,城市商圈的大型购物中心比邻而居可以证明。 (31)如果深入思考的话,这个外在约束也是不断动态变化的。标签:商业论文; 购买力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外部经济论文; 商圈分析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企业空间论文; 商业空间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 城市规模论文; 扩大基础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