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双层解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理论体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55(2010)04-0046-0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科学整合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而成的科学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从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理论体系,对于全面把握和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在新世纪新阶段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更加自觉地践履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实践层面——六大建设构成的科学理论体系
伟大的理论源自伟大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总结和理论升华,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围绕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双重主题,深刻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过程中党的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党的建设,要着眼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党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继续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高党领导和驾驭发展全局的水平和能力,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就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落实到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更好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经济建设,要着眼于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就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大力推动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深刻认识增强发展协调性和加快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政治建设,要着眼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合法权益,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这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充分从中国国情出发,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现又有民主又有集中,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文化建设,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精神生活质量,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这就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把培育“四有”公民作为根本目标,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社会建设,要着眼于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不断建设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建设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就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社会建设,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完善社会管理,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生态建设,要着眼于实现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正确处理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的关系,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这就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统筹考虑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使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这“六大建设”,互为条件、缺一不可,忽视任何一个方面,都会造成发展不协调的被动局面。它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党的建设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经济建设提供必要的坚实物质基础;政治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法律保证;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生态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保证。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要求,把“六大建设”作为统一的任务来把握,作为统一的工作来部署,作为统一的目标来落实,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二、理论层面——三大成果构成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是高度重视理论创新的学习型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艰辛探索建设、改革和发展的正确道路,深刻总结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实践经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部理论创新成果整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些理论成果既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共同主题上一脉相承,又在探索和解决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新矛盾新问题上与时俱进。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层层递进,共同构成了一个内涵丰富、思想深刻、逻辑严谨的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一)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源理论
主要由进行新的伟大革命的重大方针政策的主要决策者邓小平创立的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源理论”。[1](P43)它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所产生的第一个伟大理论成果、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是从党的历史中来的,是建国以来历史经验的理论结晶。这个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的。1975年的全面整顿是这个理论产生前的直接酝酿;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这个理论在拨乱反正和改革起步中,逐步发展,形成主题;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这个理论在全面改革中,逐步展开,形成轮廓;从党的十三大到十四大,以南方谈话为标志,这个理论走向成熟,形成体系。
邓小平理论是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第二次伟大革命的过程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理论,总结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的和新鲜的、中国的和外国的、成功的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中心问题和理论主线创立的。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开辟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我们党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中国第二次革命的集体智慧的结晶。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付出了巨大代价获得的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党和人民进行新的历史创造的科学总结,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旗帜,是我们民族振兴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
邓小平理论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和社会主义主体论等。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这些基本问题大体可以概括为三个理论层次:第一个层次(最高层次),理论的哲学基础和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第二个层次,理论的首要的基本问题和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第三个层次,就是“首要的基本问题”在各个领域的展开和具体化,科学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一系列相互联系的重大基本问题,从而用新的思想、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产生后的20年中经受了三次重要历史关头的严峻考验:第一次是解决“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问题?第二次是解决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国际发生严重的政治风波,中国又一次面临向何处去的问题?第三次是解决邓小平逝世后,国际国内许多人在观察和猜测中国向何处去、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中国从改革中焕发的活力,从开放中扩大的眼界,从稳定中增强的团结,以及国际地位和影响的提高,让我们从鲜明的历史比较和国际比较中深切地认识到:“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2](P9)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成果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中全党智慧,在实践上努力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新世纪的同时,在理论上不断与时俱进,进行理论创新,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紧密结合我国生产力的最新发展和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的实际,紧密结合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紧密结合我们党员干部队伍发生的重大变化,继续进行探索,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到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从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到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到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从促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到正确应对和驾驭经济全球化、促进共同发展等等,形成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富有独创性的理论成果,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世纪之交,我们党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我们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和自身状况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面对“两个前所未有的变化”,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铭记邓小平的“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3](P381)的政治交代,铭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在总结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实践经验、汲取世界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极其重视党的建设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问题,突出地将这一问题放在首位,强调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党的建设必须按照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朝着党的建设总目标来加强,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来落实,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提出了: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党的建设新的总目标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切实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两大历史性课题;党的“两个先锋队”性质,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始终坚持党的先进性,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使党既志存高远,胸怀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同时又脚踏实地,为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和中心工作而苦战奋斗;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使党的工作充满活力;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从制度体系上保证民主集中制的正确执行;造就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既立足于做好经常性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等一系列理论观点,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全面推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结合新的实践,坚持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三)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发展
人类社会是在发展中不断前进的。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新阶段,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刻把握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以及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的阶段性特征,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
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更是当今世界和中国突出的现实问题和重大的理论问题。围绕发展这一主题,科学发展观形成了一个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的科学的独立的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4](P850-851)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要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不断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核心是以人为本。我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对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规律的创造性运用,既不同于中国民本思想传统,又有别于西方人本主义思潮。以人为本的人,指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4](P850)我们推动科学发展,根本目的就是要坚持“四个一致性”,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发展,就是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以党的建设为关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是实现全面发展的正确道路和政策途径,就是要做到“八个统筹”,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同向、同步推进“六大建设”,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要求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就是在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时,“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5](P13)具体来说,就是“八个统筹”,这是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矛盾与问题提出来的战略对策,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科学发展观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和破解发展难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搞清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发展理念、发展动力、发展主体、发展战略、发展思路、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目标、发展规划和发展措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共同构成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更加全面、更加科学、更加准确地回答了关于发展的认识问题、实现问题、评价问题和发展成果分享问题,把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伟大的实践呼唤、孕育和催生伟大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是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昭示: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基础上产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然正确地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域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从而形成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只有这样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的关系,才能更好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不断增强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充满勃勃生机。
收稿日期:2010-01-10
标签:科学发展观论文; 党建论文;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中国改革开放论文; 领导理论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历史政治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经济论文; 时政论文; 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