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分工视角下的流通业演进机制与定位研究_物流产业论文

基于社会分工视角的流通产业演进机理与定位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分工论文,机理论文,视角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经济实现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中国30多年特别是近20年来的高增长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与成本,出现了许多严重的问题:一是动力结构失衡,过分强调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投资消费比例失调,消费需求拉动乏力;二是出口贸易结构失衡,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增加,外贸主导战略面临严峻挑战;三是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失衡,经济与社会、人口与资源环境失调,经济发展难以持续。因此,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调整流通产业定位和政策、加快流通产业发展,对我国调结构、转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一、相关文献概述

(一)关于流通产业功能、作用和地位的研究

铃木武(1993)通过对比分析认为,中介流通产业可以提供适销商品形成机能、信息传达机能、融资供给机能、风险负担机能和商品运输机能等作用,从而实现直接交易无法实现的市场机能,这对降低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交易成本、提高社会交易效率具有非常好的效用[1]。斯普尔伯(2002)认为经由中间层组织交易能比消费者和供应商直接交易带来更多的利益,具有减少交易成本、集中和分散风险、减少配对和搜寻成本、抑制逆选择、减轻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等优势[2]。田村正纪(2007)以1996年日本工业统计数据为例,分析了流通产业在日本经济中的重要地位[3]。陈文玲(1999)认为随着我国人民生活从贫困和温饱型转向小康型的进程,商贸流通业迅速由末端行业转向主导型行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4]。洪涛(2003)认为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流通产业已经成为先导产业,并正向基础性产业发展[5]。黄国雄(2006)从生产与交换的关系演变过程的视角,分析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过程已经完全建立在流通的基础上,流通产业应作为基础产业[6]。赵萍(2007)运用回归分析方法,量化了流通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直接与间接贡献[7]。陈健(2012)从产品内分工和地区专业化的视角,间接考察了区际流通和区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8]。

(二)关于分工理论与流通产业关系的研究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76)阐述了分工的效果,“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9]。杨格(Young,1928)发展了斯密的观点,认为分工主要包括个人的劳动分工、迂回式生产和中间产品在生产链中的不断扩展。递增报酬来源于迂回生产方式,而迂回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劳动分工的现代形式。市场不仅是由人口、区域决定的,更是由购买力决定的,购买力由生产力决定,而生产力由分工决定,即“劳动分工决定劳动分工”(杨格定理),表明市场中的劳动分工存在一种自发演进机制[10]。杨小凯(2003)将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与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融为一体,假定每个决策者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阐述了市场竞争的资源配置效应与分工的限制,使分工与市场竞争在统一的框架下得到解释[11]。他认为交易效率是市场生产力的推动力量,交易效率决定生产力的水平。通过构建职业中间商决策模型,论证了中间商是交易效率充分改进导致的分工演进的产物。恩格斯(1820)也认为商人的产生是因为社会分工(即商业与生产分离)的结果[12]。

(三)简要述评

社会分工是流通商的产生和流通产业的形成的基础条件,流通产业本身既是交易效率改进、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的结果,同时又促进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带动新的产业的形成。从国内外的研究可以看出,对流通产业地位的研究一直停留在从流通产业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功能和作用的分析上,很少运用规范经济学进行研究。因此,在实践中,流通产业的基础地位、先导作用难以得到社会各界和政府的认同,尚未成为决策层的共识。

二、流通产业的演进机理

(一)社会分工与流通费用

流通源于交换,交换源于分工。分工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但分工增加了交换的范围、频率与不确定性,导致交易费用和交易风险的增加,抵消或部分抵消分工带来的高效率。分工能否演进,取决于分工带来的高效率和分工之后可能带来的交易费用和交易风险增加之间的权衡。科斯(Coase,1937)认为交易费用“最明显的就是发现相对价格的费用”,其次是“市场上发生的每一笔交易的谈判和交易费用”[13]。马克思提出并界定了“流通费用”,认为流通费用包括纯粹的流通费用、保管费用、运输费用,其中纯粹的流通费用包括买卖费用、簿记费用和货币费用[14]。对比分析二者的内涵与外延,本文认为商品流通费用的概念更能全面反映商品流通过程中发生的耗费。因此,本文使用商品流通费用的概念,包括因随商流与信息流过程而发生的交易费用、物流过程发生的物流费用和商品流通过程发生的管理费用。同时,把流通费用细分为社会流通费用和流通组织成本,社会流通费用为区域内生产商和消费者直接进行交易发生的所有流通费用,包括交易费用和物流费用;流通组织成本为流通商组织商品流通活动发生的所有流通费用,包括交易费用、物流费用和管理费用。

(二)社会流通费用的节约与流通专业化收益

流通专业化收益是流通商专门从事商品流通活动、为生产商和消费者节约社会流通费用的收入或报酬。生产商和消费者为什么愿意把一部分流通活动让渡给流通商去经营?流通商为什么能够生存和发展?这是因为社会分工产生了昂贵的社会流通费用,而流通商和流通产业具有节约社会流通费用、提高交易效率和降低交易风险的功能。流通产业节约社会流通费用包括物流费用和交易费用,它们都源于流通产业的专业化经济、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集中交易的经济与重复交易的经济。社会流通费用的节约是流通商介入交易后的交易效率与物流效率提高的结果,也就是流通专业化后的结果,因而是形成流通专业化收益的来源。流通专业化收益从形式上看主要表现为购销价格之间的差额,在会计核算上体现为商品销售收入与商品销售成本的差额。实质上,流通专业化收益来源于流通商为生产商和消费者节约的社会流通费用。从理论上讲,流通专业化收益取决于社会流通费用的规模,社会流通费用规模越大,流通产业发展的空间越大。而社会流通费用是社会分工和市场范围的函数。

(三)流通组织成本

流通专业化不仅可以产生专业化收益,同时也会发生专业化的成本和风险。因此,流通组织成本实际上就是流通专业化的成本和风险,或者说是流通商组织商品流通活动发生的流通费用,包括交易费用、物流费用和管理费用、商品损失等。商品流通活动包括商品购销活动、仓储运输物流活动及其管理活动。购销活动包括购买和销售两个方面,首先要组织货源,搜寻生产商或供应商并与其就价格及条件进行谈判、签约。为保证合同的履行,还要进行跟踪、控制,在发生纠纷时还要协商甚至诉诸法律。然后要组织销售,开展一系列宣传促销活动,搜寻消费者或销售商并与其就达成交易进行谈判、签约活动。为了保证交易的最终完成,需要进行售后服务,甚至也会发生协商、谈判、诉讼等问题。流通组织成本大部分内容可以用货币计量,这部分成本构成财务会计上的经营费用和管理费用,还有一部分不能用货币计量的,则无法在财务会计上反映出来,最终构成流通商的一种无形损失。

(四)流通商的产生条件

生产商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可以分为直接交易和间接交易(如图1所示)。对于直接交易,生产商与消费者除分别承担生产活动与消费活动以外,还承担消除生产与消费分离的所有权转移功能,即承担整个交换过程中的流通活动。对于间接交易,生产商和消费者之间增加了流通商,通过流通商进行交易,流通商为从事商品流通活动的专业机构。生产商、消费者把大部分流通活动让渡给流通商,自己只保留少量的流通活动。

2.流通商介入生产商与消费者之间进行交易的条件。流通商介入生产商与消费者之间进行交易,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流通商利润条件。流通商愿意介入生产商与消费者之间承担流通职责,利润必须大于0,流通商才能在市场中生存。

(2)生产商愿意将产品交给流通商销售。只有当生产商通过流通商进行间接交易的单位利润大于生产商与消费者直接交易的单位利润时,生产商才愿意与流通商交易。

(3)消费者愿意从流通商购买。作为理性的消费者,只有从流通商处购买商品的单位成本低于直接从生产商购买的单位成本时,消费者才愿意与流通商进行交易。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流通商的价格差的实质是流通商为生产商和消费者节约社会流通费用而分享的流通专业化收益。因此,流通专业化收益只是流通商节约的社会流通费用的一部分,流通商不能独享节约的社会流通费用,还必须为消费者节约交易费用,为生产商节约交易费用与物流费用,才能赢得自己的客户和经营收入。同时,流通商还要通过节约流通组织成本并为自己创造正利润,才有可能介入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进行交易。对于整个流通系统来说,流通商介入的条件如表1所示。间接交易的流通总费用低于直接交易的流通总费用,且节约的总费用大于流通商本身的流通组织成本(即大于,流通商才有正利润。总之,流通商介入交易必须能为整个社会生产节约交易费用与物流费用。

如图2所示,当社会分工深化带来的流通专业化收益超过流通组织成本时,社会分工会逐步深化,流通产业内部各子产业也不断分化与专业化,业态不断创新,流通产业因此演进。流通专业化收益越大、流通组织成本越低时,分工带来的净收益越大,报酬递增的正反馈机制越强,分工演进的内在动力也会越大,流通产业演进的动力将进一步增强。而流通专业化收益的增大与流通组织成本的降低都来源于流通效率的提高。当流通效率改进时,流通组织成本曲线下降,与流通专业化收益曲线的临界值降低,在较低的分工水平下即可实现流通专业化的净收益,使流通产业得以演进。

如图3所示,流通效率的提高与分工演进相互促进并形成螺旋式上升运动,两种力量共同推动流通产业从低级到中级再向高级不断演进。图中的曲线具有两层含义:分工程度与流通效率呈正相关关系;沿着曲线从原点往右上方移动,流通产业发展的趋势为从低级向高级阶段演进。因为在不同的时期,分工与流通效率这两个因素对流通产业演进的作用可能不同,导致曲线呈波浪式上升。

三、流通产业定位与政策建议

(一)流通产业的定位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流通产业在社会分工和经济发展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应该定位为基础产业。

(1)流通产业具有改进交易效率的功能。流通商和流通产业能节约社会流通费用,因而可以提高交易效率和促进社会分工,使流通产业与社会分工、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2)流通产业发展能促进市场经济的发育和完善。市场经济配置资源最重要的机制是价格机制。流通产业提高了竞争效率,促进了市场价格的形成,使价格机制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从而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3)流通产业能同时促进生产和消费。发达高效的流通产业有利于商品价值和消费需求的顺利实现,促进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二)促进流通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受传统理论“重生产、轻流通”的影响,我国现行产业政策仍是生产导向型的。对流通产业的歧视性政策,使流通产业承担了远远高于工业和农业的成本费用,同时对流通产业投入严重不足,流通基础设施长期落后。这种制度和政策安排使流通效率低下,流通组织成本高昂,流通产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影响了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基于前文分析,本文提出建议:(1)明确流通产业的基础产业定位,发挥流通产业的重要作用;(2)明确流通基础设施的公益性质,加大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3)明确流通产业优先发展战略,消除流通产业的歧视政策。

标签:;  ;  ;  ;  ;  

社会分工视角下的流通业演进机制与定位研究_物流产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