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审计机构财务审计发展初探_金融论文

基层审计机构财务审计发展初探_金融论文

基层审计机关开展金融审计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层论文,机关论文,金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几年,地方审计机关(市县级)在金融保险证券审计中,揭露和查处了一些金融机构经营中的违纪违规问题,促进了金融机构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资产质量和效益,进一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同时也锻炼了基层审计机关金融审计的技能,拓展了审计领域,充分发挥了审计机关的监督职能,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逐步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金融审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它与国家和社会越来越高的要求和期望以及西方先进的金融审计理论和方法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需要地方审计机关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审计方法,及时解决金融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目前基层审计机关金融审计存在的问题

1.金融审计体制不顺,基层审计机关金融审计萎缩。目前,我国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普遍实行总行(公司)一级法人制和审计机关按照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隶属关系确定审计范围的体制,对绝大多数金融机构的审计管辖权隶属于审计署,地方金融机构少,同时地方审计机关有的因辖区内地方金融机构被重组、兼并,基层审计机关虽设有专门金融审计机构,但确面临着无审计对象可审的尴尬局面,金融审计趋于萎缩的状态,金融审计人员不得不从事其他专业审计,造成金融审计资源的大量浪费。另一方面审计署对国有金融机构的监管范围较广,但由于审计署及所属特派办人力资源有限,每年只能对少数国有金融机构进行审计,较少授权给地方审计机关的项目,有时即使授权,也是对一些规模较小、管理相对规范的政策性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审计或调查。地方审计机关金融审计的覆盖面较小,也使得基层审计机关金融审计未能有效整合地方审计资源。

2.审计项目质量控制不严。在目前“五统一”模式下,通过规范审计的内容和范围,克服了各自为政、上下脱节、信息不畅的不利因素,提高了审计质量。但审计项目质量仍然缺乏严格、有效的控制,具体表现为“三重三轻”:重审计实施、轻审计准备。审计前对其业务流程及内控制度等未作审前调查,对重要性水平和审计风险未进行初步评估,影响了审计质量;重审计问题、轻审计规范。导致审计取证不齐全,工作底稿不规范,审计定性不准确;重审计检查、轻决定落实。造成审计走过场,使审计监督作用不能充分地发挥。

3.审计技术与方法落后。随着金融业务不断创新,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复杂程度加深,金融审计的内容也不断丰富,审计的难度也加大。但在地方金融审计实践中,大多数审计人员仍还是按照账项基础审计方法操作,即把审计主要精力放在具体事项或期末余额的细节测试;有些虽运用了制度基础审计方法,注意了对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的调查、测试与评价,但着眼点仍集中在具体类别的经济业务或账户记录及余额。尚未普遍运用风险基础审计方法,以风险的分析、评价和控制为基础,综合运用各种审计技术搜集审计证据,形成审计意见。

4.审计内容狭窄,不能适应金融业务发展的需要。面对金融业务的不断创新、经营范围不断拓展,审计范围却变化缓慢,缺乏有效应对。从近几年对几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审计方案中即可看出,审计范围依然是财务收支和信贷资产质量两大块,对国际业务和金融创新业务很少涉及。

5.地方金融审计人员知识结构不能适应新形势下金融审计发展的要求。目前金融业的体制改革、新业务拓展可谓日新月异,一些新名词、新法规、新政策不断涌现,需要审计人员及时跟进,掌握金融的相关政策。但由于金融审计目前已不是基层审计机关的主要业务,对金融审计业务的培训和学习也趋于懈怠,审计人员自觉学习金融审计业务的主动性不高,一旦任务来临,而往往临时抱佛脚,突击培训,因而势必影响审计质量。同时,在基层审计机关,真正能够胜任金融审计的专业人员匮乏,审计人员无论知识结构,还是年龄,都不尽合理,不能胜任新形势下金融审计发展的要求,受编制的影响,一些金融审计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又难以充实到基层审计机关,也造成金融审计后继无人、力量薄弱。

6.地方审计机关计算机金融审计发展不平衡。目前,金融企业电子化、网络化发展迅速,已基本形成以计算机网络为中心的业务处理系统,这就为利用计算机开展审计提供了充分条件。但由于地方审计机关的计算机审计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计算机配置、计算机培训、软件应用和模块开发以及计算机人才的配置等方面发展不平衡,严重影响到金融审计的整体质量。

二、改进对策

1.整合地方金融审计资源,调动地方开展金融审计的积极性。审计署在每年制定金融审计的计划时,应充分考虑地方审计机关金融审计的困境,对地方审计机关给予充分的信任和支持,对金融审计项目适当进行放权,每年授权地方审计机关两至三个审计项目,供地方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开展金融审计,整合地方金融审计资源。或者积极创造条件,将地方金融审计人员上划审计署,实行地方金融审计机构派出制,以理顺审计监督职责关系,将金融审计项目搞深搞细,解决审计署人员少、范围大难以查深查透弊病。

2.根据金融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拓展审计的内容和范围。改变目前审计范围狭窄、审计内容单一的状况,需要从外延和内涵两方面拓展审计的内容和范围。扩大审计外延主要体现在:一是加强对创新业务的审计,包括金融衍生品、电子银行产品等等,特别是商业银行为规避监管采取隐蔽手段进行的业务创新。如上海出现的以浮动存款利息名义做期权交易,广东出现的以代客理财方式集中储蓄资金进行新股申购等等。在对创新业务审计中应明确,防范金融风险依然是当前金融审计监督的基本目标,要通过审计寻求防范金融风险和促进金融创新的平衡点。二是证券公司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发展趋势必将扩大审计对象的范围,要求审计机关将原来不作为金融审计主要内容的证券、保险、信托业务等逐渐纳入商业银行常规审计范围。三是审计过程中注重业务经营检查与财务收支审计相结合。单纯地审计金融机构财务收支很难揭露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此,必须将业务经营检查与财务收支审计有机地结合起来,从金融机构业务经营环节入手发现风险控制的薄弱环节,确保审计质量。而审计内涵的体现则依赖于审计重点的转变。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外部监管的强化和各金融机构加强内部控制与风险约束,大案要案得到了一定遏制,金融审计中如再将其作为审计侧重点恐难有更大的成效。因此,建议金融审计中更加注重对内部控制的测评,这样可以使审计从事后的查处,转变为事中或事前审计,即通过对内部控制测评,发现内部控制风险点和薄弱环节,提出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的意见和建议,更好地发挥审计在防范金融风险、确保金融安全方面的作用。

3.借鉴先进经验,改进和创新审计方法。目前,国外值得借鉴的审计方法有两种,一是分析性测试。基层审计机关在审计实践中,也经常用到分析性测试,如比较简单的趋势分析、比率分析等。但是,该方法的应用主要是基于审计人员自己的经验,并没有把它总结上升为一门审计技术。二是内部控制制度评价,在基层审计机关的金融审计实践中,虽然也认为内部控制很重要,但觉得内控调查和测试非常费时、且比较繁杂。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审计人员不需要一定对所有的业务循环、业务活动以及所有的分支机构执行内控调查和测试。审计人员可以根据经验判断对重要的业务循环如贷款循环、联行清算循环等进行内控测试,对重要的计算机控制、重要的分支机构进行内控测试,而对其他内控活动可不予测试。实际上,关键是要做好充分计划和协调各个审计组的力量,如哪些业务循环今年测试、哪些明年测试,或在某分行实施某种业务循环的内控测试而在其他分行实施其他种业务循环的内控测试等。

4.对金融审计风险作系统分析,加强风险管理。根据风险基础审计理论,可以将金融审计的风险分为两大类。一是来自于被审计金融企业的风险,这包括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变化给审计带来的风险和内部控制或经营管理不确定性给审计带来的风险;另一类是审计主体自身由于未能发现被审单位存在重大错弊而形成的风险。对于金融企业的环境风险和内部风险,审计人员无法控制,但可以定性分析,也可以量化,这就要求对金融企业的审计监督必须以金融业务循环为轨迹,实行动态跟踪,侧重于过程和程序,而不是过去的表现。而对于审计主体自身的风险控制,可以归结为人和制度的控制。审计风险的管理是一个有机体系,人员是最活跃的因素,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可以从培养审计人员客观辩证的思维方式,提高审计人员的政策水平、法制观念、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优化配置使用审计人力资源形成合力等方面入手。而完善和健全制度则可分三个层次进行:一是以《审计法》为依据,着手制定金融审计难则,对审计操作要细化规定;二是金融审计机构内部建立健全以审计作业实施为核心的组织管理制度;三是更为具体的审计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对参审人员及审计小组的工作质量进行考评。

5.提高计算机审计水平,实现金融审计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笔者认为,计算机审计的主要思路是:既要利用计算机进行审计,又要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审计,计算机审计要贯穿于金融机构的每一个审计环节和步骤之中。在现阶段,除了继续开发、推广和完善金融审计软件外,对金融机构信息系统的审计应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在技术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从确认金融机构数据完整性和真实性着手,对金融机构计算机备份文件和日志文件做试点审计;第二步,采用计算机审计技术中的模拟数据法,如设计一套模拟银行业务经营的数据,这些数据应具有标准性和完整性,既考虑银行各种业务,又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商业银行,通过将模拟数据输入银行计算机系统,检查其输出结果是否正确,来确定计算机信息系统控制是否存在并有效执行;第三步,真正做到对被审计单位计算机系统的全面审计、客观评价,实现系统审计、电子数据审计和业务审计的结合。此外,在金融审计领域推广计算机审计的过程中,还应逐步建立金融审计数据库,实现与金融机构联网,实施流程控制和动态跟踪。在这些目标初步实现的基础上,可以着手建立审计监督网络,实现审计信息共享。现在,各审计机关大都建立了局域网,可由审计署组织建立全国联网的审计监督网络,将各局域网联结起来,组成广域网,各地审计机关将审计中发现的不属于自己管辖范围的审计线索上网,有管辖权的审计机关在审计这些单位时,就可以充分利用其他审计机关提供的审计线索,这样就极大地提高了审计监督的覆盖面。

标签:;  ;  ;  ;  ;  ;  ;  ;  ;  ;  

基层审计机构财务审计发展初探_金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