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临床应用的探析论文_吴坤

湖南省湘潭市中医医院 湖南湘潭 411100

【摘 要】目的:探析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有7例患者行胃部手术、8例患者行大肠手术、5例患者行膀胱疾病、4例患者是血管疾病、6例患者是副鼻窦或者鼻腔疾病。对比这30例患者的CT仿真内窥镜成像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病理结果。结果:对30例患者进行CT仿真内窥镜成像检查,发现大肠的符合率最高为100%(8/8),胃部手术、副鼻窦或者鼻腔、膀胱疾病以及血液疾病的符合率依次是:85.7%(6/7)、83.3%(5/6)、80%(4/5)、75%(3/4)。结论: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可以准确的对病灶及其周围组织做出反映,提高了临床诊断率,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关键词】CTVE(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应用效果

CTVE是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CT检查技术,借助了计算机的软件功能,目前在我国,CTVE主要应用于胃肠道疾病方面的检查,随着医疗科技的飞速发展,CTVE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应用部位主要在结肠、气管以及喉等[1]。为了探究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临床应用效果,特随机抽取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30例患者进行研究,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30例患者,男女比例为:23:17,年龄范围是:32-80岁,平均年龄范围是:(56±13.8)岁,其中有7例患者行胃部手术、8例患者行大肠手术、5例患者行膀胱疾病、4例患者是血管疾病、6例患者是副鼻窦或者鼻腔疾病。排除标准:(1)心、肺等脏器患有严重疾病的患者。(2)肝、肾功能严重损害的患者。(3)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4)患有严重精神障碍、沟通障碍、意识障碍的患者。(5)对碘海醇造影剂过敏的患者。(6)患者及其家属不同意参与此次研究的。接受检查前所有患儿家属均与我院签署《调查研究知情同意书》。

1.2 检测方法

(1)大肠检查:检查的前一天,给予患者泻药口服,目的是清洁患者的肠道。检查前的2-3天,对患者进行灌肠,排光患者的肠道的水分,患者无需口服造影剂。(2)胃部检查:检查方法与常规的钡餐造影检查方法一致。(3)血液疾病检查:检查之前,检查人员指导患者屏住呼吸,避免在检查过程中出现呕吐等现象,进行影响检查效果。检查前的6小时,嘱患者禁食水,保持空腹状态。扫描的过程中,高压注射器要快速团住2ml/kg的碘海醇对比剂[2]。(4)膀胱检查:患者在扫描之前,至少要引用1500ml的水,憋尿,直至膀胱充盈,不需要服用造影剂。(6)副鼻窦或者鼻腔的检查:嘱患者屏住呼吸,即可进行扫描检查。扫描方法:采用型号为Brilliance16的飞利浦16排螺旋CT(产地:国外.荷兰)的螺旋扫描机,将电压设置为130-150kV,190-280mA,层厚设置为5mm,重建间隔设置为1-3mm。结合患者的诊断结合适当的调整参数,进行扫描,获得容积扫描数据之后,再对参数进行调整,进行其他地方的扫描,保证扫描成像清晰。将获得的数据传送至工作站中,进行三维重建,获得最终的图像[3]。

1.3 评价标准

观察对比30例患者的CT仿真内窥镜成像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病理结果。符合率=(符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30例患者的CT仿真内窥镜成像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病理结果),采用x2检验,采用n,%表示,结果以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纳入统计学范围标准。

2结果

对比30例患者的CT仿真内窥镜成像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病理结果。对30例患者进行CT仿真内窥镜成像检查,发现大肠疾病的符合率最高,可高达100%,胃部手术、副鼻窦或者鼻腔、膀胱疾病以及血液疾病的符合率依次是:85.7%、83.3%、80%、75%,具体数据分析如表1所示。

3讨论

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还没有兴起之前,对肠内科疾病的患者借助结肠镜进行造影,需要口服钡餐,这种检查技术具有一定的放射性副作用,给患者以及检查人员带来的危害极大[4]。CT仿真内窥镜的成像原理是:CT容积扫描采集的数据图像,借助计算机软件对其进行识别,计算机软件形成管腔图像,赋予图像仿真色彩,最终形成一个动态的三维图像[5]。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是以明暗的方式为主表现出来的一种三维结构,如果隆起来的位置越明亮越高的时候,凹陷地方的颜色就会越暗淡越深,由此检查人员可以清晰的观察出病灶的具体位置及其周围组织的病变情况,例如异常黏膜纹,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有效的、可靠的依据。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与CT相比较,可以更加明晰、明了的反映病变组织的病理情况,反映出良恶性病变组织的周围细节以及表面情况,对于鉴别良恶性肿瘤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不能完全满足外科治疗性操作,不能完全取代纤维电子内窥镜,所以可作为一种常规的普查手段。几年来,关于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在影像诊断以及医学教育方面的报道较多,临床应用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的局限性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痛苦轻的、舒适的检查方法,深受广大临床医护人员以及患者的青睐和喜爱,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检查方法,为患者病情的诊治、预后以及生命质量的提升均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本组研究数据表明:对30例患者进行CT仿真内窥镜成像检查,发现大肠疾病的符合率最高,可高达100%(8/8),与病理检查的结果基本一致,胃部手术、副鼻窦或者鼻腔、膀胱疾病以及血液疾病的符合率依次是:85.7%(6/7)、83.3%(5/6)、80%(4/5)、75%(3/4)。

综上所述: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对患者的病灶做出准确的反映,提高临床诊断率,为患者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大力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白尚杰. 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在鼻内镜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J]. 吉林医学,2013,34(25):5135-5136.

[2]周兴惠,戚跃勇.胃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临床应用[J]. 现代医药卫生,2014,30(3):412-413.

[3]张年邱. 喉及下咽部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分析及其临床研究[J]. 影像技术,2015,(2):11-13.

[4]郑柏军,张国立,浦江,等. 胃部疾病中CT仿真内窥镜(CTVE)成像技术的价值分析[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6(10):1930-1932.

[5]周仲辉,臧达,杨敏洁,等. 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J]. 当代医学,2013,(12):5.

[6]徐广宇,田素红,周士琦,等. 双层螺旋CT仿真内镜成像技术对胆囊炎的诊断价值[J]. 医学临床研究,2016,33(3):566-568.

论文作者:吴坤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7

标签:;  ;  ;  ;  ;  ;  ;  ;  

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临床应用的探析论文_吴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