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耗能产业出口对能源价值的影响分析_能源论文

我国高耗能产业出口对能源价值的影响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耗能论文,能源论文,价值论文,我国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引言

所谓高耗能产业,是指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一次能源或二次能源比重比较高,能源成本在产值中占成分比较高的产业,也可称为消耗能源密集型的产业。按国家统计分类,六大高耗能行业主要是指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燃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2006年,世界三大粗钢生产国依次为中国、日本和美国。中国粗钢和生铁产量已分别占全球产量的33.79%和46.6%。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焦炭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仅山西焦炭在全球焦炭市场交易量就约占50%左右的份额。

近几年,高耗能工业发展如此迅速的主要原因是行业投资需求的快速增长。如2003年、2004年和2005年,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分别增长了24.8%、19.9%和18.4%;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分别增长了33.7%、26.8%和23.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分别增长了27%、22.4%和22.1%。究其具体原因有:(1)国内外市场需求拉动。国内高耗能产品的消费大户——工业、建筑业等投资加快,必然加大对钢铁等高耗能产品的需求;国际市场价格不断上涨,高耗能产品出口迅猛增加,高额的收益率使得企业纷纷注资高耗能产业。(2)电力供应趋于宽松。随着全国电力装机超过6.22亿kW,电力紧张趋于缓解,供求总体趋于平衡。一些地方采取各种优惠措施,鼓励高耗能行业的发展。例如,全国有14个省份以各种方式出台了对高耗能企业的优惠电价,这一系列举措势必会加大该行业的投资比例,导致高耗能工业的快速发展。(3)资源价格偏低。国内铝、铁等偏低的原材料价格,为高耗能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先天条件。原材料的低廉与出口品的高价形成了高耗能产业的价格反差,很多企业正是看中其巨额的利润纷纷上马,这也是高耗能工业近几年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十五”期间,我国发电能力增长迅速。2005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51718.48万kW,比2004年增长16.91%,其中,单机6000kW及以上机组6963台,容量42373万kW。从全国范围看,电力短缺基本缓解,电力已开始达到供需平衡。

在电力供需基本平衡的情况下,用电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开始凸现出来。我国长期以来产业结构低度化十分明显。一些高耗能的产业如钢铁、电解铝、水泥等比重过高,而低耗能、高附加值的第三产业比重过低。2005年,第一、二和三产业的产业增加值比例分别为6.3%、54.7%和39%,相对应的电力消费比例分别为3.5%、74.1%和22.4%。工业用电量与工业产出比例的不协调,尤其表现在一些高耗能产业对电力消耗的不合理上。

2 高耗能产业发展趋势及用电分析

2.1 高耗能产业的发展趋势

高耗能产业的快速膨胀,使得重工业在整个工业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使得工业在整个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07年我国六大高耗能产业平均增速20.6%,一季度钢材、氧化铝、铝材、铁合金的增长率更是惊人,分别达到26.2%、53.7%、43%、44.4%。

从2007年上半年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看,化学燃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每月的增加值增速均保持在20%以上,远远超过工业分类中的其他行业,如表1所示。随着高耗能行业的快速发展,必然给我国的能源形势带来更加严峻的压力。

表1 2007年上半年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单位:%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表2 主要高耗能产品单耗

数据来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2.2 高耗能产业用电分析

在高耗能产业再度抬头的背景下,一季度全国电力消耗同比增长14.9%,增幅比2006年同期提高了3.2个百分点,高于经济增长率3.8个百分点。第一、二、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分别增长了3.5%、16.86%、10.77%和8.85%。尤其是第二产业,即工业用电量增幅比2006年同期提高5.55%,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已经从2000年的71.75%上升到75.12%。

在2007年一季度中,全国工业用电量5400.16亿kWh,同比增长16.83%。其中重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8.10%,比2006年同期提高6.31%。以钢铁、有色、化工、建材及建筑业投资为代表的固定资产投资类主要产品用电需求增长尤为明显。

统计数字显示,一季度,钢铁行业用电量增长率达到28.83%,比2006年同期提高了16.36%;建筑业用电量增长率为19.57%,比2006年同期提高了8.7%;有色和建材行业用电量增长率也分别提高了6.02%和1.61%;电石产品累计同比增长34.1%,用电量同比增长25.52%;水泥产品产量累计同比增长14.5%,用电量同比累计增长13.4%;10种有色金属产品产量累计增长30.8%,用电量同比增长29.12%。

3 高耗能产业出口对能源价值的影响分析

表3 主要高耗能产品单位能耗中外比较

数据来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3.1 部分高耗能产品单位能耗(电耗)比较

电解铝是典型的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生产1t电解铝的耗电量高达1.5万kWh,每吨电解铝电力成本约7000元,约占生产成本的60%;生产1t锰铁合金的耗电量达4000kWh;生产1t硅铁合金的电力成本约占其总成本的70%;水泥的电力成本占其生产成本30%左右;电石工艺的电耗为3500kWh/t,隔膜碱耗电2589kWh/t,占成本的81%,离子膜碱耗电2319kWh/t,占成本的62.3%。

从历年我国主要高耗能产品单耗看,绝大部分单耗值均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铜冶炼综合能耗下降最为显著,达到年均9.4%;其次是平板玻璃、水泥、钢材等;大型合成氨综合能耗基本围绕1400kgce/t上下波动,年均仅下降0.4%。

从主要高耗能产品单位能耗的中外比较来看,国外先进企业的能耗水平基本在国内目前能耗水平的85%以下。由此看来,我国大部分高耗能产品还有很大的下降空间,平均下降15%是可能的。高耗能产品能耗水平的下降能有效地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效益。

3.2 我国电价的国内外比较

3.2.1 不同地区之间的电价差异

图1 2002年我国各地区销售电价比较(含税)

数据来源:原国家电力公司电力销售情况明细表

图2 2002年世界各国销售电价(不含税)

数据来源:National Economic Research Associates of the UK(国际),原国电公司电力销售情况明细表(国内)

从全国销售电价比较来看,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平均销售电价水平普遍偏高,而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平均销售电价水平普遍偏低。从全国各省、直辖市的平均销售电价水平来看,上海市居全国之首,超出全国平均水平33%,而贵州省居末位,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4%。

高耗能产业大多以电力能源为依托,都是耗电大户。我国西部地区电价普遍偏低的优势,给高耗能产业进军西部创造了强有力的条件。据了解,中西部许多电力充沛的城市,都设立了高耗能工业园,低电价成为招商引资的法宝。对某些特定的高耗电型产品企业,以一定程序实行专项合同电价优惠。

3.2.2 销售电价的国际比较

在进行电价的国际比较时,鉴于PPP汇率下的比较结果会带来比市场汇率更大的偏差,我们在进行若干电价比较时,均以年平均市场汇率进行各国电价的折算,此外,所有的电价均去除了税费。

在所比较的国家和地区中,我国的销售电价处于相当低的水平,仅高于执行特殊工业和社会政策的俄罗斯以及水电资源极其丰富的挪威。同时,我国工业电价和居民电价都偏低,在所比较的国家和地区中分别处于倒数第8位和倒数第2位,居民电价偏低的幅度大于工业电价。

我国电能的廉价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刺激了国外高耗能产业陆续向中国转移,大量高耗能产品的出口需求得到很大提高。这种低端粗放型、技术含量低的产业结构,无论从经济还是环境上,都对我国产生了巨大的损失,以牺牲能源、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有悖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3 高耗能产品出口对能源价值的影响

近两年,国家以产业准入门槛、出口退税、实行差别电价等经济手段限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发展。当前我国出口商品中,铁合金、金属硅、焦炭等高耗能产品仍占有相当数量。2006年上半年,我国出口原铝708241t,铝合金61234t,氧化铝11121t,精炼铜33360t,阳极铜612t。2006年前三季度钢材出口2859万t,增长81%。据海关统计,2006年仅天津口岸就出口硅铁121.2万t,价值7.94亿美元,分别比2005年同期增长52%和55.5%。

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大量出口,加剧了煤电油运的紧张矛盾,加大了资源环境压力。仅水泥和电解铝,2004年产品出口带走电能就达100多亿kWh,相当于1个装机120万kW的电厂1年的发电量。2004年出口的未锻轧铝、钢坯和钢材、铁合金以及黄磷4种产品生产环节消耗电能490亿kWh,占全部电力缺口的82%。如果考虑运输等各环节,消耗的电能还要更多。2005年我国生产电解铝781万t,其中出口未锻轧铝132万t,大约耗电200亿kWh,这等于耗费近一半的“三峡电”。

表4 主要高耗能产品的出口量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统计

4 结论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的高耗能工业国。近年来,由于国内外市场需求拉动、电力供应趋于宽松、资源价格偏低等原因,国内高耗能工业得到迅猛发展。钢铁、有色、化工、建材、建筑等高耗能工业用电量猛增,工业用电在全社会用电量中的比例已从2000年的71.75%上升到2007年的75.12%。高耗能产品的出口,相当于用国内的电能去满足国外市场的需要,这势必会加剧国内电力供需紧张的局势。因此,必须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加强市场监管、实行差别电价等手段,对高耗能行业积极开展节能降耗工作,让节能与开源并举,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1)开展节能降耗。我国工业生产普遍存“三高”(高能耗、高消耗、高污染)现象。我国1亿美元GDP消耗能源约12万tce,约为日本的6.58倍,德国的4.49倍,美国的3.65倍。钢铁、有色、电力、化工等六大高耗能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平均高40%以上,单位建筑面积取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的2~3倍,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5~25个百分点,矿产资源总回收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能源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必要基础,我国必须改变目前粗放的能源消耗模式。

(2)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降低第二产业,尤其是二产中高耗能工业的比例。在工业中,冶金、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耗占工业能源消耗64%以上。如果这些高耗能行业比重降低1个百分点,工业其他行业比重增加1个百分点,年能源消费将减少2775万tce,万元GDP能耗将降低0.02tce。

(3)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目前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比较低,主要耗能工业产品的单位产量综合能耗比较高。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国际先进水平是指世界先进国家的平均值),我国火电供电能耗约高22.1%,吨钢可比能耗约高9.8%,每吨电解铝电耗约高7%,每吨水泥能耗约高43%,加工每吨原油能耗约高56.2%,每吨乙烯能耗约高61.7%,每吨合成氨能耗约高23.4%,每吨烧碱能耗约高14.7%,每吨纯碱能耗约高20%。按照国际先进水平计算,目前我国仅上述几种产品每年就多消耗能源2.26亿tce,约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0.2%。如果这几种产品的单位能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国万元GDP能耗将降低0.145tce。

(4)加强市场监管。从市场准入、产品能耗技术标准、环保标准等多方面加强管理,大力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产品,提高和严格执行能耗、环保方面的市场准入标准,坚决制止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从国外向国内、从东部向西部的转移。

(5)实行差别电价。这不仅利于缓解电力紧张,而且通过将产业政策和价格杠杆的有机结合,引导投资,遏制高耗能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建立节约能源和降低能耗的长效机制,使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使国民经济能够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由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北京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6BaJG102)资助。

标签:;  ;  ;  ;  ;  ;  ;  ;  ;  

我国高耗能产业出口对能源价值的影响分析_能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