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保障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刘廷银 刘岩 刘和庆

技术保障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刘廷银 刘岩 刘和庆

中国人民解放军65589部队 黑龙江大庆 163000

随着科技变革深入开展,技术保障建设转型已不可避免地摆在我们的面前,能否抓住人才队伍的建设,直接关系着技术保障是否能够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撑。培养一支怎样的技术保障人才队伍、如何培养技术保障人才队伍也成为其中重要的新课题。

一、当前技术保障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观念较陈旧,信息化思想根基浅。由于受科技水平和长期和平环境的制约,我们对于信息化社会生产的认识,更多的是从旁观的角度、间接的途径去观察,以机械化甚至半机械化的眼光去分析,其完整性、准确性、深刻性极为有限,很大程度上是机械化夹杂模糊的信息化的混合物。观念陈旧还表现在口头上、文件上提信息化,落实在行动、实践上还是陈词滥调;理论研究上是新瓶,操作实施上装的还是旧酒。

2.定岗不定位,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技术保障部常有许多重要的编制被非专业人员占用,并且岗位培训少,专业技术地位不突出。与此相对应,岗位地位作用发挥不明显,重要活动技术保障要素配置不齐全,在重大任务中得不到锻练,平时针对性培训组织不利等因素,极大地影响了技术保障要素的完成任务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

3.资源难整合,专业研究水平低。目前技术保障队伍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许多单位某一专业已有相当数量的技术骨干,而另一专业的人才确寥寥无几,各专业要素的人才队伍专业水平不均衡,难以有效地整合起来。新人事构成条件下所倚重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样适用于技术保障建设,独木难成林,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个专业难以撑起技术保障领域的各个要素。

4.培训不灵活,组织实施保障差。技术保障要素的培训,在新的技术大纲出台之后仍带有多不可避免的症结,专业人才、设备保障、要素联合等因素制约,鲜有超前有效的培训计划。培训的对抗化、网络化、模拟化、基地化,都是实践证明了的可行之策,应该持之以恒,不断努力,然而很多情况下培训机制不灵活,培训手段匮乏,培训基础设施陈旧,达不到网络化、模拟化培训的基本要求,设备水平不高,培训保障等不利因素成为制约技术保障发展道路的一大瓶颈。

5.学习不主动,技术支持能力弱。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很多技术人员在单位中得过且过,不求上进。看似对单位建设影响不大,但其带来的实质影响却是广泛而持久、潜移默化的。在这种思潮影响下的技术人员,培训积极性不高,不刻苦钻研本职工作技能技巧,最终只能是基础薄弱、技能单一。有些技术人员理论知识贫乏,难以胜任转型后的“技术支持”这一基本要求。在目前的技术保障队伍中,有相当数量是在单位从事的是非本专业岗位的,很难适应新设备新技术的发展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技术保障岗位的人才队伍的素质标准

要想在数字化条件下的技术保障方面有所作为,在未来社会生产中生成强大的技术支撑力,就必须确保技术保障人才队伍具有以下素质:

1、信息素质要好。所谓信息素质,是用最新的科技知识和武装自己的头脑,具备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获取和使用的能力三大要素的综合素养。在信息化社会生产中,不善于搜集信息、使用信息的人是难以贏得未来市场的。要做到信息素质好。

2、专业技能要精。既然是人才,那么就应该是优秀的,是佼佼者,其本质特征在于在本专业要“精”,不“精”不足以服人,不“精”不足以赢得信息化市场条件下的技术保障任务,只有专业素质过硬,才能在战时喊出“首战用我,用我必胜,舍我其谁”的口号。因此,技术保障人才队伍必须在自己所属的专业上成为“精兵强将”。

3、科技意识要强。科技素质的高低与科技意识的强弱是有很大关系的。只有科技意识强的技术人员,才能在日常的培训、学习及生活中,坚持信科技、学科技、懂科技、用科技。未来信息化市场社会生产的高技术性,使信息设备的操作使用及维护保养也向高技术方向发展,要求所属人员只有具备广博的科技文化知识,才能胜任新形势下的专业要求。

4、学习热情要高。在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设备更新越来越快的今天,技术技术人员必须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很高的学习热情,并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才能及时接受新的设备相关知识,掌握好手中设备,让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三、技术保障建设转型中人才队伍的培养措施

1.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信息主导”的指导思想。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新科技革命,不仅改变了社会面貌,也改变了技术观念,进入新的时代,技术保障的职能任务全面向“信息支持”过渡。不树立“信息主导”的指导思想,就容易因循守旧,墨守陈规,就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失败。

2、健全选拔机制,解决技术保障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健全选拔机制的目标,是要培养“复合型”专家群体、“多能型”技术群体和“操作型”实用群体。一是优先遴选,制定好一套行之有效的选拔标准,对于重要岗位的人员编制要层层把关,重点培养;一是高端引进,吸取地方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套改,既可以解决部分技术人员文化素质低这一结构性问题,又能满足地方大学生献身科技事业的愿望。同时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尊重技术人员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通过大力开展群众性科技活动,依靠技术人员智慧和力量推动科技发展,建立健全选拔机制,在科技培训创新实践中,培养和锻造高素质新型科技人才。

3.改革培训方法,构建科学有效的培训模式。现代市场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要求技术保障队伍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掌握、控制和协调各种技术保障资源,迅速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大纵深的技术支持体系。因此,必须对旧的培训方法进行改革,探索新培训模式,以使人才队伍的教育培训跟上新形势的发展,带动技术保障建设的顺利转型。一是落实基地化培训,着重强化对技术保障复杂专业、重点对象的定点、归口和集中培训,做到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技术培训成果等资源共享,集聚培训优势提高教学质量,确保人员、时间、内容和效果等培训要素落实。二是落实模拟化培训,充分利用模拟化培训,通过信息技术、仿真技术,模拟社会生产环境和研发对手,为培训赋予实战背景,培养出一批精通指挥、技术过硬的复合型人才。

4.创新考评方式,实行客观公正的评估机制。创立客观公正的评估机制,既要以联合培训、对抗培训为基本形式,客观地反映社会生产中实际存在的所有影响;二要建立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开放式评估机制,保证评估的客观性;三要以对手的研发能力为基本参照系,对评估对象的技术水平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具体来说,应该对人才队伍建立专门的档案,设立素质认证考评机构,对人才培训工作进行全面考评,明确认证标准,在突出优化知识和技能结构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专多能和优势互补的培训,以达到有效提高技术保障人才队伍综合素质水平的目的。

论文作者:刘廷银 刘岩 刘和庆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6

标签:;  ;  ;  ;  ;  ;  ;  ;  

技术保障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刘廷银 刘岩 刘和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