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现代化_美学论文

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现代化_美学论文

试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现代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论文,美学论文,试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34(2001)06-0088-09

马克思主义美学,如果从其诞生之日算起,迄今已有一个半世纪了。在这并不短暂的时间 里,走过一条并不顺畅的道路,现代化的实现始终是个大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半个 多世纪之中,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即苏联和中国,几乎“羞于”承认马克思主义美学 与德国古典美学的已有关系,造成“马克思主义美学是天上掉下来的”假象。这就严重阻碍 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现代化进程。我国新时期以来,美学界对这一问题越来越关注,取得了 一 些新的认识,但是仍然受到种种思想惯性的影响,研究进展幅度不大。因此,当21世纪迎面 而来之时,为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现代化,有必要对这一问题重新加以研究,只有科学认 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来龙去脉,才能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现代化确立坚实的生长点。

一、马克思主义美学是德国古典美学的现代化

这里所说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是指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原创的经典马克思主义美学( 为了论述方便,以下称马恩美学;马克思、恩格斯合称马恩),而不是苏联和中国80年代以 前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我们称之为“后马克思主义美学”。

马克思主义的来源,众所周知,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这几者之中,对马恩美学影响最大的是以康德、谢林、席勒和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 和美学。马恩美学对德国古典美学的现代化改造,是在与它们保持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进行的 。这种内在联系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以人的自身命运及其发展为对象的宏大的理想性和理性内容

自从1750年鲍姆加通提出美学概念并把它规定为感觉学以后,美学就将自己的对象对准了 两个东西——有审美性质的事物和对它加以感受的人。于是,人、人的感觉便成为美学研究 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是将这一题中应有之义上升为自觉的追求和主题的,是德国古典美学。

德国古典美学,是人本主义的、浪漫主义的美学,其中充满理想性和理性内容;人的自由 成为共同的主题,尽管各自的思想途径不一。

康德美学即《判断力批判》,之所以是其第一和第二批判之间的桥梁,乃是由他的哲学体 系决定的。总体地说,康德哲学是一种道德世界观,其核心是人的自由。康德以其美学作为 感觉世界和道德世界的中介所展示的就是一个以自由为基础,以道德法则为形式,以至善为 根本目的的“道德世界观”。显然,康德并不把美和艺术作为最终目的,而是把它们作为实 现“道德世界观”的中介;他的结论“美是道德的象征”[1](P201)亦即美是自由的象征, 开创了以人为中心和本体的美学研究的先河,并为人类的自我完善的实现开辟了一条并非乌 托邦的审美教育之路。

席勒的美学,一方面继承了康德的抽象思辨方法,另一方面力图克服康德的先验原则,在 客观上统一被康德割裂的感性与理性、客观与主观。席勒从被异化、分裂的人性概念入手, 吸收了费希特提出的主体与客体,即自我与非我的概念和理论,从“纯粹自我”和“经验自 我”概念提出“人格”和“状态”(自我及其规定性)概念,从而提出人的“审美游戏”理论 ,得出一个发人深省的命题:人同美只是游戏,人只是同美游戏;“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 的人,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完全是人。”[2](P80)在席勒看来,这种审美游戏 就是一种以人的自身自由为指归的创造活动,它使分裂、破损的人性可以得到修复、整合。 可见,席勒美学中“游戏说”和人的“审美教育说”,所关心的,与其说是艺术和美,莫如 说是人的自由与和谐发展。

黑格尔的美学,是集德国古典美学之大成,在康德、席勒等思想成果基础上,用巨大的历 史感和鲜活的辩证法,建构了一个严整的美学体系。他的著名的命题“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在头足倒置的思想外壳下,表达的是对于美的感性事物所应该体现的一定思想意蕴的强 调。他所标举的“理念”,不是个别的抽象思想概念,而是某种“绝对精神”——一定时代 、民族的生活方式所体现的共同的、普遍的思想、情感、感觉、意识等等文化情势、精神趋 向,亦即他一再强调的严肃而高尚的“心灵旨趣”或普遍人性。正因为如此,黑格尔关于艺 术及其发展的理论,其核心观念仍然像其他古典美学家的观念一样,是人,人的心灵、精神 ,是人在与自然-物质现实世界的对象化关系中,艺术如何不断深入认识自身的理论。他说 :“艺术在越出自己的界限之中,同时也显出人回到他自己,深入到他自己的心胸,从而摆 脱了某一既定内容和掌握方式的范围的严格局限,使人成为它的新神,所谓‘人’就是人类 心灵的深处高尚的品质,在欢乐和哀伤,希求,行动和命运中所见出的普遍人性。”[3](P3 80)这样的“绝对精神”、“心灵旨趣”和“普遍人性”,也就是黑格尔反复强调的“主体 性”。他认为,“主体性这个概念所指的是精神从外在世界蜕化到自己的内心世界所获得的 观念上的自为(自觉)存在”。[4](P215)自为存在的精神就是无限的、自由的、能动的、创 造 性的心灵和主体性。而黑格尔就是将艺术和美视为人实现这种主体性的手段和中间过程。

从以上简要论述不难发现,德国古典美学是紧紧围绕人的自身命运和发展这一庄严主题展 开的理性主义美学,也是理想主义美学,或者可以说,是真正关于人的本体论的美学。

正是在这样一种卓有成效的美学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站在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崭新起点 上,开创了划时代的经典马克思主义美学。

应该说,经典马克思主义美学,作为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理所当然地体现着 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宗旨——对于人的全面发展、人类彻底解放这一终极目标的关怀。应 该指出,这一关怀,在马克思主义创立过程中是贯彻始终的,正如柏拉威尔经过极其细致的 研究所强调的,“马克思在设计未来社会的革命蓝图的时候很少需要修改早期的文学观点” ,因为马克思的文学艺术见解是由一种总的历史哲学连接起来的。[5](P540)也就是说,从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共产党宣言》、《资本论》,这种对人的关怀始终是马克 思、恩格斯一以贯之的主题。这一主题,在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表现为,在人与广义自然 的关系上,确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给予人科学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的主动权;在经济学中,表现为,在人与人的经济关系上,确立劳动者的创造者和主人翁的 地位;在政治学中表现为,确立无产者作为私有制的掘墓人和新世界的创建者的地位;因而 ,表现在美学中,便是确立人的全面发展的伟大理想追求:“私有财产的废除,意味着人的 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但是这种废除之所以是这种解放,正是因为这些感觉和特性无论在 主观上还是在客观上都变成了人的。……因此,人不仅在思维中,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 界中肯定自己。”[6](P79)显而易见,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 》)所表述的,正是整个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的和核心的主题即积极寻求人的全面发展和 人类的彻底解放。

这就无可辩驳地表明:1.马克思的《手稿》,虽然是早期著作,却并不在经典马克思主义 思想体系之外,而是由于思想主题的内在一致性,成为这一思想体系的纲领性起点和基础; 2.马克思的《手稿》虽然不是专门的美学著作,但是正因为它所表述的不是形而下的艺术哲 学,而是以属人的感觉的全面发展为指归的哲学思考,就恰恰成为真正的本体论美学,因此 ,它也就成为经典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奠基石和不可动摇的纲领。3.以马克思《手稿》为雏形 的经典马克思主义美学,固然是划时代的革命性的思想成就,但是并非天外来客,而是在德 国古典美学基本主题之中生长起来的;也可以说,它是人类美学思想传统在19世纪的历史性 裂变产物。

(二)对于艺术作用于人自身发展的价值的推重

这一点与上述问题密切相关。正是由于从德国古典美学到马恩美学都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确切说是人的感觉的全面发展,才对于艺术的内容及其对人的感觉的发展的价值予以极大重 视。人的感觉的全面发展,也就是人的自由的全面实现。为此,德国古典美学理所当然地重 视艺术的内容及其价值。在康德那里,虽然他的美学给人一种“形式主义”的印象,但是, 全面地看,康德美学所真正推重的,仍然是美的事物的内容而不是形式。例如他重视崇高甚 于重视形式美,因为在他看来,优美存在于对象的形式之中,崇高则存在于主体的心灵、心 情和观念之中,相形之下,崇高的感性形式较比优美的感性形式更是内容的。进而,康德断 言,花朵、风景之类自然美和住宅之类附庸美都不可能具有理想(典范),“只有‘人’才独 能具有美的理想,像人类尽在他的人格里面那样;他作为睿智,能在世界一切事物中独具完 满的理想。”[1](P71)在康德的思想中,美,其实质是指具有理性内容(尽管没有确切的理 性概念可以表象)的感性事物,“美是道德的象征”便成为康德美学的最高命题。这也就是 美和艺术的最终使命。

黑格尔美学,众所周知,之所以一再强调艺术和美的心灵旨趣,就在于强调艺术和美不应 是个别偶然事物的自然主义摹写,而应该表现出“绝对精神”的内容亦即普遍人性,这样才 会有艺术真实。对于艺术美和理想,黑格尔一贯认为内容决定形式,“在艺术里像在一切人 类工作里一样,起决定作用的总是内容意义。”[3](P385)只有这样,才能使艺术实现自己 的价值——使人形象地认识人自身的无限自由的心灵和本质。所以黑格尔倡导,每一个艺术 家都应该“是他那个时代的儿子,他有一个任务,要把当时的基本内容意义及其必要的形象 制造出来,所以艺术的使命就在于替一个民族的精神找到合适的艺术表现。”[3](P375)

至于席勒,同样极其重视艺术美的内容,但是他有一个异乎寻常的提法:“艺术大师的真 正秘密,就在于他用形式来消除材料。”[2](P114)这是一种相当深刻的观点,它恰到好处 地表达了席勒寻求感性内容与理性思考有机结合的思想——“以审美的方式完成物质的东西 ”[2](P119)即艺术形象。其实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命题,恰恰是在席勒这一思 想的启发下形成的。席勒这一思想,最终强调了艺术这一审美王国的价值就在于,通过那样 的艺术形象,使人获得“活的形式”即和谐的生活方式,人就成为“形式”——有和谐行为 的存在。

马恩美学,围绕人的彻底解放这一主题,不但像古典美学家那样,而且加倍重视文学、艺 术对于人的发展所具有的价值。这种重视表现为一个基本思想:文学、艺术是一种创造世界 和创造人自己的活动,通过这一活动,人类能够既改造和创造自己周围的世界,也改造和创 造人类自身。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在一切可能的场合都强调文学、艺术应该具有思想和精 神的积极内容。而这种美学观的起点就是对于劳动异化的激烈批判。劳动创造世界,这是马 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当着社会分工尚未彻底实现或者说私有制尚未确立之时,人的全面感 觉尚未分崩离析,劳动本身便是一种艺术活动,人能够有意识地把自己的人性本质力量付诸 实现,从中活动一种创造的快乐。而由于异化,使劳动沦为单纯的机械性生存手段,劳动远 离了艺术性,也就丧失了劳动本来富有的精神的丰富性。劳动不再是享受,而是苦难;劳动 者不再是完整的人,而变成非人。这样,在异化普遍存在的情况下,艺术就有了一个任务, 那就是尽量弥补人的精神缺憾。在这一意义上,文学、艺术是一种自我构成的手段,创造和 形成人已经大大缺乏的审美感受能力,从而有助于形成人的完美。——马克思的《手稿》, 正是紧紧抓住这一问题,才被普遍承认是一部美学著作。因此,如果说,早期,马克思在其 《手稿》中,从所引用的莎士比亚和歌德等等文艺作品中可知,是把文学当成认识异化所带 来的种种问题的工具,或者认为文艺可以培养人的审美鉴赏力;后期,则把文艺当成阶级斗 争的工具,如但丁的《神曲》。这一点,在恩格斯致哈克奈斯的信中表达得最为充分:“工 人阶级对他们四周的压迫环境所进行的叛逆的反抗,他们为恢复自己做人的地位所做出的激 烈的努力——半自觉的或自觉的,都属于历史,因而也就应当在现实主义领域占有自己的地 位。”[7](P462)不难发现,马克思、恩格斯在文学艺术的思想内容对人的作用这一问题上 ,见解是丰富的,发展变化的,越到后期,随着唯物史观的确立,越是看重文艺的社会思想 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开启无产阶级思想觉悟的作用。尽管如此,后期见解却并不与前期的矛 盾,由此构成了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三)深刻的辩证法思想形式

像德国古典哲学一样,德国古典美学流动着鲜活的辩证法,当然是抽象思辨的辩证法。这 一点最为典型地体现在黑格尔的美学之中。简要地说,黑格尔美学的辩证法表现为这样几点 :1.把美学看成由“绝对理念”自我运动、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完整体系中的一个中间环节 :自然——艺术美及其理想——宗教——哲学。2.把艺术美及其理想看作理念外化为具体现 实形象并实现为具体真实理念的过程。把艺术美的理想看作艺术美的表现形式及其原则的历 史演变过程。3.把文艺作品的人物性格看成是时代精神在具体人物身上演化为特殊个性的过 程。4.把美看作从自然到艺术到心灵逐级提升的过程。总之,承认事物通过内部的矛盾、运 动,达到自身发展变化,这就是辩证法;在黑格尔这里,则表现为概念的辩证法,即“绝对 理念”自身运动的辩证法。这是一种在因果关系上头足倒立的即颠倒了认识的主客体关系的 辩证法。

马克思敏锐地发现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弊端和合理内核,他和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文艺 观就是从对那弊端的批判和内核的汲取开始的。“我要公开承认我是这位大思想家的学生, 并且在关于价值理论的一章中,有些地方我甚至卖弄起黑格尔特有的表达方式。辩证法在黑 格尔手里神秘化了,但这决不妨碍他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 在他那里,辩证法是倒立着的。必须把它倒过来,以便发现神秘外壳中的合理内核。”[8]( P217)这样,马克思把黑格尔视为理念外化结果的自然和现实事物反过来,视为产生理念的 原因。这样一种颠倒,是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革命性改造,从而创立了唯物论辩证法或辩证唯 物论。

但是,马恩美学在以上诸方面对德国古典美学的种种继承,是在对于德国古典美学所存在 的根本缺陷进行批判的过程中实现的。这就是从劳动及其概念入手,辩证地分析异化现象, 《手稿》不仅仅对劳动异化进行批判,而且进一步寻找克服异化所带来的非人化现象的道路 ,从而提出:

1.发展、恢复人的全面感觉的必要性,亦即人的本质的全面对象化的必要性:2.废除私有 制是克服异化的一条根本道路,因为“私有财产的废除,意味着一切属人的感觉和特性的彻 底 解放”。[6](P78)3.但异化本身在相当的历史过程中也能够为人的感觉的发展作出贡献;迄 今为止人类在异化条件下创造的文艺作品和这一创造活动本身能够对人的全面发展发生积极 作用,但对于历史上新生阶级、特别是作为无产者的人,那些文学艺术显然是不够用的,他 们需要新的精神和审美意识,这是新的时代要求。

经过这种脱胎换骨的改造,终于形成马恩崭新的美学,因为它的方法论是把德国古典哲学 “从思想世界降到现实世界的问题,变成了从语言降到生活中的问题”,[9](P525)“旧唯 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 [9](P5)“德国哲学从天上降到地上;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地上升到天上”,“是 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9](P30)换言之,从人的存在和实践活动出发,是有 别于前此一切客观的、主观的形形色色唯心论思想体系和辩证法的崭新的实践哲学,因而也 是崭新的实践美学——人类本体论美学。

马克思主义美学就是德国古典美学的现代化。

二、“现代马克思主义美学”如何使经典马克思主义美学现代化

说马克思主义美学是德国古典美学的现代化,意味着它是对德国古典美学的扬弃。

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美学之后的后继者也必须面临这样的选择:如何使之现代化、得 到继承发展?这一现代化的过程几乎已经运行了整整一个世纪了。我们都不是天才,更不是 圣人,只能从已经过去的百年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鉴往知来,确立今天的即“现代马克思 主义美学”的新起点。

(一)“后马克思主义美学”是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庸俗化和教条化

所谓“后马克思主义美学”,如前文所述,主要指苏联和中国80年代以前的“马克思主义 美学”,关于这种界定,可以参照柏拉威尔1976年出版的《马克思和世界文学》一书最后一 页上的话来理解。柏拉威尔说:他没有进一步研究“后期的恩格斯、列宁、普列汉诺夫、梅 林、考德威尔、卢卡契、布莱希特、本杰明、艾德曼、费希尔、葛兰西、台拉.伏尔普、马 契雷和许许多多其他发展了今日所谓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人。这种发展所根据 的出发点往往是马克思在那些根本没有公开谈论文学的著作中可能给予的暗示。他对意识形 态和神话、对‘商品拜物教’、对‘生产性消费’、对矛盾和全面、对实践和权威的看法, 像辩证法本身一样,都是可以加以改述、发挥、并入一些与马克思本人思想迥然不同的体系 中去,而这些体系的思想相互之间也同样极其不同。”[5](P566)柏氏此语极有见地。他之 所以将马克思本人的与在马克思之后的许多人的文艺思想区分对待,是因为后者是对前都 的借题发挥,已经不属于马克思主义,例如其中许多是我们所说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这 也 是我们称后者为“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由,只是有一点我们不苟同柏氏,而是肯定恩格 斯的思想永远都不在马克思主义之外,同时,我们所说的“后马克思主义美学”不包括“西 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后马克思主义美学”是如何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美学加以改述和借题 发挥的呢?简要地说,是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口号下,对马恩美学思想进行了片面的引申 和歪曲。具体说,就是否定了马、恩美学中本应肯定、保存的东西,即与德国古典美学的根 本联系,以及生动的辩证法,同时,肯定并夸张了马、恩美学中本来或是应看成是历史局限 的东西,如从阶级和阶级斗争角度看待文艺甚至文艺思想,或是本来与文艺关系并不紧密的 东西,如经济与上层建筑关系问题、意识形态和政治问题,以及虽然重要但有待人们进一步 探讨的问题,如意识与客观世界的关系问题,等等。这样做便产生灾难性后果:

用“唯阶级论”解释几乎一切文艺创作和文艺思想,认为只有由无产阶级创作的或表现无 产阶级生活的文艺以及美学观才是革命的、社会主义的,此外都在批判、打倒之列。用“唯 经济决定论”解释、评价几乎一切文艺现象和文化现象,根本无视甚至排挤人的思想、意识 、精神在人类文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结果使得这种理论模式认可的文艺中的形象成了没有 头脑和灵魂的“经济生活植物”。用“机械唯物论”解释文艺与客观现实的关系,只肯定对 现实作镜像式的反映的作品才是“现实主义”的,“唯物主义”的,革命的,而排斥、否定 对人物心灵、幻象、无意识、以及潜意识等等“不现实”的东西的描绘,认为是“唯心主义 ”的。

如此这般,致使美学理论走向社会学化和政治化,变成社会政治思想的简单传声筒,文艺 批评变成政治批评。这种“后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学,其实质,首先是把马克思主义经 典哲学和美学教条化,即把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具体分析某些问题的概念、命题,变成万灵药 方、僵死的教条模式,去限制、扼杀千姿百态、千变万化的文艺创作的题材、样式、风格和 美学思想的探索、创新。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和马恩美学的灵魂——辩证唯物论的反动。进而 导致辩证唯物论的经典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方法上沦为一种客观唯心论,一种对“无产阶级革 命思想”的演绎,使文艺创作沦为某种“时代精神”的图解;在内容上蜕变成“阶级论”和 “社会学”的美学。苏联30年代以后和中国40年代以后特别是60~70年代的文艺界、理论界 现状,几乎以血泪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造成这种可怕后果的原因固然十分复杂,但是主要原因是政治实用主义[10]。

(二)“现代马克思主义美学”必须从扬弃“后马克思主义美学”开始

这种扬弃包含两个问题,一是否定“后马克思主义美学”中所肯定、歪曲、夸张的东西, 以及肯定它所否定的东西;二是我们要否定和肯定的东西背后实际上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美学 里一定条件下存在的某些东西,我们这样做是不是等于又回到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美学所曾经 扬弃了的东西那里。如果不解决后一问题,前一问题就无从入手。因此,根本问题还在于回 答经典马克思主义美学性质究竟是什么,它是不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美学的性质,本文第一部分已经论证:它是关于人类本体论的美学、 而不是有局限性的阶级论美学。这也就是说,美学在本质上是关于人的即具有属人本性的类 存在物的全面感觉的科学或心理学,具有本义的形而上性质,而不是具体而微的形而下的以 特殊的艺术或特殊的人群为对象的科学。在这一意义上,我们说,经典马克思主义美学与其 前的从古希腊罗马美学到德国古典美学中对这一问题的基本思想是相通的,并不截然对立。 正是在这一点上,马克思主义经典美学才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可以一直通向今天,通向明天 。这也正是我们所谓“现代马克思主义美学”应该、必须予以保存和深化的东西。而“后马 克思主义美学”则将这一根本问题予以全盘否定,把“孩子”与洗澡水一起抛弃了。

关于经典马克思主义美学是否存在某些局限性,回答是肯定的。马克思主义像人类任何一 种思想体系一样,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并非字字真理,“一句顶一万句”。这一道 理是马恩经典著作中时时予以强调的:“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 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所以,这些观念、 范畴也同它所表现的关系一样,不是永恒的。它们是历史的暂时的产物。[7](P114)具体说 ,马恩美学中,所谓属于“暂时”的东西,应该指在人类本体论美学的宗旨下所论述的:1.在相对有限时空条件下出现的审美现象、审美情感、审美观念等等;2.发展地看并不全面的 某些观点、论断。

第一点主要是异化条件下的阶级审美情感、阶级审美观念。本文第二部分对此已有所论述 ,这里进一步指出,马恩认为,在异化情况下无论哪一阶级的审美情感和观点都是异化了的 即并不完整的,因而各个阶级之间的审美情感和观点并不是截然对立的,大自然、维纳斯、 蒙纳丽莎并非只是有产者的审美专利品,陋室、饥饿、粗俗并不是无产者的爱好,而且,人 (包括无产者)的类的本质力量的全部发挥,“首先仍然只有通过异化这种形式才是可能的” [6](P116)。同时,“如果私有财产从它的异化状态解脱出来,那么私有财产的意义就是本 质的对象——既作为享受的对象,又作为活动的对象——对人说来的存在。”[6](P103)这 就意味着,无论哪个阶级的审美情感和观念都需要在异化中发挥,在克服异化中获得全面解 放,因此,无产阶级的作为异化了的人的感觉并不能代表全人类的,并且也不是在与资产者 的感觉的对立中发展的。——而“后马克思主义美学”恰恰把无产阶级的感觉夸大为全人类 的 、永恒的,并且是与资产阶级的感觉截然相反、完全对立、独一无二的“自我生长”的。对 此,我们今天必须完全加以摒弃。

第二点主要是指诸如意识和存在、基础和上层建筑等等基本关系问题。其中有一种情况是 ,马恩的观点始终是强调这些关系在最根本的意义上的内容,如“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 生活决定意识”。[9](P23)“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 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 ,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 稽的空话。”[8](P82)十分清楚,马恩是以发展的、辩证的眼光对待这些问题的,因此他们 在很多场合强调艺术、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和独立性。而在“后马克思主义美学”中,这些问 题恰恰被变成马恩预料到的并批判过的“唯一决定性”,即片面的、绝对的、僵死的“唯经 济论”、“唯生活论”。对此,我们必须彻底否定。另一种情况是,有些需要进一步全面研 究的问题,如意识在人的心理中的地位、性质及其对于客观存在的关系、作用。显然,由于 历史条件的限制,马恩当时把意识、理性看成人的心理的唯一主宰,并且主要是对客观事物 的反映,还不可能考虑到诸如无意识、潜意识、非理性等等心理现象或因素及其对人的行为 包括审美创造活动的作用。而“后马克思主义美学”全盘接受了马恩的意识观念,并加以绝 对化,形成“机械反映论”、“唯物主义创作论”等文艺思想,进而把这一思想作为评价几 乎一切文艺创作的唯一尺度,把与之相矛盾的创作或美学观统统斥之为“唯心主义”。对此 ,我们也要加以否定。

(三)“现代马克思主义美学”如何走向中国化、系统化

经典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现代化,不能一蹴而就,其中寓含着必然走向中国化和系统化这一 更为艰难曲折的路程。这本身就是一个大题目。本文只能提出一些初步设想。

总的思路是,要把经典马克思主义美学与中国源远流长的审美文化传统的精华结合起来。 具体说,有以下几点:1.进一步确立并充实经典马克思主义美学“天然”富有的人类本体论 即人本主义性质——如前所述对人的自身命运及其发展的关怀、对艺术作用于人自身发展的 推 重。在这一问题上,可以将我们悠久的人本主义文化思想传统、五四以来的人本主义思潮 以及传统的文艺教化观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经典美学实现中国化。2.进一步充实完善马 克思主义经典美学中关于审美情感、审美意识、审美范畴等等理论、观念,例如用我们传统 的对自然和文艺的感悟心理、学说,关于审美对象、审美心态、审美创造等等的诸多概念、 范畴,如天人合一、意境、意象、性灵之类。这样,可能使马克思主义经典美学成为中国化 的、丰满的、亲切的美学。

标签:;  ;  ;  ;  ;  ;  ;  ;  ;  ;  ;  

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现代化_美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