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校内部审计师专业能力的研究_内部审计论文

高校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提升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内部审计论文,能力论文,高校论文,人员论文,专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专业胜任能力内涵分析

1.专业胜任能力定义

对于内部审计专业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国际组织制定了许多相关准则和标准。如在1999年国际内审协会发布的《内部审计专业胜任能力框架》,认为专业胜任能力是内部审计人员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反映和体现出的个人特性(知识、技能、态度)、业务的执行情况和业绩表现。2004年颁布了《内部审计实务标准》(简称SP-PIA),其中包含有《内部审计职业道德规范》又对内审人员的基本道德要求做了规定,并附以“行为规则”对基本要求予以细化。

我国对内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研究始于90年代。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于2003年制定颁布了《内部审计准则》,在一般准则中规定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具备必要的学识及业务能力,遵循职业道德规范,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并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技能。中国内审协会虽然没有对专业胜任能力做专门定义,但在2003年发布的中国《内部基本准则》的第六条~第九条,对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具备的学识能力、道德规范、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人际交往能力进一步做了明确规定。此外,我国很多学者也对专业胜任能力的概念做了研究。如比较有代表性的陈佳俊、贺颖奇在《中国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框架研究》(2009)一文中对专业胜任能力所做定义为:在现实工作环境中,内部审计人员(个体)按照特定标准完成特定范围工作的能力,是内部审计人员个人特性与业绩结果的总和。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专业胜任能力主要是指个体所有的为适应某一岗位所必需的才能。对于内部审计人员而言,专业胜任能力是指内部审计人员所具备的可以在既定的标准下胜任某项业务工作的能力。

2.专业胜任能力与审计质量控制的关系

审计质量控制是指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为确保审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而制定和运用的各项政策和程序。审计质量控制通常包括计划、实施、检查、分析和反馈等一系列活动。审计质量控制是保证审计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质量控制,可以降低风险,促进审计工作的发展,使审计工作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的需要。当前随着高校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内部审计的资金量、业务量不断增加,审计风险也随之加大,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凸显。审计质量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对影响审计质量的各个要素进行全面的规划和安排,才能形成一个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而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是其中的核心和基石,对于高校内部审计机关有效履行职责,顺利完成目标意义重大。因为只有审计师具备足够的专业技术能力、专业谨慎态度和良好的质量控制方法,才能够提高发现风险的概率,提高审计质量。为此,在我国《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9号——内部审计质量控制》(2005)第十三条就明确指出,在内部审计机构质量控制的八个方面内容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审计人员要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保持并不断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

结合多年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经历,笔者也完全认同专业胜任能力是审计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这一提法。

二、提高高校内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必要性

1.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要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是在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指导下,大学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科学管理。现代大学制度涉及规范和理顺大学与政府、大学与社会的关系,涉及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和改革。要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制度,就离不开高校内部审计。内部审计作为高校自我约束的天然免疫系统,评价并改善大学组织的运行,推动大学提升管理水平,促进大学保持和谐、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建设一支具有较高专业胜任能力的内部审计队伍,是更好地履行监督和建设职能,发挥其“免疫屏障”作用的强有力保证,是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必然要求。

2.推动高校内部审计转型的需要

当前,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变革的关键时期,高校法人制度的探索、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变革,办学规模的扩大,办学资金总量的扩张,对内部管理控制的需求急剧提升,为高校内部审计转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为更好地服务于现代高校内部管理,承担高校组织免疫系统的角色,迫切要求高校内部审计的转型:内部审计为学校管理提供多元化的审计服务,由过去单纯强调“监督”向“监督”和“服务”并重转变;从以真实性、合规性为导向的财务审计为主,向以真实性、合规性为导向的财务审计与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为导向管理审计并重转变;从手工审计为主,逐步向计算机审计为主的方向发展。高校内部审计的转型发展,带来了审计目标、职能、内容、方法的一系列变化,使内部审计变得更为复杂、综合、系统,对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无疑提出了更高要求。

3.应对高校内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不足的现实需要

为更好地了解当前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情况,笔者以江苏省为例,对30所普通高校、内部审计人员102人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

(1)审计机构设置情况。调查显示在江苏省30所高校,审计机构独立设置的有12所,占40%;审计机构与纪检合署办公的有18所,占60%。较大的院校基本独立设置审计机构,规模稍小的院校与纪检合署办公,基本符合“规模较大的高校应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的规定。

(2)审计人员学历背景。从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学历来看,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达88.2%,其中也不乏硕士学位的人员,说明高校内审人员具有高学历、高水平,是发展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提升高校内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的扎实基础。

(3)审计人员专业背景。调查说明,会计、审计专业的内部审计人员最多,达52.9%;建筑类专业达11.8%。数据显示,高校内审人员的专业背景还过于集中在会计、审计专业,管理、计算机、法律专业的内审人员少,不利于高校内部审计由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绩效审计转型。

(4)审计人员专业技术职称情况。从专业技术职称来看,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达64.7%,但也有22.6%的内部审计人员没有职称。

调查数据显示,总体来讲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学历较高,专业集中于会计、审计专业,中等以上职称人员多,从业人员基础较好,提升潜力较大。但与外界企业相比,高校内部审计人员还存在审计理念滞后、数量不足、知识结构较为单一、综合技能不足等问题。现代审计对从业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要求很高,在掌握审计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还需要掌握相关财务、管理、法律、计算机等专业知识,具备发现问题、判断问题、交流沟通等多种能力。从总体看,当前高校内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明显不足,急需进一步提升。

三、高校内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架构

根据戴维·麦克莱兰德的专业胜任能力模型,人的专业胜任能力好比海上的冰山,包括海面上的冰山和海面下的深层次部分。海面上是人的显性胜任能力,包括基本行为表现、所具有的知识和一部分能力,海面下是人的隐性胜任能力,包括隐性的能力和职业素养(其中包括动机、特质和自我概念)。借鉴专业胜任能力的结构模型,笔者认为,一个合格的高校内部审计专业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主要应从职业道德、知识体系、职业技能三个方面来进行架构。

1.职业道德。《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第七条规定:“内部审计人员应当遵循职业道德规范,并以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执行内部审计业务”。“内部审计职业道德是在长期的内部审计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内部审计从业人员应当遵守的各种行为规范的总和,是对内部审计从业人员的道德意识、道德修养等所作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包括:独立、客观、正直和勤勉;保持职业谨慎,合理使用职业判断;保持和提高专业胜任能力;遵循保密性原则等。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同样也必须以这些道德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2.知识体系。国际内部审计协会曾经提出,一名称职的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具备多层次的知识结构,包括专业知识、审计准则、现代审计技术等。就高校内审人员而言,除了应该掌握的审计专业知识包括财务会计、经济管理、审计理论与实务、计算机;应遵循内部审计准则包括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内部审计操作指南;还要了解税法、会计法、合同法及审计工作中经常接触到的其他法律、法规。此外,高校内审人员还要学习现代审计理念,掌握先进的审计技术,以便适应现代审计发展的要求。

3.职业技能。在审计工作过程中,利用专业知识完成审计工作的各种能力,即是审计人员的职业技能。如我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的内部审计准则具体准则中,第11号《结果沟通》提到了交流沟通技巧,进行平等、诚恳、恰当、充分的交流;第20号《人际关系》提到了人际交往方式,化解人际冲突的方法,如暂时回避和适当的妥协。就高校内部审计人员而言,主要包括持续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等。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技能是顺利开展审计工作、确保审计质量的重要保障。

四、提升高校内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有效途径

当前我国内部审计人员正面临三大挑战。第一大挑战是专业知识与管理能力的更新与提高,第二大挑战是内审人员风险意识的提高,第三大挑战是沟通和人际交往协调能力的提高。高校内审人员也面临着同样的挑战,相比于企业,高校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不足使挑战变得更为严峻,因此,提升高校内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迫在眉睫。

1.严格高校内审人员的职业准入制度。以往高校对于审计部门人员安排一直比较随意,对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相对要求不高。但随着高校内部审计的转型,独立审计机构的设置与高素质审计人员配备重要性的日益凸显。高校应站在促进学校发展的高度,对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的安排做科学的规划。为内部审计部门挑选合格的负责人,严格审计人员准入资格,对其能力、素质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并考虑与现有审计队伍的匹配程度,适当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潜能,提高审计效率。

2.加强高校内审人员的职业后续教育。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了《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9号——内部审计人员后续教育》(2008),以规范后续教育,保持和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高校内部审计相对于其他组织的内部审计,学历层次和知识基础较好,应充分利用后续教育,了解国际内部审计发展的新趋势、新理念,学习现代审计技术,最大限度提升高校内审从业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

3.倡导高校内审人员的终生学习理念。现代社会是学习型社会,审计又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领域。因此要把学习作为提高人员素质的重要手段,积极倡导终生学习的思想理念。仅仅依靠后续教育规定的有限学习时间,不足以达到提升专业胜任能力的需要。高校有着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氛围,是高校内审人员得天独厚的学习条件,从书本中来学习,到实践中去检验,应积极鼓励内审人员通过参加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IA)考试,缩小与国际标准要求的专业胜任能力的差距。

4.定期开展高校间审计业务交流活动。应围绕高校内部审计共同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定期开展业务学习、研讨。通过相互交流、切磋,沟通新思想、好的经验、做法,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对提升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提升,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建立高校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评估体系。为确保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完成审计任务,具备内部审计目标所必需的专业胜任能力。应联合全国各大高校,积极参照国际和国内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要求结合教育系统的特殊规律和高校内审工作特点,建立起高校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绩效标准,比照标准,定期对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进行评估。对在评估过程中达不到能力胜任要求的,及时采取培训、后续学习等方法以提高其专业胜任能力。

标签:;  ;  ;  ;  ;  ;  ;  ;  ;  ;  

提高高校内部审计师专业能力的研究_内部审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