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金坛市人民医院 江苏 金坛 213200)
【摘要】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40例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缺陷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和护理纠纷差异。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缺陷发生率及护患纠纷较对照组降低,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另外,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肿瘤化疗患者的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心理健康,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 肿瘤;优质护理;服务模式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5-0253-02
2010年1月卫生部提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1]。其宗旨是落实床边护理,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是护士要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服务于患者,尊重、理解、同情和关爱患者,在护理服务中注重礼貌、礼仪、礼节,执行医疗卫生行业的操作规范和工作标准。护士的护理服务是否主动、热情、周到、专业,患者是能感受到的,只有患者满意的护理服务才是真正的优质服务。2013年10月,我科成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过程中,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增强服务意识,落实床边护理,分层护理管理,优质专科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肿瘤患者140例,按照l:l比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其中男82例,女58例,年龄31~78岁,平均年龄65.3岁。肿瘤类型:胃癌、直肠癌、肺癌、宫颈癌等,疗程8~10d。两组病例的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肿瘤化疗期间的常规护理,如健康宣教、饮食护理、心理护理、不良反应的护理等,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具体措施如下。
1.2.1 分层护理管理:根据护士的护龄、专科知识和技能、学历、职称、实际工作能力、性格特征等进行综合评定。进行分层管理小组负责制,每组设置护士组长1名,责任护士1名,护士2名。实行护士组长领导下的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护士组长指导当班护士工作,解决技术难题,负责病房管理。责任护士带领护士负责患者的治疗、护理、康复指导工作,确保护理质量和医疗安全[2]。护士负责患者的基础护理工作,仪器的日常维修和保养。护理人员按层次由高到低分别给予不同绩效分配。每组护士与医生共同管理患者,根据每天患者数、护理工作量、难易程度增减上班时数,采用弹性排班的方法。护士组长上行政班,责任班相对固定。时间上分三班,A(8:00~17:00),P(17:00~24:00),N(24:00~8:00),每组护士按A-P-N班轮换,在早、晚工作繁忙时间段增加帮班;增派早晚班次,加强晨晚间护理的人力,保证晨晚间基础护理质量,对患者进行连续动态观察和整体护理[3]。
1.2.2 优质专科护理
肿瘤患者年龄偏大,体质虚弱,病情相对较重,加之对治疗方法缺乏了解,容易存在一定的担心和顾虑,因此,专科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对日常护理服务、疾病护理等制定标准流程,尤其注重对患者的毒副反应的护理,实现全程服务无缝隙;以患者健康为中心,提供人性化、个性化、细化服务,实现主动服务无缝隙;重视患者知情权和参与权,用规范化指导语向患者讲解化疗的目的、方案以及可能达到的预期效果、不良反应等,增加患者的理解,实现透明服务无缝隙[4];根据肿瘤患者的个性特征和心理问题进行有步骤、有技术的心理干预,对初次进行化疗的患者,介绍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对血管的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可采用肌肉放松、心理疏导、音乐渲染和情绪转移等心理支持手段,实现心理干预无缝隙。
1.3护理效果评定
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缺陷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和护患纠纷并比较差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之间的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之间的比较使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并发症发生率、护理缺陷发生率及护患纠纷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并发症发生率、护理缺陷发生率及护患纠纷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实行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之后,护理水平和质量提高。见表1。
表1 并发症发生率、护理缺陷发生率及护患纠纷比较
组别 例数并发症发生率(%)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纠纷发生率(%)
实验组70 6 (8.57) 2 (2.85 ) 2 (2.85)
对照组70 30 (42.85) 11 (15.71) 10 (14.29)
2.2患者满意度
实验组非常满意40例,满意29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98.57%;对照组非常满意25例,满意28例,不满意17例,满意度75.71%。实验组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够满足肿瘤患者的护理需求,实现患者治病和心理满足的目的。见表2。
表2 患者满意度比较
组别 例数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实验组70 40(57.14)29 (41.43) 1 (1.43) 98.57
对照组70 25(35.71)28 (40.00) 17 (24.29)75.71
3.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癌症患者逐渐增多[5]。癌症患者无论是心理还是身体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如何在护理上满足患者心理需求,减少患者生理痛苦,对提高护理质量,解决医疗资源短缺具有重要意义。改进护理模式,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途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是指以患者为中心的,给予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提高护理工作的社会性和整体性,注重患者的综合情况,能克服传统护理模式仅对生理指标监察的局限性的一种护理模式[6]。肿瘤是一类死亡率高的疾病,正确看待死亡,平稳情绪,有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疗效。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中,医生需根据患者心理特点制定合理的心理疏导方案:根据本文研究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缺陷发生率及护患纠纷较对照组降低,二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提高了护理质量,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肿瘤患者住院病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素质,降低护理缺陷,提高患者满意度。虽然该模式某种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费用,但对于患者治疗来说是有利的,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0 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Z].2010-01-23.
[2]谭莉萍.优质护理示范病区实施整体护理责任包干制效果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27(1):97.
[3]陈小翠,王红丽.责任小组包干制护理在妇科病房应用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2011,33(1):159.
[4]朱蔚仪,方小君,洪蝶玫.“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在心胸外科的应用效果评价[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18):2312.
[5]张建群,倪嘉,陈显春.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全程心理护理的效果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l,33(13):1424.
[6]颜桂兰,李国祥,苟欣,等.优质护理在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3):281-282
论文作者:张立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4
标签:患者论文; 发生率论文; 实验组论文; 护士论文; 肿瘤论文; 满意度论文; 模式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1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