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物流业的发展机遇与对策_物流产业论文

金融危机下物流产业发展机会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发展论文,金融危机论文,对策论文,物流论文,机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刚有发展趋势的物流产业的影响很大。主要表现在业务量明显下降、资金压力增大、投资减少、不良影响逐步扩散,以及物流企业亏损和倒闭情况严重。但与此同时,也呈现出了许多直接与间接的机会,需要认真深刻分析,并努力使之成为物流行业实行战略制胜的重要方面。

一、金融危机下物流产业发展机会探析

1、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的顺利出台为我国物流业加快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

2009年2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提出必须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以物流服务促进其他产业发展。将物流业列入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充分表明了国家对物流业发展的重视,也是我国物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该规划的出台,非常必要,也十分及时。规划的出台,不仅对于我们应对当前金融危机,而且对于物流业长远发展都是重大利好消息,是我国物流业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突出表现在:

(1)有利于扩大物流市场需求。《规划》“主要任务”第一条,就是“积极扩大物流市场需求”。第二条“大力推进物流服务的社会化和专业化”,指出,“鼓励生产和商贸企业按照分工协作的原则,剥离或外包物流功能,整合物流资源,促进企业内部物流社会化。”另外致力于实施的“大宗商品和农村物流工程”、“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工程”等九大工程实际上也是扩大需求的具体举措。

(2)有利于物流企业发展。《规划》在第三部分“主要任务”的第三条,“加快物流企业兼并重组”中提出:加大国家对物流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支持力度,缓解当前物流企业面临的困难,鼓励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合、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培育一批服务水平高、国际竞争力强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另外《规划》中涉及的“推动重点领域物流发展”与实施规划的政策措施等都体现了国家有关部门对物流企业发展的大力支持。

(3)有利于物流基础设施布局的优化。《规划》提出了要重点发展九大物流区域,建设十大物流通道,以及21个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和17个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等。

(4)有利于行业基础工作的加强与物流政策环境的改善。《规划》把“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完善物流标准化体系”和“加强物流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列为“主要任务”;把“物流标准和技术推广工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工程”和“物流科技攻关工程”列为“重点工程”;把“完善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加快物流人才培养”和“发挥行业社团组织的作用”列为“政策措施”,凡此种种,充分体现了《规划》对基础工作及行业协会的重视。同时,《规划》体现了较强的政策导向作用。特别是第五部分单列“政策措施”,提出了“加强组织和协调”、“改革物流管理体制”、“完善物流政策法规体系”、“制订落实专项规划”、“多渠道增加对物流业的投入”和“继续推进物流业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等政策要点。

2、4万亿投资拉动物流需求并加速物流基础设施兴建

我国拥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庞大的消费群体,以及大量有待开发的欠发达地区,这是西方发达国家所不具备的。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拉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力量应该是国内需求,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国家提出到2010年底投资4万亿元,实施10大工程,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都会转化为新的物流需求,各部门、各省市都在采取相应的措施,政策效应将会显现。

2009年尽管经济增速放缓,但规模基数大。“保八”的目标如能实现,社会物流总额将达100万亿元左右,这是推动物流业发展的需求动力。随着我国产业转移进入新阶段,广大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物流企业要抓住有利时机,通过自建或并购等手段,实现低成本战略扩张。

图1

如图1显示,4万亿投资中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几乎占了一半,在2009年又新增投资7100亿元,可见国家对这方面的重视和决心,扩大内需的振兴规划有相当多的投资用于铁路、公路、机场及城乡电网的建设,既是在扩大物流需求,也在增加物流资源的供给,物流业成了最大的赢家。

此外,中央政府4万亿元投资除了直接作用于经济实体外,还带动了各地方政府积极进行配套投资,在各地方政府的投资中,用于交通运输的投资也占了很大的比例(见表1)。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兴建,其意义不仅仅在于改善区域物流状况,更能够对各区域物流进行有效对接,促进“大物流”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支撑。

3、物流环境的急剧变化加速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

金融危机造成了物流环境的急剧变化,加快了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的步伐,在转化过程中,专业化物流人才缺口非常大,如大田物流首席执行官戴思蒙德透露,他们公司专业人才缺口就有30%左右。与同期全国各行业拥有的人才资源平均水平及结构相比,我国物流从业人员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大学本科学历和大专学历的人员比例分别比相应全国平均水平低0.24、2.34和0.20个百分点;具有高级、中级技术职称者所占比例的水平分别比相应全国平均水平低1.01和2.81个百分点。现代物流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人才战略仍是未来中国物流业发展的一大关键。日本、韩国、台湾物流业能在全球领先,靠的不是船队和车队,而是人才队伍。在现代化物流发展过程中,未来几年内我国物流人才缺口很大,如图2。

图2 2010-2020年中国物流专业毕业人才缺口趋势图(单位:人)

此次金融危机使得我国物流人才缺口得以显现,这将会加强我国培养现代物流人才的力度,从图2中可以看出,中国物流专业人才的缺口将会持续20多年,这为物流人才培养单位提供了明确的需求信号,必然会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力度。此外,物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从业人员高达1700多万,对增加就业有着明显优势。物流业的发展,既需要高端策划和管理人才,也有大量的普通操作岗位,涉及行业多、就业容量大,各类人员都有用武之地。可见物流环境的急剧变化,会带来对物流人才的需求,这对于改善民生,扩大就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作用不可低估。

4、金融危机为提升物流经营管理水平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金融危机所导致的物流需求减弱等加剧了物流市场的竞争与物流企业“两极分化”加剧:一方面物流资源和市场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另一方面势单力薄,缺乏特色的企业开始退出市场。这些为行业的优胜劣汰、资源重组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一些有实力、运作规范、勇于创新的物流企业将在这一轮竞争中被优选出来,获得快速发展。对于规模大、实力强、创新能力强的企业,这次危机也可能是一个加快兼并扩张、做大做强的大好机遇。对于中小物流企业,可以发挥船小好掉头的优势,做精做细特色领域,或者依托网络平台,通过资源整合的方式,优势互补,“抱团取暖”。物流企业通过增强服务创新能力,把创新内化到企业文化中,加强模式创新、业务创新、技术创新,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出发点,可以不断提升物流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另外,此次金融危机也为我国利用电子商务降低高居不下的物流成本、供应链整合、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咨询业发展,以及精益物流、精敏供应链的推广应用等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城市庞大的人口和飞快增长的消费能力,消费品市场从城市扩展到乡村,正吸引着制造商寻找可行的物流方案;全国性(或跨地区)的品牌都需要相应的配送能力和相应的物流和运输能力、零售业的整合;大卖场的出现,新一代的零售商将市场扩展到二、三级市场、甚至农村市场,需要专业化的物流经营管理;节能、环保、安全、气候等问题的重视与解决为绿色物流的开展等提供了难得的机会;“毒牛奶”等事件的出现以及食品安全法的出台等对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商机。

二、应对金融危机物流产业发展对策

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蔓延,面对严峻形势,我们既要把困难估计的更充分一些,把应对措施考虑得更周密一些,又要注重从变化的形势中捕捉难得的发展机遇、在逆境中发现和利用有利因素,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政企共同参与,攻克难关,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政府部门要积极支持物流企业发展

金融危机的影响才刚刚开始,三年之内的形势都不容乐观。金融危机刚开始时,首先受到冲击的是我国出口外贸企业,去年下半年,其影响才逐步在各个领域体现出来。因此,在近两年内,金融危机的影响才能完全体现出来,2010年可能是最艰难的时候。而在此时,物流企业迫切需要政府部门出面支持。

刺激我国物流行业发展最直接、最有效、最迫切的问题,至少将涉及物流税改、物流行业土地使用政策和物流企业融资这三个问题。政府应加大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要有实际行动和过硬的措施,对中小企业要扩大抵押物范围,由有实力的第三方物流机构承担对抵押物的保管和监管,承担对抵押物的毁损灭失的责任,从而为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为金融机构降低风险。要引导金融机构由重静态风险不动产抵押风险控制,转向以关注企业供应链经营动态动产抵押的动态风险控制。同时如果政府能降低油价和过路、过桥费,可对企业减少成本投入提供最直接的帮助。

贯彻落实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一是要根据调整振兴规划中的具体要求,制定相关的专项规划;二是要进一步细化落实政策,结合物流业当前的发展状况,重点完善财政支持政策、税收减免政策、有利融资政策、便捷交通政策、土地使用政策、结构调整政策、需求引导政策、产业安全政策等,给物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条件。

2、物流企业在自救的同时要着眼于转危为机

面对危机,物流企业应该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实施自救,而不能一味等着政府的帮助,只有这样才能在危机中生存,及时抓住机会,做强做大。

(1)转变观念和经营方式。物流企业要充分了解客户需求,把握客户整个供应链的需求,争取由过去的合同关系转变为战略合作关系。在当前困难时期,客户企业的困难要大于物流企业。物流企业要适当牺牲眼前利益,主动为客户排忧解难,稳住战略客户。一些客户迫切地需要物流解决方案的支持,物流企业应该迅速反应,从过去的重操作转为重解决方案,提供物流咨询服务。此外,要加强与制造企业、流通企业、金融企业和相关物流企业的合作,抱团取暖,共克时艰。其合作内容从传统物流外包向工位配送、代理采购、融资监管等新兴服务领域渗透;合作范围从单一物流环节向全程物流,供应链一体化延伸。

(2)积极应对物流行业的重新洗牌。中小物流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比较小,应该通过重组兼并等模式进行资源的重新整合。大型物流企业在物流市场的洗牌中应加快兼并,主动担负起物流行业主心骨的责任,努力做强做大,规范物流市场秩序。

(3)优化资源配置。要加强对现有客户资源和业务模式的梳理调整,努力开发增值型服务和创新型业务,据统计,2008前三季度传统运输业务同比增长14.8%,仓储业务同比增长17.1%,而配送、加工和包装等新兴物流业务增幅达33.6%。调整企业战略和产品结构,集中优势资源,投入重点业务,同时努力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4)坚持以人为本和加强风险防范。应对当前困难,不裁员、少裁员,留住业务骨干和核心团队。组织好员工培训,提升服务意识和业务能力,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调整完善考核激励机制,鼓励开拓市场,创收增效。此外,重视企业制度建设,谨慎投资,节约开支,堵塞漏洞。全面加强信用风险、投资风险、行业风险、业务风险的监控。

3、积极关注新农村建设与农业物流

新农村建设最终要实现农村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结合当前我国农业物流的现状,要使农业物流对新农村建设起到有效推动作用,应该在以下几方面推动农业物流的发展:

(1)完善农业物流法律法规及政策体制,为农业现代化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

(2)加大农业物流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

(3)加快农业物流信息化建设,完善农村信息体系。

(4)加强物流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5)培育物流主体,提高新农村建设主体能力。

(6)发展农业物流增值功能,提高农民收入。

(7)发展第三方物流,创新农业物流模式。

(8)加强农业物流教育培训及理论研究,提高农民素质。

(9)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推进“万村千乡”网络与供销、邮政、电信等网络的结合。

(10)加快完善农产品流通网络。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工程、“农超对接”——从鲜活农产品生产基地到超市的冷链系统、物流配送系统和快速检测系统。

(11)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系。为农民提供技术、农机具租赁、农资配送等多样化服务。

标签:;  ;  ;  ;  ;  ;  ;  ;  ;  

金融危机下物流业的发展机遇与对策_物流产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