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一是小学与初中的转折点,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初中数学教学不断改革。加强初一学生的数学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初中学习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在实际的学习中,学生对于初一数学学习的重视程度不高,从而使得部分学生的初中数学基础不好。本文将分析初一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初一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一数学 策略
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如何做好初一数学教学工作,越来越成为广大初中数学教师高度重视的问题。初一的数学学习对于学生的整个初中数学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初一的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特点特别是小初衔接的特殊性,积极探索初一数学教学模式,针对当前初一数学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在初一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对于初中数学教师来说是一次巨大挑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还让教师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身心特点。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之后,由于环境、心理等各方面的影响,对各科的学习都不适应,尤其是数学。主要表现在学生的独立思维开始正式形成,有很好的可塑性,对数学学科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但是其思想不固定,持久力较差。而在初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各种概念及论点也逐渐增多,对其理解数学学科的特点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另外,教师教学方法的转变也使他们对数学产生了强烈的紧张甚至是恐惧的感觉。因此,很多初一数学教师都抱怨学生不好教,但实质上是学生面临一个小初衔接的问题。这就需要初一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理解和领会,特别是要着眼于推动初一学生从心理、学习意识和学习方法上尽快从小学阶段向初中阶段转变。
2.学生的个体差异。初一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其性格、心理等各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一部分学生在小学学习期间对数学知识掌握得非常扎实,所以就会引起学生的自豪心;有一部分学生在小学知识掌握得非常差,但是到了初中之后却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由于初中数学知识非常复杂,会使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失去热情,从而使他们再次与数学无缘。
3.学生的学习习惯。由于初一是连接小学与初中的过渡阶段,所以初一的数学难度不高,即使学生对于初一数学概念与公式存在着一知半解的现象,也不会阻碍学生的数学学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小学的学习习惯已经不再适合初中数学的学习了,因此初一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效率不高。大部分的初一学生还是停留在小学的学习习惯,因此学生在学习初一数学时,并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在做题的过程中没有良好的总结归纳习惯,也没有形成错题总结的习惯。所以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是会犯重复的错误,无法有效地提高初一数学的基础水平。
二、教学策略
1.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初一数学课堂的关键是要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初一学生初学初中课程,对初中课程量大、问题复杂等问题非常不适应,因此我们的初一数学教师就应该从一开始就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考问题的思维进行指导培养,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将小学数学知识和初一数学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一步步跟上学习节奏。在此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知识理解缓慢的现象,我们一定不能采取歧视、不尊重其人格的行为,一定要以引导教育为主,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重新树立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接受所学知识,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接受数学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他们最好的老师,所以我们的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呈现出强烈的学习欲望和求知渴望,教师应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
3.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课堂教学,尤其要着眼于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载体和模式。初一学生年龄尚小,好奇心比较重,且侧重于形象思维,所以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开展教学。
除此之外,教师必须高度重视“指导教学”的应用,不仅要在阅读、听课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还要在思维、记忆、书写等方面对他们进行指导。
4.开展学生的帮扶活动。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及心理特征,承认个人之间差异的存在,通过开展数学帮扶活动和实施分层教育,及时地对数学教学模式进行革新。在分层教学和帮扶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两点:一是注意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引起积极的互动和交流;二是防止偏向行为的产生,对于学生要一视同仁,只有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才能使数学教学活动收到更好的效果。
总之,初一数学教学工作面临着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每位教师通过各自的实践经验去探索,去解决。所以我们一定要从教材内容、学生实际等方面出发,积极探索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模式,高度重视小初衔接、兴趣培养、教学创新、课堂教学等问题,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论文作者:刘国瑾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12月总第16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7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初中论文; 过程中论文; 小学论文; 教师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教育学》2018年12月总第16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