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投云南中云电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云南省昆明市 650228)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日臻成熟,新媒体的表现形式更趋多样化——QQ、微博、今日头条、微信及微信公众号、直播软件等微资讯平台及移动社交网络载体的广泛使用,自媒体时代应运而生,也使新媒体表现形式多样化得这一特征得到了更加淋漓尽致的体现。为此,如何运用新媒体,使之在引导风电场青年员工发挥出更为积极的正能量,使之更好的融入风电场生活生产,加强新时期新媒体在风电场日常工作领域运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运用新媒体 风电场 微博 微信 公众号
随着移动互联网、智能互联网、移动终端为载体的自媒体的兴起,改变了人们的信息发布及获取方式和社会生活工作参与方式,它们的兴起预示着全民已经进入“微时代”。不管你是否愿意,我们都已进入了“微时代”,也必然受其影响。其传播速度更加快捷、传播途径更加个性化、传播内容更加丰富、传播主体更加多元、传播范围也更加广泛,正在以其独特的“微动力、微能量”逐步渗入到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对人生的各个方面,从个人,到家庭,到企业,到国家、社会,都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着人们的信息传播和社会参与融入行为。如何引导风电场青年员工发挥出更为积极的正能量,使之更好的融入风电场的日常生活中,加强新时期新媒体在风电场日常工作管理领域运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微博、微信、公众号平台等新媒体的优势及给风电场日常工作带来的发展机遇
当前,微博、微信作为个人信息平台已逐渐成为当前年轻一代的人们接受信息的主渠道,并深受微博、今日头条等微咨讯的报道和观点的影响;同时微博也是当前每个人直击最新信息、最快资讯进行报道和参与社会生活的主要渠道,它在具有短小精悍、具有实时性的媒体功能的同时,还兼有社交网络的功能。社交媒体时代,人们不满足于单向的关注而是渴望互动交流,微信则更侧重于促进人际关系的紧密性,微信“朋友圈”、公众号平台的信息传播比微博更加便捷有效有力,微信特有的对讲功能,使得社交不再限于文本传输,而是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的富媒体传播形式,更加便于分享用户的所见所闻。微信是可靠的朋友熟人间的交流、发布信息和引起讨论,且微信的公共号平台,使意见信息的传播更加定点化。同时朋友熟人之间除了使用聊天功能,还可以通过微信的“朋友圈”功能,通过转载、转发及“@”功能来将内容分享给好友。可以说,微博是社交化的媒体,而微信是媒体化的社交。微博与微信的特点和优势,对风电场日常工作领域运用提供了新机遇、新方法和新手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给风电场日常工作提供了新载体和新平台。微博与微信的特性可突破传统教育和工作模式的时空限制,由传统的“面对面”发展为现在的“网对网”。新媒体下的办公方式具有便捷、准确、快速、信息量繁、类型丰富及便利的互动性等特点,这为风电场各项工作的高效开展及促进安全文明生产提供了最佳载体。一方面,许多公开性、公益性的文件及各种培训资料可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平台迅速传递到每个员工手中;另一方面,在风电场组织内部进行信息交流、任务布置、通知下发、会议召开等工作时,新媒体平台也将有助于更好地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利用微博与微信微信公众平台开展风电场基层工作,可与传统的工作方式在时空上、形式上促成优势互补,以进一步提高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时效性。
二是改善风电场员工培训学习工作的方式方法。传统的培训工作由于受时间、空间、手段、人员等的限制,工作形式比较单一,途径比较简单,多是一对一或一对众的单向灌输;其形式也比较简单,内容单一。缺少多样性,多是集中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同一主题内容的教育培训学习活动;而运用微博与微信公众号平台所搭建的“微工具、微平台”来开展培训学习活动,相比传统的教育形式来说更具有吸引力、亲和力和凝聚力,可以生动形象地强化教育、管理与引导。同时,“微工具、微平台”的内容精简生动,形式丰富多样,可以即时向公众推送信息,迅速更新,其内容支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通过“微工具、微平台”风电场基层员工可以有意识地将风电场培训的内容进行浓缩提炼、类型多样化,增加培训学习内容的针对性和易接受性以及互动性和趣味性
三是有利于推动风电场员工在日常工作中的主体性作用。如今随着移动社交网络载体的多样化和多功能化,青年员工的交流早已不再局限于打电话或发短信,而是有了更多样性、更新颖性的选择。对于风电场青年员工来说,新媒体平台成功集成了现有通讯方式的众多优点,突破了单一通讯工具的局限性。同时,微信、微博等“微工具、微平台”全新的“背对脸”的交互方式使风电场从上而下的保持了适度的距离感,使交流双方地位平等,可以有效减少了员工之间的某些抵触情绪,其内部传播是一种基于熟人网络的小众传播,其信任度和到达率是传统媒介无法达到的。微博与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布、转发、跟帖、搜索等基本功能更有助于员工之间进行交流学习心得、探讨议论,员工也更愿意真实地表达所思所想所惑,能自觉地把一些先进事迹感想和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思想品德,这种自我选择的过程更有利于利于推动风电场员工在日常工作中的“主人翁”的主体作用 。
(二)运用微博与微信等新媒体开展风电场日常工作的创新着力点
一是推进风电场日常事务、班务、重要事项的公开。新媒体等“微工具、微平台”在传播信息方面具有裂变式的放大效应,能够短时间内将信息传播给成千上万的网络用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开展风电场日常事务的“微工具、微平台”有助于促进风电场内的班组建设,定期公开风电场需要公开的信息及风电场及班组事务,有利于让广大风电场员工及时了解到基层员工发“要做什么”、“在做什么”、“怎么去做的”。
二是打造获取知识的新途径。在知识传输方面,新媒体所具有的地点上的灵活性、时间上的即时性和内容上的共享性,为青年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全面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提供了一个最佳途径。而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微”的特点,让文章变得“短小精悍”,适应了移动网络时代“碎读、速读”的特点,易于为青年一代所接受,更方便了广大读者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做多的信息。这将更加有利于风电场发布技术培训、安全生产、日常管理方面的学习内容以及各项政策法规,有利于快速传播、扩散广泛,大大提高了风电场员工学习的积极性,也大大增强了风电场关于培训学习的效果。
三是收集民意舆情和强化监督监管的作用。微博与微信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能够有效反映群众的真实观点和真实需求,风电场可以通过微博和微信发布风电场日常工作安排以及班组建设的话题,积极引导员工参与讨论,开展在线互动,及时而有效地收集风电场内员工的意见和建议,这为风电场的管理人员更好地了解风电场日常管理、安全生产或是班组建设方面工作开展的看法,为不断加强和改进工作提供了有效参考和强有力的着力点。 同时新媒体等 “微工具、微平台”为风电场一线员工开展监督提供了评议对象,随时对发布的工作动态、工作安排等发表评论、提出意见,能够有效督促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
四是开辟新闻宣传的新阵地。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当前,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方式已经很难得到人们的认同,这就要求风电场要结合新媒体的特点,通过不断创新各种载体,积极开辟新形势下运用新媒体宣传方针政策、传播先进事迹、弘扬社会正气、扩大主流舆论等方面的又一重要宣传教育阵地。比如,可通过网上微博,参与网上开展的“节约一度电,绿色又环保”、“传播绿种子,倡导新风尚”等一系列公益类活动,吸引人们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并让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了解风电、了解新能源,达到积极传播正能量的效果。
五是提供交流娱乐的新方式。新媒体中,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以互联网、智能手机等作为交流娱乐的载体与平台。对此,各级风电场领导要主动放下严肃、刻板的“传统架子”,积极推动并努力建立起各种主题健康向上、内容丰富多彩的新媒体交流娱乐平台。在搭建过程中,既要注重对时事、期刊、电子杂志等载体形式进行创新,也要注重适时适度嵌入理论、道德、艺术、时尚等元素,以此实现引导效果的最大化。
(三) 如何运用新媒体创新风电场日常工作的实施路径
一是充分发挥微博与微信等新媒体获取信息快捷便利的优势,积极利用新媒体创建员工培训学习、交流娱乐、新闻宣传的新阵地。风电场管理者应充分借助“微工具”传播信息快捷、即时、广覆盖的优势,善于运用新媒体等“微工具”引导风电场员工在工作生活中的学习阅读习惯,利用微博与微信公众平台给风电场广大员工创造“全方位”、“全天候”的学习条件,借助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平台积极创办“手机微课堂”、“学习简报”、“QQ群、微信群交流”等,不断宽员工学习的新途径以及学习的积极性。
二是充分发挥微博与微信等新媒体多点对应性的优势,积极创建一个开放的平台,能够反映群众的真实观点和真实需求的新载体。风电场管理者应充分利用“微工具、微平台”的多点对应性优势,通过设立风电场微信公共账户和“朋友圈”及公众号平台,充分发挥员工的主体作用,使其积极主动地关心和参与风电场工作事务。与此同时,还应积极运用“微工具、微平台”促成基层党员干部与群众形成良性互动,以便深入了解下情、实情,掌握第一手群众舆情资料。
三是全面提升风电场员工的网络素质与能力,充分发挥好新媒体对风电场建设的正面引导作用。应加强对广大员工的信息网络技术知识培训,使其充分了解并掌握运用好微博与微信等新媒体。同时,还应高度重视并正确处理微博与微信舆论,对积极健康的,应积极肯定、大力倡导;对建言献策的,应认真倾听、支持鼓励;对有理有据的批评意见,要虚心接受、适当回应。
参考文献:
[1] 沈明达.党建工作要在“微时代”激发正能量[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4.3.
[2] 吴述坤.浅谈“微时代”的党建管理[J].东方企业文化,2014.1.
[3]杨婷.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华章,2014(1):641.
[2]焦艳会.浅议微信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J].传承,2013(9):138-139.
[4]吴秋霖.微信对大学生社交行为的影响[J].华章,2013,(17):108.
[5]王蓁,钟雪艳.基于大学生视角的微信功能研究[J].东南传播,2013(12):426.
[6]吕文静.微信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今日中国论坛,2013(17):432-435.
论文作者:李启诚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
标签:风电场论文; 媒体论文; 员工论文; 平台论文; 日常工作论文; 公众论文; 工具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