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论文_王春艳

王春艳

江华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湖南永州 425500

【摘 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在本院妇产科接治的所有患者中,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间收治的88例患者进行本次实验,对其一般数据进行分析,其中包含26例终止妊娠、33例子宫肌瘤、1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15例紧急避孕。所有患者均应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最终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终止妊娠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0.77%,子宫肌瘤为87.88%,子宫内膜异位症85.71%、紧急避孕93.33%。在所有患者中共5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1例子宫肌瘤(3.03%)、1例紧急避孕(6.67%)、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21.43%)。结论:将米非司酮应用于妇产科患者的治疗中,针对各类疾病均可获得良好疗效,且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在临床中应用。

【关键词】米非司酮;妇产科;临床疗效;安全性

米非司酮在临床中常用于止孕催经、抗早孕、胎儿死于宫内引产,同时还可在妇科手术操作中应用,例如放置或取出节育器、刮宫术以及宫颈扩张等手术,其主要通过软化和扩张宫颈,使子宫内膜孕酮受体的亲和力增加[1]。主要针对避孕、终止妊娠、子宫肌瘤等疾病进行治疗,可以作为非手术性抗早孕药物,但具体疗效和不良反应还尚未明确[2]。为探讨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本次研究在本院妇产科接治的所有患者中,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间收治的88例患者进行实验,现将成果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院妇产科接治的所有患者中,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间收治的88例患者进行本次实验,对其一般数据进行分析,其中包含26例终止妊娠(29.55%)、33例子宫肌瘤(37.50%)、1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15.91%)、15例紧急避孕(17.05%)。所有患者中年龄最大者54岁,年龄最小者21岁,平均年龄(40.3±2.6)岁。纳入实验的所有患者均有正常认知功能,对本次研究知情且签署相关文件,承诺不会中途退出,将其一般数据通过统计学分析发现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存在对比的价值(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应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但需要根据其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用药剂量。早期妊娠终止每天服用米非司酮75mg,连续2天,第三天口服或阴道上药米索前列醇片0.6mg。中期妊娠终止每次服用米非司酮50mg,每天两次,连用3天,第三天口服或阴道上药米索前列醇0.2-0.6mg,据宫缩情况6小时后可追加,晚期妊娠终止,每次服用米非司酮50mg,每天两次,连用3天,第三天阴道上药米索前列醇25ug,据宫缩情况6小时后可追加。

子宫肌瘤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照其具体身体状态,给予合适剂量的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剂量在10-12.5mg之间,每天1次,持续用药半年左右。紧急避孕患者:在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后72小时内,每个12小时服用一次米非司酮,每次25mg。

1.3 评价标准

观察最终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应用本院自制表格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对于本次实验中所有研究对象临床疗效价值的分析中,根据数据类型,应用SPSS19.0软件来处理和分析涉及到的数据和资料,其中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计数资料选择(%)进行表达,并以卡方对数据进行检验,患者的年龄信息数据采用(x±s)记录数据,并认为只有当p<0.05,才能说明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本次研究成果显示,终止妊娠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0.77%,子宫肌瘤为87.88%,子宫内膜异位症85.71%、紧急避孕93.33%。在所有患者中共5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1例子宫肌瘤(3.03%)、1例紧急避孕(6.67%)、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21.43%),详情见表1。

3讨论

米非司酮可以直接对孕酮受体进行影响,直接或间接对下丘脑、垂体、子宫内膜或卵巢进行干扰,从而对妊娠发生进行影响,若在卵泡中晚期服用,还可以延迟或抑制黄体生成,从而影响正常排卵,达到避孕效果[3]。

而针对终止妊娠的患者,尤其是中晚期妊娠者,随着子宫收缩能力的降低,胎儿已经逐渐成型,手术引产的难度较大,且会对患者造成很大伤害,为减少引产对患者造成的损伤,临床研究出可应用米非司酮来扩张宫颈,将子宫软化,从而顺利娩出胎儿,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发生率[4]。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不仅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还会对其受孕带来困扰,需要及时干预和治疗,子宫生长主要是因为孕酮的刺激,应用米非司酮可以抑制孕激素受体和孕酮的结合,避免孕酮进一步使子宫肌瘤血管扩张,将血清中的雌性激素水平降低,从而对肌瘤的生长进行控制,同时使肌瘤体积缩小,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而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中,可以对卵巢雌孕激素的分泌进行抑制,减少患者的疼痛,其作用和功效和子宫肌瘤非常类似,在对患者进行半年左右的米非司酮治疗后均获得令人满意的疗效[5]。

综上所述,将米非司酮应用于妇产科患者的治疗中,针对各类疾病均可获得良好疗效,且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在临床中应用。

参考文献:

[1]闵玲,王梅.米非司酮片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9,6(04):24+26.

[2]李松芳.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J].北方药学,2018,15(11):28-29.

[3]邸朝伟.米非司酮用于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效果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05):130-131.

[4]刘婷,王文华.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效果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25):3381-3382.

[5]张明英.分析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妇科疾病的临床疗效[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21):42-43.

论文作者:王春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7

标签:;  ;  ;  ;  ;  ;  ;  ;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论文_王春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