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价值增殖规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论论文,规律论文,价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价值增殖规律是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重新研究和正确认识这一规律,对理论经济学的发展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在实践中,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自觉遵循和利用价值增殖规律。
一、单纯的新价值形成过程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或生产要素的经济形态。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要素商品化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但在商品生产发展过程中,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成为商品,而是经历了从不是商品到逐步成为商品的演变过程。下面先考察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都不是商品、但用它们生产的最终产品是商品时的价值形成过程。这是分析价值增殖的逻辑起点,也是商品生产发展的历史起点。为明确起见,避免与传统政治经济学的某些观点相混淆,我们用X表示生产资料的价值,Y表示劳动力的价值,当它们不是商品时,二者没有价值,这时规定X=0,Y=0;相应地,当它们成为商品后,各有一定的价值,如果不取某一特定数值,就用X>0,Y>0表示。按照劳动价值论,无论劳动力是不是商品,只要它被有效地用来生产商品,其消耗便会形成新价值,用Z表示这部分新价值。
假定某商品生产者自己劳动,完全利用天然资源生产出一定量的商品,由于他自己的劳动力和天然资源不是商品,因而不存在价值转移,即X=0,Y=0,这时商品的价值就由生产者劳动创造的新价值Z构成。用Q表示商品数量,称为产量;Q量商品的价值用W表示,当它用货币单位来计量时就称为产值,在这里有W=Z(1) 这表明全部产值由新价值构成。但W和Z的内涵是有区别的,它们分别表示全部商品价值和新价值,只有当X=0,Y=0时,才有W=Z;而当X>0或Y>0时,W>Z。用P表示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称为单价,显然,
产量Q因具体商品的物质形态不同而取不同的计量单位,如件、公斤等;产值W的计量单位规定为元;当Q和W取得一定数值和单位之后,单价P的数值和单位也相应确定。在短期内,劳动生产率是基本稳定的,平均单价可以反映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因为W=Z,所以P=W/Q=Z/Q,这时的单价也就是单位商品所包含的新价值量。令P[,Z]=Z/Q,显然,P=P[,Z]。由(2)式可知W=PQ。在长期内,劳动生产率是逐步提高的,商品单价会相应下降。增加一单位商品所增加的价值量可称为边际单价,仍用P表示,定义为
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必然表现为单位时间的产量增加,总产量也相应增加,单价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可表达为它与产量的关系。请看图1,横轴表示产量Q,纵轴表示单价P,图中的曲线称为单价曲线。图1(a)表示短期内单价与产量的关系,单价保持不变,在图中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产值W=Z由坐标系上的矩形面积表示。图1(b)表示长期内单价与产量的关系,当产量由Q[,1]增加到Q[,2]时,单价由P[,1]降为P[,2],产值由区间[Q[,1],Q[,2]]之上的曲边梯形面积表示。
(a)
(b)
图1
二、生产资料价值转移和新价值形成
某商品生产者从市场上购买生产资料,自己劳动生产出Q量商品。此时生产资料是商品,即有X>0,这部分价值在生产中转移给产品;劳动力不是商品,即Y=0;生产者自己劳动形成新价值Z,因此产值为W=X+Z(4)
这时平均单价为P=W/Q=X+Z/Q=X/Q+Z/Q。其中Z/Q=P[,Z],令X/Q=P[,X],因此,P=P[,X]+P[,Z]。它反映短期内生产单位商品消耗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请看图2(a),单价由上面的直线表示,在它下面还有一条直线,表示P[,X]。产值W=X+Z由坐标系上的两块矩形面积之和表示。
(a)
(b)
图2
在长期内,不仅活劳动消耗会发生如图1所示的变化,而且生产资料消耗也是变化的。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开始投入生产时,由于技术不熟练,管理不完善,物耗较高,以后随着生产的继续,技术逐步熟练并得到改进,物耗逐步下降,当达到最优规模时,物耗最低;如果继续扩大生产规模,超过一定限度后,物耗又会上升。这种变化可用图2(b)表示。该图有两条曲线,上面的一条为单价曲线,下面的一条为物耗曲线,它是U形曲线。单价P由P[,X]和P[,Z]构成,其中P[,X]和P[,Z]均随产量变化而变化。产值由区间[Q[,1],Q[,2]]之上和单价曲线之下的曲边梯形的面积表示。
三、生产资料价值、劳动力价值转移和新价值形成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价值增殖
在市场经济中,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一样要以市场为基础来配置,通过交换而成为商品,或者取得商品属性,具有一定的价值,即有X>0,Y>0。劳动力价值Y和生产资料价值X一起转移给产品,与此同时,劳动力的使用形成新价值Z。因此,这时商品生产中就有X、Y、Z三部分价值运动。
假定某厂商预付一定量的货币资本,分别购买价值为X的生产资料和价值为Y的劳动力,在一定时间内把这些要素全部正常消耗掉,生产出Q量商品,其价值为W。这一生产过程包括三部分价值运动:1、生产资料价值X转移给产品;2、劳动力价值Y转移给产品;3、劳动力消耗形成新价值Z。因此,W=X+Y+Z(5)
由于劳动力价值和生产资料价值一样都是人类劳动的凝结,所以在生产中转移给产品;又由于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新价值的源泉,所以它的消耗又创造新价值。总之,劳动力价值的共性和它的使用价值的特性决定,它在生产中一方面转移自身价值,另一方面形成新价值。所谓价值增殖,就是指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转移自身价值的同时形成新价值的过程。
这时,平均单价P=W/Q=X+Y+Z/Q=X/Q+Y/Q+Z/Q。其中X/Q=P[,X],Z/Q=P[,Z],再令Y/Q=P[,Y],因此,P=P[,X]+P[,Y]+P[,Z]。P[,X]+P[,Y]反映单位商品消耗和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价值,即单位成本,令P[,C]=P[,X]+P[,Y]。P[,Y]在现实中表现为单位产品所包含的工资成本,其变化同P[,X]是相似的:在短期内,P[,Y]保持相对稳定,在长期内则会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降低,但如果生产规模超过一定的限度,或者大幅度提高工资,它也可能上升。在产值W=X+Y+Z中,X+Y构成产品成本,Z作为新价值是利润的来源。图3(a)(b)分别展示了短期和长期内X、Y、Z三部分价值运动。
在图3(a)中有三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从上到下分别表示单价、成本和生产资料消耗的变化,产值W=X+Y+Z由坐标系上的三个矩形面积之和表示。在图3(b)中有三条曲线,所表示的内容与图(a)中的直线一致,不过变化趋势不同。如果当产量由Q[,1]增加到Q[,2]时,单价与产量的关系由P=f(Q)给定,它是可积的,则
(6)
它在图中表现为区间[Q[,1],Q[,2]]之上的曲边梯形的面积。(6)式对图1(b)和2(b)的情况也是适用的。
(a)
(b)
图3
四、价值增殖规律基本内容的两种表述
价值增殖规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价值与生产要素价值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变化的必然趋势。在图3所示的情况中,比较产品价值与所消耗的生产要素价值,产品价值为X+Y+Z,而要素价值为X+Y,因为Z>0,所以X+Y+Z>X+Y (7)此式从价值量的关系上表述了价值增殖规律的基本内容:在产品符合市场需要的前提下,它的价值必然大于所消耗的生产要素的价值。价值增殖也就是产品价值超过生产要素价值的过程。
生产各种要素要耗费人类劳动,从而形成要素价值;当把这些要素结合起来生产其他商品,又要追加劳动,在转移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要素价值的同时形成新价值,所以产品价值必然大于所消耗的要素价值。当然,这要以产品符合市场需要为前提,以后再对这一前提作具体分析。
根据上面的定义,当生产资料是商品而劳动力还不是商品时,就已经有了价值增殖。见图2,产值为X+Z,要素价值为X,X+Z>X。然而,只有当劳动力商品化之后,价值增殖才成为社会生产的普遍形式,市场经济也才最终形成。图2与图3所表达的情况相比,不过是价值增殖的一种萌芽。
众所周知,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在不同的经济条件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构成有所不同,因而价值规律的具体内容也有差别。传统政治经济学认为,决定一般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生产资料转移给产品的物化劳动,二是劳动力在使用中提供的活劳动。深入研究表明,这种观点只反映了生产资料是商品而劳动力还不是商品时的价值决定情况。在市场经济中,当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一样成为商品时,包含在劳动力中的物化劳动也会转移给产品,这时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三部分构成,即生产资料转移的物化劳动、劳动力转移的物化劳动和它提供的活劳动。从价值决定的角度来讲,可以说价值增殖规律是价值规律在市场经济中的特殊形态。因此,可以对价值增殖规律的基本内容作另一种表述:在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商品化的条件下,商品的价值由这些要素转移的物化劳动和提供的活劳动决定。其中生产资料只是转移物化劳动,而劳动力则在转移物化劳动的同时提供活劳动。
五、价值增殖:逻辑与历史的一致性
上文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逻辑顺序分析了价值形成、转移和增殖过程,概括出价值增殖规律的基本内容。这种逻辑顺序与商品生产发展历史是一致的。
在原始社会末期,社会大分工和剩余产品的出现引起了交换,商品经济开始萌芽。那时,不同的部落之间只是偶然交换其剩余产品。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都不是商品,无所谓价值转移和增殖,用于交换的剩余产品价值由劳动者直接生产它所必要的活劳动时间决定。这种情况可用上文图1表示。
社会分工进一步发展后,有些人开始专门生产某种或几种商品。起初他们是自己提供生产资料,如制造工具、生产原材料等,然后通过自己劳动来生产商品。由于生产资料和最终产品都属于物质资料范畴,当生产资料尚未成为商品时,虽然它不转移价值,但生产它可以视为生产最终产品的必要阶段,其劳动时间可以直接分摊到最终产品上去。例如,有的小生产者自己种棉花、制作纺车,并用来纺纱,最后把棉纱拿到市场上出卖。在这里,棉花和纺车不参加交换,因而不是商品,只有棉纱才是商品。但棉纱的价值不仅取决于这位小生产者的纺纱劳动,而且取决于他生产棉花和纺车的劳动,也就是说,生产棉花和纺车的劳动时间会被分摊到棉纱上去。由于劳动力不属于物质资料范畴,在它成为商品之前,基本上是人类繁衍和生活的自然产物,劳动者没有直接用自己的劳动来生产本人的劳动力,因此也就不存在向最终产品分摊生产劳动力的时间问题。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以致出现了两大部类的分工,一些人专门生产和提供生产资料,另一些人则专门生产生活资料,彼此通过市场交换相连接。这时,制造生产资料的劳动时间不再直接分摊给用它所生产的商品,而必须首先通过交换转化为社会劳动时间,在生产资料取得独立的商品形态之后,再以物化劳动或价值形态转移给其他商品。由于社会分工的作用,单个生产者不再把自己的劳动分配在生活资料生产的全过程,而专门消耗在其中的一个阶段上。这就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这时,生产者自己的劳动力仍然不是商品,没有价值,但生产资料已成为商品,其产品价值由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而生产者自己劳动创造的新价值构成。这种情况可用上文图2表示。
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小生产者两极分化。一些人占用生产资料,积累了一定量货币,并购买劳动力来进行商品生产,成为资本家;大批小生产者丧失生产资料,靠直接出卖劳动力为生,成为雇佣工人。劳动力成为商品之后,生产它所消耗的生活资料价值和教育培训费等因素便构成劳动力的价值,进而同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转移的价值和新价值构成,正如图3所示。
劳动力商品化虽然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但实质上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只有当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动力商品化,社会才可能以市场为基础来有效配置各种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价值增殖。所以说,生产要素商品化是价值增殖的前提条件。如果把生产资料成为商品看作市场经济开始萌芽和价值增殖开始出现的起点,那么劳动力充分商品化则是市场经济发育成熟和价值增殖前提完备的标志。
在劳动力成为商品之前,劳动者的生活过程是商品价值运动的中断,教育培训和服务产业还十分落后,被视为纯消费部门;劳动力商品化之后,劳动者的生产过程便成为价值运动的连续:生活资料价值通过消费转化为劳动力的价值,教育培训和其他服务劳动则直接形成劳动力价值,并在劳动力作为商品被用于生产其他商品时转移给后者。整个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价值运动呈现出一幅循环转移和增殖的图景:在物质资料或普通商品生产中,劳动力价值和生产资料价值转移给普通商品,并发生增殖;在劳动力商品生产中,生活资料价值转移给劳动力,教育培训和服务劳动也会创造新价值。生产劳动力要耗费劳动,使用劳动力又提供劳动,它是价值形成、转移和增殖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