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乳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疗效探讨论文_项洁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南京市口腔医院预防口腔科 江苏 南京 210008)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乳牙牙髓以及根尖周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6月收治的100例乳牙牙髓以及根尖周病患儿,按照收治时间先后分为常规组及综合组各50例,两组均采取同样治疗方式,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综合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口腔状况、疼痛程度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综合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0%,常规组为82.0%,组间差异显著(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口腔状况均获得改善,综合组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综合组疼痛程度轻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综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常规组为12.0%,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于乳牙牙髓以及根尖周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生活质量。

【关键词】牙髓病;牙根尖周;综合护理;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8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0-0166-03

乳牙是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咀嚼食物的重要器官,而乳牙的相关疾病较多比如根尖周病、牙髓病等,乳牙相关疾病对于恒牙发育及排列等具有存在紧密相关性[1]。当乳牙牙髓组织松软纤维成分比较少时,使得牙周血管分布出现异常,容易遭受污染,而感染后细菌会扩散从而引起其他口腔疾病,影响患儿成长发育。对于乳牙的治疗一般为为消除牙周组织炎症并且修复牙冠外形。随着医疗技术发展,护理干预对于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明显干预作用,因此本次重点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乳牙牙髓以及根尖周的临床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1月-6月收治的100例乳牙牙髓以及根尖周病患儿,经病理诊断确诊,共有患牙112颗,其中前牙患牙36颗,前磨牙患牙24颗,磨牙患牙52颗。患儿入院时均具有根尖周黏膜红肿并伴随不同程度的疼痛,部分患儿出现牙松动。排除乳牙松动Ⅲ度以上,不同意本次治疗及护理方法者。将以上患儿按照收治时间分为常规组及综合组,每组患儿50例,常规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5~12岁,平均(8.8±0.5)岁,综合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5~11岁,平均(8.2±0.1)岁,比较分析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

1.2 方法

1.2.1治疗方法 常规消炎以及止痛,使用vitapex根管糊剂作为根管充填剂。将根管消毒,将填充剂放入分管内,在患儿感觉轻微疼痛时表示根管内的填充剂已经充盈。使用X摄片检查填充效果,之后采取磷酸锌粉加固。

1.2.2护理干预 常规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叮嘱患儿家属做好护理事项,并做好基础护理,而综合患儿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干预内容如下:(1)术前护理。由于需要接受治疗,患儿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容易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此时需要使用心理疏导干预措施。使用亲切语言向患儿说明治疗后达到效果,并说明其他患儿经过治疗后获得满意疗效,以及治疗后生活质量,提高患儿依从性,并获得其信任。对于家属疏导中需要注意向家属介绍治疗的一般方法、治疗效果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获得家长理解。治疗环境需要保持干净整洁,在墙面等张贴动画等舒缓患儿紧张情绪。此外需要根据医嘱完成其他护理措施,比如准备器械以及药物等,使得治疗更加顺利。(2)治疗过程中护理。治疗开始前,尽量减少周围器械暴露,避免环境对于患儿影响。在治疗过程中播放舒缓的音乐以及动画片,转移患儿注意力,并根据患牙情况调整灯光方向,保持光线柔和。叮嘱患儿出现疼痛等不适时可举手示意,不可强行扭头获得扭动身体。各项操作需要轻柔,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对于首次接受治疗的患儿尽可能提高舒适感,为后续的治疗打下良好基础[2]。治疗过程中抚摸以及紧握患儿双手,给予心理安慰。(3)治疗后护理。治疗后告知患儿及家属治疗获得圆满成功,并给予患儿口头表扬和奖励。叮嘱患儿在术后减少呕吐次数,在术后2h内禁忌咀嚼,手术当天可使用流质食物,避免过热和过热等刺激。后续需要保持口腔卫生,为患儿制定合理的复查方案,保证患儿可以定位复查。同时给予患儿家长方法口腔知识防护手册,提高日常护理科学性,并积极纠正不良生活习惯,保持良好卫生。

1.3 观察项目

1.3.1临床疗效[3] 痊愈:患牙无疼痛等症状,X片显示根尖周以及根分叉处稀疏区完全消失;有效:患牙疼痛以及肿胀等症状消失,X线片显示根尖周以及根分叉处稀疏区缩小;失败:临床症状尚存,X线显示根尖周以及根分叉处稀疏区无明显变化甚至扩大。

1.3.2疼痛程度 治疗后疼痛程度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范围为0~10分,得分越高说明疼痛越明显。

1.3.3口腔情况 口腔情况考察指标为牙龈指数(GI)、探诊深度(PD)、菌斑指数(PLI)以及龈沟出血指数(SBI)。

1.3.4不良反应 比较两组不良反应,比如疼痛及过敏等。

1.4 数据分析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疗效

经不同护理干预后,综合组临床总有效率98.0%,常规组为82.0%,组间差异显著,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4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综合组50例患儿中明显疼痛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2/50),常规组明显疼痛4例,头晕1例,过敏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2.0%(6/5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χ2=2.174,P>0.05)。

3.讨论

牙髓以及根尖周疾病是儿童常见的口腔疾病,该疾病不仅会影响咀嚼还会影响牙弓发育等,严重影响患儿健康。目前对于该疾病临床治疗方式主要为一次性根管治疗,通过该种治疗方法可有效的去除牙髓、根管内的感染,减少对压根周围组织的刺激,因此临床疗效显著[4-5]。因此本次对于两组患儿的治疗方式均为次性根管治疗,而良好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本次对于常规组患儿采取一般护理,及按照医嘱进行给药护理以及基础护理等,而综合组患儿采取综合护理干预。首先为治疗前护理,治疗前主要为心理护理,因患儿难以接受治疗,治疗依从性较差,加上家长对于治疗方式认识的缺乏,使得出现治疗效果不理想时容易引起医疗纠纷。因此治疗前对患儿进行充分的心理疏导,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并向患儿家长进行健康宣教,提高治疗认识度,获得理解。治疗过程中需要认真配合医生进行相关处理,使得治疗过程更加顺利,其外还需要给予患儿充分心理护理,帮助其积极面对疾病治疗,减少紧张等不良情况;而治疗后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叮嘱患儿饮食注意事项以及保持良好口腔卫生。经以上综合护理干预后,综合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8.0%,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的82.0%,提示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且患儿疼痛程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说明综合护理干预可减轻患儿负担;最后综合组患儿口腔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常规组,提示综合护理干预对于预后具有积极意义,本次研究结果与张惠报道基本一致[6]。综上,经本次研究后笔者认为:对于乳牙牙髓以及根尖周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儿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胡波.浅谈儿童乳牙根尖周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J].现代养生,2014,02(20):1342-4343.

[2]章琰.235例儿童乳磨牙龋源性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临床分析与预防治疗[J].医药导报,2016,35(10):1138-1140.

[3]韦敏.空管药物疗法治疗乳牙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疗效观察[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2,25(6):555-556.

[4]李剑.. 两.根管填充材料在根管治疗乳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疗效[J].生物技术世界,2014,09(15):634-635.

[5]Rabiei S,Mohebbi SZ,Yazdani R,et a1.Primary care nul'ses’awareness of and willingness to perform children’S oral health care[J].BMC Oral Health,2014,14(1):26.

[6]张惠,李素英.浅谈牙周炎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效果及其评价叨.中国医疗美容,2014,4(4):165.

论文作者:项洁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9

标签:;  ;  ;  ;  ;  ;  ;  ;  

综合护理干预对乳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疗效探讨论文_项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