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应多一点精神性的东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堂教学论文,应多论文,东西论文,精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小学教育已步入新课程时代,但反思我们的语文教育还存在的问题,我认为仍然是凸现了知识而凹陷了精神(品格、个性、情感、思维与审美等)。对知识的意义或价值理解得太窄太功利了,把掌握知识只视为获取利用利益的铺路石,从而剥离了教学中知识及学习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精神的内涵。这主要表现在:
一、仍把语文知识看作是单一的“工具”,硬性地让学生去掌握,而无视知识背后所包含的极为丰富的人的情感、意志和发现知识的热情。
二、把语文知识的掌握视为反复的训练、死记硬背的结果,忽视了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求知欲望、探索品格这些精神性的东西。
三、把极丰富的语文知识限制在单纯的应试的功利的维度上,缺乏对知识体系的完整的把握及对知识类别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把其内涵外延隔离开来。这样,其后果是德智体美劳只剩下“智育”,而“智育”仅取“知识教学”,而且仅仅是与考试与分数相关的一点可怜的知识。
以上几点也许是抽象的归纳,具体的我们也可以问两点:(一)学生书包里形形色色的练习资料有多少是与他们的精神成长有关的?(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否建立?我举两个例子来回答:
一、我一同事说,他女儿读初二,一开学老师就要学生买10本练习资料,其中语文三本。我还记得80年代初有过这种景象,我为了买一套《战争与和平》《巴黎圣母院》排了两个多小时的长队。而现在还有几个老师会让学生去读它,还有几个中学生的课桌抽屉里装着中外名著?
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还是被架空。一次,听一位优秀的老师上鲁迅的《祝福》公开课。这位老师也想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运用了启发式教育,如4人小组讨论,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播放《祝福》的电影片段等等。但这位老师所追求的是让学生行动起来,老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上课就是不折不扣执行教案中他写就的或者事先设定的教学思路的过程,教材就是教学的“圣经”,一堂课的教学活动是教师主导的戏。这堂课的重点与高潮是放在讨论课文中祥林嫂嫁给贺老六时的闹与撞,作为高二学生应该有自己的见解,有说祥林嫂做惯了城里的鲁四老爷家的佣人,当然不肯嫁到深山冷岙里的贺家;有说祥林嫂深受封建礼教的毒害,好女不嫁二男;也有说祥林嫂只是恨其婆婆贪钱把她卖了等等。但是,老师都不满意,拼命要大家再动脑筋,在无可奈何情况下,他只得在电脑大屏幕打出:反映了祥林嫂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反抗。老师归纳说,压迫必然有反抗,祥林嫂死前问我人死了以后有没有灵魂,也是这种意识的表现。下面同学一片肃静与茫然。
听到这里我想,倒不是一定说老师这一“标准答案”毫无道理,问题是其教育理念的偏误。这种预设的“标准答案”是很可怕的。因为它常常好像成了一种圈套或者一个陷阱,尤其用电脑多媒体设计好板书的,教师要千方百计把学生引诱到这里面去,不然,他的设计就要废弃了。听着这种课,我常常感叹:学生啊学生,你好可怜!你的一切“主体精神”是在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中被剥离。你的发言如果与老师预设的是“英雄所见略同”,老师就眉笑颜开地称赞你,说你有创见云云,不然他就“另求高明”。一种伪民主、伪学生的“主体性教育”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还是非常突出的。我们的许多老师总是抱有这样的观念:上课就是而且主要是完成知识传授,学生就是掌握知识,而学生学习过程中内在的精神因素情感得服从这一前提。
作为新课程时代的课堂,我想是否应该这样:是师生共享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而不仅仅是教师展示授课技巧的表演场所;是师生共同创造、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离开学生的真正的主体活动,这个时空就会破碎;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课堂应是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平等、民主、安全、愉悦是它最显眼的标志,没有人会被无情打击,更没有人会受到“法庭”式的审判;还应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而给予火把、火种的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能让学生走出教室的时候仍然面对问题怀抱好奇。
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一定得有一个正确的教学理念。在新课程中,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学不仅面向学生的现在,更要面向学生的未来。我们认为,只有当教学走在学生发展前面的时候,才是好的教学。
我们常常感到今天的培养出来的学生常常是“语文知识”有了,而其内在智力并未真正开发,只是成了知识的容器。这样的人怎么能够发现世界并创造世界?因为他们缺少作为人才的基本精神。正如李正涛在《没有灵魂的教育》中所讲到的,培养的是“有知识无智慧、有目标无信仰、有规范无道德、有欲望无理想”的畸形“人才”。去年被英国诺丁汉大学聘为校长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福家接受《钱江晚报》记者采访时说:“学生的头脑不是用来填充知识的容器,而是如同点燃的火种。怎么把他的火种点起来?一个学生的好与差,绝对能单单用分数来表示吗?”
作为母语的语文,它所承载的是民族的气脉、精神,它决不只是一种工具,它负载和承传着具有悠久文明史的民族文化。我们的语文教育,掌握一个词语,理解一句诗词,阅读一篇小说散文,就是给人的神志打开一扇窗。我们读《红楼梦》《阿Q正传》《边城》,不只是一种言语的阅读与接受,而更是一种精神的哺育。教师只有站在文化精神平台上教语文,这语言文字才有生命,一篇篇课文的生命才会闪烁光彩。精神是贯穿语文教育的灵魂。
今天我们不少老师在其语文教学中,已抽干了精神,剩下的只有所谓的技巧与方法;所以各种各样的“法”,层出不穷,而结果只能是“少、慢、差、费”。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也许,教育最大的错误在于认为一个人只学习他当时所学的特定事物。”
我们是应该注重语文学习的语修逻文知识,工具性是决不能否定的,尤其是小学与初中阶段。但它应该是建立在人的发展的基础上的“工具性”,即要明确我们的语文教育的终极意义只能是精神性的东西,给学生的人生打下对真善美的追求的精神底子。钱理群教授说过:“人在年轻时代有这样的精神垫了‘底’,以后无论遇到什么艰难曲折,经历了怎样的人生的、精神的危机,都能从容应对,坚守住基本的精神路线,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势,不至于在精神上被压垮。”
因而,在新课程时代的课堂上,我们应该看到这样的景象:即使是知识、技能的传授,也浸入了师生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也充满了美丽的想象,有时还不乏人生智慧的火花,就更不用说那些本身就富有人文气息和生命诗意的教学内容了。因此,这样的每一堂课,都是师生人生美好的记忆,都是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
其实我们的不少学生也渴望着这样的教育。我常常对自己的课进行反思:一个老师,只有把自己的生命与学生的心灵相融,才能展开富有诗意的有精神活力的课堂图景。这要我们老师以自己的情感,以自身的生命热情,在课堂中激发。课堂教学创新不是目的,而激发学生的潜在的精神生命意识是我们教师应该艰苦努力地永远所追求的。备课教学设计,不只是一般地写好教案、设计好板书,它要给学生情感与思维的不确定性的出现留足足够的空间,老师在这过程中是把握进一步发展的契机,对学生的思考与疑问不断地整合,再创造新的空间让学生的思维与审美进入新的境地。它也是教师情感与个性的载体,它凝聚着教师对教学的理解、感悟和教育的理想、追求,闪烁着教师的教学智慧和创造精神。一句话,它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共同的创造性劳动。
我们正处于21世纪新课程背景下的特定时代,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凸现“人”的主体地位。语文课堂教学应凸现人的精神内涵,这里我们教师首先要“重铸学魂”,教师有了改革创造精神,才能谈得上播种精神。其次是接受新思想新知识,真正能与时俱进,使知识之树常绿。还要大胆探索积极尝试,我们所走的是一条拓荒之路,要不怕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