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城市建设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各种超高层建筑不断增加,因为超高层建筑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且具有施工时间长、材料消耗大等特点,因此必须要切实保障工程的质量安全。否则,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将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给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因此,需要对超高层建筑施工作业期间容易发生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找出事故产生的具体原因和相应的解决对策,减少事故的出现。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控制
一、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分析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违规施工或者设备的异常运行导致建筑倒塌,从而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第二,在建筑工程中机械设备的使用中,很多时候由于机械设备的不正常操作或者是操作人员由于自身的疏忽、操作行为不规范,从而导致机械设备事故的发生。第三,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由于不正常操作或线路本身存有安全隐患,从而引发安全事故,如火灾等,严重直接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在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过程中,执行力”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词汇,在建筑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有着良好的执行力内在动力,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有着清晰地成长发展路线和明确努力的目标;管理人员有着透彻的管理分配机制,这些都让有斗志的员工可以全心的投入高层施工作业中去,一直保持超强的活力和执行力。
二、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成因
1、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不完善。大多情况下施工单位与实际的工程之间相距甚远,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企业缺乏安全防范意识。高层建筑过程中对设备和施工安全操作管理不到位,不但影响了施工安全,严重时直接导致施工工作不能正常进行。同时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监督不到位,导致施工过程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相关部门或者单位应做好监管工作,保证施工正常进行。
2、管理制度没有得到落实。虽然目前大多数高层建筑施工企业针对安全施工制定了一定的规范和制度,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制度并没有得到落实,这也是发生安全隐患的一大因素。忽视了小型作业中的施工安全管理,从而导致整个高层建筑施工安全性不高。
三、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1、以法治为核心,建立安全风险管理机制。制定科学完善的安全风险管理措施,并在施工现场安排专门的监督检查人员对整个施工情况进行巡查,保证一旦出现安全风险施工单位能够及时进行处理。并在安全风险管理体制中建立问责机制,强调监督人员和管理人员直接对安全事故负责,以此来提升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同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建立风险监督机制,促使所有施工人员能够自我监督,提升施工人员的整体安全意识,如此既有利于管理制度的落实,同时提升了整个施工单位的安全水平。
2、有效控制安全隐患源头,加强风险管理。建筑单位需对安全风险源头进行有效控制,针对其制定标准化的规范。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降低安全隐患。针对工程的生产和施工制定专业的管理规范,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并对标准化施工生产进行培训,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需穿戴防护用具,且施工过程严格按照作业规范和指导书进行操作,从而减少安全风险。对施工作业过程中的危险源进行动态控制,因为整个施工过程是变化的。以混凝土浇筑为例,因为所施工的环境在不断变化,那么出现的危险源也会随之改变,因此我们需要对各危险源进行实时跟进。施工之前应提前制定好各项工作实施方案,针对施工工艺所用的材料、具体的施工等都要进行前期策划,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一旦施工过程中施工的工艺或材料中某一元素发生变化,相关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并辨识危险,从而将安全风险从源头进行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高层施工技术安全控制
3.1施工过程中安全风险控制。首先,在结构最高的部位增加信号工,以确保塔吊大臂运行过程中与其他物体保持安全距离。其次,对塔吊司机采取“定人定岗”,并要求塔吊指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保持通讯设备的沟通及时,严禁中途脱岗。同时,在塔吊顶部和臂端设置警示灯和警示标志,以提醒塔吊人员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观念。最后,明确在特殊情况下,如风力较大时必须停止吊装作业,并将吊钩与可靠物体临时锚定,以防止大臂突然吹向其他障碍物,引发事故。
3.2钢结构工程施工风险控制
第一,针对安装操作平台,在吊装前将爬梯安装在钢管柱的一侧,同时在柱顶往下1.5m处焊接固定装配式安装操作平台的临时槽钢,并确保钢爬梯和临时槽钢安全牢靠,以便于作业人员上下和安装钢梁时操作。第二,为确保钢柱安装的稳定性,在地下室钢柱施工过程中,当每两根钢柱吊装完毕后,在两钢柱上部设置临时桁架或拉梁,待砼梁浇筑完毕,并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临时桁架或拉梁。
4、严格管控施工设备,预防危险事故发生。机械设备是整个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相关单位应对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进行严格管控。第一,很多时候施工人员并没有按照设备规定的装卸标准来进行装卸。如脚手架的拆卸工作,安装脚手架时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来进行安装,同时在拆除之前也要做好相应的辅助设施,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防护。施工单位在保证设备进行安全拆卸工作的同时也应做好一定的安全防御措施。第二是机械设备,在使用机械设备之前首先检查机械设备的性能,保证其安全性,使其能够符合正常的设备运行标准。检查设备的各个出厂合格证书,从而降低机械设备出现风险的几率。第三是塔吊这一类设备,在施工过程中一直处于运转状态,在长时间的连续工作下,设备由于大量磨损就会出现问题,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对于这一类设备必须定期地对其进行维修或者是保养,从而提升设备的安全性,避免发生高空坠落的安全事故,对施工人员造成意外伤害。
5、建立信息化安全管控平台。信息化时代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其运用到安全风险管控之中,建设内外部信息管理平台。通过信息平台加强管理者和施工操作人员之间的交流,并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积极地听取施工人员的建议。建立并健全风险管理制度,提升安全系数。施工单位直接通过信息化平台加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之间的交流,形成管理联动机制,从而有效地控制施工安全风险,借助安全风险管理信息平台,实现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的长远发展。
6、重视高层作业过程安全检查工作。需要明白没有事故并不等于没有隐患,所以要做好防微杜渐。施工过程中定期要进行安全大检查,当前存在着检查时间短,所以检查中只是对表面问题进行处理。另外,高层施工技术人员对于各种条令、安全规章并不够熟悉,所以导致安全工作欠缺预见性和敏感性,最终给安全造成巨大的隐患。处理这些问题需要高度认识安全的重要作用,对于各种问题要敢于揭露,不能用成绩去掩盖任何的安全问题,要及时的进行追究和惩罚。在高层建筑的施工安全作业中要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运用多种渠道打造安全保障平台,发现问题要及时汇报并进行反馈,管理人员要熟知安全管理的规律,能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预测,从小处进行防微杜渐,将各种安全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
结束语
对于超高层建筑而言,因为其建筑特殊性,必须要在施工期间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切实保障工作人员的施工安全,促进建筑企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昭阳.超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护及应用[J].建筑施工,2019(14):381-383.
[2]徐磊.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评价体系研究[D].北京:北方工业大学,2018.
[3]杨智群.超高层建筑施工中液压爬模的安全防护标准化[J].建筑施工,2017(19):164-166.
论文作者:王生京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5
标签:过程中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作业论文; 风险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塔吊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