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 吉林省 130021;
2.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软伤科 吉林省 1300212
【摘 要】人体的直肠和肛门部位结构复杂,很容易出现各种功能性病变。由于发病位置比较特殊、隐秘,因此该类疾病的诊断通常需要依据各种影像技术,比如CT、X线、MRI等。当前MRI在诊断中的应用比较多,该诊断方式具有多序列、多方位、软组织分辨率高的特点,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本文笔者主要对几种常见的肛管直肠病变的诊断进行了具体分析,希望可以为这类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关键词】直肠肛门病变;影像学诊断
直肠肛管是人体内非常重要的器官,主要功能是控制粪便排泄,由于结构比较复杂,组织繁多,极易发生各种功能性疾病,比如痔疮、肛瘘、肛周脓肿、肛管直肠肿瘤以及盆底结构功能异常等,由于患病部位比较私密,很多患者不愿意到医院就诊,进而导致疾病长时间得不到有效治疗。近年来,胃肠外科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尤其是医学影像诊断方面,诊断方式更加简便、诊断信息更加准确。本文主要分析了几种常见的直肠肛门病变的医学影像诊断,下面进行具体介绍。
1、肛门直肠影像学检查技术
传统X线的结肠气钡双对比造影可以有效的诊断结直肠、肛管内的腔内病变,但是却无法观察到肛门直肠周围的病变情况。MSCT作为一种非创伤性影像检查方法被普遍应用于结直肠癌术前分期,以其快速成像、动态增强方式及丰富的重建方法对肛门直肠病变的诊断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其明显的缺陷是软组织对比度差,无法区分直肠管壁及肛管各层结构,无法区分Tis、T1与T2期肿瘤。同时上述检查均具有放射性损伤性的缺点。
随着MRI技术的不断发展,MRI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对肛门直肠病变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价具有明显的优势。快速成像序列的发展明显减少SE及GRE序列上的呼吸及肠蠕动所致伪影,使得肛直肠周围结构显示更为清晰。2D或3D梯度回波的T1WI速度快,利用多通道采集技术可快速完成整个检查区域内的扫描,主要用于动态增强扫描,从而评价病变特性和播散情况。肛直肠周围脂肪组织较为丰富,脂肪抑制技术增加软组织间的对比度,能清晰显示盆底肌肉及直肠系膜结构,成为肛瘘分型、直肠癌诊断分期的基础[1]。
2、肛门直肠常见病变的影像诊断
2.1 功能性出口梗阻
肛直肠功能性出口梗阻是指只有在排粪过程中才表现出来的直肠、肛管的一系列功能性异常[2],主要包括直肠前膨出(直肠前突,RC)、直肠内脱垂(黏膜脱垂及内套叠)、耻骨直肠肌肥厚综合征(PRS)、盆底腹膜疝、盆底痉挛综合征等病变,而且往往以上各种异常并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X线或MRI检查方法的排粪造影能显示结肠镜检查不能发现的肛直肠部位的功能性病变,是一种更敏感可靠的诊断方法。
2.1.1 排粪造影常用的测量标记及诊断标准
排粪造影常用的测量标记及诊断标准包括:(1)耻尾线(Pubococcygeal line,PCL)耻骨下缘至末节尾骨关节的连线,以作为解剖的标志线。(2)肛门直肠角(ARA),直肠的后缘与肛管的中轴线的交角,主要反应的是耻骨直肠肌活动情况,对诊断盆底痉挛综合征等有较大作用。静息时为98°±13°,力排时为114°±14°。(3)肛门直肠结合点(ARJ),直肠远端变窄处和交界处。(4)肛上距:肛管上部即肛管直肠结合部,肛上距为肛管上部中点至耻尾线的垂直距离,中点在耻尾线以上为负值,中点在耻尾线以下为正值。(5)肛管长度:肛管上部中点至肛门的距离,男性为(39±5)mm,女性为(34±4)mm。
2.1.2 功能性出口梗阻排粪造影的X线、MRI表现
RC:RC也称之为直肠膨出,是指直肠壶腹部远端呈囊袋状突出超过6 mm。X线片上直肠前突程度可分为3度,轻度:前突深度为0.6~1.5 cm;中度:前突深度为1.6~3.0 cm;重度:前突深度≥3.0 cm,和或者伴有其他异常。MRI测量直肠前突的大小和程度是看肠壁超过正常预期直肠前壁的深度,为力排像时直肠壁向前呈囊袋突出的程度,同样参照X线诊断标准分级。检查过程中,RC的长度可伴随不同时相发生相应变化,但深度少变。直肠内脱垂:包括直肠内套叠和黏膜脱垂,前者是指直肠壁全层下移并突向肛缘方向,当直肠壁套叠向下越过肛门即可诊断为直肠脱垂。直肠内套叠可分为直肠与直肠和直肠与肛内两种。
2.2 痔
根据2000年痔诊治暂行标准,痔是肛垫病理性肥大、移位及肛周皮下血管丛血流瘀滞形成的团块。肛垫是位于直肠末端的组织垫,由平滑肌纤维、结缔组织及血管丛构成的复合体。其功能是协助肛管括约肌,完善肛门的闭锁,起到水龙头的垫圈作用。医学所指痔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3种。(1)内痔:肛垫移位及病理性肥大。包括血管丛扩张、纤维支持结构松弛、断裂。(2)外痔:指血管性外痔,即肛周皮下血管丛扩张,表现为隆起的软团块。(3)混合痔:内痔和相应部位的外痔相融合。临床上痔主要依据病史和肛门物理检查、肛管直肠指检和肛门镜检,参照痔的分类和内痔分度做出诊断。通过CTA或者MRA,可以显示内痔曲张的内痔丛的同时,也可以显示门静脉高压患者相应分支血管曲张以及门体分流通道开放。
2.3直肠癌
直肠癌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该病在西方国家的发病率比较高。近年来,对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民的饮食结构开始逐渐不平衡,这就导致我国的直肠癌发病率不断上升,并且成为了一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由于过去结直肠癌的诊断多已较晚,5年生存率较低,加之直肠癌不同分期治疗方法有异,故提高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及对其进行准确分期对于患者治疗方法的选择及预后的判断至关重要。目前直肠癌临床可以通过临床病史结合直肠指检初步诊断,而影像诊断主要有X线(主要用结肠气钡双对比造影)、经直肠腔内超声(transrectalultrasonography,TRUS)、CT以及MRI。
结语:
近年来,医学影像技术发展迅速,极大的提高了肛门直肠病变的早期诊断效率,尤其是MRI技术,诊断方式更加简便,诊断信息更加准确,为肛门直肠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有效依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胃肠外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秀,熊芳.直肠腔内超声检查在痔诊疗中的意义[J].中国临床医生,2014,05:11-13+4.
[2]陈富军,谢亚锋,李刚,彭旭东,贺平.肛瘘的影像学诊断现状[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2,03:210-212.
论文作者:李惠1,郭锰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7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
标签:直肠论文; 肛门论文; 内痔论文; 直肠癌论文; 造影论文; 外痔论文; 功能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7月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