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规划工作的研究分析论文_郭淼,范瑜

配网规划工作的研究分析论文_郭淼,范瑜

(国网晋中供电公司 山西晋中 030600)

摘要:电网规划是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电力企业自身长远发展规划的重要基础之一。伴随着我国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配网的规划和建设中,通过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已经全面的提高了配网规划和建设的水平。当前配网的要求就是以配网的自动化为基础,为配网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以便于使城市的电力事业在配电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基础上,其供电质量以及稳定可靠性能得到保证、用电负荷实现有效控制。

关键词:配网;规划;自动化

1 配网规划和建设的现状分析

伴随着我国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配网的规划和建设中,通过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已经全面的提高了配网规划和建设的水平。但是,在配网规划和建设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前提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 供电半径过长,电源的分布规划不科学

在配网的规划和建设中,存在着供电半径过长,电源分布规划不科学的问题。由于配网需要一个长期的规划,但是一些早期不合理的规划造成了电源分布不合理的问题,进而造成了电能的浪费,不利于供电企业的长远发展。另外,供电半径过长,一方面给供电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另外一方面也造成了电能在传输的过程中的严重损耗,造成经济损失,影响到整个电力行业的发展。

1.2 网络结构设计不周全

在配网的规划和设计过程中,还存在着网络结构设计不周全的问题。在进行配网规划的时候,由于规划的不科学,不合理,导致网络结构设计存在严重的问题,在配网日后的使用过程中,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故障,为检修和维修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和经济上的损失,还影响到供电的可靠性和合理性,不利于供电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长远发展。

1.3 线路故障率高

在配网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线路故障率高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大大的影响到了供电的可靠性和用电的安全性。线路故障由于一些自然的因素无法完全避免,但是通过对线路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能够有效的减少线路故障的发生率。另外,由于线路在规划时受当时环境和技术的影响,输电线路多数选择了高架线的方式。但是随着环境的恶化严重,高架线的损毁率严重。供电保证性降低,维修难度与安全无法估算。

2 改善配网规划的原则

2.1城市配网规划与建设的思路

(1)提高城区电力网整体的供电能力,根除供电“卡脖子”现象。(2)提高城区配网安全运行水平,增强抗御自然灾害和事故的能力,城区内的供电可靠率达到99.92%以上。(3)提高电能质量,降低线损,城区配电网电压合格率达到99.10%以上;线损率降低到5%以下。(4)注重环境保护,城区内的变电、配电设施建设与环境相协调,电磁环境符合标准。

2.2 电源点选址及线路走廊安排

(1)客观条件要求电力企业必须提前做好电源点的选址及线路走廊的构建。城市的发展,给电力部门重新布点及新增线路走廊的空间十分有限,即使勉强安排了新的电源点以及线路走廊,也会因约束因素太多使布局不合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改革的深入,电力企业的职能也发生了转变,现在的电力企业与用户的用电关系变成了一种纯粹的合同关系,电力企业自身对其他行业和部门的影响也十分有限;而另一方面,电力企业虽然是企业,但却是特殊的企业,是和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企业,供电企业担负的社会责任重大,服务社会的宗旨所有供电企业必须始终坚持。因此,政府、供电企业应该共同关心、共同努力,为电力供应提供必要的环境,以保障电力的持续有效供应。(3)城市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了政府及电力企业必须把眼光放得更长远。除非遇到毁灭性的灾难,城市的发展将永远不会间断,而随着城市繁荣程度的加深以及人类需求的不断提高,考虑到前面所讨论的能源的消费与使用过程,除非将来有可以替代电能的其它形式的能源被有效地采用,否则,城市的用电密度只会越来越大。(4)10kV线路走廊应优先考虑电缆沟,其次是电缆排管敷设,尽量减少电缆直埋。应当指出,用地功能的不同是决定负荷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但由于在城市发展规划过程中,除了少数用地如成片的大学校区其远景负荷密度可以基本确定外,其它大部分地方的密度或由于土地本身很难成片长期明确其用户性质,或由于用户的用电需求具有不确定性,或由于同一块土地上的用户对象在一段时间内会发生变化等等原因导致了城市绝大部分区域的负荷密度具有不确定性。从实际情况来看,除了少数地区的远景负荷密度可以基本确定外,其它大部分地方的负荷密度都呈无限上涨的趋势,只有靠将来人为加以控制。

3 城市配网规划的策略

3.1 规划人员对城市配网进行规划,首选需要选择设计规划理念,以使规划工作达到规范化,这些理念主要包括长期规划、施工设计、网络规划几个方面。长期规划,即管理人员在对城市电力系统负荷、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配网中线路设备配备现状、几年来配网变化情况等信息资料做好搜集的基础上,设计出未来投资的项目于网络构架模式。施工设计则是指规划人员必须以各网络元件作为基础,对其结构设计方法、设计所需材料设备等,加以清晰的设计。网络规划主要用来辅助开展当前的投资项目。

3.2 配网规划人员还要以分段、分期、分步的原则为依据就,推动配网规划工作的阶段性实施。就通信网络结构的规划工作来讲,目前,设计人员可以采取单阶段和多阶段的扩展规划方法实施规划设计,单阶段的规划要以规划开端设计数据为基础,计量规划末端的数据,多阶段的规划则是要以前一阶段规划的结果为前提,探讨其对现阶段规划的影响,在此影响基础上,综合考虑本阶段与全部过程的规划要求,实施具体的设计规划工作。同时,重点将主站设计成一次到位、逐步推广扩展的方式。

3.3 规划人员对配网进行规划,应当以配网工作的阶段性需求、未来整体变化趋势、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当前经济实力等作为基础,合理地选择电压等级及网络接线方式、配电系统设备(架空线路、电力电缆、配电变压器、无功补偿设备)等,并优化完善故障停电规范、安全管理准则,以提升电力系统工作的可靠性能,保证配电规划在满足现阶段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对于未来发展需求的高效应对。以网络接线方式的选择为例,规划人员应当以灵活性、可靠性、便捷性、占用空间、自动化技术现状等方面为依据,尽可能地推动普通接线的标准化以及高压的接线的简化。

4 结语

在进行配网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需要全面的了解配网规划建设中存在着的问题,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以提高配网规划和建设的水平,促进电力行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安徽省电力科学研究院,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实施细则[z].安徽省电力公司生产技术部,2010.

[2]韦河.城市配电网规划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2(35).

[3]艾红峰.有关城市配电网规划的深入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3).

[4]杨泓,李刚,韩建军.城市配电网规划及存在问题分析[J].内蒙古电力技术,2009(05)

论文作者:郭淼,范瑜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0

标签:;  ;  ;  ;  ;  ;  ;  ;  

配网规划工作的研究分析论文_郭淼,范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