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型尿钠肽在慢性心功能不全病情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陈武

(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玉林537000)

[摘要]目的:探究B型尿钠肽慢性心功能不全病情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近年我院收治的158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心功能NYHA分级分为Ⅱ级组51例,Ⅲ级组53例,Ⅳ级组54例,另取同期到院呼吸困难的非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6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各组BNP和LVEF水平及病情评估、血BNP与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诊断关系。结果:观察组的血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随NYHA分级增高,血BNP水平而逐渐上升(P<0.05);LVEF与血BNP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65,P<0.05)。以BNP水平为100 pg/ml为阈值,血BNP诊断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敏感性为93.7%,特异性为88.7%。结论:血BNP可作为诊断慢性心功能不全的重要生化指标,且BNP水平越高,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病情越严重,对心功能分级有重要临床意义。

[关键词] B型尿钠肽;慢性心功能不全;诊断;病情评估

慢性心功能不全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心脏舒缩功能障碍,也是一种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表现。既往临床常依靠查体、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措施进行综合诊断,但对评定病情严重程度则具有局限性[1]。B型尿钠肽(BNP)是由心肌细胞合成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天然激素,对维持血容量稳态具有重要作用,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BNP水平变化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早期诊断及其病情严重程度具有特殊的临床意义[2]。对此,本文将对近年我院收治的158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行BNP检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宗旨为探究BNP在慢性心功能不全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8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作为观察组,均符合Framingham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3],其中男82例,女76例;年龄60~83岁,平均(72.6±2.4)岁;疾病:高血压心脏病39例,冠心病75例,风湿性心脏病28例,扩张型心肌病16例;根据心功能NYHA分级分为:Ⅱ级组51例,Ⅲ级组53例,Ⅳ级组54例。另选取同期到院收治的呼吸困难的非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62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2例,女30例;年龄61~82岁,平均(71.9±2.8)岁。排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脑血管意外、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感染、内分泌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各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除病情不同,其他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抽取清晨空腹肘静脉血3ml,置入含有肝素锂抗凝管种,常温下以3000r/分进行离心10min,再取其血清。应用Roche 602全自动分析仪,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BNP含量,试剂由与仪器配套使用的原装试剂盒,实验室检测均严格按照仪器操作及试剂说明书完成。所有研究对象在BNP检测后同步进行左室射血分数(LVEF)检测,采用PHILIPS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5~4.0MHz,测定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和舒张末期容积后计算LVEF分数,取3个心动周期的均值。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各组BNP和LVEF水平及病情评估

观察组的血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随NYHA分级增高,血BNP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P<0.05);LVEF随着血BNP水平升高而下降,两者之间呈负相关关系(r=-0.65,P<0.05)。(详见表1)

表1 各组BNP和LVEF的水平比较(x±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Ⅱ级组比较,△P<0.05;与Ⅲ级组比较,★P<0.05。

2.2血BNP与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诊断关系

观察组共158例,其中血BNP≥100 pg/ml者148例,<100 pg/ml者10例;对照组共62例,其中血BNP≥100 pg/ml者7例,<100 pg/ml者55例。若以BNP水平为100 pg/ml为阈值,血BNP诊断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敏感性为93.7%(148/158),特异性为88.7%(55/62)。

3讨论

心功能不全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后结局,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主要风险因素之一,因此及时、便捷、快速地诊断心功能不全,并评估心功能不全病情严重程度,对及时治疗、降低潜在病死率尤为重要[4]。

2016 年ACC/AHA/HFSA的心力衰竭诊治临床指南中[5],明确指出将血BNP作为心力衰竭诊断的客观指标之一。BNP是一种由心肌细胞合成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天然激素,主要储存于心室肌内,是心室膨胀的应激产物,且其分泌量随心室充盈压的高低而变化。在慢性心功能不全时,因心肌扩张、心室壁重构、心室负荷增大,在活化酶的作用下将BNP前体快速分解并释放入血,以调节心脏功能,增加尿/钠排泄,降低心脏前负荷,抑制交感神经系统释放儿茶酚胺,改善血管收缩,控制血压升高[6]。因此,检测血浆BNP水平在心功能不全生化诊断中日益受到重视。

BNP作为心衰定量标志物,可有效反应左室收缩功能障碍、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等心功能障碍情况[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血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随NYHA分级增高,血BNP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P<0.05)。LVEF随着血BNP水平升高而下降,两者之间呈负相关关系(r=-0.65,P<0.05)。结果提示,血BNP水平高低可反应患者心功能状态,且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升高,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BNP水平也显著升高,表明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BNP水平呈正相关,临床可根据检测血BNP水平,以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

有研究报道[8],临床有30-40%的慢性心功能不全伴有呼吸困难者,因难以确诊而影响临床预后。本研究中,以BNP水平为100 pg/ml为阈值,血BNP诊断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敏感性为93.7%,特异性为88.7%。结果提示,BNP反应心功能障碍更为敏感,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在鉴别诊断慢性心功能不全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血BNP可作为诊断慢性心功能不全的重要生化指标,且BNP水平越高,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病情越严重,对心功能分级有重要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倩红,陆有为,陆洁,等.血浆N端B型钠尿肽原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价值的研究[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6,15(09):683-687.

[2]廖娟,张红苗.cTnI、NT-BNP水平与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相关性[J].中外健康文摘,2013, 12(48):264-266.

[3]刘火根,顾凌,施云弟,等.神经通气耦联指数联合B型钠尿肽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撤机的预测价值[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6,28(09):790-795.

[4]周其华,周启侠.血浆脑钠肽与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在心功能不全和肺部细菌感染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5, 13(01):23-24.

[5]景大军.探讨脑钠肽测定在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15):94.

[6]李嫚,赵伟.B型钠脲肽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J].医学信息,2015, 30(36):34-34.

[7]徐建国,潘娅静,李钰,等.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在1型心肾综合征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14,7(02):93-97.

[8]王婷,李结华.hs-CRP、BNP和cTnI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MACE的预测价值[J].重庆医学,2017,46(03):380-382.

论文作者:陈武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4月上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3

标签:;  ;  ;  ;  ;  ;  ;  ;  

B型尿钠肽在慢性心功能不全病情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陈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