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思想研究论文

习近平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思想研究论文

习近平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思想研究

赵永勤,郎 妍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 南充 637002)

[摘 要] 习近平同志在公开讲话、慰问信等中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时代价值、教师角色和使命担当、教师队伍的素质结构、教师队伍建设的实现路径进行了阐述。这些思想为我国当前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指引。

[关键词] 习近平;教师队伍建设 ;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并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以确保教师队伍建设成效。习近平同志也在多个场合通过公开讲话、慰问信等方式,强调了教师工作的重要意义,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形成了完整的教师队伍建设思想。习近平基于对教育本质的深刻洞察,高瞻远瞩、审时度势论述了教师队伍建设的时代价值,从对教师的角色和使命担当出发,构建起了教师立体全面的素质结构,并为教师队伍素质的全面提升提出了实现路径及其策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思想,对于我国当前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

一、教师队伍建设的时代价值和动力源泉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直接实践者。习近平立足人类发展、时代进步、我国国情及学生成才四个角度,对教育本质及其功能进行了全面分析。“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基于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战略意义,我们可以认为教育活动的功能担当,既意味着教师队伍的职业责任和发展动力,也意味着教师职业的时代价值。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我们以教育功能的实现作为追求和奋斗目标之时,我们既明确了前进方向,又充满着持续的发展动力。

(一)教育是人类迈向更加美好明天的重要途径

教育是人类社会的文明遗传基因,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直接主要承担者。当前,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缩小了不同国家的时空距离,世界各国的国际交往日益频繁,不同国家在各个领域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空前深化,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联,需要全球教育之间的共同对话、合作和扶持。习近平立足人类文明传承的视角看待教育事业,以高瞻远瞩的国际视野论述了教育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作用。首先,教育是传承文明,培养人才,开创人类美好未来的根本途径。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举行的“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1]。他在致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启动仪式的贺信中强调,人类社会需要教育培养人才,需要通过教育传授已知、更新旧知、开掘新知、探索未知,从而使人们能够更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更好创造美好未来[2]。正是基于教育对人类社会重要价值的认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对外教育交流和开放,积极支持发展中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同世界各国人民一起,推动人类迈向更加美好明天。

教育是和平理念在世界人民心中生根发芽的重要途径。习近平在谈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发展历史时指出,通过文明交流、平等教育、普及科学以消除隔阂、偏见和仇视,播撒和平理念的种子是这一国际组织的初衷和使命,我们不仅要继续坚守这种美好的期待和憧憬,还要通过跨越国界和时空的教育等活动,来实现不同文明的平等交流、互鉴,以此成为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友谊,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3]

Experimental research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new steel frame PVC plastic template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民族发展、社会进步与民生需求出发,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部署,做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设计,并指出教师队伍对于学生个人成长和民族发展的重要意义。“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也明确指出,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

(二)教育是时代发展的人才培养之需

第一,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教师是新生代成长和发展的守护者、引领者。教师要立足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高度审视自己的职业价值,教师作为党和人民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明确自身担负着社会责任和使命,把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作为自我理想信念的基本组成;教师要忠于伟大的教育事业,在新时代争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的信仰者、传播者和忠实的社会主义实践者,有效提升理论、制度、道路和文化的自信心,成为新时代的弘扬者、正能量的激发者和传递者。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生产、传播与产业应用速度不断加快,知识日新月异,更新周期较以往已显著缩短。同时,在高新技术发展强力推动下,社会各个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倚重高科技融入。科技需要人才,21世纪不同企业、国家之间竞争最激烈的当属人才竞争。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顺利推进也需一大批优秀人才,而人才需要教师培养。习近平从时代发展出发强调教育的价值,这就为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一个时代命题。教育是新生一代获取系统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时代发展所需人才的摇篮所在。但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使得教师在培养人才之时须重新思考斯宾塞“教育是为人的未来美好生活做准备的活动”的命题,教育要给人的未来提供什么样的“核心素养”,才能更好地为时代发展提供较好而非十足准备,然后思考教师有效应对的应然素质及提升策略。

(三)教育是我国优质教育发展的国情之需

我国优质教育发展是民生之需。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教育领域中,人民对教育的追求和教育发展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就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国情之一。“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5]。教育是民生之首,它事关亿万家庭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是群众感受最直接、也是最关心的民生、民心基础工程。

优质教育发展也是民族发展和国家建设之需。教育是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人才摇篮。

习近平从人类发展视角出发阐述教育的重要价值,充分体现了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情怀。“地球村落”中各国利益相关,休戚与共,中国历来主张的“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世界观、义利观,对于世界的共同繁荣与进步,对于人类整体的命运走向显得尤为重要。习近平的教育观既是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的系列“中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对教育事业发展以及教师队伍建设时代价值的深刻阐述。对此,教师情怀要深,要形成较高的时代站位,视野开阔,心系国家,心怀世界,以“为世界人民谋幸福”的伟大情怀与价值立场,审视自身平凡而伟大的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贡献。

第二,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人之模范,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榜样。师德师风往往是社会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正是因为个别教师师德水平低下,影响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因此,强调教师的道德情操显得尤为重要。实际上,教师要成为学生锤炼道德品质的引路人,也应首先拥有较高的道德情操,教师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往往能够起到“其身正,不令而从”的教育效果。在教育实践中,较高的道德水平也是教师树立自身权威,促使学生遵从教师要求,确保教育教学秩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教师的角色和使命担当

校园建设中,对安全的重视不仅体现在对网络设备的投入,而且还体现在对安全维护人员配备上。国内大部分高校,没有专门的编制去配备网络安全人员。网络中心的工作人员只是负责服务器、存储设备的基本维护。导致一旦发生安全问题,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快速处理。

(一)教师立德树人的育人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八一学校座谈时指出,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要明确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10]。这一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教育工作关于“育什么人、怎样育人、为谁育人以及谁来育人”的最基本问题,为新时代教育确立了明确的价值导向。面对这一使命,教师需要立场坚定地强化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尤其注重对学生道德成长的引领。

教师要成为学生锤炼品德的引路人。习近平同志形象生动地把青少年阶段比喻为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教师的精心引导和栽培,以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习近平对青少年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和教师重要作用的论述,启发教师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优化学生品德的培养路径。

教师是“人之模范”,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进行自我道德塑造。教师是学生最直接、最重要的榜样引领,其向师性使教师极易成为对其产生巨大影响力的重要他人。教师是学生道德养成的一面镜子,一个旗帜,其为人处世背后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倾向都可能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信仰选择、价值判断和道德实践方向。教师道德生活的瑕疵,价值观的偏颇、人格品质中的缺憾都会影响到学生正确价值信念的建构。教师只有通过崇高品德,优秀人格才能对学生形成“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榜样感染、带动作用;其次,教师要善于通过自己的学识、经验及经历激起学生对真诚、善良、美好的渴求,同时根据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特点和规律,抓住学生品德形成的关键期,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对其道德发展的方向偏差及时纠偏。

(二)教师要担当知识和文化的传承使命

习近平同志2014年考察北师大时着重提及,他非常不同意将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教科书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当将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11]。习近平在不同场合也多次谈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这一文化传承使命对于教师思考承担什么样的职业角色,以及如何履行这些角色提供了重要启发。

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教育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前有文化知识与新生一代青少年学生之间的沟通者。知识学习和文化传承是新生一代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滋养。教师要精于学科知识传授,并做好授业、解惑之责,使学生能够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中获得素养的全面提升。

公式(3)中ω0表示截距,ω1表示虚拟变量系数,ω2表示稳健性对“好消息”的反应速度,γ3表示内部控制评价主体的系数,ω4表示稳健性对“坏消息”的反应速度,ω7表示ω4与ω2的差值,DRt表示虚拟变量,Rt表示公司在t会计年度的股票回报率,ε表示随机扰动项。

教师要成为思想和真理的传播者。教师要审慎思考知识、思想、真理之间的关系,切实认识到知识占有并非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教师要以知识学习为基础和媒介,促使学生在占有知识的基础上,在自我头脑之中形成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正确反应,成为一个思想和真理的拥有者。

行至厂房,广东新华订购的第二台“剑桥-12000高速胶装联动线”正在包装,等待交付。该系统是一款高速、高自动化的胶订生产线,班产量可达10万册,能够大幅提高效率,节省人工。据了解,原来国内高速胶订联动线完全依赖进口,而“剑桥-12000高速胶装联动线”推出后,凭借高效率、高稳定性、高性价比,完全替代了进口。目前,湖南天闻新华、北京新华、山东新华、河南新华、江苏凤凰新华、辽宁新华、湖北新华、江西新华、新疆新华、安徽新华、福建新华、广东新华、云南新华、山西新华等国内90%以上的大型新华印刷企业都购买了该系统。

教师要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是教育的资源,教育作为实现人类文化基因传承的重要工具,总是一定社会文化的锁定、传承和创新。五千多年文明史孕育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深邃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不断壮大的精神养料,是中华民族浓厚的文化软实力。为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于传统优秀文化的理解、掌握和内化,教师应自觉承担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播和弘扬职责,为新时代我国文化强国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执行能力直接决定了行政管理的实效性,在行政管理的整个过程中执行能力贯彻了全过程,换言之,执行能力是一种能够实现管理目标的方式和手段,因此,高校的领导层和决策层必须要强化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执行能力,从而提高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让行政管理工作能够落到实处。

教师要成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数次强调创新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作用。他深刻思考如何创新、靠什么创新的问题,用“创新智慧”领航中国行稳致远[12]。知识和文化的积累是为了更好地形成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只有在创新思维的统领之下,知识和文化的聚集才更有价值,而且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本身也需要在传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因此,教师要成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要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努力成为教育改革实践的奋进者,以主体身份拥抱变革,主动探索和创造,不断突破,积极进行创新教育教学的实践,打造能够促进学生创新思维意识和能力提升的金课,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巧妙的教学环节设计创造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

公式中:Cre—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Ie—经济资源承载指数;Qe—为研究区内国内生产总值;Qpo—参照区人口数量;Qeo—参照区国内生产总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市八一学校时指出,教师要做好“四个引路人”,即“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8]。习近平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教师做的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9]。习近平对新时代教师应当承担的角色论述,观点相互交映,为教师认识职业职责和使命担当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教师要秉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传道使命

习近平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语重心长地说:“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公认的核心价值观。它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他还指出:“传道是第一位的,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13]

可达性评价方法中应用较成熟的是由Radke和Mu[31]提出的两步移动搜索法(Two-Step Floating Catchment Area method, 2SFCA),其优点在于考虑了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空间分布,同时兼顾两者的相互作用关系.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对它进行了改进,考虑了距离衰减因素以提高精度.具体步骤如下[32]:

习近平这一观点在当前社会思潮繁杂的时代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世界格局正在产生巨大变化,社会思潮相互激荡与碰撞,意识形态鱼目混杂,教育领域也是各种思想的交锋之地。为避免错误思潮和观念对青少年价值领域的侵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在教育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教师就必须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传道者,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烈认同,培养其热爱祖国、奉献祖国的爱国情怀。

教师承担学生奉献祖国引路人的角色。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烈认同,并内化生成爱国主义情怀。青少年学生是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脊梁。青少年的价值观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未来社会的价值观走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汇了国家、社会和公民的基本价值要求,它是由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和吸收有益的世界文明成果而建立,是社会主义本质和时代精神的双重体现。它实际回答了我们需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和社会,培育什么样的社会公民的关键问题,为社会各界各个领域的运行提供了思想和价值方向。教师要以知识传承为媒,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烈认同,形成热爱祖国、奉献祖国的高度民族自豪感、责任心,让爱国主义情怀在学生心中牢固扎根。其次,教师要以榜样示范之力,成为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教师工作充满着极强的奉献性,教师要成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奉献精神的践履者,为学生成长,为祖国的人才培养奉献自我,引领学生形成奉献祖国的坚定信念。

教师要成为引领和助力学生品格、品行、品味提升的大先生。教师是学生社会化的推动者和重要他人,教师不能仅仅成为传递知识的教书匠,更应该是首先引领学生成长的大先生;教师要引领学生树建远大理想,把个人小我的理想融入祖国发展的宏伟蓝图之中,与时代发展需求结合起来,与国家和人民共命运,从而更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素质结构

2014年,习近平同志考察北京师范大学,在勉励广大师生的讲话中提出教师的“四有”标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14],这为教师素质提供了前进方向和发展框架,具有鲜明与饱满的时代内涵。教师在此素质结构框架指引下,需要着力思考“四有”素质的内涵及其自我践行举措。

时代发展要求教育与时俱进,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建设应积极相应时代发展的人才培养需求。习近平在2016年9月9日视察北京八一学校时指出“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愈发凸显”[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指出“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是当今世界的重要发展特征,时代正在孕育新一轮科技和工业革命。我国已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根本性民生工程切实抓紧抓好”[5]。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也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从我国优质教育发展的国情之需出发,教师既要认识到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同时也要思考什么是好的教育,以及如何实现更好的教育的问题。对于什么是好的教育,人民群众的观点总是价值多元而有很大差异的,教师需立足时代和国家发展之需,审慎、深入、独立思考教育的本质,并不断提升自我素养,多种途径提高自我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扎实知识功底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基石,知识储备充足,视野开阔,教师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知识经济的出现,教育层面的新知识、新事物也层出不穷,固守自我旧有知识,必然会造成教师知识的狭窄化。教师要立足知识发展前沿,刻苦钻研,严谨笃学,提高知识拥有量和新鲜度,以渊博学识成就为师之道。

第四,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13]。教师的仁爱之心既是良好的师生关系构建的核心,又是教学成效得以确保的必要条件。教师可以拥有不同的教学风格,但是爱将是教师为师的永恒主题。教师的爱既包括职业爱、师爱,也包括所有美好事物的爱,以对真善美的追求之心达成和成就仁爱。

四、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路径

习近平不仅指出了教师队伍建设的方向,构建了素质结构框架,还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实现路径。习近平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高校教师要“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15]。这四个坚持虽然主要是对高校教师提出成长要求,但细思起来,所有层次的教师都可以之为自我成长的路径选择。

乔瞧仍然住在西大街,越秀是在深夜找上门的。乔瞧开门,认出是越秀,脸色一下变了,就要关门。越秀死命挤,头挤了进来,肩膀和身子卡在了门外。

教师是承担教书育人工作的专业人员。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成才、成人的事业,教书即知识的传播和传承,只是教育的手段。通过教育活动的展开,帮助一个人真正成为一个人,成为独特的他自己,这才是教师职业价值的最终目标指向。教书和育人工作相辅相成,教书手段最终指向育人价值,育人目标也必须通过教书手段来实现。高等教育教师的工作如此,基础教育领域教师更应如此。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和关键时期,教师只有教书育人相统一,才能成为经师与人师的合体,成为助力学生成长的大先生。

语言尤其是口头语言是教师展开教育工作的主要手段,但是“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是学生成长的榜样示范,在立德树人教育实践中,既需言传更需身教。教师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履者,“知行合一,言行一致”,才能以较强的榜样指引之力,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和养成之效。

教师的自我养成和完善是持续一生的重要事业。教师的持续成长不仅需要经验的累积,更需要教师潜下心来在教育科学研究之中持续反思。人们常会关注到高校教师的教育科研之责,却易忘记中小学教师应有的教育科研工作者的身份。

教书育人既要精心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同时也要精益求精做好教育科研,思考教育之道的潜心问道之事,探寻教育科学规律才,能更好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成效。同时,教育是社会大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中的师生生活于学校教育世界之中。更是生活于社会系统之中,因此,教师的潜心问道无法也不能脱离实际的社会而存在。只有充分思考社会和时代发展所需,才能更好地提升潜心问道的实践成效;否则闭门造车式的自娱自乐型教育研究只能使其教育人才培养成效南辕北辙。

曼香罗驾乘壶天晓的灰色翼龙,像小飞虫似的从一个暗洞里钻进去,又从另一个暗洞里钻出来。飞鼠追兵紧随其后,在云洞里穿梭。频繁地闪来躲去,让大家都有些晕头转向,因此谁也没敢先发第一枪,以免误伤同伴。开始还和曼香罗并驾齐驱的宴西园,不一会儿便去向不明,他乘着棕色翼龙,再也没有出现在云团之外。或许,他又迷路了。

自由和规范是学术研究的两个相互矛盾而又相互促进的基本原则。自由是学术的灵魂,但是任何自由总是相对的。教师的学术研究只有在遵循科研的基本准则的规范和约束下,才是获得真正的相对自由。诚信、严谨等学术规则是优良的学术研究环境得以形成的重要保障,也只有在这种环境下,教师才能更为独立、自主、创新地展开自我的学术研究,才能在学术研究的统一规范基础上开展交流、对话,促进思想的互通有无和实践中教育教学水平的相互增进。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视频贺词[N].2013-09-27.

[2]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习近平奥巴马致贺信[EB/OL].http://cpc.people.com.cn/n/2013/0422/c64094-21222426.html,2013-04-22.

[3]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EB/OL].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1061112,2019-05-01.

[4][10]霍小光、张晓松.习近平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强调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J].人民教育,2016.18(6-9).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8-01/31/content_5262659.htm,2018-01-20.

[6]薛永武.习近平十九大报告的人才战略思想及其启示[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

[7]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EB/OL].http://jhsjk.people.cn/article/25629946,2014-09-10.

[8][13]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4(10).

[9]习近平寄语教师金句:要成为塑造学生的“大先生”[EB/OL].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0276689, 2018-09-06.

[11]习近平: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909/c1024-25628978.html,2014-09-09

[12]刘复兴,王慧娟.习近平关于教育改革创新的思想[J].兰州学刊,2018(1).

[14]杨修平.习近平总书记“四有”好老师的教育哲学意蕴[J].中国教育学刊,2018(7).

[15]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http://cpc.people.com.cn/n1/2016/1209/c64094-28936173.html,2016-12-09.

Xi Jinping ’s Thought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Team

ZHAO Yongqin, LANG Yan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 637002,China )

Abstract : In the public speech and condolence letter, Comrade Xi Jinping published a series of important exposit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ing staff. He carried out the era value of the teacher team construction, the role of the teacher and the mission, the quality structure of the teaching staff, and the realization path of the teacher team. set forth. These ideas provide an important direc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ent teaching force in China.

Key words : Xi Jinping;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group; thought

[中图分类号] G4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5843(2019)08-0070-06

[收稿日期] 2019-05-13

[基金项目] 南充市社会科学研究“ 十三五” 规划2018年度项目“基于实践取向的乡村教师培训模式研究”(项目编号:NC2018B167);西华师范大学2017年度校级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基于‘反思—实践’教师教育范式的课堂教学改革实验”(项目编号:xjjgxh2017288)。

[作者简介] 赵永勤(1980-),女,河南周口人,硕士,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研究。郎妍(1991-),女,山东潍坊人,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在读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教师教育研究。

[DOI ]10.13980/j.cnki.xdjykx.2019.08.013

(责任编辑:宇美臻)

标签:;  ;  ;  ;  

习近平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思想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