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徽地方博物馆馆藏文物保护工作的认知与思考
——以蚌埠市博物馆为例
寇魏
(蚌埠市博物馆,安徽 蚌埠 233000)
摘 要: 文物是人类古代文明的延续,是古代人民智慧结晶的表现之一。透过文物我们能够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文化等状况。文物不仅对于人们认识历史有重大的意义,更可以揭示历史发展规律,促进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因此,保护文物有深刻的意义。博物馆具有文物保存、收藏的重要职能,各地市博物馆收藏了很多与地方历史文化息息相关的重要文物,努力做好馆藏文物的保护工作对于保存地方历史文化和城市记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是以蚌埠市博物馆为实例,介绍博物馆馆藏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并且以蚌埠市博物馆的实际情况分析、整理其中好的工作做法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设性的解决意见。希望借此来为各地博物馆馆藏文物保护工作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 博物馆;文物保护;问题不足;工作方法
“夏之新也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作为禹会诸侯之地,“珠城”蚌埠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馆藏珍贵文物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在省内都居于前列,馆藏文物保护工作意义重大。随着经济发展与文物保护工作矛盾日益突出,在科技水平日益发展、信息网络发达的时代背景下,地方博物馆馆藏文物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长期以来,因地方博物馆工作普遍存在的客观因素,加之对馆藏文物保护工作的主观认识严重不足,地方馆藏文物保护工作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阻碍了地方博物馆馆藏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目前迫切需要改进思想,发现馆藏文物保护工作中优秀的工作做法和存在的不足并解决问题,让更多珍贵的地方历史文物可以传世,城市记忆得以保存。
1 蚌埠市博物馆馆藏文物保护工作概述
蚌埠市博物馆现有藏品万余件,类别包括青铜器、陶瓷器、书画、杂项(玉器、石器、金银器、石刻等),其中一级文物81件(套),二级文物98件(套),三级文物1289件(套)。在馆藏文物保护方面,蚌埠市博物馆终始坚持“保护为主、利用为辅”的工作方针,在方针指导下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开展相关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曾对文物保护工作做出重大批示:文物保护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的作用,可谓是利在千秋。
其中如张民省先生的《对“孔子难题”的认识与解读》[47],陈延斌教授等的《宗规族训的敦族睦邻教化与中国传统社会的治理》[48],以及王庆红博士的《唐宋录事参军法定职能演变探究》[49],或于辨析思想渊源中提出一些新颖简介,或是归纳详细史料有参考价值。限于篇幅,不多举例证。
后茬玉米播种前,处理T5、T6土壤碱解氮含量显著高于处理 T3,处理 T4、T5、T6 之间差异不显著,处理T4显著高于处理 T1、T2,处理 T4、T3之间差异不显著。其中处理 T6、T5、T4、T3 土壤碱解氮含量相较于前茬收获后分别增加 36.38%、34.64%、26.33%、8.40%,处理T1、T2土壤碱解氮含量比前茬收获后分别增加2.81%、2.05%。数据表明,试验小区经半年的休养其土壤碱解氮含量都有所增加,其中含有沼肥处理的小区土壤碱解氮含量增加显著,并且施加沼肥比例越高的处理土壤碱解氮含量增加越多。
1.1 落实文物工作政策,加强馆藏文物保护
文物保护工作始终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绿色发展理念,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贯彻“只有保护好,才能利用好”的重要举措,落实“让文物活起来”的指导思想。蚌埠市博物馆近年来顺利完成新馆建设工作、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2017年12月双墩遗址、禹会村遗址双双入选国家第三批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2018年获评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
1.2 狠抓落实,勇于担当,扎实开展基础工作
田野文物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之一,在地方历史和社会风气发展的研究中具有独特作用,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保护好田野文物对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有积极的作用。由于田野文物较馆藏文物有明显的分散性和不确定性,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不仅面临着自然灾害的破坏和自然环境的威胁,还受到人类活动的破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田野文物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现已经有大量的田野文物被发掘出来,所以博物馆对田野文物的保护也迫在眉睫。例如,古墓葬、遗址及石刻等田野文物,处于比较偏远之地,保护工作的难度大。要运用多种有效方式,科学有效地做好田野文物的保护工作。例如,江苏省淮安市建立的文物及旅游监控系统,可将文物点信息第一时间传递到各级文物部门负责人手机及监控设备上,实时处理突发事件。此外,要加强执法组织建设工作,组建强有力的基层文保员队伍和专业人才队伍,营造良好的文物保护氛围,实现田野文物保护。
1.3 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努力做好防范措施
完善的规章制度体系是博物馆开展各项工作的保障和基础。而在这方面,蚌埠市博物馆做得还是比较欠缺,具体表现在日常管理混乱、安全保障欠缺、宣传教育不足、职工处理办法不清晰等。正因为没有完善的体系、明确的规定来规范每个人的行为,博物馆组织方面难免混乱,失职渎职时常发生。而这些情况在各地方博物馆中或多或少地都有存在。因此,文物保护工作必须要在完善的制度体系支持下才能更好地开展。
1.4 充分利用馆藏资源,保护成果惠及人民
蚌埠市博物馆拥有极其庞大的文物资源。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文物的价值也在不断增加。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博物馆文物安全面临的问题除了防盗这一项外,消防安全、公共场馆应急、防恐等全新的安防问题不断涌现。近年来尤为突出的四川绵竹灵官楼大火、巴西国家博物馆大火、巴黎圣母院大火等国内外一系列博物馆安全事故,究其最终原因大多是安保措施不到位,应急队伍薄弱。虽然在博物馆的正常管理中也有属于自己的保安队伍,但是队伍整体素质较低,且没有相应的消防应急资质。在探讨地方博物馆馆藏文物安全工作之后会发现,地方博物馆对保安的重视严重不足,仅借助钢化玻璃和监控系统等措施,从而导致保安队伍组织懒散,没有一套严格合理的建设体系。更有甚者,有的地方博物馆多在社会上招聘保安,并没有在正规公司进行招聘,大多博物馆安保人员并没有掌握相关的技能和应急措施。
2 蚌埠市博物馆当前馆藏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问题及不足
2.1 安全应急队伍薄弱
蚌埠市博物馆在充分利用现有馆藏资源的同时,进一步为丰富馆藏文物,不断征集历代青铜器、瓷器、陶器等文物400余件(套)。其中2017年为打造“淮河流域古代名家书画展”征集历代书画名家作品120余幅,大大提升了馆藏书画文物水平,也为优秀展览的推出提供了馆藏基础。积极开展公共考古活动,打造社教品牌,“博物馆进社区”“文博大讲堂”“小小考古家”“小小志愿者”等活动不断地将文物保护工作成果送到老百姓身边,深受市民群众欢迎。
2.2 缺乏专业文物保护人才
从人力资源方面来看,蚌埠市博物馆目前严重缺乏文物保护的专业人才,这样的问题成为文物保护工作顺利开展的绊脚石。通过对地方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现状的了解,不难发现现阶段地方博物馆文物保护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工作水平低,或者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老一辈保护人员能力强、责任心重,而新一代的保护人员工作效率低、拥有专业技术人才较少、水平不够,而且工作积极性不高,缺少责任感,带着这样的状态去工作,文物保护工作存在严重风险。
2.3 馆藏文物保护工作规章制度不完善
蚌埠市博物馆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不断强化“工作到哪里,安全责任就延伸到哪里”的保障机制,构建扎实有效的物防、技防、人防等防护体系,充分保障了文物和观众参观的安全,做到开馆至今文物工作零事故。
2.4 过失行为处理不当
首先,对馆内馆藏文物保护工作人员进行文物保护技能的培训,让每一名馆内与文物相关的工作人员充分了解并掌握对各项文物的不同保护措施。其次,在博物馆工作人员招聘过程中,招收具备专业素养的专业人才,定时组织馆内文物工作者召开例会,一起探讨学习新的技能,让所有的专业人员认识自己不足,从心底热爱工作,不仅仅培养他们的专业技能,更要培养综合素质。
3 加强地方博物馆馆藏文物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
3.1 加强文物保护人才队伍建设
在对当前地方博物馆工作的分析中,发现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对工作人员工作上的控制不到位。简言之就是在当下文物保护工作中存在很多不合理、不可控的因素,而这些因素大多是人为性的。规章制度的欠缺、专业业务知识培训的匮乏,导致工作人员缺乏责任感和处理细节问题的能力不足。在具体工作上也不够完善,具体表现在博物馆内部文物保存和应急措施上。如果过失行为处理不当,难免在工作中忽视细节,进而破坏文物。
3.2 重点保护田野文物
在做好馆藏库房文物保护工作的同时,充分考虑展厅文物保护工作。展厅内展柜均配有恒温、恒湿设备,目视范围内均配有专门管理员及安保人员,确保文物安全。严格按照国家文物库房建设标准改造建设了1300多平方米的文物库房,达到防虫、防潮、防蛀、防盗、恒温、恒湿要求,配备了密集柜、囊匣、陈列柜等专用设备。计划加强文物藏品数据库建设,将文物藏品的描述、图片、生命史制成电子数据,建立文物电子档案,目前此项工作正在进行。
传统的巡检过程基本上依赖于人的主动性,这种巡检方式难免存在巡检人员监管问题(如:巡检人员消极怠工、漏检、误检)、记录方式问题(如:手工记录、记录效率低、记录漏项或出错)、维护管理问题(如:管理人员难以准确、全面地了解巡检状况,不能及时制定最佳的设备保养和维修方案)以及巡检工作量问题等[2-4]。因此,非常有必要采取自动化的手段,提升巡检质量,减少巡检工作量。
3.3 要大力争取和利用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
文物保护工作不仅仅是工作人员和博物馆的责任,更需要政府的扶持和帮助,国家文物局、安徽省文物局每年会投入大量文物保护专项经费。不仅在政策上加强对文物保护工作的支持,还从行动上为文物保护提供资金保障。要根据本馆实际情况,按照时间截点申报专项资金,利用项目资金,完善库房、展厅文物保护设施。正是因为有了政府的资金扶持,地方文物保护工作才能够更好地开展。
陈大勇长叹一口气,心想:姑且不论党争,光凭玳瑁眼镜今天的宽厚仁义,就觉得他够江湖够义气。他仁义我陈大勇岂能无情?
3.4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国家已经出台了关于文物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针对文物保护工作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其中涉及到文物账目管理、保存、鉴别等多项内容。在执行上具体表现为:建立合理规范的管理模式和严格的保护管理体系;紧紧围绕国家方针政策开展工作,增强法律意识,掌握法律规则;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完善规章制度,保证文物分类鉴别和保护保存工作井然有序地开展。有了良好的规章制度,还必须要严格执行,树立规章制度的威信,才能最大程度发挥规章制度的效力。工作人员应严格依规办事,行为失当也要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处罚,要培养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只有如此,健全的规章制度才能更好地维持下去。
3.5 保护、利用有机结合,“让文物活起来”
“保护利用,保护在前”,明确地指出了在开展文物保护工作时,首先要对文物进行最正确的保护。而在当下,社会风气浮躁,经济发展快速,许多人在发展中只看到了经济效益,而没有看到社会效益,这是错误的思想。各地方博物馆可以充分利用馆藏文物资源及平台优势大力开展公共考古活动,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文物对社会大众的吸引力。此外,博物馆展览是文物保护工作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通过展览,更能展现出地方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适时打造或引进优秀的展览,提升原有常设展览,将有效促进文物保护成果惠及人民。不仅如此,更应以展示文物保护成果及制定文物保护法规的方式来展现地方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工作水平。例如,可以开展文物保护宣传活动,通过走进社区或通过媒体来展示一些图片,内容可以是文物保护的价值、文物背后的故事、文物保护法规、文物保护真实案例等,让公众增强文物保护意识,了解文物藏品蕴含的历史文化,从而充分利用公众的力量提高博物馆文物保护水平。
一天,曾国藩坐在窗前,就着窗外的光线大声朗读《左传》,读得正专心,突然听到有人大声吼道:“曾国藩,你把窗户的光都挡住了,我怎么看书呀,还不赶紧挪开!”曾国藩停下来,侧身一看,是自己床铺对面的杨甫瑞。此时,杨甫瑞其实并未读书,而且他的床靠着窗户的另一侧,也未完全遮住光线。曾国藩很生气,想和他理论,但还是压住了火气,把凳子移到自己的床前,重新读起来。
3.6 鼓励全民参与,发挥公共考古作用
2018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新的时代背景下,博物馆的开放性日益突出,在馆藏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上还应该体现全民性。只有让民众真正了解这项工作,才能让民众在内心深处有责任感和积极参与的意识。不仅仅是社会、个人参与,更可以让企业参与,可以通过企业来衍生更多的文化创意产品。对企业而言,结合文物进行产品创新可以增强企业文化的底蕴。
4 结语
安徽地方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保护工作近年来在国家、省市文物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以及各地文博工作者的努力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问题及不足仍然存在,在馆藏文物保护工作方面依然任重道远。总而言之,馆藏文物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意义重大,不仅可以满足地方市民的精神世界的需求,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还可以展现地方的历史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应该得到充分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张晖.关于对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的思考[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7(5):107-109.
[2]段艺专.加强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的思考[J].文物世界,[J].2012(2):72-73+48.
[3]孙亚娣.地方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J].低碳世界,[J].2018(5):359-360.
[4]闫洪森.试论中小博物馆文物保护与修复[J].文物修复与研究,2016(00):636-639.
【作者简介】 寇魏(1990—),本科,就职于蚌埠市博物馆,研究方向:现代博物馆管理、蚌埠地方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