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国际化的含义及其测度指标_企业经济论文

经济国际化的含义及其测度指标_企业经济论文

经济国际化的涵义及其衡量指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涵义论文,指标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经济国际化是指一国经济发展超越了国界的范围,与国际经济联系不断扩大和深化、进而达到相互融合的过程。经济国际化,从微观经济主体来看,表现为国际企业应该有全球性战略目标和动机,并能按照全球经营目标来选择世界各地最佳商业机会;从宏观经济主体来看,表现为一国或一个地区的经济活动应在更大程度上纳入世界商品经济体系之中,以全球市场为目标,从世界范围内配置各种资源要素,加快产品、资金、技术、劳务和人才的跨国流动。因此,经济国际化的核心内容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经济国际化在具体内容上表现为商品和生产要素日益扩大和跨国流动,这种流动一般采取从初级的商品贸易向比较高级的要素(技术、资金和管理等)流动的方式演进,从而使经济国际化进程由局部性、单项性逐步过渡到全局性和综合性。具体到某一国家来看,经济国际化表现为一国不断开放其国内市场和国内经济逐步融入国际经济的过程。在国内经济承受力允许的范围内,开放的程度越高,经济国际化进度就愈快。

经济国际化与对外开放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对外开放基本上属于单向性政策取向,具体表现为奖出限入、多卖少买,即在设法增加出口赚取外汇的同时,以高关税和多种非关税措施努力限制外来商品进入本国市场,刻意追求贸易顺差;而在资金和技术方面则是奖入限出,即通过各种优惠政策措施吸引外国资本和技术流入本国,限制本国资本流向国际市场。经济国际化则是指全方位、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意味着本国经济全面推向世界市场,完全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

经济国际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以社会分工发展和交换关系的扩大为基础的,以获得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商品交换和市场经济发展是没有空间限制的,为了追逐生产和经营的比较优势,必须打破地区和国家的界限,在更大范围和更大空间上优化资源的配置。事实上,任何一个国家内部所能提供的资源和技术总是有限的,市场经营空间和投资机会也是有限的,推进经济国际化,不仅可以弥补国内某些资源的不足,而且可以拓展市场经营空间,创造更多的投资机会和市场盈利机会,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经济国际化发展受国际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制约。经济国际化表现为一国逐步拓展外部经济联系,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过程,是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联系互动的结果。因此,这一进程必然会受到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制约。良好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必然会推进一国经济国际化进程,反之,则会制约经济国际化进程。另外,经济国际化也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和体制选择有很大的关系,外向型发展战略和自由贸易体制,有利于促进经济国际化发展;反之,内向型发展战略和保护型贸易体制,则会延缓经济国际化的发展。一国参与国际分工与交换的程度,国与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发展程度还有赖于各种国际贸易规则进行规范,因此,健全的国际贸易体制和稳定的国际贸易秩序对于一国经济国际化发展是有利的。

不同国家的国情特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这就决定了各国在经济国际化发展水平上必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任何国家,特别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都不能脱离开本国的实际情况去盲目追求经济国际化的发展水平,而应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科学的经济发展战略,选择正确的贸易体制,循序渐进地推进经济国际化进程。

(二)

企业国际化是与经济国际化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也是经济国际化的微观基础。所谓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经营突破了国界的界线,从事跨国性的商品、劳务、资金和技术经营活动,以及从事跨国界的人员管理等。笔者认为,一个企业国际化水平的高低,主要通过三个指标加以衡量:一是海外资产占企业总资产的比例,如雀巢食品公司海外资产占公司总资产的比例为90%左右;二是海外职工人数占公司职工总数的比例,雀巢食品公司海外职工人数占公司职工总数的比例高达95%;三是海外销售额(或净收入)占公司总销售额(或总净收入)的比例。如美国埃克森石油公司,海外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例为70%左右。显然,一个企业的海外资产、海外职工和海外销售额愈多,比重愈大,那么,该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就愈高。

传统的跨国公司理论认为,经济国际化进程是由两个密切联系和不可分割的过程组成的,这就是“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所谓生产国际化,是指由于生产社会化的高度发展,生产过程超出了民族和国家界限,在国际范围内逐步形成一个整体,每个国家的生产都成为这个整体中相互依赖和相互补充的一个组成部分。生产国际化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新技术革命的突飞猛进,生产力的发展突破了国界的限制,不仅仅在部门之间,而且部门和生产工艺内部的生产协作和生产专业化程度也大大提高,开始了生产国际化的新阶段,使各国的社会再生产日益成为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

所谓资本国际化,是指资本超越了国界限制在国际范围内不断运动的过程。资本国际化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各国资本的循环与周转不受民族和国家的影响,以全球为其活动的场所。

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日益加强的趋势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生产国际化的发展是资本国际化发展的基础,资本国际化是生产国际化发展的动力,两个过程的交织和叠加构成了经济国际化的进程。

(三)

经济国际化的核心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主要包括贸易国际化、资本国际化、生产国际化以及与此相对应的政策、体制和技术标准的国际化等方面的内容。依据经济国际化的具体涵义,衡量经济国际化程度的主要指标有:

1.衡量贸易国际化程度,一般用贸易依存度表示。贸易依存度又称之为外贸依存度,是指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口贸易的依赖程度,用进出口总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表示,比重越高,则贸易的国际化程度越高。贸易依存度,实际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总量的实现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比重高,就意味着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对外部经济和外部市场的依赖性高。

2.衡量资本国际化的程度,可以用三个指标表示:第一,直接投资流量。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年之内利用外资和到国外投资的总量。因此,直接投资流量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直接投资流出量,即该国一年之内到国外投资的总额;二是直接投资流入量,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年之内吸收国外投资的总量。显然,直接投资流量越大,则该国的对外投资能力和吸引外资的能力越强,资本的国际化程度越高。第二,资本依存度。资本依存度是指国际收支中长期资本流动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该指标反映了在完成国内生产总值的过程中对国际资本的依赖程度,如果结合外资在国内资本形成中的比重指标可以更深入地反映实际情况。比重越大,则资本的国际化程度越高。1995年,我国的资本依存度为16.5%。第三,外国投资占国内总投资的比重。在我国,目前外国投资占国内总投资的比重约占17%左右。

3.衡量生产国际化的程度可以用生产依存度表示。生产依存度是指本国企业境外生产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这一指标反映了我国企业跨国生产发展水平的高低。

4.衡量一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指标有实际关税总水平和对外开放度。第一,实际关税总水平是指关税收入总额占进口贸易总额的比重。该指标反映了国内市场的实际开放程度,如果结合有关非关税措施的指标则更能说明问题。1995年我国实际关税总水平为2.6%。第二, 对外开放度是衡量一国经济参与国际分工和对外开放的程度。测定这一指标的主要要素有一国利用外资总额、市场准入条件(如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知识产权保护、投资环境等)、开放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比重、在全部行业中外资进入的领域及比重等。改革开放20年以来,我国共利用外资5491.82亿美元,在256个行业中,外资进入的行业领域占91%左右。上述指标主要用于具体评价一国经济和国内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衡量一国的经济体制、政策和技术标准是否符合国际规则的要求。

(四)

经济国际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二战之后,世界经济的国际化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就目前而论,经济国际化已不是世界经济个别领域的现象,而是囊括各个领域的普遍现象。同时,世界经济国际化现在已不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特有趋势,而且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共同趋势。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国际贸易不断扩大,对外投资规模不断增加,金融资本跨国流动正在加快,科学技术的多国协作与应用以及国家间的区域经济合作日益加强。上述因素的相互交织作用必然会导致生产的国际化、资本的国际化和贸易的国际化,从面促进了世界经济国际化趋势的加强。例如,1995年,世界贸易额已突破6万亿美元,其中商品贸易额达到了48750亿美元,服务贸易额达到了2300亿美元。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国际贸易是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互动,各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实现要通过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才能达到。另外,近10多年来,产业资本的国际化趋势也有了明显的增强,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额急剧上升,1985年~1990年间,世界对外投资平均年增长近30%,1990~1995年,富国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增加了两倍,达1120亿美元。1995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3250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并使各国经济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随着世界经济国际化趋势的加强,各国经济对世界市场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进入国际市场,介入国际竞争已经成为各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基本动力。目前,发达国家的出口贸易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经占到30%以上,各国经济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之间的共同经济利益使各国经济逐步融为一体。目前,大型跨国公司已经形成了遍布全球的生产网络和销售网络。在某国本土设立的企业并不一定属于本国,设在东道国的企业,虽然给某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但也会给东道国带来巨额资金、先进的管理、先进的技术和新的市场营销渠道。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国籍、国界的概念将日益模糊,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和设备的国际流动性越来越强,世界经济发展正在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我国是一个资源短缺的发展中国家,人均资源占有量很少,面临的发展任务十分艰巨,而各种发展的约束条件又十分苛刻。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短缺矛盾,我们一方面要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提高企业的经济素质,努力降低能耗物耗;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积极谋求国际多边合作和区域经济合作,扩大利用国际资源。通过介入国际竞争和国际经济大循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要鼓励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直接利用国际资本、技术和资源,在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下,把扩大利用国外稀缺性战略性资源、获取先进技术和占领国际市场作为对外投资的重点,开辟利用国外市场和国外资源的新途径。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逐步扩大,经济国际化水平日渐提高,但是,在我国经济国际化进程中,仍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一是在对外贸易中,存在着重出口,轻进口的现象,出口产品的档次和结构水平较低,效益不好;二是在利用外资中存在着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利用外资的技术含量不高,对传统产业的改造能力不强;三是重资金的输入,轻资金的输出,远没有形成资金进出结合、双向流动的良性循环;四是企业结构落后,经营机制不活,人员素质较低,竞争意识和国际化意识薄弱,远不适应经济国际化发展的要求;五是政策和立法工作滞后,法律保障不到位,信息情报工作落后,对国际市场行情预测不及时、不到位,难以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上述问题不解决,势必会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提高。

因此,为了加快我国的经济国际化进程,我们必须努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通过外贸体制改革和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提高外贸企业的经营素质,逐步优化外贸进出口结构,努力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档次,加快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二要在加快利用外资步伐的同时,注意提高所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技术含量,加快利用外资改造我国的传统产业,推进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三要从政策法律上鼓励能够发挥我国比较经济优势的对外直接投资,眼睛向外,直接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和各种资源条件,开辟利用国际市场和国外资源的新途径;四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步骤,加快外贸人才的培养,培养一大批会外语、懂业务、熟悉国际金融、国际营销和国际经济法的专门人材;按照国际惯例和国际规范办事,使我国的外经外贸工作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五要加强外经外贸法制建设,依法对外经外贸工作进行管理,依法保护外商的合法利益,逐步优化吸引外资的软环境;大力加强经济信息和经济情报工作,搞好对国际市场行情的预测预报工作,使宏观经济决策和微观决策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之上。

标签:;  ;  ;  ;  ;  ;  ;  

经济国际化的含义及其测度指标_企业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