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惠州516081)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城市化建设日新月异,给路桥工程施工质量带来一定的考验。做好路桥工程建设工作,有助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而要想使路桥工程的质量得到有效保证,融入现代化施工技术非常重要。其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路桥工程施工中一大关键技术。本文在分析将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于路桥工程中的必要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具体应用进行了探究,希望以此为路桥工程建设工作的完善及优化提供具有价值的参考凭据。
关键词:路桥工程;混凝土技术;质量管控
前言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稳健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城市化进程速度也逐渐加快。路桥工程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成分,做好其建设工作,能够疏通城市交通,使城市更快、更好地发展。长期工作经验表明,在路桥工程建设工作当中,需融入现代化施工技术,这样才能够使路桥工程的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1路桥工程施工建设阶段混凝土技术的应用
1.1配比、拌合
混凝土技术在路桥工程建设阶段的应用,首先体现在配比、拌合环节。施工人员应当选择与浇筑方法相一致的混凝土材料,根据实际情况降低其中的水灰配比含量,也可合理降低坍落度。施工人员要对混凝土材料加以严格选择,在选择所要应用的水泥时,应着重选择硅盐酸水泥,并且保证硅盐酸水泥的具体强度达到混凝土配比的标准。此外,施工人员还应对骨料的含泥量等指标加以严格衡量。
施工人员在选择好相应材料之后,要对配比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一定要避免错配、少配等现象发生。在进行混凝土拌合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实时检测混凝土中骨料的含水比,若骨料中的含水比不符合混凝土技术的使用标准,施工人员一定要及时进行调整。此外,施工人员在混凝土拌合的过程中要保证投料环节的质量,将投料数量的多少控制在拌合设备的标准容量内,还要注意拌合过程中的离析现象。
1.2运输
施工人员在对混凝土进行配比及拌合之后,就要开始相应的运输工作。在运输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如果选择垂直运输的形式,施工人员可应用大型的机械设备,如起重机、提升架等;如果施工人员是在施工现场进行混凝土的运输工作,可以选用小型的推车或翻斗车;若在楼面位置进行施工,施工人员在运输混凝土的时候只能选择小型的手推车,以保证运输过程的安全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混凝土的运输过程中,施工人员一定要保证其均质性和流动性,发现离析、沁水等现象的时候,一定要及时解决。此外,施工人员还应注意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是否出现了砂浆流失现象。施工人员若想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可以在施工现场的附近选择合理位置进行混凝土拌合等,以减少周转数,确保混凝土可以快速运往施工地点。
1.3模板施工
在路桥工程建设阶段,混凝土施工、荷载钢筋等是混凝土最为主要的用途,施工人员应做好模板的相关工作。在设计模板及安装模板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严格遵循操作标准来进行, 特别是对于跨度较大的箱梁支架等, 要进行严格的科学论证才能进行。施工人员应满足模板的可拼装性与可拆卸性,保证模板的性能,避免在日后施工中出现变形等现象。在模板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还应选择吸水性较小、抗腐蚀能力强的模板,以此保证模板施工的应用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铺设
在路桥施工的建设阶段,混凝土的铺设是最为重要的应用之一,需要施工人员给予高度关注。混凝土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在铺设混凝土的过程中采用了跳仓浇筑的形式,保证了伸缩缝与施工缝之间的无缝对接,在每一个施工区段之内,施工人员每隔6m就会进行支模,保证隔跨浇筑工作的顺利进行。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内部强度与施工要求相契合,施工人员就会将首次浇筑之后的混凝土路面作为后续浇筑工作的侧模。
该工程的施工人员在配比、拌合等环节结束之后,利用罐车运输混凝土,将其卸于模内。施工人员在出料环节与铺筑环节中,将卸料的主要高度维持在 1.5m,并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离析现象。在具体铺设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选择了纵向分条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应用过程中可以保证铺设工作的一致性,不会出现较大缝隙。施工人员从该工程的一端开始进行铺设,将拌制好的混凝土拌合物倒入已经架设好的支模内,并且保证混凝土的铺设厚度高于支模高度2cm。由于该工程的施工人员对混凝土铺设环节十分重视,因此确保了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需要注意的是,施工人员应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来控制混凝土材料的数量,保证铺设工作的横断面符合相关标准,还应保证铺设工作的连贯性。
2路桥工程施工建设阶段混凝土技术的质量管控
2.1加强养护
施工单位若想做好混凝土技术的质量管控工作,就需要加强对其的养护。施工单位应当专门委派人员进行混凝土养护,保证混凝土的湿润度。养护人员应当确保养护时间达到相关要求,保证混凝土的强度符合工程的设计施工标准。养护人员应对混凝土进行合理保温,避免混凝土的表面热度快速扩散,还要确保混凝土在不同气温环境下温差较小,以免其表面出现大量的裂缝。混凝土在浇筑成形之后,养护人员应当及时用麻片等对其进行覆盖,还要在麻片等覆盖物的表层适当洒水,合理延长混凝土的养护时间,让其表层温度在可控范围内缓慢下降。
2.2控制温度
混凝土技术的质量管控效果,还需要相关人员利用控制温度的方法来保证。施工人员在混凝土浇筑等过程中,要时刻保证其具体的入模温度,这样就能有效降低混凝土内部结构的温度应力。施工人员可以先冷却砂石、骨料等内部温度,这样就能使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得以下降。如果是在夏天进行施工,施工人员就应当避免混凝土的浇筑厚度过厚,可以使相对较薄的混凝土浇筑层发挥散热功能。此外,施工人员还可以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在其内部安装水管,注入冷水,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
2.3规范操作
施工单位想要保证混凝土技术的质量管控效果,还需要让施工人员按照相应的施工规范进行操作。施工单位可以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让其树立规范施工的意识,真正理解规范施工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之上,施工单位应建立完善的混凝土施工管理规范条例,让所有施工人员按照规范进行操作。施工单位应加强考核,保证混凝土技术应用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根据相关规范进行的,一旦发现操作存在相应问题,就要及时与施工人员沟通并及时解决。
需要注意的是,施工单位对于操作不规范的施工人员,可以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让其认识到规范操作的重要意义及整体价值。但是,在进行惩罚的过程中,不应过于严苛,要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
3结语
综合所述,在市政路桥工程建设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非常重要。将混凝土施工技术融入应用过程中,首先需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然后再对混凝土施工期间的各项技术加以完善。基于整体层面分析,在合理、科学地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基础上,能够使市政路桥工程质量得到有效保证,进而为城市建设的进步及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广俊.路桥施工问题与质量管理措施解析[J].信息化建设,2016(01)
[2]王立东.路桥工程施工中的过渡段施工技术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07)
[3]范利民.路桥工程技术存在的问题[J].民营科技,2015(06)
论文作者:黄亮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12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0
标签:混凝土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作论文; 质量论文; 工程论文; 模板论文; 《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12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