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体育观及其改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人论文,体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个国家对体育的认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标志着一个国家科技、教育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越快,综合国力越强,人们的文明程度与文化生活水平也就越高,即物质文明得到改善后,精神文明也就相应地得到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普遍提高,对体育的认识也更加深刻,对体育的参与意识也越强。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体育事业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在新的历史形势下,中国人的体育观与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的差距,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中国人的体育观
1.群众的学校体育观
由于过去应试教育遗留下的各种弊端和现在社会高学历的竞争,使大部分群众对教育产生曲解,以学习成绩来衡量和评价一切。这些因素导致学校教育片面地追求升学率,只重视学生的智育学习,而忽略了体育教育,出现了重智轻体现象。对大连市某学校70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学生每周语数外课几乎天天有,而体育课每周仅有两课时;在课余时间内,有51.5%的学生忙于做作业,而从事体育活动的学生仅占总数的15.5%。
另外,在走访部分学校中发现,许多学校的体育器材、设施匮乏,有的学校仅有的体育器材也年久失修,危险系数较高。一项调查显示,某校有70%左右的学生对学校的体育器材设备持不满意态度。从学校体育设备的问题上,也反映出了重智轻体现象的严重性。
2.体育爱好者的体育观
自《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奥运争光计划》颁布后,人们对体育的认识又有所提高,喜爱和关心体育的人数不断增加,准确地说是竞技运动的观赏者增多了。例如,我国自开展足球职业联赛以来,各种球迷俱乐部、球迷协会如雨后春笋,许多人跻身于球迷的行列中,为足球比赛助威和呐喊。类似球迷的这些人只对竞技运动的观赏性和竞争性感兴趣,他们不能称之为体育爱好者,只是竞技的观赏者。真正的体育爱好者应该亲身参与体育活动,通过体育达到“育体”和“育人”的目的。
我国真正的体育爱好者并不多,其参与体育的形式和方法也比较单一,仅限于个人自由活动,缺乏全民性和社会性。大多数人只是利用早晚一点空闲时间,走一走,跑一跑。
许多人虽参与了体育活动,但缺乏技术和理论上的指导。许多人认为,只要运动不论什么方法都会有益于健康。可见,许多体育爱好者没有树立科学的体育观。
3.体育工作者的体育观
我国从70年代开始讨论大小体育观,其焦点落在体育与竞技的争论上。林笑峰曾提出竞技不是体育,二者有本质的区别。当初体育界许多人士无法接受。但随着人们研究不断深入和认识不断提高,20年后的今天,人们已清楚地认识到:体育与竞技有本质的区别,不能用竞技代替体育,更不能以体育之名行竞技之实。分析我国以前的体育发展情况可以看出,体育被竞技所代替,误以为只要竞技搞好了,体育事业就会发展和提高。在清楚体育与竞技的本质后,国家颁布了许多体育政策和法规,但只是流于形式,很难在实际中加以贯彻和落实。时至今日,由于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重竞技轻体育的思想依然存在。近些年来,我国自上而下出台了许多关于竞技训练和比赛方面的方法和措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例如中国的足球,自开展职业联赛以来,搞得热火朝天,各种训练中心和俱乐部不断出现,高薪聘请外国教练,巨额转会外籍球员。这样的事情在竞技中屡见不鲜,但对于国民体质的健康却很少有人问津。虽然国家已经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但在实践中缺乏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很难落实。加之人们受传统体育观念的影响,误以为开几个运动会,做几个团体操,搞点群众性体育活动,就算落实了全民健身计划,其实质还是在做表面文章。根本解决不了改善和增强民族体质的大问题。
近些年来,由于国家对竞技的倍加关注,我国的竞技运动出现了一些闪光点,但很快就销声匿迹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运动员缺乏心理和教育方面的训练,使运动员整体素质不高,片面追求运动成绩和技术动作,忽略了育人这一关键环节。
二、观念的转变
1.学校教育要重体
学校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不仅严重地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更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目前教育部门已对减负制定和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但重要的不在于政策的制定,而在于对政策的实施以及对减负的正确认识。
为保证学生适应素质教育,必须“减负”和“加体”双管齐下。我们提出的目标是减负增效,科学育体。学校体育不仅要增强学生的体质,还包括人格的完善,健康心理的培养。要从以内容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以终身体育为导向,以“育人”和“育心”为最终目标。要将体育与健康相结合,体现出健康体育和快乐体育的特色,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强身健体,真正去享受体育,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2.更新体育观念
现在社会上普遍认为中国人的体育意识增强了,“体育大世界,”“体育新闻”,“足球之夜”收视率如何如何提高;球迷乘飞机随主队到处加油助威等等,但这些不能认为是体育爱好者的体育观增强或提高了。体育是要靠自身参与活动来锻炼身体,身体运动是别人所无法取代的。而观看竞技比赛只是一种娱乐,可以愉悦身心,调节生活,但这不是体育。我们要变听、读、看这样被动的“竞技欣赏者”为“主动运动的体育爱好者”。
一名真正的体育爱好者,要亲身参与运动,每天要有进行身体锻炼,有理论作指导,进行科学的育体。
3.竞技与育人相结合
我们切不可片面追求运动成绩而忽略了竞技中的“育人”和“育心”功能。竞技运动发展至今,由于受市场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开始走向了异化,例如竞技过度的商业化,过分的职业化,滥用兴奋剂等,这些都是竞技片面追求夺标任务,忽略了育人功能,使竞技的教育功能弱化的结果。在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今日,竞技欲求科学地发展,必须走竞技与育人结合之路,完成其“夺标”和“育人”的两大工程。竞技和体育都有其身体运动这一特点,应互相借鉴、互相促进,竞技应借体育的教育功能而重视“育人”。科技的发展要以人为本,竞技培养的人才应由过去的“体能型”向“智能型”转变,通过不断的教育,使其素质能全面地提高。作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只有自身素质很高时,才能成为赛场上的常青之树。中国的竞技运动只有借助于体育的教育功能,才能完成“育人夺标”的任务,使中国的竞技事业向世界第一集团挺进,实现奥运争光计划。
体育本身就是教育的一部分,体育要转变过去那种“重体轻育”的观念。《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意味着国家非常重视全民的身体健康状况,要求全民积极地行动起来,投身于体育热潮中,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来强身健体,陶冶身心,调节人际关系。只有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教育群众,增强民族的整体素质,方可圆我们的体育强国之梦。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的体育观念也在不断的增强,只有科学地理解体育,才能认识体育,形成正确的体育观。为了我国的体育事业能够健康、持续、稳定地发展,必须转变各种不科学的体育观念,树立科学的体育观。实践与历史证明:科学的体育观,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错误的体育观,将干扰和阻碍体育的前进。
标签:体育论文; 竞技体育论文;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