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世通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四川省 成都市 610110)
基金项目:2017年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项目(MBXH17YB45)
摘要:十九大以来,众多行业企业间在探索各自适合自身发展的新时代企业模式时发现是否重视“匠人”文化正成为影响企业转型升级关键一环,由此培养与之相适应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变得愈发迫切。校企合作机制是普通高校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开设特色专业、革新校企互动机制和升级产学研合作等四个方面,通过归纳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建工分院在实际中行之有效的途径,构建基于校企合作机制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关键词:技术应用型人才;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一、研究背景
在社会各行业领域中,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多样化的,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相当大。而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严格按照职业岗位的理论与技能知识要求,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目前的高等职校仍存在不能打破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以学科专业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导致学生动手差、技能差的尴尬现象。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基本方向,也是职业学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更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途径。目前,90%的高等职业学校以 “订单式”“产学结合”“工学结合”不同形式来实施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通过整合校企双方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将学生在学校的理论知识学习与在企业的实践技能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出职业技能强、职业素养高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现状梳理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从2008年开始,就开始在建筑工程分院摸索并逐步推行校企合作,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从推行、实践的过程情况来看,仍有许多尚需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在教学过程中,校企双方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视度不够,特别是企业方,未把技能人才培养纳入到企业的价值链中,仅仅把学校看作是为企业提供廉价劳动力的用工单位。一方面,学生没能接受专业课程系统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训练,未能获得相关专业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出现“无证”现象;另一方面,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与在企业的实践进行有机结合的程度不深,未能使“学中做,做中学”的职业技能培养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要改变这一现状,这就要求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在已有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基础上,对校企双方合作现状及在对学生职业技能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并探索出改进的措施。
三、方法与策略
下面以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建工分院为例,通过梳理目前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集中性问题,从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角度出发,对于如何推进和优化校企合作进行整理。
(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理念机制
传统的高职类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通常实在国家通用标准的指导下,参照企业和行业标准,结合本校实际来统筹考虑的。要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际出发来谋划校企合作,必须紧密参照各专业应用型人才应具有的相关能力,引进企业参与,并要求行业企业共同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着力打造“核心品牌专业+其他专业”的专业群,对接市场需求,优化专业布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建筑工程分院,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群的建设中,针对建筑工程技术这一学院特色重点专业,形成了相对完善的“1933”实践教学体系和“产教融合、校企一体”的双主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其他专业的建设中,探索实现“校企合作、三阶段工学交替、双证融通”、“练模块,做项目,定岗位”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模式。
(二)对接市场面向区域经济,孵化企业订单班
地方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必然与区域经济、行业经济密不可分。以地方经济为本并为之 服务,也是地方高校的立身之本。一般通过调研当地对人才的需求现状,开办特色专业这种途径去实施。创新和人才培养是企业发展的两大要素,地方高校与地方产业开展的对接合作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基础,使得双方在研发合作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方面有新的发展,双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惠共赢,共同促进发展。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建工分院位于成都市,为更好更快地适应四川建筑产业和未来建筑产业对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求,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学院已与中建五局三公司、成都市建工集团等50余家公司进行深入校企合作,探索开设了“四川蓝光嘉宝订单班”、 “鲁班创新人才实验班”、 “广联达创新人才实验班”等一系列校企共育人才订单班,为企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三)革新校企互动机制,提升研发力量和实践教学水平
决定校企合作深度开展的关键性指标是企业研发团队力量的充实和高校教师队伍实践教学水平的提升。两者都是为了更好地契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既要熟练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又要具备在生产一线的实践技能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建工分院自建院以来,逐步打造出“中央财政支持的建筑工程技术实训基地”和“四川省建设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实训基地”两个省级以上重点建设实训室,并建有多个专业实验实训室。师资队伍中有58%的教师来自企业一线,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四)创新校企合作内涵,推动产学研工作不断升级
随着合作的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到高校寻求合作,内容包括共同进行产品设计研发,共同申报科研项目及开发各类技术支撑平台。这类以“项目引领”的合作模式已成为发展趋势。因为对高校而言,可以让教师和学生全程参与合作,将专业所学运用于实践; 对企业来说,可以不断吸收新的设计理念,充实开发力量。在此过程中,决定校企合作深度开展的关键性指标是企业研发团队力量的充实和高校教师队伍实践教学水平的提升。
以近年来在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建工分院为例,为更好更快地适应我国建筑产业未来的发展和未来建筑产业对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求,顺应建筑产业结构调整,协同构建建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圈,建筑工程学院依托校企合作之路,不断探索和实践校企共育人才之路,并形成了具有自我特色的“产教融合、校企一体”的双主体专业人才培养格局。通过与企业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继续巩固在各自领域的优势,不断提升校企合作水平。
四、结语
本文围绕在基于校企合作机制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和现状展开讨论,并以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建工分院为例归纳出改进后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今后,我们将在带薪实习、拓宽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双师型”教师发展培育等方面做更多地深入探索和实践,期望为培养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提供更多可借鉴的合作经验。
参考文献:
[1]施新生,朱忠浩.校企合作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思考与 实践[J].化工职业技术教育,2006( 3) ∶6-8.
[2]黄旭,李忠华.把握结合点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 [J].中国高等教育,2004( 24) ∶31-32
[3]刘耀鹏.加强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军工技术人才 [J].机械职业教育,2007( 3) ∶11-13.
[4]杨叔子,张福润.创新之根在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 研究,2001( 2) ∶9-12.
[5]刘继安,陆登庭.教育是通向未来的钥匙[N].中国 教育报,2002-07-24(02)
作者简介:严世通(1990年—),男,讲师,研究方向为实践教学(校企合作)。
论文作者:严世通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2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5
标签:校企论文; 人才论文; 人才培养论文; 企业论文; 分院论文; 职业学院论文; 专业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2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