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区域居住空间的认识与建构_社会属性论文

论区域居住空间的认识与建构_社会属性论文

论地域生存空间的认知与建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认知论文,地域论文,空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修订日期:2013-06-17

1 生存空间的工具价值与建构

1.1 生存空间的工具特质

由物质和环境构成的地表空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自人类主宰世界以来,由特定地表空间构成的“生存空间”就被动地或被迫地成了我们改造和建构的客体对象,它的功效由人类来决定的成分越来越大,功利性和目的性越来越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空间被用来生产剩余价值,空间及空间生产、空间消费都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中介和手段,这确定了生存空间的客体地位和它越来越从属的工具价值。

从文明进步的轨迹看,工业文明导致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人类的定居性不断强化,以国家、城市为活动空间的基本范式被固定下来,人们在追求多样的城市、繁荣的经济、丰富的生活和宜居的环境等理想目标中,总是对特定地域空间的功能、效力和效率等方面提出要求,这种要求转化为意志和愿望,导致“人”这一主体对自身赖以生存的地表空间产生强烈的塑造感和建构动力,营造出多样复杂的功效空间,成为人类从事“扩大再生产”的空间工具。

所以,我们所依赖的地表空间已经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演化为生存与发展必须利用的工具,尤其是我们建构的各类功效空间,作为生存空间的有机组织部分,其“容器”功能和系统关系结构是其工具价值的特质。这一特质由于人类规模和能力的扩大已经从抽象虚无变得客观实在,已从无限广袤转化为整体局促,已从范围模糊实现了界限精划,已从功能自在天赋转变为人造建构专属。这一客观现实使人类发展面临“容器”和“关系平衡”效应:这是一个绝对的容器还是一个相对的容器?我们利用的潜力还有多大?如何与其他物种共存——是由我独用还是天赋共享?如何与我们自己共存?我们通过什么方式和技术扩大约束我们的“容器”?等等。回答上述问题需要从科学与哲学上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归纳起来,在人类发展生态文明转向的大背景下,关于生存空间问题需要在三个方面重建理论和认识的基础。①空间的自然价值与社会价值。我们对空间中要素的价值已经认识的非常清楚,但对包括自然和社会在内的空间的整体价值认识还比较模糊。人类将原本有机联系的自然系统分割的越来越破碎的过程中,空间的社会工具价值越来越突出,自然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统一面临巨大挑战。要创造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境况,需要理论上的重新建构。②空间的工具价值与要素的配置关系。是要素的自然和人为配置形成了实现的功效空间并决定了其工具特质、进而决定了生存空间的质量?还是空间的基本自然价值或复合价值约束并决定着要素的配置和自身的工具价值?如何使二者有机统一?如果我们首先建构实在的功效空间,那么如何改造指导我们发展的经济学理论以防止资本的极端逐利行为所导致的空间福利的损失?这是一个难题。更为重要的是,如何重塑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演化的逻辑关系和准则?这可能比认识地球从方的回归圆的所需要的认知时间还要长。③空间与经济社会各利益系统的相互作用。既有的理论在分析各利益系统的演化规律中,空间是虚无的,各系统间也是相互独立的。但现实世界中功效空间是实在的,尤其是社会空间具有排他性、分割性、固定化、距离感等特性[1]。如何将功效空间的特质和经济社会各种利益系统有机联系起来还需要在理论和方法方面完善和探索。这包括经济系统与功效空间系统的相互联系、社会系统与生存空间系统的相互作用、物质空间与行为活动的有机匹配等。更为重要的是,在生态文明转向发展中,如何确定彼此的因果关系显得越来越重要,这涉及二者谁规范谁的核心问题。社会建构方法和手段造就空间景观和行为是人类发展的一种方式,空间建构方法和手段规范社会行为也是人类发展的一种方式,但二者的出发点显然是不同的。

1.2 生存空间建构的价值观

生存空间的建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利用我们居于其中的地表空间,满足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但是,这一建构是否都必须以完全满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客观需要作为最终的价值取向和评判标准?这关乎我们与自然界的关系和我们所采取的行为。将我们自身置于自然界中,“主—客”关系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方面,也是我们建构生存空间一直遵守的基本宗旨,但在倡导生态文明的今天,应从“主客二元论”的基本价值取向向“主客一元论”的价值取向转向。

笛卡尔-牛顿哲学范式是工业文明的主流哲学范式,其基本特征是二元的存在论、还原主义的认识论和分析主义的方法论[2]。在这一范式下,由于突飞猛进的技术进步,使人类形成了一种普遍的观点,即“人类的智慧和技术进步为人类提供了‘无限的资源’,这种资源将解决‘世界是有限’的这个问题[3]”。将空间占有、空间分配、空间流通、空间消费完全按照商品等价交换的规律进行,客观上把空间作为塑造市场化的生产关系的工具[4]。在这一价值取向的指导下,形成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对生存空间的建构以改造为主,以狭义的人类福利为最高准则,攫取资源、彰显物欲是基本表象。从自然大系统看,人类活动的强化正在导致地球系统功能的“单一性”,这是人类社会面临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根源。

在倡导生态文明的今天,在利用我们既有的智慧、技术和手段解决我们面临的生态危机的同时,我们还必须在意识层面和理念上改善我们的行为,即以整体性的认识论、关联性的系统论、经济上的循环论、资源利用的俭约论、关系维系的协调论为指导建构我们的生存空间。以主客一元论代替主客二元论,以“生存中心主义”代替“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也就是在人类针对自然界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中,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和对人类自身的自觉改造统一起来,在改造自然中使人类自身得到改造。“自觉地”改造自身与“积极地”改造自然两者之间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相辅相成,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共生与互利。

1.3 生存空间建构的核心内容与目标

所谓空间建构是指对特定空间的合理属性、结构、质量、容量、能力、产出和伺服状态等设计一系列“文明准则”,确定其功能、效力和效率,以及对景观、行为、关系、范式的空间安排,是空间组织的观念基础和基本准则。空间建构的最高境界不仅表现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有意识的控制,而且表现为对生存环境的增益性建设与管理。具体而言,作为一种他组织,人类建构生存空间的主要内容集中在3个方面:①物质空间。以物质形式充填自然空间是人类建构生存空间的核心内容,主要是对各类功效空间的物质实体进行属性、结构、质量、容量、能力、产出和伺服状态等方面的预设或期望性安排,并以要素配置为手段形成实体景观和结构。其本质目的是确立享受自然提供的福利、满足人类的物欲、高效集约利用生存空间。②利益系统。所谓利益系统是指具有明确利益主体、表象和共性的相互作用与联系而形成的统一体或组织整体的事物的集合分布。对这一系统的建构就是对其体现的关系、行为和状态进行有目的的安排。现实中人类社会里存在的利益系统包括经济系统、社会系统、自然系统、社会—自然复合系统等,在此之下还可以分化为无数的子系统。③行为范式。对经济社会活动的行为、程度、目的的约束与引导也是空间建构的基本内容。从可持续的视角看,建构的目标是营造出多样的城市、繁荣的经济、丰富的生活和宜居的环境,如此,普世的空间行为范式是至关重要的,是不可或缺的。一切空间景观形态、空间结构模式都是人类某些空间行为范式的表象和作用结果。利用信息化和技术做支撑,构建生态文明框架下“集约效能化”的空间行为范式,应是人类需要不懈探索的主要方面。

2 生存空间的经济社会属性

2.1 生存空间的四维属性

综合起来看,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其建构的一系列生存空间或功效空间作为生产资料、生产工具、生产对象、生存环境的四维属性特征显得越来越重要,缺少对哪一种属性的认识和理解都有失偏颇。这四种属性作为一个系统整体左右着我们人类的空间行为以及社会的发展与进步。①生产资料。无论我们怎样切割我们的生存空间或环境,不管其尺度大小,除其内部包含的各种条件是我们进行生产所需要使用的资源外,其本身也是我们扩大再生产的资源和资料。②生产工具。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看,我们建构的功效空间也是人类进行自我生产、物质生产和文化建构(精神建构)的工具。③生产对象。由物质和环境构成的空间是我们建构的客观对象,我们所感知的各类功效空间是人类自身按照自我利益准则创造的一种“产品”。④生存环境。空间作为一个整体,是一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环境。我们感知的空间或我们所建构的功效空间就是我们的生存环境。

2.2 生产资料属性与空间创利

生存空间作为人类扩大再生产的基本资料,包含3个层次。①特定的生存空间或功效空间作为一个整体而体现的生产资料属性。这在现实世界中不胜枚举,如我们创设的尤其是以城市为代表的各种功效空间已经是我们繁衍生息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②特定功效空间中的各类物质要素,如土地、矿产、水资源、气候资源等,毋庸置疑是人类扩大再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虽然土地是这一生产资料属性的核心表征,但土地并不是全部,其核心特征是空间中各要素作为一个整体体现的生产资料价值。③特定空间内包括的非物质要素,如文化底蕴、行为范式、历史传承,以及各种固化的空间作用关系等,也是人类文明延续的基本资料。

功利性行为是利用空间作为生产资料的核心表征。趋利是生物界进化的本性,也是人类社会固有的本性,更是社会前进的动力。所以,人类为了生存而建构创设的各类功效空间,源于其自身的趋利本性。作为生产资料的空间,对其开发利用所体现的创利效果,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①可度量的效益,如经济学意义的经济效益等;②其所体现的效力,如容量、承载、能力、潜力等方面的表征;③其所体现的效应,如影响、势能、结构等;④精神层面的感知,如安全感、美感、愉悦感等。无论我们创设的功效空间尺度大小如何,其所形成的效果无外乎上述4个方面。空间的创利行为具有积极与消极两面性:积极的方面是这有利于人类利用一切智慧开发所能控制的生存空间,利用其中的有利条件创造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能力,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消极的方面是不加约束的创利行为会导致人类对生存空间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形成无约束的空间行为蔓延态势,造成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矛盾冲突。

作为人类社会扩大再生产的资料,生存空间存在稀缺性、有限性和功能性,在利用上就应存在基本约束。①时间上的约束。时序上的有效约束是管理空间资源的有效手段,对保持生产资料的长期可持续性至关重要。②程度上的约束。强度与状态等方面的约束是保持空间资源持续发挥效力的前提。③功效上的约束。这决定着空间利用适应性的引导。④关联关系上的基本约束。这对建立功效空间体系,促进空间系统的协调性具有重要作用。⑤尺度上的基本约束。包括规模和范畴方面的约束,目的是在空间的有限性和可持续利用之间建立起桥梁。这些约束,是经济社会行为空间组织,包括自组织和它组织的基本前提。

2.3 生产工具属性与空间的有效使用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认为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用来直接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物件是生产工具,亦称劳动工具,它被用于劳动者和劳动对象之间,起传导劳动的作用。生产工具是劳动资料基本的和主要的部分,是机械性的劳动资料;生产工具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水平提升的最主要标志。毫无疑问,我们创设的一系列功效空间,是我们扩大再生产的工具,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空间工具。①繁衍场所。城市、都市空间不仅仅是消费的场所,更是人类繁衍和文明延续的生产场所,这是空间的工具功能;城市、区域、国家或大陆的空间配置可增进生产力;利用空间就如同利用机器一样,所以功效空间是人类“生产活动”的“生产工具”。②社会工具。从人与自然关系层面看,社会学意义上的生存空间或功效空间应当具备生产资料、消费对象、政治工具和社会管理等功效[5]。从社会学角度看,国家通过确立和利用一系列功效空间确保对国土或地方的控制,即“空间是任何权力运作的基础”[6]。科学的功效空间体系构建是保证一个国家国土持续性地向国民提供福利的基础,也是维护国家持续稳定存在的“空间工具”。③活动载体。任何社会、经济系统是依赖于一定的空间而存在并发挥效力的,我们创设的一系列功效空间是相应社会、经济活动必不可少的载体。④文明或文化传承场所。人类创设的各类功效空间既是文明的具体符号表象,也是精神文明的传承场所。

作为生产工具的空间,对其有效使用决定于人类的道德、认知水平和科学技术能力。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①功效原则。有效使用任何一种工具,都一定要先了解工具的性能和特性,否则就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要使用功效空间这一工具,必须从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出发,利用技术经济的分析方法,了解空间工具的功效。例如,我们使用“城市”这一类空间工具进行人类生产和再生产体系的建设,也就是所谓的城市化,就必须深入分析其内在功效机制和作用,包括其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功效。②适应性原则。不同的空间工具所具有的功能和效力存在巨大的差异,认识这种差异才能准确使用,达到适当适度的效果。例如,自然保护区设置是一种空间工具,但其适用性是有限度的。③有限性原则。空间工具的使用必须有限度,否则会导致相关系统的失衡。④协同性原则。空间工具的使用必须从系统的有效协调出发加以利用,否则将会引起冲突或导致各种空间关系的不协调。如城市开发中张扬特权的空间组织建构,不仅会导致空间霸权和空间不公正,还会引起社会的阶层分化和不稳定。

2.4 生产对象属性与空间功效建构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所指的生产对象就是劳动对象,是在劳动过程中所能加工的一切对象。包括两类:①未经过人类加工的自然物,即纳入生产过程的一部分自然界中现成的物质资料;②经过人类加工的物体,即由人类自己活动所创造的、实际上已是劳动产品的物质资料。基于上述认识的引申,可以认为由物质和环境构成的空间是我们建构的客观对象,目的是将其构造成人类可用的“产品”。这一产品的具体表象是:①物质景观空间。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创造的物质景观空间是具有独特性的一类产品,是人类自己加工出来的劳动对象。例如,城市和城市区域是人类创设的最主要的两类空间“产品”,所形成的模式在地表空间范畴内可以“复制”,已经成为人类活动的基本空间范式,形成了丰富多彩、分形有致的地表景观。②社会空间。社会空间也是人类自己创造的空间产品,这体现在宗教、民族、国家、文化等各个方面。这类空间在主导相关人类群体的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③空间经济系统。在特定空间范畴内由生产、流通和消费构成的空间经济系统,也是人类在不断发展中创设的一类空间产品,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劳动对象,直观的表象如产业聚集区、经济开发区、地域生产网络等。④文化表征空间。基于文化活动而形成的文化空间也是人类生产的对象。这类空间比较抽象,但在现实世界中确实存在,如我们习惯上划分的东西方世界,就是典型的文化表征空间,这无疑是人这一类动物按照价值取向创造出来的。

作为生存空间主要部分的功效空间的确立和演进,既是国家或团体意志作用的结果,也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现实的功效空间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历史过程中逐渐被生产和构造出来的。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强烈地主导了现代地表空间过程的演化,形成了以城市为代表的功效空间,这些功效空间在地球表面的反复出现,并在数量上的不断增加,塑造了丰富多彩但级序有致的人文地理景观。

生存空间建构的目的是促进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以及生产力和城镇系统的合理布局,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方面增益效应的结合,形成可持续的人地关系系统或人地关系地域系统[7-8]。生存空间的功效建构包括下列几方面。①属性确定或建构。按照认知和期望确定或创设特定空间的某种经济社会属性。②功效设计。就是对特定空间的质量、容量、能力、产出等进行设计。③关系诱导和约束。就是对特定空间内要素间的关系、利益系统间的关系、行为与空间的关系,设立诱导和约束规则。④伺服系统安排。就是对特定空间中的各类服务系统进行有效安排,确定合理的状态。空间建构的核心是设计一系列“文明准则”,以功能、效力和效率原则,以景观、行为、关系、范式为手段,将物质、能量、时间、空间、信息、资本有效地整合在一起,构建最佳的空间经济社会运行系统。

2.5 生存环境属性与空间约束

人类生存环境是指一定空间范围内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和精神条件的总和,是一个广泛而抽象的概念。从哲学角度看,人类的生存环境由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两部分构成。从人类发展和社会生产关系的角度看,人类生存环境可分为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部分。但从主客一体论的观点出发,人类的生存环境应包括3部分内容:①以物质形态存在的物质基础,包括自然界中一切为人类利用的物质和人类自身创造的一切物质条件;如人类可以利用的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植物资源、动物资源,等;以及人类自身创造的各种工具、设备、产品等,以及各类空间工具。②人类存在的精神与文化基础,如意识形态、社会制度、文化积累、技术积累,等等。③由于物质存在而产生的能为人类利用或决定人类发展的相互作用关系。生存环境既是一个开放系统,也是一个封闭系统,存在空间尺度大小、境况优劣等差异。

既然生存空间作为一种环境,就存在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的内在价值,并对人类的空间行为产生一系列约束,遵循这些约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准则。具体存在如下约束:①容量或承载的约束。生存空间作为人类社会利用的有限资源,的确存在容量或承载界限这一事实,承认这一事实对引导人类的发展至关重要。②系统功能与结构的约束。生存空间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也是一个封闭系统,系统功能是其主要特征,遵循生存空间的系统约束可能是人类未来发展所必须面对的问题[9-10]。目前人类在开发其所掌控的地表空间时,多是局域的和主要功能主导下的行动,生存空间的系统性正受到比较大的挑战。③适应性与选择性的协调。作为生存空间,其适应性是客观存在的,如何将这种适应性与人类活动的功利选择性有机协调起来,是人类利用生存空间需要解决的又一关键性问题。④关系维系约束。包括要素间的关系维系、利益系统间的关系维系和局域间的关系维系,既要符合自然规律又须符合社会发展规律,这又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3 生存空间利用的基本准则

3.1 空间公正

社会公正是一个易于理解和被普遍接受的概念,其基本内涵可从功利主义、自由至上主义和罗尔斯的正义理论进行解释[11]。将公正理念引入生存空间开发、利用与管理中,所得的空间公正理念应包括下列内容。①我们建构的一系列功效空间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生存环境带来的效应总和应该达到最大,即基于人类(或群体)心理、精神、物质和健康诉求的人均环境享有度达到最高。②在进行任何尺度的空间开发中,空间公正权益应被放在最优先的位置,这一权益来自于自然系统内在价值对系统的控制以及人类社会自身的合理诉求,来自于同一级关系的协同和下一级关系的维护。只有在保证起始公正权益的基础上,才能使国家、区域、城市、社区等为标志的功效空间得到平等的发展机会,至于发展结果,如区域差异问题,应认为是追求空间公正的客观体现[12]。③空间分配和空间开放原则。在这个问题上要把任何区域放到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中去考量,空间资源分配的原则是以不损害整体社会中底层人口的利益为基础,而社区空间也应具有向社会与城市开放的潜力。④功效原则。所有空间都应发挥其所应发挥的功能和效力,而这种功效是来自于整体和自身的一体化要求。

在建构和利用生存空间过程中,必须承认多重功能并保护多样性,尊重地球上的所有生命群体、形式和过程;建立与生态系统相关的整个经济的最佳规模,是使我们到达理想彼岸的前提。因此,我们必须以生态学的基本规律,设计出类似于负载线标志的经济规模——以防止经济的无限膨胀,即经济负载,沉没我们的生态方舟[13]。西方学者认为,由于生态净化能力有限和资源短缺,人类只能实现“稳态经济”——一个人口和商品库存维持在恒定水平、物质和能量的流通率最小的经济,维持(人类的)持续存在[14]。

3.2 行为公益

增益应是判断生存空间利用行动是否公益的基本标志,可从经济、文化和环境三方面进行度量。人类在对生存空间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保证所形成的效应达到最大并不断向所期望的最优方向发展。在此框架下使要素配置不断变革,使物质与能量有效流动,使利益系统协调有序,最终营造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空间系统或空间结构体系。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应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无害化以及体制机制等方面,构建循环经济发展观。即以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构筑“资源食物链”,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无害化处理和再利用,达到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达到低开发、高利用、低排放的目标;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过程。

促进经济的理性增长。二战结束后,在西方国家兴起的“发展主义”把发展归结为经济增长,认为工业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基本内容,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状况的基本标志,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水平的基本标准,并主张在实践中通过尽量使用技术、控制自然、甚至牺牲生态环境来提高效率,加速现代化进程。尽管这种发展观对促进经济增长、迅速积累财富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但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环境问题,直至威胁到人类生存的基本根基。理性增长就应当摆脱这种“发展主义”发展观的影响,尊重和顺应基本的生态规律,正确处理经济增长和全面发展的关系,把发展建立在有效保护和不断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经济、社会和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消费行为方面,①适量的资源占用。应尊重自然规律,充分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保护生态环境,保证人类一代接一代地持续发展。土地、水源、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有些是不可再生的。对这些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以满足人类的基本消费为出发点,必须秉承节约、集约和适量利用的原则。②适量的理性消费。确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坚持适量的物质消费和多方面的精神文化消费的合理结合,杜绝盲目消费和过度消费。

3.3 社会公平

对生存空间利用的最高境界不仅表现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有意识的控制,而且表现为对生活环境的有意识控制,目的是实现社会公平。有效的生存空间利用应在六个方面促进社会公平。①权利公平,基于自然与社会和谐基础,承认并保证社会主体具有平等的生存、发展权;②机会公平;所有社会主体参与空间经济社会活动,确保机会均等。③规则公平。社会主体参与空间经济社会活动,所遵循的规则必须是公平的。④效率公平,促进竞争公平和发展公平。⑤分配公平。共享空间发展的成果。⑥社会保障公平。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保障体系。

标签:;  ;  ;  ;  ;  ;  ;  

论区域居住空间的认识与建构_社会属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