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招远市郭家埠学校 265400
摘 要:地理教学中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符合新课程最基本的理念。这就要求我们在地理教学中还原生活,整合学生的生活经历,寓教学活动于逼真的社会背景之中,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落实地理的知识,培养良好的地理素养。课堂有效性就能得到大大提高。
关键词:地理教学 生活化 有效性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学需要“整合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从生活中学习地理,是新课程最基本的理念。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应还原生活,并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寓教学活动于逼真的社会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在学习中培养良好的地理素养,在生活中学以致用。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发现当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到一起时,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学习效果也会非常的好。
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将生活实际引入课堂,整合学生的生活经历,就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落实地理的知识,培养良好的地理素养,课堂的有效性的内容和外延就能得到大大提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实现:
一、利用本土资源,开发地方特色课程
家乡的地形、土壤、植被、河流、气候、民俗风情、历史沿革等内容都可以纳入学习地理的大课堂,尤其对于自己家乡的民土、民风、民情,中学生大多有所耳闻,但却一知半解,所以求知欲望更强烈。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生活,提出他们平时可能看到、听到但却不知道原因的一些现象、事件,通过调动学生好奇心,帮助学生解决长久以来的疑惑,达到学习地理、拓展知识的目的。比如在讲四大地理区域的时候,就可以分别从四个地理区域中选取一个有代表性的地形区,根据这个地形区的特色的民风民俗民情来讲形成这种特色的地理原因,让学生学会从现象看本质,养成溯本求源的探究学习习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关注生活细节,抓住特殊时间和即发事件
特殊时刻和特殊日期在地里上都有一定的原理支持。比如把6月22日前后定为夏至日,是因为在这一天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此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而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因此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发生极昼现象。再比如,冬季晴朗的日子里,照进教室的阳光很多,有时必须要拉上窗帘,这是因为此时太阳的高度角小,阳光斜射厉害。还比如我们观察到月亮有时像圆盘,有时又像月牙,还包括日食和月食现象,这些变化源于月球、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关系。利用这些特定的时间进行相关的教学,本身就是学于生活、解答生活、服务生活。
而即发事件则主要包括天气变化、天文现象、身边的特殊事件等。比如08年冬天的南方雪灾,09年7月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大日食,以及今年春季西南地区的大旱等,有些是学生亲身经历的事件,有些是通过电视网络得知,印象深刻,自然就有了想知道原因的欲望,解释成因也就水到渠成。
三、创设情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从学生鲜活的生活世界里,提取素材,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从而模拟生活,再现生活,将书本知识还原为生活背景,用生活中的生活情境影响学生思维,并用生活中的一些疑难问题激起学生思维的碰撞。比如在讲到水资源的利用以及水资源的紧张问题时,先让学生调查和搜集自己家乡水资源资料,了解学校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水质和供水情况,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小常识等。然后在课堂上创设情境,模拟召开家乡水资源新闻发布会,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由三名同学自荐当水利部长,其他同学分别以记者和市民的身份提出水资源方面的一些问题,由部长作答。这样同学们感到很新奇,争先恐后地提出一些高质量的问题。“部长”们也仔细思考,力争给出一个圆满的答复。这节课,学生们的印象深刻,收获很大。特别是学到了许多生活中的节水小窍门、小知识,对学生们的资源保护意识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发掘课内外资源,开展实践活动
长期以来,我们把“课本知识”作为唯一的学习资源,从而造成课堂教学以老师为中心,以传授“课本知识”为任务,使学生的学习游离与生活世界之外,成为了被迫接受课本知识的容器。新课程标准的制定,就是要求我们把地理教学带到课堂以外的地方去,或者是把教材以外的东西引入课堂教学。
五、利用现代教育手段,营造信息化课堂教学
当今的信息社会,广播、电视、读书、看报早已不能满足现代人获取信息的要求,互联网更多地成为了国人与世界沟通的媒介。尤其是当代中学生,对互联网的使用更是驾轻就熟。而网络上不仅有如中国国家地理网站、中央电视台的国家地理网站等综合性的地理网站,也有地理教育的专题网站,更有如goole电子地图这样强大的地理搜索网站。网络里信息丰富,容量巨大,甚至连一些地理专业名词都能在这里找到多条信息。在日常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使多种地理信息图文并茂、内容充实,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任何知识都不是脱离生活而抽象存在的。当下的地理教师要努力构建“生活化”的地理课堂,让学生认识到地理对于生活的价值,用学到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强生存能力,真正做到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用生活促进学习,在学习中学会生活,让地理成为对学生终身有用的课程。
论文作者:薛丽宁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1月总第9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1
标签:地理论文; 学生论文; 生活中论文; 知识论文; 水资源论文; 课堂论文; 现象论文; 《教育学》2016年1月总第9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