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教材编制的现代化_语文教育论文

论语文教材编制的现代化_语文教育论文

论语文教材编制的现代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论语论文,文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们是从一个新的视角来研究现代化,即宏观历史学的角度,这就是把现代化视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范畴,研究它的发展总进程。①现代化一般包括物质生产、社会制度和思想文化三个层面,教育现代化属于思想文化层面,语文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语文现代化包括社会语文生活的现代化和学校语文教育的现代化两层意思。前者主要是政府语言文字改革部门和大学、研究所的语文研究专家重点探讨和关注的,如语言学家周有光认为,一百多年来的中国语文现代化的巨大成就表现为语言的共同化、文体的口语化、文字的简便化和注音的字母化四个方面②。他认为语文现代化当前有三项工作要做:普及普通话、出版注音读物、信息处理拼音化③。北京大学苏培成教授多年来也一直在探索语文现代化问题。他认为,语文现代化就是现代化时期的语文建设,建设现代化时期的新语文;语文现代化主要不是语言文字本体的现代化,而是语言文字应用的现代化,也就是社会语文生活的现代化④。他展望21世纪语文现代化的七个方面,其中包括普及普通话、发展白话文、进一步发挥汉语拼音的作用等,这几个方面与下面我们将要论述的学校语文教育现代化这一层面的意思关系尤为密切。他特别提到促进语文教育的现代化和促进语文技术的现代化⑤,这两点更是学校语文教育现代化应具备的。

社会语文生活的现代化无疑对学校语文教育的现代化构成影响,前者构成了后者的语文环境,后者靠前者而存在。比如,五四前后白话文的兴起是大众语文生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表征,白话文进入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洪北平编的中等学校用《白话文范》首开用现代语体文编写中学国语教材的记录)则是语文教材现代化在语言形式上的明显特征,而白话文这种语言形式所负载的现代思想才是语文教育现代化转型的本质性标志。

虽然明确提出学校语文教育现代化几乎是新时期的事,但实际上自现代语文课程诞生以后,语文教育的现代化进程就一刻也没有停止,几代语文教育工作者对语文课程现代性的追寻步伐从来没有停止过。一般而言,学校语文教育的现代化主要指语文学科要求的现代化、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教学方法的现代化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对现代化的语文教材编制提出了新的要求。

语文学科要求的现代化是指:“语文教育要考虑现代文化科学教育的发展、现代社会的各项工作,对于每个受过一定教育的人在语文能力方面有哪些要求。这些要求有的可能是古今中外共同的;有的可能是过去就有而现在格外突出了;有的可能是现代社会提出的新的要求。编选教材和进行教学,都必须从这些要求出发设计方案,决定内容,采取措施。”⑥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社会对于个体的语文要求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比如阅读能力,“信息高速公路的搭设提醒我们:高效率的、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阅读已经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再如写作能力,“生活节奏加快会使人们在语言运用上产生新的观念,那就是:用尽可能少的语言符号来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而且力求取得最佳效果”⑦;还有口语交际能力,当代社会对于人们的要求可谓空前提高了,能说会道成为21世纪公民取得成功的必要的通行证。总之,现代化的语文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文学的欣赏能力和写作能力,还要培养各类实用文章的读写能力;不仅要培养学生一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还要培养快速阅读和快速写作的能力;不仅要培养读写能力,还要培养听说能力、思辨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等等⑧”。具体落实到语文教材编制上,为适应语文学科在当前社会的新的要求,语文教材编写就既要符合学生的能力基础,也就是过去常常说的“量力性原则”,又要有一定的量,一定的难度。这两个方面必须很好地统一起来。所以合乎时代要求的教材,必须非常慎重地处理分量和难度的问题,包括知识、阅读、写作的分量和难度。

语文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是指为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而选择语文教学内容,这是时代的要求,现代化的要求。这就要根据当代社会对个体语文能力的需要,对语文教学的内容进行新的梳理和筛选,保留和突出那些适应时代需要的内容,淡化或淘汰那些不重要的或过时的内容。比如,过于重视语文知识特别是陈述性知识在现代化的今天显然不合适了,但全面否定语文知识也不对,现代研究和试验表明,一定量的知识是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前提,所以,我们应从现代化的要求出发,处理好知识教学的问题:不是简单的肯定,也不是简单的否定,现在普遍强调加强程序性语文知识和策略性语文知识的编排与教学,就是语文教学内容现代化的表现之一。总之,语文教育的各方面内容都需要从新的角度作全面的考虑、安排。为适应新时代的语文要求,语文教学内容该如何增删取舍?这是现代社会摆在语文教材编制者面前的又一重要研究课题。

语文教学方法的现代化,是指语文教学要讲求科学方法,提高单位时间内的语文教学效率。语文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是指语文教学要普及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丰富语文教学的内涵。

语文教材编制的现代化是学校语文教育现代化的一个方面,其含义包括以下几点:

一、现代化的语文教材编制应关注开放的当代社会生活,富有时代活力

生活日新月异,一刻也不会停止它的脚步。生活语文化,这是时代对适应未来生活的大众提出的要求,所谓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生活化,这是时代发展对学校语文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所谓语文处处是生活。既然是生活化的语文,它就必然与时代生活息息相关,两者须臾不可分离。生活是语文的源泉,脱离生活的语文是僵死的没有活力没有希望的语文,联系生活的语文即是流动的活泼的充满生机的语文。在文化人眼中,生活的本质是语言和文化,学习一种语言文化就是选择一种生活,保持与当下生活的亲密接触就是对当代语言文化的亲近与关注。

现代化的教材编制要关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科技生活等各个方面,这样,就能欣赏到新时代新教材中多样的生活画面,领略到精彩的时代风景,教材的脉搏与时代一起跳动。现代化的语文教材编制尤其要关注大众日常生活,大众的生活是最真实的生活,在真实的生活中才能发现最本真的语文。选编相关内容的课文是语文教材编制关注大众日常生活的有效手段,但教材毕竟容量有限,语文融入生活的方式还有其他,如单元专题设置、单元和课文导语、思考练习和语文实践活动的设计,甚至插图和装帧设计等,都可以充分生活化,显示教材充沛的时代活力。

现代化的语文教材编制同样要关注学生的经验世界,要善于站在学生的视角来设计编制教材,要尽可能让教材成为学生观察和了解时代生活的窗口。时时处处设计为他们所熟悉所关心所感兴趣的问题,引导他们走向沸腾的当代生活,这是现代化的语文教材编制者所应尽的责任。

二,现代化的语文教材编制要有现代化的文化意识

语文教材编制现代化的文化意识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材反映时代进步,表现时代精神;二是关注当代文化生活,代表先进文化方向;三是吸纳具有时代特点的新观念,传播符合时代精神的新思想和价值观念。语文教材既要坚持以传播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为核心,又要有文化多元意识,积极译介世界其他各民族多元文化。放眼世界各国母语教材编制,哪个国家哪个民族不是把传承和弘扬本民族文化当成母语教育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汉民族更不例外,它有着足以自豪的文化传统,不仅我们的子孙后代应该继承和发扬,而且应该向全世界介绍、输出、传播。汉民族语文教材编制应牢牢抓住这一点不放。为此,汉语文教材编制应始终使古诗文典籍及相关反映民族优秀传统观念的选文保持相当的分量,语文知识的编排也应加强传统文化介绍的内容。

然而。现在毕竟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不同社会制度下的优秀文化越来越频繁的交流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所以,语文教材编制现代化的文化意识最主要的含义应该是文化的开放意识、多元意识和宽容意识。当今世界各国母语教材,普遍重视其文化构成的多元化,在尊重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吸纳世界各民族多元文化,教育下一代对他文化的宽容和理解,反过来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要做到这一点,确定一些为人类普遍接受的共同价值观作为教材单元主题是必要的,但更多的功夫仍然要放在教材选文上。课文的选编者应该有开放意识、现代眼光,像鲁迅说的,敢于“拿来”,敢于撤换那些思想观念陈旧、不适应时代发展、学生普遍不喜欢的课文,大量补充那些反映时代新思想新观念新气象的新课文。新一轮教材改革中,课文选文的更新受到各家编撰者的普遍重视,与以前旧教材相比,各套教材新课文的更新比例大都在百分之六七十以上,多的达百分之八九十。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变化,意味着语文教材中的文化构成得到调整,文化观念得到更新,民主意识、科学意识、宽容意识、人权意识、平等意识、法制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意识、环保意识,等等,成了这个时代的主旋律,这些现代化的文化意识进入语文课程,促进了语文教材编制的现代化。

教材编制现代化的文化意识,重视民族文化传统与加强多元文化意识,两者同样重要,不可偏废。只有民族文化意识或过于重视民族文化,容易固步自封,盲目排外,文化保守主义不利于民族文化的更新发展。历史上的每一次文化大交锋,汉文化总能立于不败之地,融他民族文化为我所用,根本原因是汉文化是开放的而不是保守的,有海纳百川的胸襟。汉语文教材编制自然也应取这种态度。但是,如果过于强调多元意识甚至走向多元化,而搞民族文化的虚无主义,汉语文教材编制就会失去民族精神的坐标,最终失掉民族性。这是我们应该避免的。

三、现代化的语文教材编制应跟上当代社会信息化前进的步伐

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说这是一个声光电的时代一点也不为过。面对每天铺天盖地的信息,未来的公民将如何应对?这正是时代交给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如果说现在的语文教材编制不把信息社会当作语文生活的一个方面而是拒之门外,如果语文教材编制无视对学生进行网上读写能力特别是网上快速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那么这样的教材一定是落后于时代的,遭受淘汰的命运在所难免。

新世纪制订的两份语文课程标准中,信息时代要与语文的联姻的观念得到充分强调:“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利用图书馆、络网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重视运用信息技术”、“能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学会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交流,如使用计算机进行编辑、版面设计,制作个人网页和演示文稿”,以上诸种表述,都指向现代信息技术同一个问题,让人强烈感觉到课程标准的现代化气息。特别是两份课程标准同时提出教科书编制要“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这更成为教科书编制现代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表征和要求。

信息技术进入语文教材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母语教材编制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德国教材中有利用电视画面对学生进行观察和想象的说话训练,澳大利亚教材中有制作广告的专题训练,俄罗斯教材中有制作广播剧的练习。美国要求学生运用电脑进行写作、制作多媒体课件等等的训练更是屡见不鲜。以上训练赋予教材以现代感,赋予学生以时代感,成为他们积极、自觉进行语文学习的一种驱动力。

以上我们看到,现代化的母语教材编制体系必须考虑当代信息技术。这里包括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硬件是指与传递教育信息相联系的各种教学机器,如幻灯机、投影器、录音机、电影机、录像机、电视机、电子计算机等,它们在一般人眼中也许就是冷冰冰的机器,却成为语文教材编制最热情的帮手和朋友,当它们进入教材之后,语文就获得了现代性和时代感。软件是已录制的、承载了教育信息的幻灯片、投影片、录音带、电影片、录像带、CAI课件等。这些软件有的是与教科书紧紧结合在一起的,有些则相对独立,是教科书的延伸与帮助,不管是结合还是延伸,都应该是语文教材编制体系现代化的本义。

四、现代化的教材编制应灵活多样而富有弹性,能适应不同层次的需要

古代传统语文教材和计划体制时代的语文教材,适应的是大一统的教育观,无灵活性和弹性可言,现代化的语文教材编制应该是灵活而富有弹性的,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留有足够的空间。比如,教材的提示和注释应该少而精,简明扼要,给老师留下发挥的天地,给学生留下探究的余地;又如,师生自主活动的设计不必过于具体,便于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再如,要给教师留下灵活处理教材内容的空间,赋予他们增删教材内容的权利,参与语文课程教材的重构。新时代的语文教材大多分必修和选修,课文分讲读和自读,练习分必做和选做,语文活动的选项更是丰富多样,有些教材还让师生自主组织单元、选编课文和设计活动,以体现个性和地方特色,这种现代化的语文教材编制方式值得大力提倡。

教材有了灵活性和弹性,某种程度上也就意味着能适应不同层次的需要。教育发展水平有不同层次,这是我们这个国度必须面对的客观事实。只要教材编制具有了灵活度和层次性,就表明教材能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也就意味着教材具有了现代性特征。

其实,语文教材编制的现代化,关键是人的现代化,这里主要是教材编撰者观念的现代化。如果教材编撰者自身没有从心理、思想、学术、态度和行为方式等诸方面向现代转变,而是思想陈旧,观念落后,不思进取,或一味追求物质层面的现代化,那么就难以实现语文教材编制的现代化。反之,若能不断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就能获得成功。

注释:

①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续篇》第275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②周有光:《当代中国的文字改革·序言》第1-6页,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年版。

③周有光:《语文现代化的三项当前工作》,见《纪念张志公学术文集》第15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④苏培成:《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语文现代化》,见《语言文字应用探索》第187-188页,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⑤苏培成:《中国语文现代化的回顾与展望》,见《语言文字应用探索》第191~200页,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⑥张志公:《语文学科的现代化问题》,见《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⑦章熊:《21世纪语文教育的展望》,见《思索·探索——章熊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⑧顾黄初:《论语文教育研究的“三个面向”》,见《顾黄初语文教育文集》下册第141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标签:;  

论语文教材编制的现代化_语文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