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我国机械行业迅猛发展,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和作用。当前机械设备种类越来越多,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有明显提高,能够替代人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容易有问题出现,必须要注意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工作的开展需要选择专门技术人员维持机械设备最佳运行状态,使机械设备的价值和作用得到充分全面发挥。
关键词: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管理;问题;措施
机械设备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单位日常工作正常运转水平,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要确保机械设备的良好使用性能。因此,必须要注意机械设备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确保机械设备持续稳定运行,要对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有足够重视度,实际管理中严格按照时间规律进行,做好人员技术审核,为机械设备的高效、稳定运行打下良好基础。
1机械设备故障特点
1.1多样性
机械设备的应用旨在提高机械生产的效率,而对于机械设备来说,其往往需要长时间处于运转状态下,这就使得其很容易在长时间的各种因素影响下产生腐蚀、磨损、疲劳等问题,而这些问题有一部分由机械设备本身质量问题所致,有一部分由外界环境所致,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不一致,正因如此,机械设备种类繁多,在维修和保养时,只有认识到机械设备故障的多样性,并结合故障种类采取相应的维修保养策略,才能有效完成维修与保养管理工作。
1.2不可逆性
通常来说,机械设备故障往往具有一定的不可逆性。一方面,在设备的老化过程中,设备的质量会有所降低,而这种情况有时可通过更换零件来解决,但很多时候并不能得到彻底的解决,不仅很有可能滋生新的故障,还有可能因为维修人员的处理不当,造成设备的永久瘫痪;另一方面,一些相对精密的设备往往包含一定较为昂贵的零件,当这些零件发生磨损时,想要进行更换处理往往存在一定的难度和限制,因此这也是机械设备故障不可逆性的原因之一。
2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存在的问题
2.1未能给予机械设备维修保养足够重视度
当前很多单位在机械设备维修保养重视度方面还相对较低,针对有问题机械设备以检修和更换为主,未能对设备故障频繁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考虑,难以取得理想的维修和更换成本控制效果。盲目引进新的设备不仅会降低机械设备实际应用价值,同时,还会很大程度上增加机械设备采购成本。不管多么先进的机械设备,如果未做好维修和保养,那么其实际使用价值和寿命都会出现一定的下降。只有重视机械设备保养,才能够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相关部门需要对此有足够重视度,在机械设备出现问题前做好养护管理,一旦机械设备养护出现问题,不仅会加速设备老化,还会给机械设备造成一定的损伤,导致机械设备安全系数下降,影响产品质量。
2.2机械设备管理被忽视
机械设备保养管理工作属于机械设备保养工作的基础,如果单位在机械设备保养管理方面表现的过于松散,日常工作中保养管理不及时,有问题出现后才进行材料的采购,同时,未能详细把握机械设备养护,那么同样会影响机械设备维修保养有效性。当前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开展还存在有一定的问题,制度尚未健全,容易导致管理工作被忽视,必须要给予解决和处理措施。
3加强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策略
3.1提高设备管理重视,加强周期设备检查
基于重维修轻保养的设备管理现状,企业要进一步提高对于机械设备的管理重视,切实认识到设备使用寿命及使用稳定性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首先,要落实周期性设备检查制度,定期安排专人就机械设备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在检查过程中一是要做到面面俱到,要考虑到能够导致设备故障的一切因素,二是要做到合理设计检查方案,要尽量避免大规模检查给机械生产带来影响;其次,要尽快建立独立的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队伍,由其全面负责设备的日常保养,同时要构建应急处理小组,确保设备故障发生时能够第一时间着手解决,以免停工时间过长给企业信誉和利益带来影响;最后,要逐步形成更加完善的维修与保养管理制度,尤其应健全责任监督机制,促使每一个维修保养人员都能认识到自身工作对于企业的重要意义,使其能够负责敬业的投入到日常工作之中。
3.2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做好设备故障预防
针对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效果较差的问题,要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水平,借助更加完善的设备故障预防机制保障保养工作的顺利完成。首先,要加强对于维修保养人员的培养力度,确保其对机械设备工作原理、技术参数和具体零件结构有较深了解;其次,在日常故障维修过程中,维修人员要及时总结易损坏部位,归纳故障产生的原因和特点,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故障解决方案体系,为后续设备故障预防作出指导;最后,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人员必须不断创新,逐步形成属于自己的维修思维和维修方法体系,同时针对易出现故障的设备部位,要通过分析设备运行情况有预见性的对设备故障隐患进行修正,例如,及时对设备进行润滑、加固、更换核心部件等等。
3.3促进机械设备管理专业化
提高存放位置专业化,在机械设备存放方面,尽量避免设备存在潮湿阴暗环境,需要设置专门存放点,同时定期做好仓库、机房防潮等工作,及时检查机械设备自身的受损等情况;在机械设备本身方面,不仅要检查机械设备机身是否存在受损,同时,还需要注意零部件完好性的检查,给予及时更换,避免机械设备运行受到影响;做好机械设备管理,机械设备管理过程中不仅要保证机械设备闲置时安全,同时还需要确保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不会有安全问题出现。
3.4机械设备保养定时化
生产作业过程中,需要定时对机械设备进行故障排查,避免在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导致工作效率受到影响,通过对机械设备的定期检查能够最大限度降低机械设备故障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减少机械设备故障损失。定时化机械设备保养还有两个方面作用:一方面,能够延长机械设备使用时间,机械设备定时保养不容易出现老化和退化等问题;另一方面,机械设备定时保养可以避免器械的损坏,减少更换零部件费用,提高设备可持续利用性。
3.5操作人员在机械设备使用方面
机械设备在实际使用中多由一线工人操作,仅仅懂设备的正确使用,在设备维护和保养方面并不是十分了解,很多机械设备的损坏多出现在使用环节,与工人操作不当等因素密切相关。当设备出现故障时,可能未在第一时间查明,给设备造成严重影响和破坏。因此,在机械设备生产方面,尽量选择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人员进行操作,做好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教会设备正确操作和维护,准确辨别设备运行状态,一旦有问题出现时能够及时反馈,降低故障的影响和危害。
图1
3.6设备一级保养
设备的一级保养周期为每月一次。作为例行保养的补充,一级保养时需要记录机械设备的运行状况,验收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的结果,确保机械设备运行在最佳状态。一级保养要求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责任心,避免粗心大意,保养能够及时发现机械设备存在的问题,给予保养工作足够的重视。
4.设备二级保养
与一级保养相比,设备的二级保养具有更长的时间周期,频率为每年一到两次,并且二级保养比一级保养更为全面和彻底,需要拆卸机械设备,检查各个零部件。发现零件磨损需要更换,此外还需要检查设备的水箱和油箱,保养完成组装设备后还需要调整设备精度。
结论
综上,本文详述了机械设备故障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应优化方法,确定了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工作对于机械生产企业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只有进一步加强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队伍建设,提高对于设备日常管理的重视,才能有效改善设备管理效果,才能在确保设备的使用安全与使用寿命的同时加快企业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刘冬.增强船舶机械设备维修保养能力的策略研究[J].南方农机,2019(05):102+107.
[2]朱礼松.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问题探讨[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05):19-20.
[3]刘洪玲.浅谈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9(01):135-136.
[4]陈金环.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保养[J].湖南农机,2013(05):145-146+148.
论文作者:孙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机械设备论文; 设备论文; 故障论文; 维修保养论文; 机械论文; 设备管理论文; 设备维修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