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流通产业组织演化机理研究——基于演化经济学视角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机理论文,视角论文,经济学论文,组织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已经进入了新历史背景下的经济转型阶段,这对各经济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流通产业作为肩负扩大、引导和消化内部需求的组织载体,所面对的挑战格外直接与艰巨:在转型经济的背景下,我国由“生产导向型”经济越发向“内需导向型”经济转变,以解决消费品过剩形势下的生产和消费的矛盾。若使我国流通产业发挥应有潜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上实现有序、快速发展,并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稳定动力源,作为先导的流通理论研究是当即要务。现代流通理论的完善和发展一方面需要从马克思经济理论和现有西方经济理论中获得,一方面更对内在的理论创新产生诉求。如高铁生、黄国雄、张志刚等国内流通领域研究学者都从不同角度呼吁在现代流通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流通理论创新的重要性。[1-3] 但近些年来国内流通领域的理论研究大都集中在对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之批判吸收的呼吁,企图在两条理论道路间整合出支撑流通经济理论的路径,如王雪峰认为现代流通理论应该吸纳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析和逻辑范式,提升流通理论的系统性和规范性。[4]这种研究思路可能面临的问题是,现代主流经济学在论及流通命题时过于片面,研究方法也属于简化、静态的还原论,本质上并不适应动态的、系统的流通现象,所谓西方主流经济学可能永远难以应对或满足现代流通经济的诉求。正如洪涛和范瑛所指出的: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推理”两阶段公理性研究方式决定了其对经济现实的抽象;[5]李诚也对西方主流经济学与流通理论的难以相容的本性进行了讨论。[6]或者一些研究仅仅空喊理论探索的口号却依然致力于流通产业实践和具体问题的解决,这虽然与流通产业的特点有关(如批发、零售、物流、仓储等流通产业主体的异质性),但长此以往,会导致大量的流通实践研究难以对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的、广泛而又深刻的流通变迁提供稳定的解析,同时在此基础上的政策安排也不置可否。 因此,如果研究现代流通产业的方法不主动发生改变,流通理论内容的革新和完善可能会成为空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我国新形势下正在或即将面临的“流通革命”。笔者认为,为了应对目前流通理论残缺、研究方法十分不健全的困境,应该大胆进行理论创新特别是研究方法之创新的尝试,这需要广泛借鉴西方各经济流派多元的理论成果,以找寻最适合研究流通产业动态的、系统的分析框架和方法论,而不应在流通理论含苞待放之时将其束缚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藩篱中。同时针对流通产业的各主体部门的异质性,既需要注重总体理论科学、系统的搭建,也不能放弃差异性研究,其目的在于找寻流通框架内差异现象的相同本质,比如对现代流通产业出现的竞争垄断并存的矛盾统一性的解析等。[7]本文便是从演化经济学角度对现代流通产业组织变迁和以上提出的问题所做的尝试性研究。 1 为什么从演化经济学视角考察流通产业组织 分工和专业化自古典经济学起即成为经济现象和理论研究的着力点,因为其与社会生产的效率密切相关,且随着生产规模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在商品的流通效率问题成为资本主义商品价值实现的关键之同时,得益于社会部门分工的流通组织也开始了它的演化进程。马克思认为社会分工与劳动分工一同发生演变,①两者的协同作用支撑了社会生产的扩大,其流通的作用就在于商品生产与商品价值实现过程的协调。 令人欣慰的是,马克思经济学不仅仅只提出了流通命题,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后人指明了流通问题研究的出发点以及应该采取的思维方法。从以下三方面予以理解:第一,马克思在论述社会分工和劳动分工的关系时曾以企业(或厂商)组织作为划分两种分工范畴的边界,②企业边界之外的社会分工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会降低中间产品的流通效率以及终端产品的价值实现效率,③于是,在经济发展的演化过程中所伴随的这种以企业组织为载体的社会分化会迫使“流通”职能单独分离,以服务于产品的生产和价值实现。第二,同属劳动本质的流通环节独立于生产过程后,也带走了一部分的价值产生权,④当社会分工和专业化水平继续提升时,流通的作用会越发重要,流通效率对产品生产的牵制力也越强,同时流通部门本身也会继续发生分工,这导致了流通企业边界的出现和流通产业的形成。现代经济体系中所呈现的各种流通业态即是流通业进一步分工的结果,其成为流通经济研究的主体。第三,马克思无论是从分工理论引出流通命题的过程,⑤还是分析社会分工和企业内部劳动分工的协同作用时,所运用的分析方法都是动态的、复杂的、系统的。虽然对于马克思是不是演化经济学家的争论在国内一直没有停歇,但就他对经济社会研究的哲学观及方法论而言,绝大程度符合现代演化经济学认定。⑥那么,在马克思经济学对于流通问题的这三方面总结的意义之上,流通经济研究的本体应该定位于流通产业组织,研究方法应该是演化的。也如庄尚文和韩耀的研究中指出的“流通组织的演化和创新本质上是众多生产者、商业者与消费者相互作用的结果”。[8]这些研究不仅强调了流通产业组织在流通效率和流通演化中的关键地位,也给了我们从系统的演化角度考察现代流通产业,特别是流通产业组织理论的启发。 事实上,社会分工和流通产业效率的提高内在地要求流通组织作为产销过程的枢纽,在不断受流通链两端刺激的创新中实现演化,以满足“集中生产”和“分散消费”之间的动态协调。虽然现代流通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差别很大,但是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这两者同起源于马克思经济学,且相比较而言,经济社会的流通现象(即便是最广义的流通)不过是宏观经济体系演化范畴的一部分,演化作为大的概念完全可以胜任一定程度上对流通(产业组织形式)的解读。况且在演化经济学需要研究主体、流通经济学缺乏研究方法的状况下,与其说演化经济学与流通产业的结合是一种互补,不如说是流通的一种回归。一些学者如石明明、张小军也已经提出了流通经济学与演化经济学融合的建议。[9]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让流通产业的研究回归动态、回归系统、回归演化,并定位流通产业演进的“新奇”所在。 2 流通组织演化之“新奇”的产生 演化经济学将产业组织乃至经济社会变迁的动力归结为“新奇”这一本体,它表示持续性或周期性出现的新事项和创造力,并由此产生和维持制度、规则、商品和技术的多样性。[10]马克思经济学的演化分析缺乏对社会演进动力“新奇”的描述,该缺陷也同样存在于流通命题,但在商品经济较为发达的现代,这并不妨碍我们捕捉流通产业变迁之新奇的来源。余国峰和宋则通过“商业”和“商业服务业”两条属性界定了流通产业的范畴。其中“商业”包括批发、零售、餐饮等业务组织,“商业服务业”如提供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业务组织。[11-12]诸如他们提到的这些现代商业组织形式,无不是从不断发展的生产力和变革的生产方式中衍生出来,尔后又相对独立以满足多样性增长的消费需求和社会分工效率的职能部门,越来越多流通业态的出现是生产力增长的必然。进一步,于国峰认为“流通产业是指与商品流通和商业直接相关联,或为商品流通和商业提供必要条件的各种产业的总称”。这里的“提供必要条件”一词清晰地指出流通产业的存在不能完全独立,由于商品经济环境下生产与消费有天然的联系,一切流通环节都必须保证其职能的附属性。事实上,分工所导致的流通从生产过程分离,改变产销组织架构,出现流通产业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市场制度的“新奇”产生,而流通作为产销过程的衍生成分,其变化和创新的“新奇”必然受制于生产力和消费方式的变革。 演化经济学从生物进化角度将技术和制度创新比作自然选择的过程,新奇的产生是连续的、自发的,如基因的变异,而产生的新奇能否相对稳定地维持下去,要取决于与之相关机制的选择。对于流通产业链来说,生产力、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就是流通产业的一种选择机制,不过该机制是通过流通组织本身的盈利情况来实现的,在这一点上,流通组织和其他企业有相同的本质。因此,对流通产业组织演变不能忽略和脱离流通产业链两端,笔者将流通产业组织演化之“新奇”的产生的流程归纳为“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改变—消费需求的差异化增长—流通方式的选择—流通组织的选择”四个主要步骤。 2.1 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改变 流通的价值创造过程是从商品生产过程中分离而来,流通组织的形成和演化既服务于生产也受制于生产力的发达程度,流通形式和流通组织新奇的产生根本上源于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经济学将生产力的发展归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这在演化经济学视角里并没有解决生产力发展的内生性问题。熊彼特对经济系统变化出于“创新”过程的研究曾用“创建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来描述生产力发展和生产方式的改变,他的“创新”侧重描述经济意义上的“制度”或组织创新。[13]之后的学者将这种由企业家精神引领的制度创新与技术上的创新一同视为经济发展的动力,用演化经济学语言来说就是生产力发展的新奇所在。一方面,熊彼特“创造性毁灭”概念下商品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制度创新是通过企业家精神付诸“新的生产要素的组合”的实践予以实现的,具体有:(1)采用一种新产品或一种产品的新特征。这涉及商品的研发。(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这表示生产技术的研发或生产要素组合的创新。(3)开辟一个新市场。意味着生产范围和销售范围的扩大。(4)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即为产业内部关系的重构。(5)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即产业组织研发。通过这五种创新形式,商品生产的效率在符合生产关系的前提下获得提升,生产力得以发展。[13]另一方面,商品生产的技术创新,包括新商品的研发、新生产流程的研发等都包含在广义的制度创新中,之所以有必要将其独立出来,是因为商品生产领域技术的创新可以相对独立地跨越组织边界,使商品流通领域获得正外部性的影响。比如,机械化大生产引致了交通运输业和物流业的技术革命,电子科技产品的发展催生了信息流通业的成长等,以至于如今许多商品生产实际上是满足流通产业运行的物质需求,将生产的目的直接定位于流通业,因此商品生产领域的技术革新对流通产业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撑。总之,商品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革新是流通生产力和流通方式变革的先导,虽然流通生产力也同属社会生产力,流通组织的制度和技术创新也存在,但其所起作用的时间要滞后和受制于商品生产领域的革新。 2.2 消费需求的差异化增长 舒尔茨认为制度的变迁要追溯其根本的人性因素,就是“人的社会经济价值不断提高”,而消费行为本身作为广义制度范畴内人的社会经济价值实现的一种途径,消费需求和消费方式的改变也不过是应对多样化商品生产的一种合理响应。实际上,由于人个体的差异性,消费需求的增长方向和程度并不一致,这体现为消费终端需求的差异化增长上。随着生产力的增长和企业家创新精神的驱动,新的生产函数产生种类越来越多的消费品,同时消费行为人经济价值提高使得他们不同程度地追求消费品和消费渠道的多样性,于是,消费对新的流通方式的需求便产生了。值得注意的是,新的流通方式产生并不意味着之前的流通方式会立即消失,出于消费行为人个体的差异,对消费品或消费渠道多样性效用感知和价值判断也有所不同,现实生活中多种新老流通方式的并存也是这一判断的良好印证。如一些人喜好去大型连锁超市消费,哪怕是瓜果蔬菜的购买,因为他们对消费质量和购物环境感知力强;而有些人喜好在露天菜市或批发市场购物,则由于他们重视价格带来的效用。因此,在多样化的消费行为影响下,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流通形式之“路径依赖”,流通产业组织演化会实现多业态均衡。 2.3 流通方式的选择 伴随“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改变—消费需求的差异化增长—流通方式的选择—流通组织的选择”这四个主要步骤连续存在着流通方式的“尝试性突变”,它主要以人或组织的行为方式多方向性改变为表现,并作为最初和最普遍的一类“新奇”出现在社会各领域,若出现在流通产业中则表现为新流通方式的尝试。⑧如零售业点的自主性打折销售、区域性差异定价、广告策略的改变等涉及流通组织乃至个体行为变化的尝试。⑨如果“尝试性突变”的行为结果在普遍意义上没有为流通企业带来预期利益,实际上也就是不符合流通链两端的价值追求,⑩如此的突变行为就会被摒弃;反之则会成为同类型流通组织的经验样本,乃至成为流通理论的组成。 那么,基于生产力和消费多样化的增长,在其中起枢纽作用的流通方式之“新奇”也获得了其选择作用的外部制度框架,它与流通方式的“尝试性突变”这一内部“新奇”产生机制共同决定流通方式的演化,如图1。 图1中纵向描绘了商品流通产业链条,现代流通产业作为流通主体,以所携带的多样性流通方式作为商品生产和商品消费的连接;横向为生产力和生产方式、消费方式以及被它们选择的流通方式的演化轴。各主体间的相互关系及主体的升级变迁方向由箭头标出。以拥有两个演化阶段的一个周期为例,在第一阶段,流通产业中现存的多种流通方式用(x=1,2,3,…)表示,流通产业内部“尝试性突变”所产生的新流通方式由(x=1,2,3,.)表示,犹如生物种群中的基因性状的突变,它们在产生之时并没有完全获得相对稳定留存下去的客观条件,这决定了部分“尝试”会在对生产力、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之适应性检验中被淘汰。之前提到,商品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改变是流通生产力和流通方式变革的先导:没有生产力和商品多样化程度的提高,消费多样性便不会受到激发,流通方式也难有创新的动力;没有生产技术的研发和生产方式的革新,流通效率的提升会缺乏技术支撑,消费广域性便得不到满足。因此,作为动力机制和判别机制的生产力、生产方式和消费需求升级本质上先于流通方式的升级。图1所示的进程①和进程②表示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一方面进行革新,一方面带动现有消费方式的改变;进程③表示升级后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同改变的消费方式一起对全部已经产生的流通方式的“尝试性突变”进行选择;第二阶段,最终在流通产业内部行为变异与外部选择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实现了流通方式的新老交替,在新的生产消费关系环境中,进程④既有对尝试性突变的筛选(剔除,保留),也有对原有流通方式的淘汰(、淘汰)。通过进程④实现了相对稳定的流通方式之“新奇”的诞生,一个演化周期完成,同时下一演化周期开始。从图1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流通方式的选择机制是一个系统作用的过程,该系统过程的结果即是为流通产业组织演化提供了“新奇”。 3 流通产业组织演化传导机理 3.1 流通组织的选择 当然流通方式“新奇”产生以后,另一个系统工程——流通组织的选择,是建立在稳定的流通方式选择之上的制度固化过程。一方面,流通方式在生产和消费的影响下,最终会改变流通组织制度边界,促使流通组织升级;另一方面,在新的流通组织形成后,固化的流通方式反作用于消费和生产,使得生产和消费对流通方式的影响自主性降低,并在不同流通业态之间的竞争中实现流通产业组织演化的多业态均衡。如大型连锁购物超市这一制度框架内的固化的流通方式与批发零售制度框架的传统流通方式,虽然两者之间存在竞争,但在中长期内依然呈现并存繁荣的景象。笔者认为,之所以流通组织的选择多样,新的或相对有效率的流通方式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或相对低效的流通方式,(11)主要取决于以下两点:(1)行为个体的理性程度是有限的。对于一切不完全信息环境下的个体决策,其都不能完全反映出外在制度环境和决策主体间的最优互动选择。如消费者在对各种流通业态缺乏全面了解和比较的情况下,选择不同的消费方式;同样,商品生产者不能完全了解消费者选择偏好,在流通方式的选择上产生偏差。流通链两端信息不对称造成流通方式选择的差异,这进而构成了有限理性主体对流通组织选择的客观制约因素。再者,行为个体不具备完美信息分析能力,其加工处理环境信息的能力有限,往往只能通过对群体决策的模仿达到次优的满意,这构成了有限理性主体对流通组织选择的主观制约因素。(2)行为习惯、制度惯例问题。与“羊群效应”类似,当有限理性的决策个体无法充分凭借自身理性进行选择的时候,参照以往经验或依循既成行为惯例则是降低决策风险的最合理途径。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无论某种经济制度的演化稳定策略选择是否为最优,只要拥有一定的合理性或是“令人满意的”,选择行为往往会就此形成思维定式。这就是使道格拉斯·诺斯声名远扬的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和“锁定”问题,若依循“偶然选择—个体习惯—组织惯例—社会制度”的演进方式,某种令人满意选择形式由于遇到了主观非理性行为个体,(12)制度惯性使该选择行为自我强化,就可能会陷入“路径依赖”和“锁定”。况且一旦某种流通方式的惯例自我强化以至固化成组织形态(如相关流通企业的产生),其对消费和生产的反向制约作用将更加强劲,所以即便是次优效率选择的流通方式依然可以在既成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下相对稳定地存在下去,任何企图对既成惯例产生排他性竞争的企图都是困难的。 3.2 流通组织的复制与模仿 虽然流通的产生是经济发展变迁过程的必然,可是具体何种流通方式、何种流通组织形式更为有效率,则必须在流通产业的演化过程中获得提炼。经济系统演化对流通组织的选择功能,为流通产业注入新形式的流通组织变异体,其可能是新的流通业态,也可能是传统业态的改良,可能是新的企业制度边界,也可能是原有流通企业的衍生部门。但无论这种新的流通组织通过何种途径出现,刚开始必然只占有很少量的市场份额,其所携带更高效的流通方式也亟待普及。只有新的流通组织及它的高效流通方式为盈利性流通企业本身获得超社会平均利润水平的盈利时,组织惯例变异的适应性和优越性才能得以证明。如此,一方面意味着变异的流通组织拥有生存下去的可能,另一方面也吸引了市场资金的投资流向或引致市场中其他流通企业的模仿。创新过后的模仿,制度变异后的扩散,正是仿生物进化的演化过程的主程式,新的流通组织通过被复制与被模仿实现该种流通业态市场份额的扩张。阿里巴巴电子商务集团及其衍生公司对国内电子商务流通业态产生革命性影响的过程便是高效流通组织从创生到扩散过程的良好印证,2011年全国电子商务网站的数量已有两万多家,居世界第一,近几年更是以平均每年20%以上的,速度继续扩张,电子商务流通模式及组织运行制度得到流通链两端需求的认可,吸引了大量市场资金流向该业态,电子商务公司的运行制度模式也在相互复制与模仿过程中助推了电子商务业态的扩张与进一步升级。 3.3 流通组织演化的滞后性 虽然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商平台引领了一场国内电子商务和流通产业的革命,但出于流通过程受制于生产和消费的本质,在普遍情况下,流通方式和流通产业的变革必然滞后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及消费方式的升级,所谓的“流通革命”并没有也不能超越现有生产力水平或违背消费群体认知,只可能是对流通产业落后现状之符合流通链两端水平的及时调整而已。 4 结论与价值理解 流通现象的产生源于社会部门分工和社会财富的增长,其发展的状态直观体现了现代商业经济之发达程度。但由马歇尔开创的新古典微观经济学背弃了古典经济学对社会财富增长考察的思路,从简单的供求分析过程中抽象掉了流通过程,同时也忽视流通组织主体与其他厂商组织的区别,因此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内容和分析方法对竞争和垄断并存的流通产业来说,借鉴性是极其有限的。当然,就连马歇尔本人也为微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发出过“经济学应该是生物学,而不该是经济力学……”这样的感叹。本文也是迫于学界对现代流通理论的搭建急迫且困顿,从演化经济学这一“生物学”角度对流通产业组织变迁进行了尝试性研究,从系统论的高度来加固流通理论框架的立体感,研究过程中得到一些结论和价值理解如下: (1)流通现象和流通组织是演化命题。无论是“流通”的产生,还是流通企业的创生,广义上皆为制度演化的产物,它们作为“新奇”,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因子。流通组织形成后的不断革新要溯源于流通链两端“新奇”产生,生产与消费的“新奇”由“人的社会经济价值不断提高”驱使,而新的流通方式发端于行为主体一些偶然变异或者尝试,这些变异和偶发事件在经济系统内频繁发生,同时较为有效率的变异行为引起大量的复制模仿,最终在流通链两端的选择过程中稳定地保存下来,为流通产业组织的演化提供固化的新内涵。 (2)流通产业组织演化升级是矛盾的系统工程。实际上,由商品生产和商品价值实现这一商品经济社会基本矛盾衍生出了多种矛盾,如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商品与货币的矛盾等。包括流通,其自社会分工中产生,就是以解决商品生产和商品消费这一矛盾的矛盾转载体;流通方式和流通组织不能单方面脱离生产与消费获得稳定的“惯例”创生,而流通产业的不及时升级又会压制流通链两端活力。所以流通产业是内外多重制约下的矛盾统一体,把握这一点属性,对流通理论的研究和战略制定至关重要。 (3)马歇尔曾提到,“原因产生结果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这个条件,的确是经济学中重大困难的根源”,[14]这体现了新古典微观经济学处理有关时,间维度下经济变迁的无力。流通产业组织升级的滞后性和其对流通链两端的反向制约是导致现代流通方式出现路径依赖的根本原因,所以在尊重流通方式和流通组织路径依赖的基础上保证流通产业效率和升级是解决内贸流通不畅问题的当务之急。生产和消费异质性差异的存在也决定了流通产业组织的多业态共存,对流通效率提高的研究也必须立足于多业态效率的共同提高。市场和政府都应该尽量争取流通链两端信息获取的准确性和完备性,同时保障和监督流通链本身信息传递的流畅和可靠,与目前国内的生产和消费关系联系流通实践研究提出合理的流通产业升级和改革建议。 (4)从演化经济学“新奇的产生(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复制模仿—经济发展”视角综合考虑我国流通产业的演化进程及现如今呈现的特点(如业态多样、业内竞争性强等),笔者认为,我国流通产业势必要经历一定程度和一定局部的商业化集中过程。之所以这样说,是鉴于流通产业的强竞争性和跨国零售巨头竞争以及我国流通产业特定的发展阶段之实际的:与西方成熟的流通业相比,我国传统商流、物流、资金流及信息流的效率和成本都存在较大劣势,在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跨国公司的竞争与局部垄断是挑战更是机遇。相比而言,大型商贸流通体具有更高的流通效率和规模经济效应,且在引导投资和激发消费方面具有优势。也正如徐从才所述:“未来商业的竞争是规模的竞争,有规模才能掌握资源,有规模才能享受批量的优惠……”[15]在这一层面上,是否广泛吸取跨国零售巨头的经营管理方式并进行“进口替代”性质的大量复制模仿,以应对国内需求和国外零售巨头的垄断竞争,是我国大型商贸流通体升级和转型的一条重要取向。同时与之相配套的,是在我国流通产业演变的过程中及时引进和培养新一批流通经营和管理人才,[16]政府、高校和行业市场在此问题上应相互协作,共同面对并担起这一重要的历史责任。 ①马克思将社会行业部门分工称作“第一类分工”,将企业内劳动职能分工成为“第二类分工”。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卷23:392-394。 ②实际上存在两个边界。在市场经济范畴内,社会生产性分工是在“市场边界”内起作用的,新制度经济学将企业的经济性质等同于市场,企业边界的作用只是为了替代较高的市场交易成本。 ③由于企业边界将复杂终端产品生产环节专业化划分,并在这些环节之间制造了时间和空间隔阂,终端产品的销售也受制于生产和流通环节的效率。 ④这也是大多数流通研究者们所认可的:流通产生价值,流通价值也是产品价值的一部分。 ⑤虽然马克思经济学并没有系统论述流通,也只是限于当时的有限的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阶段,流通产业和流通经济并没有显现出如今这么明显的存在性和特征。 ⑥现代演化经济学的判断标准有三:“新奇”本体论、生物学隐喻和系统论。马克思是坚定的达尔文主义者,马克思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也是复杂、动态的系统论,只不过马克思过于强调阶级斗争在社会演化中的作用,这一点不符合现代演化经济学关于“新奇”是经济演进发端的认知。 ⑦由于技术上的创新也属于制度创新的一部分,并需最终通过制度来实现,所以这并没有排除技术创新在生产力发展和生产方式改变上的作用。而此处“制度”的定义是广义上的行为惯例、组织规则、秩序边界等。 ⑧在目前多数演化经济学研究中,这种有待环境检验的“尝试性突变”是被归结为“达尔文主义”遗传和“拉马克主义”遗传的综合产物,即行为方式的突变不完全是无目的性的随机变异,也不是完全有目的性的获得性变异,因为行为主体拥有对客观环境一定能力的主观判断力,但主体的理性程度也是有限的。 ⑨要注意的是,流通企业的这类行为在此处并不能理解为企业战略的选择,所谓企业战略的制定是在成型理论和参考样本的条件下行为主体的经验行为,而这些理论范式和经验范式的形成要溯源于最初的“尝试性突变”。 ⑩如零售商的擅自定价行为对生产端的商誉或供给产生影响,或对消费端的消费者利益产生影响,都会影响到零售商本身的盈利与生存。 (11)虽然新的流通方式多是向高效率迈进,但笔者在这里并没有表达传统的就一定是低效的流通方式,流通方式效率的高低始终受生产和消费端的影响,消费主体的差异性导致了对流通效率相对差异地理解。 (12)行为个体迫于客观环境的诱导,选择行为的路径依赖和锁定在客观上是趋于理性的,但由于没有对选择过程产生充分认知,因此是趋于非理性或有限理性的。标签:经济学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商品价值论文; 理论经济学论文; 突变理论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消费社会论文; 社会经济学论文; 生产效率论文; 机理分析论文; 生产方式论文; 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