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针刺头穴足运感区对脑血管病后便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脑血管病后出现便秘症状的患者60。以随机数字法方式进行分组。常规组以番泻叶作为主要治疗措施,实验组采取针刺头穴足运感区治疗。治疗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针灸治疗后的整体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头穴足运感区对脑血管病后便秘的疗效突出,能够及时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应用。
【关键词】脑血管病;针刺治疗;头穴足运感区;便秘;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8-0195-02
便秘属于临床中比较常见的症状,在患者出现脑血管病之后发生便秘的可能性相当高,便秘的存在不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还会引发或加重其他多种疾病[1]。近些年随着脑血管疾病的诊治技术不断成熟,关于脑血管病后的便秘症状干预能力也在随之加强[2]。对此,本文以对比总结方式探讨针刺头穴足运感区对脑血管病后便秘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选取脑血管病后出现便秘症状的患者60例作为案例进行对比研究。分组方式采用随机数字法,分组结果中,实验组与常规组分别30例患者,男性患者分别26例、25例,年龄中位数分别54.5岁、55.8岁。基础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诊断标准:按照我国中医药管理局所制定的症候诊断标准,具体包括排便延时长(3天以上1次)、粪便干燥坚硬;重症患者大便艰难,干燥如栗、胃纳减退;无肠道器质性疾病。
1.2 方法
常规组以番泻叶作为主要治疗措施,每次采取3~5g,用开水100ml冲泡10min后饮下,每天治疗1次,连续或间断性用药。
实验组采取针刺头穴足运感区治疗,采用28号1.5寸的不锈钢毫针,按照头皮15到35度的倾角进入帽状腱膜之下,在进针1.2寸得气之后留针。在针柄上连接LH402韩式穴位神经刺激仪进行电极输出,采用2/15Hz,输出的电流强度按照患者耐受情况决定,留针30分钟之后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次数为5次。两组患者均以3周作为治疗周期。
1.3 评判标准
治疗干预后总结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生活质量。
治疗效果具体标准:显效:2天内排便次数超过1次,便质软润,排便通畅,短期无复发症状;有效:3天内排便次数超过1次,便质软润,排便欠通常,短期无复发;无效:未达到有效治疗标准。
生活质量以自制量表进行测评,具体项目涉及到躯体、角色、认知、情绪以及社会功能。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应用SPSS19软件实现数据统计与分析。数据在录入软件之后通过计数、对比方式进行数据处理,计量数据应用均数方式统计(x-±s),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0.05作为标准,在<0.05时,代表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效果对比
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显著,组间对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生活质量对比
实验组患者针灸治疗后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在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方面,出现便秘会导致长期不通畅,从而促使浊气上逆,促使脑血管和脑梗栓塞症状的发生与加重,从而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3]。对此,维持大便通畅属于脑血管疾病治疗的关键性环节。
头穴属于脑血管疾病治疗的有效措施之一,临床中一般是以针刺足运感区的方式实现二便失禁的治疗。在临床实践当中发现,对于脑血管疾病之后的便秘有一定干预效果。因为人类的排便动作是通过大脑皮层、腰骶部脊髓内低级的中枢神经进行调节,借助直肠收缩以及肛门括约肌松弛等动作实现粪便的排出。在脑血管疾病发生之后,旁中央小叶会伴随着大脑供血供氧的缺陷导致缺血症状的发生,异常排便便会逐渐出现。
足运感区属于旁中央小叶的头皮映射区域,针刺这一区域可以有效的改善血液循环,实现对中枢的有效调节,并改善因为缺血缺氧所导致的排便异常症状。因为口服番泻叶存在比较突出的副作用,所以患者普遍存在较差的依从率,导致整体效果下降。而借助针刺足运感区,可以有效优化中枢的血液循环效果,不仅治疗的及时性突出,同时副作用也比较小,患者的舒适感比较突出,所以治疗依从率较高。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明显,组间对比结果有意义;实验组患者针灸治疗后的整体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数据差异突出,有统计学意义。这一结果充分证明针刺头穴足运感区对脑血管病后便秘的临床治疗效果突出,能够及时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于患者的康复质量有显著优化,可以作为临床中的常规性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针刺头穴足运感区对脑血管病后便秘的疗效突出,能够及时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金炳旭,刘振寰,赵勇,等.针刺辅助治疗对不同类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疗效相关因素分析-附520例回顾性分析[J].中国针灸,2016,36(7):144-145.
[2]田忠惠.醒脑调神针法配合足运感区治疗功能性小儿遗尿48例疗效观察[J].天津中医药,2017,15(5):29-31.
[3]杨娜娜.疏肝调气配穴针刺治疗卒中后慢传输型便秘疗效及对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31(31):3488-3491.
论文作者:罗勤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9
标签:患者论文; 针刺论文; 实验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脑血管病论文; 疗效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