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论文_范琨兰

浅谈如何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论文_范琨兰

合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摘要:近几年来有一些不具备承包资质的施工企业通过种种途径中标进入施工生产领域,在施工生产过程中通过无底限的低价中标、然后以偷工减料、层层转包等方式获利,这些措施难以保证工程质量,严重损害工程质量,给国家的财产和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的危害。所以,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将工程质量作为企业生存的根基,必须清楚地意识到工程质量的重要性,从而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先进的技术设备,优秀的员工队伍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国家规范和行业标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作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简单阐述了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施工质量管理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房屋建筑;原因;措施

近十多年来,随着国内各种建筑的兴起,我国在建筑设计、施工技术等方面都有了飞速的进展,国家统计局2003年全国城镇房屋状况统计,危险房屋建筑面积有7703.21万平方米;2004年建设部对全国大型公共建筑质量安全进行检查,所查的2367项中,存在安全隐患的有30项,可见工程质量问题相当严重。而且工程质量问题历年来是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和高度重视的一件大事。工程质量对国民经济发展,维护用户利益,提高企业信誉和经济效益,避免对国家和人民财产带来损失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加强工程的质量管理,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显得极其重要。

1我国房屋质量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1施工方面的原因

(1)工程施工队伍素质过低。各施工企业内部新工人比较多,技术培训跟不上,工人技术素质较低,甚至个别工人对本身所施工部位在整体建筑物中所起的作用不了解,操作时不按规程顺序进行,这就很难达到质量标准:尤其是许多未经过专业培训的农民工涌人建筑行业,导致了施工队伍整体素质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据统计,现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自有工人真正能到现场规范操作的只有4%;建筑施工现场直接从事操作的工人中90%的都是流动性较强的农民工。此外,不少建筑企业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无法按照设计与施工图纸的规定和要求进行房屋建筑工程的规范性施工。(2)在施工过程中,有的没有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工序与工序,工种与工种之间没有严格的交接制度,前道工序留下的隐患,后道工序施工者不但不能及时处理,甚至留下隐患。

1.2设计方面的原因

以防水设计为例,在屋面防水的设计中,带女儿墙的屋面,发现有局部泛水檐高度不够,也有伸缩缝出屋面墙压顶设计不合理。自由排水的屋面上,檐部不作铁皮泛水檐,而且卷材没有探出挑檐的边沿等。另外有的厨房和卫生间防水设计选用不当,且不作防水层上下水管道穿越楼板不加套管,这些都是渗漏的隐患。

1.3现场监理不到位

施工现场监理行为不到位是造成质量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个别监理单位为了寻求经济效益超越资质承接监理业务,项目监理机构的人员资格、配备不符合要求,存在监理人员无证上岗的现象,现场监理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监理人员对材料、构配件、设备投入使用或安装前未进行严格审查,没有严格执行见证取样制度,有的项目监理机构甚至未按规定程序组织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就进入下道工序施工,许多质量隐患得不到及时解决。

2房屋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加固的措施

以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发生地震后的梁、柱加固的工程为例,以此对地震后房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受损害之后采取何种措施对梁、柱加固进行了论述。此办公楼所处的位置,地震对其造成的影响程度为7度,此楼的整体长度为27.6米,总宽度为11.64米,总共有六层,其总建筑面积为2021.53平方米,建筑的总体高度为22.5米。此办公楼的结构属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发生时,此办公楼有部分混凝土梁、柱出现了裂缝的情况,但是其产生的裂缝宽度不大,楼层之间也没有明显的位移。填充墙体在地震的影响下,部分部位受到了损害,个别墙体的震害程度较为严重,并且,其还与混凝土梁的结合处出现了松动的情况,进而导致水平裂缝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上述描述的情况,提出了以下几点加固的措施[3]:

(1)事前控制:要求预先进行周密的质量控制计划,作为一种行动方案进行施工部署。尤其是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制订质量计划或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项目管理实施规划,都必须建立在切实可行、有效实现预期质量目标的基础上。

(2)事中控制:事中控制包含自控和监控两大环节,自控是对质量活动的行为约束,即对质量产生过程中,各项技术作业活动操作者在相关制度的管理下的自我行为约束的同时,充分发挥其技术能力,去完成预定质量目标的作业任务;监控是对质量活动过程和结果,来自他人的监督控制。

(3)事后控制:包括对质量活动结果的评价认定和对质量偏差的纠正。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计划时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包括系统因素和偶然因素。

3提高房屋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质量的对策

3.1 强度与刚度要均匀

对于多层建筑物,在实际建筑过程中各层之间的强度与刚度必须要均匀,如果其楼层比较薄弱,那么,此处就会因为地震的原因而导致部分部位发生变形,而建筑物就会随着这一部位出现严重的破坏,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建筑物整体发生破坏。如发现存在薄弱的地方,应在第一时间内制定有效的措施,将其抗震能力全面提高。

3.2 保证结构的延性抗震能力

按照要求合理的选择了建筑结构之后,应制定有效的抗震措施,以此确保结构具有较高的延性抗震能力,从而使得结构在发生大小地震时都不会受到多大的损害。系统的抗震措施具有以下几个方面:强柱弱梁;人为地将柱增大相对于梁的抗弯曲能力,以此确保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发生地震的情况下,梁端塑性铰能够较早的出现,那么这样,塑性的转动就比较大;而当柱端塑性铰出现的时间较晚,那么,它的塑性转动的就比较小,从而使得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塑性消耗能力大大提高;强弱剪弯;剪切破坏通常是没有延性的,如果某一个部位出现了剪切破坏的现象,那么,此部位就不具备抗震能力,并且,柱端如果出现剪切破坏就会导致结构整体出现坍塌现象。所以,可以人为的将柱端与梁端增大,这样结构就不会在地震的作用下而发生剪切破坏现象。

3.3 进一步增强构件的相互连接

要确保各个构件之间紧密的连接,只有这样,各个构件自身所具有的强度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将地面产生震动的力相互传递,这样各个构件才能将地震力全面的吸收,整个构件的延性才会得到提高。并且,将各个构件之间进行有效的连接,能够促进结构的整体性。

3.4 超静定结构次数多

超静定结构如果超出了其自身的荷载能力时,就会使得多余的杆件受到外力的作用而发生变形,将部分能量吸收掉,从而使得整个结构的稳定性提高了,降低了地震发生造成的破坏程度。由于超静定的结构次数比较多,因此,其就能够将地震能量更好的消耗,同时,也使得建筑抗震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结束语

综上所言,房屋建筑工程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存在紧密联系,工程质量的好坏对整个建筑施工项目的影响甚大。无论是工程单位,还是施工作业人员都必须要全面树立质量意识,在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量的同时尽量提升质量水平,这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都是很重要的。

参考文献

[1]袁海龙.国外建筑质量管理动态[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7(4):25-26.

[2]石贵龙.中外质量管理之比较[J].商场现代化,2007(7):47-48.

[3]闫长勇,张起昕,郑景文.浅谈施工质量管理[J].山西建筑,2007,33(4):55-56.

[4]王春华,霍建速. 浅议房屋建筑质量管理及有效措施[J]. 电子制作,2013,10:264.

[5]管冬梅. 强化房屋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J]. 建材发展导向,2013,10:86.

[6]陈明. 完善房屋建筑质量监督机制的思考[J]. 民营科技,2007,03:100.

论文作者:范琨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7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论文_范琨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