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揭示的真理永远存在--纪念十月革命胜利80周年_十月革命论文

十月革命揭示的真理永远存在--纪念十月革命胜利80周年_十月革命论文

十月革命揭示的真理永存——纪念十月革命胜利八十周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十周年论文,真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时光荏冉,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已经80年了。在这80年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历了风风雨雨,其间既有凯歌行进,也有严重挫折。如果说在社会主义节节胜利的时刻,人们对于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几乎是一致肯定的话,那么,今天,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处于低潮的情况下,对于十月革命的历史地位和历史命运就有着种种议论。撇开帝国主义和敌对势力不说,在我们内部,就有相当一部分同志,甚至有的参加革命多年的同志,在挫折面前怀疑社会主义的前途,提出了十月革命道路灵不灵的问题。一时间,十月革命搞错了或者搞早了的论调颇为流行,最好的情况也是对十月革命缄默不提,好像没有这回事似的。进入90年代以来,纪念十月革命的文章真是凤毛麟角,这也许是类似情绪的反映。

十月革命道路究竟灵不灵?毛泽东同志在40年前,也就是十月革命胜利40周年的时候说过:“苏联的道路,十月革命的道路,从根本上说来,是全人类发展的共同的光明大道。”十月革命的胜利表明,“无产阶级必然能够战胜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必然能够战胜资本主义,被压迫民族必然能够战胜帝国主义。当然在人民前面还有困难和曲折。但是,列宁在36年前说得好,‘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线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1〕毛泽东同志对十月革命的这一评价, 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性,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要回答十月革命道路灵不灵的问题,首先要弄清楚十月革命道路是什么?我们常说的十月革命的道路,指的是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对此,我党中央1956年在毛泽东同志主持下撰写的《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一文作了精辟的总结和概括。这就是:(一)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组织成为共产主义的政党,这个政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按照民主集中制建立起来,密切联系群众,力求成为劳动群众的核心,并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自己的党员和人民群众;(二)无产阶级在共产党领导之下,联合劳动人民,经过革命斗争从资产阶级手里取得政权;(三)在革命胜利后,无产阶级在共产党领导之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联合广大的人民群众,建立无产阶级对于地主、资产阶级的专政,镇压反革命分子的反抗,实现工业的国有化,逐步实现农业的集体化,从而消灭剥削制度和对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度,消灭阶级;(四)无产阶级和共产党领导的国家,领导人民群众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文化,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并为将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五)无产阶级和共产党领导的国家,坚持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承认各民族平等,维护世界和平,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2〕

应该承认,不管形势发生多大的变化,《再论》对苏联基本经验概括的五条,是任何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都必须坚定不移地实行的根本原则。十月革命的道路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长途中当前这个特定阶段内关于革命和建设工作的普遍规律,是各国无产阶级为了取得胜利都必须走的共同的康庄大道。正因为这样,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自己所干的事业看成是伟大的十月革命的继续。

十月革命的道路之所以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本的积累,生产越来越具有社会的性质,所有的生产融合成为一个社会生产过程,整个国民经济融合成为一个整体。生产力的这种性质,客观上要求由社会来占有生产资料和调节整个社会生产。但是,生产资料的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妨碍做到这一点,每种生产都由个别资本家经营,由他为所欲为,由他把社会产品攫为私有。于是生产形式与占有形式处于不可调和的矛盾之中,这构成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性与私人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是无法解决的。唯一的出路是把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形式变成公有的、即社会主义的占有形式。用马克思的话来说,“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敲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3〕马克思是在100多年前作出这一科学论断的。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运用计划手段来调控经济活动,通过提高福利来缓和阶级矛盾,完善了资产阶级民主的形式。但是,无论发生多大变化,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仅依旧存在,而且越来越尖锐了。因此,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论断并没有过时,也永远不会过时。

虽然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力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实现,这种取代是一个激烈的阶级斗争的过程。因为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剥夺剥夺者,触及到资本家的根本的阶级利益,必然引起资产阶级的最猛烈的反抗。因此,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党领导下,粉碎资产阶级的反抗,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才能取得胜利。而夺取了政权的无产阶级,面临的最重要任务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迅速地发展生产力,力争在短时期内在经济上赶上甚至超过资本主义国家,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并最终战胜资本主义。这正是十月革命所走过的道路。毫无疑问,这是所有国家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获得解放的必由之路,也是所有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共同的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说,十月革命道路是正确的、必然的,只要存在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这一任务,十月革命道路永远是灵的。这就是十月革命的国际意义所在。

当然,由于各国具体国情以及所处的历史条件的差异,它们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共同规律的形式必然会有不同。所有国家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都既要坚持十月革命这一共同的道路,又要根据本国具体国情寻找实现这一规律的具体形式。正如《再论》指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有共同的基本规律。但是在不同国家和民族中间,又存在着千差万别的特点。因此,每个民族都经历着阶级斗争,并且最后都将沿着在一些基本点上相同、而在具体形式上各有不同的道路,走向共产主义。”〔4〕所以, 我们党在全国解放以后,在强调我们的事业是十月革命的继续的同时,反对照搬苏联的具体经验,探索具有中国自己民族特点的社会主义道路,明确提出以苏联经验为鉴戒,走中国自己的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具有体系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在这一基本理论指导下,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社会主义事业一片蒸蒸日上、繁荣兴旺的景象。这是把十月革命道路这一普遍规律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它生动地证明了十月革命道路的巨大生命力。

人们经常提出一个问题:既然十月革命道路是正确的,为什么作为十月革命故乡的苏联,在十月革命胜利70年后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生了政局剧变、制度演变呢?我们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回答。

从理论上讲,这是源于社会发展规律的实现形式的特点。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一样,都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要实现的客观规律。但是,两者的实现过程是不一样的。自然规律的实现往往不需要人们实践活动的参与,正如考茨基所说的,人们不需要组织一个政党去推动月亮围绕地球旋转。社会规律则不同,它是人们多种实践活动的合力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趋势,它的实现离不开人们的社会活动。由于人们的利益不同,他们实践活动的方向往往并不一致。在阶级社会里,不同的、甚至对立的阶级利益,使得人们的实践活动在根本方面表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在那里,社会发展规律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在阶级斗争过程中,由于多种主观的、客观的因素,阶级力量对比会发生这样、那样的变化,因此,社会发展规律的实现不可能像自然规律那样是直线的,出现一些曲折、反复是不可避免的。历史表明,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几百年时间里,发生过多次王朝复辟,资本主义制度经过多次反复才得以巩固。一种剥削制度取代另一种剥削制度尚且如此,社会主义作为同以往所有剥削制度相对立的崭新的社会制度,它的产生和发展更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发生曲折以至严重挫折是可以想象的。短时间的、局部范围的失败,不但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也会有。任何有远见的人决不会因此而感到失望和悲观,因为这只不过是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一个旋涡,不可能改变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这一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从实践上讲,苏联的演变并不是坚持十月革命道路所造成的,而是抛弃十月革命道路的结果。这里,关键的问题是要了解苏联演变的原因。有一种看法,认为苏联之所以发生向资本主义演变,原因在于社会主义搞得不好,是社会主义实践的失败,因而这证明十月革命道路是错误的,走这条道路即使由于机缘的巧合,一时取得胜利,早晚也要垮台。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历史的事实表明,从整体上讲,不能说苏联社会主义实践是失败的。反对十月革命道路的人往往以“苏联经济没有搞好”为理由,仿佛社会主义搞不好经济,因而注定要失败。其实这一“理由”本身是不符合实际的。谈到苏联的经济,应该说两句话:首先是取得了巨大成就,其次才是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沙俄是一个经济十分落后的国家,1913年按苏联疆域计算,工业总产值只相当于美国的6.9 %,经过70年社会主义建设,到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时,苏联工业总产值已达到美国的80%,而且2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苏联的经济实力已从世界第五位、欧洲第四位,跃居世界第二位,欧洲第一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超级大国。苏美经济差距大大缩小,是在下述条件下出现的:两次世界大战,俄国和苏联都是主要战场,经济遭到战争的极大破坏(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得工业生产下降36%,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得工业生产下降23%),战争加上战后恢复国民经济,整整耽误了20年建设时间;美国则相反,它不仅没有遭到战争的破坏,而且发了战争财,战争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在外部环境极为严峻的情况下,苏联经济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不能不说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当然,苏联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尤其是7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国际形势的缓和,面对新的科技革命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苏联没有及时调整经济结构和改革经济体制,出现了经济发展速度减慢、产品品种单调、商品供应紧张、人民生活改善不快的现象,这是酿成动乱的一个因素。然而把苏联70年社会主义建设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应该承认,成绩是主要的,问题是第二位的。抓住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的失误和问题,加以渲染和夸大,把它们当作主流,然后宣布社会主义的失败,这正是苏东剧变中敌对势力煽动群众、制造动乱的一个重要的手法,对此,我们不能不保持警惕。

那么,苏联发生演变的原因是什么呢?像苏联演变这样一个复杂的历史性事件,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既有国际的因素,又有国内的因素;既有党外的因素,又有党内的因素;既有历史的因素,又有现实的因素;既有经济的、政治的因素,又有民族的、社会的因素。在方法论上,重要的是要找出主要的、决定性的因素,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任何一个存在多种矛盾的事物,其中必然有制约着其他矛盾的主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如果考察苏联演变的全过程,我们可以看到,虽然苏联演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根到底是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中央领导集团推行了一条错误的路线——“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的结果。戈尔巴乔夫提出,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极权社会主义”,它使得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形成“垄断”:共产党的领导是共产党对政权的霸占,造成了“政治垄断”;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妨碍了人们对所有制的选择,造成了“经济垄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影响了吸收人类先进的思想,形成了“精神垄断”。这些垄断导致了各方面的“异化”现象:政治垄断导致“人与政治、政权的异化”,经济垄断导致“人与生产资料、财产的异化”,精神垄断导致“人与文化的异化”。因此,改革就是要“根本改造整个社会大厦——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形象地说,要炸毁一切”,以便消除垄断、克服异化。办法是实行多元化,具体说来就是: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实行允许和鼓励资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的多党制;取消无产阶级专政,实行“普遍民主”,建立以“议会民主”,“自由选举”为掩饰的资产阶级统治;取消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必然导致恢复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私有化,建立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取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实行让资产阶级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多元化;如此等等。概括来说,就是否定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全面地实现资本主义化,一句话,就是抛弃十月革命道路。执政的共产党提出并推行这样的一条修正主义路线,苏联迅速发生演变、复辟资本主义是不言而喻的事了。

苏联演变的教训告诉我们,否定十月革命道路,就能够把社会主义国家搞乱,并变成资本主义。而苏共被解散、苏联被肢解这样的亡党亡国的悲惨局面,复辟了资本主义的俄罗斯出现的社会动荡、经济凋敝、民不聊生的困苦景象,表明了放弃十月革命道路会造成什么样的恶果,这从反面证明了十月革命道路的正确性。由于苏联发生演变就怀疑十月革命道路,动摇社会主义信念,是毫无道理的。

拨开历史的迷雾,透过历史发展的曲折性所造成的假象,抓住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这一本质,我们应该毫不动摇地走十月革命道路,坚定不移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对这一条道路的任何背离,都意味着背叛社会主义事业。

十月革命揭示的真理,光芒永存。

注释:

〔1〕《十月革命四十周年纪念文集》,人民出版社1958 年版第60页。

〔2〕《人民日报》1956年12月29日。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69页。

〔4〕《人民日报》1956年12月29日。

标签:;  ;  ;  ;  ;  ;  ;  ;  ;  ;  ;  ;  ;  ;  

十月革命揭示的真理永远存在--纪念十月革命胜利80周年_十月革命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