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南林学院教材管理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李超[1](2021)在《云南省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学位[2020]20号)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渠道,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依旧面临诸多挑战”。提高和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是专业学位培养的首要责任。云南地处我国西南,是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重要门户,研究生教育规模稳步提升,结构逐渐优化,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不够完备,培养质量还不能够很好满足社会发展和产业行业需求。研究并解决好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有利于云南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创新和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提升云南省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素质,服务创新型云南高质量发展。本研究利用文献分析法、调查法并结合相关统计分析技术与方法,梳理我国和云南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调查发现高等学校层面存在课程设置应用性不强、案例教学实施不力、专业实践执行不力、学位论文训练不足、导师队伍建设不强等问题。教育理念落后、省级层面统筹力度不足以及行业产业协同育人支持力度不足也是影响培养质量的重要原因。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系统权变组织结构理论,提高云南省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本研究从促进专业学位培养系统性、整体性进行优化和改良,解决问题的路径在于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从教育理念、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三个层面提出对策建议,应当提高认识,树立全面、系统和协同的教育理念,教育主管部门应优化顶层设计,健全外部质量保障体系,高等学校应全面育人,健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本研究对云南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问题的探讨,有利于丰富基于省份的、中观层面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以期能为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及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参考,促进全面优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刘静佳[2](2019)在《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在实践中发现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并没能从根本解决环境问题,环境教育应运而生,成为了改善环境污染和防止破坏的有效方式之一。国家公园作为重要的保护地类型,也承担着环境教育的核心功能,这一功能将对国家公园功能体系的完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国际上国家公园一直都是环境教育天然的大教室。然而,作为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的中国国家公园有了漂亮的环境教育大教室,却出现了少有学生、少有教师、少有教材、少有教育机构的“一有四少”的状况,环境教育教室缺乏活力;而在国家公园之外,以自然教育和自然体验为主要表现的环境教育类商业活动却供不应求。面对这两组冷热矛盾,建立中国的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将人们吸引至国家公园场域内主动接受环境教育,成为国家公园探索和发展的一个新命题。囿于社会发展阶段和国家公园相关理论和研究的局限,与环境教育相关的研究此前并没有在国家公园的系列研究中占到重要位置。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过程中,应该以系统思想和相关理论对其进行相关研究。引入系统理论、动力机制和多中心理论对国家公园环境教育进行研究,是一种从系统的整体性出发,从要素至系统至功能再到路径的体系化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构建了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双模型引入系统理论、动力机制和多中心理论等相关理论,基于理论与现实的依据,在对模型要素进行筛选的基础上,构建了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的结构模型(ESFP-S),这一模型包括系统要素(E-Elements)、动力子系统(S-Subsystems)、功能(F-Functions)和路径(P-Paths)四要素,体现了动力机制的整体存在,缺一不可。进一步厘清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作用机理,构建了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机理模型(ESFP-M),为黄石与普达措的对比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2、运用动力机制双模型对比发现普达措的短板通过运用ESFP-S和ESFP-M动力机制双模型,根据在美国和中国的田野调查资料,将黄石和普达措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的动力机制无论是要素构成还是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尚未真正构建起来。黄石经过百余年的发展磨合,环境教育已经进入“汽车”时代,动力系统要素齐备,建立了以推动力、协同力、引导力、拉动力和驱动力为作用力的动力子系统,这五种力的合力决定了黄石国家公园环境教育的动力,合力的大小决定了动力的大小,使得黄石国家公园环境教育沿着公益性、市场性和混合性三条路径前进,成为了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利用的国际范例,在不同的道路上都能发挥动力机制,飞速前进。同黄石相比,普达措环境教育的动力机制存在如下短板:①结构模型(ESFP-S)中系统要素、动力子系统、功能和路径都存在缺失问题;②机理模型(ESFP-M)中人员流和资金流呈现单一、媒介流呈现静态化的特征;③其动力子系统中摩擦力系统的存在对公园环境教育的动力形成了一定程度的阻力,尚未形成闭合的动力功能。动力系统要素的单一和阻力的存在对公园环境教育的开展起着制约作用,容易形成“木桶”的短板原理;加之年轻的普达措国家公园在现阶段走在唯一道路上却受限于种种摩擦阻力,动力系统也并不能完全发挥作用,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体系的良好运转受限于协同力子动力系统的不完善和不完备,因此需要结合公园的实际状况以及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现实需求,弥补短板。3、修正普达措模型并构建其环境教育动力机制体系通过前述理论研究和案例对比研究,对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的模型进行修正,主要从要素健全、动力系统提升、功能完善和路径开拓四个方面进行修正。根据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中存在的要素、动力子系统、功能和路径的缺失问题,提出了从理念、主体、利益和制度维度的多维构建策略,来实现普达措国家公园动力机制的良好协调运作,从而实现公园的环境教育功能。创新点主要有三:一是构建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的理论双模型;二是构建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体系;三是发现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子系统内含的摩擦力系统。研究对于国家公园环境教育体系的构建以及动力机制的构建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对解决中国国家公园环境教育中出现的两组冷热矛盾,促进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周琬謦[3](2017)在《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研究》文中指出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1年,教育部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纳入“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2年,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建设启动,此后,省级、校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纷纷启动,从而掀开了我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自上而下系统化建设的进程,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成为了高校教师发展的主题。开展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是掌握教师教学能力现状、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及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环节和重要手段。目前,关于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阶段,关于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研究成果比较少,还没有现成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可供使用。因此,以我国当前体量最大的也是未来一段时期重点建设和发展的应用型大学为例,开展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其成果可以丰富我国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结构与评价的理论研究,为教师组织及个人开展教学能力评价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为教育行政部门相关决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重要参考,此外,还可以为同行开展教学能力评价研究或实践提供可资借鉴和参考的依据。本文采用实证研究与逻辑思辨相结合的综合研究范式,遵循“逻辑思辨-实证研究-逻辑思辨”的基本思路,系统开展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研究,创造性地构建了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三维结构模型,研制了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应的测评量表,为开展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本文从结构上分为八章,主要研究成果如下:其一,在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能力结构“二因素”说、胜任力冰山模型与素质洋葱模型以及应用型本科教育基本理论为指导,结合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普遍性要求和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的特殊性要求,构建了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三维结构模型,提出可从“能力构成维度”、“工作领域维度”和“教学活动维度”对应用型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分析和描述:从能力构成维度看,应用型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个性特征”、“知识结构”和“教学技能”三大构成要件;从工作领域维度看,应用型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课堂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两大能力类群;从教学活动维度看,应用型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认知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教学创新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六大能力子集。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三维结构模型的构建,为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可视化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其二,基于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三维结构模型的构成分析,以应用型本科教育基本理论和人员素质测评基本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层次分析法和试验法,根据“理论构建-实证检验-二次实证检验-信度检验”的思路,构建了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包括综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含3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和60个三级指标)及其测评量表(TAE-60量表、TAE-52量表),课堂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含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24个三级指标)及其测评量表(CTAE-24量表),实践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含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22个三级指标)及其测评量表(PTAE-22量表),并根据教学能力测评的实际需要给出了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测评结果的两种计算方式:“供教师自评使用的测评结果计算方式”和“供集体测评使用的测评结果计算方式”。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测评量表的研制,为应用型大学教师组织或个人开展教学能力评价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科学手段。其三,使用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包括评价指标体系和测评量表)对随机抽样的应用型大学教师进行教学能力现状测评,通过对测评数据的系统分析,既验证了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也掌握了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现状的基本数据和特点。实证数据表明:应用型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总体上处于一般水平,课堂教学能力优于综合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课堂教学能力处于良好水平,综合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处于一般水平;应用型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存在“能力因子”、“评价主体”和“评价对象”差异。其四,应用型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是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三维结构的完善与发展,是应用型大学教师个性特质、知识结构与教学技能的全面发展,是应用型大学教师综合教学能力、课堂教学能力与实践教学能力的系统发展,是应用型大学教师追求学术卓越的内在要求,也是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基于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现状的测评结果分析,提出优化教学能力评价的对策建议:避免“唯学历论”和“唯职称论”;尽量采用多元主体评价的方式,在没条件情况下可首选同行评价方式;要实现教学能力评价数据的即时统计、分析与反馈,应开展交互式的“互联网+教学能力评价”。此外,结合对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现实困境的分析,从国家、院校和教师三大层面提出促进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科学对策: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完善内部机制;重点补齐教学能力的短板。
曾凡勇[4](2016)在《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自20世纪初萌芽,经过11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科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21世纪的今天,回顾过去110多年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不仅有助于理清学科的发展脉络,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并且对于把握学科发展方向也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对于中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老一辈学者们积累了丰富的本底资料,但是,尚未有人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将致力于填补这一空白。本研究通过书籍、期刊、网络、专家访谈等方式,获取了大量与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和科学研究相关的文献和史料。作者利用历史与逻辑、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获得的文献、史料、访谈材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结合每个时期学科的特点,作者把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分为萌芽期(1949年以前)、形成期(1950-1976年)、发展期(1977-1999年)和完善期(2000-今)四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学科的历史沿革、科学研究进展、教材和专着、重大科技成果、政府部门颁布的法律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经过110多年的发展,我国森林保护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过程一波三折,到今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学科定位日益清晰、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科学研究成效显着、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国际合作得到加强等,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森林保护专门人才,产出了一大批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实用技术,为国民经济发展、国土生态安全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通过研究,发现了学科发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促进学科发展的5条政策建议、5个发展方向以及12个重点研究领域,对于我国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丁勇,龚秀会,刘小烛,何承忠[5](2010)在《林业院校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文中研究表明为使学生掌握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技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多年从事林业高校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的经验,从教材、教法、时间安排、效果评价及教师队伍建设等实验教学环节进行了改革探索与实践,提高了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质量,增强了本科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及科研能力。
周钧[6](2010)在《我国旅游本科院校师资结构研究》文中认为据世界旅游组织(UNWTO)预计,至201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旅游目的地。为了更好的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中国的也即将成为全球拥有最多旅游教育机构以及在校生的国家。我国高等旅游院校发展迅速,由最初的8所院校(或专业)发展到2008年底的810所。旅游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但教育质量却不尽如人意,旅游本科教育的发展更是处于十分尴尬的出境。基于此现状,对我国旅游本科教育基本情况开展基础性实证调研势在必行,鉴于此,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与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旅游学系、香港理工大学旅游业与酒店管理学院开展了一项针对中国旅游本科教育情况的联合调研。本论文作为该课题的阶段成果,主要从师资结构角度对我国旅游本科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本文期望从旅游教育的“主观能动力量”切入,基于对我国旅游本科院校的基本情况描述性统计分析,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实证数据收集,尝试对旅游师资的总体情况进行描述,并从旅游学科建设的需求角度以及课程体系施行的需求角度分析旅游师资学科背景结构,以呈现旅游专业教师队伍结构现状,并利用多元对应分析方法进一步探讨旅游教师学科背景与所在院系依托学科以及专业培养方向的相关关系。当前旅游本科院校及专业师资的统计分析表明我国的旅游教育已逐渐步入“高端化”的发展阶段,也呈现了“多样化”的发展特点,但“管理”特征突出,“市场化”程度不足,旅游管理限于被定位为工商管理下的二级学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培养行业管理人才的初衷,但并不符合旅游学科的发展规律,对市场需求的反应度更是不足。旅游本科院校师资结构的现状也在一定程度上因循了旅游本科院校的特征。旅游专业师资学历层次较之其他学科偏低,硕士占绝大多数;广泛来源于其他学科,其中管理学背景的教师占大多数,其中又多为旅游管理硕士,旅游管理博士也逐渐扩充到专业师资队伍中,逐渐呈现“旅游主体”的趋势;作为诸多学者课程体系设计的关键内容,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严重缺乏,仅有不足7%的专业教师有三年以上的工作经验。通过进一步对教师学科背景与旅游院系依托学科和专业培养特色的分析,当前的旅游教育“路径依赖”现象明显,这是当前旅游教育的不足,同时,也为拓展旅游教育内涵,实现更符合市场需求的“特色办学”提供了基础的支撑。囿于笔者本人的学生身份,对旅游教育缺乏宏观把握,加之当前我国旅游教育统计信息相对不完善,本文研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需要更大的样本量来进一步提高研究结果适用的广泛性,所使用的多元对应分析法由于维度选择的问题会对结果解释度带来一定的缺失,不能完全准确的解释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对策建议也主要来源于对问卷开放性问题回答的总结。
王玉洪[7](2009)在《云南省普通高校定向运动课程开发的研究》文中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身心健康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客观上要求对高校体育课程进行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开设定向运动课程,拓展了高校体育课程的空间,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了传统体育教学中单纯的体质教育、体育技能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转变,增强学生体质,培养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能力和自我生存能力,促进身心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满足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符合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定向运动是新拓展的课程内容,本文以课程论为指导,以国、内外对定向运动课程研究现状为基础和现代化要求为背景,分析了普通高校开设定向运动课程的必要性和意义。对云南省普通高校定向运动课程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提出积极的对策;结合昆明学院、西南林学院开设定向运动课程的教学实践,探讨开发和有效利用开设定向运动课程的途径、方法,构建云南省普通高校定向运动课程开发方案,实施课程实践,分析研究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课程实施的可行性,为进一步加强高校开设定向运动课程的指导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高校开设定向运动课程,充分开发和利用了体育课程资源,拓展了体育课程的空间,促进高校体育课程的多元化发展,符合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2.云南省高校定向运动开展状况不容乐观,开设定向运动课程还处于探索阶段。3.云南省高校开设定向运动课程具有良好的资源和环境优势,开设定向运动课程的价值得到教师和学生的认可,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具有广阔的前景。4.实践表明,定向运动课程设置的理论构建是可行的,开设定向运动课程对促进云南基础教育改革具有积极意义。根据研究结果得出以下建议:1.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高校要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促进定向运动课程在高校可持续发展,逐步形成具有云南省高校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定向运动专业技能;形成以定向运动普修课、选修课和俱乐部形式的多模式教学,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3.加大对定向运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力度,满足教学需要,实现资源共享。4.教师要改变传统观念的束缚,提高自己的教学管理和监控能力。5.加强教学实践与调控,构建科学合理的定向运动课程体系。
刘芝芹,赵龙庆,贺斌,李雪梅[8](2008)在《高等农林本科教育实践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文中研究指明针对当前农林高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西南林学院在实践教学方面的一些探索和改革,论述了必须通过更新教育观念、调整实践教学内容、完善实践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及加强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等措施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
陈然[9](2008)在《我国高等农林本科院校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等农林本科院校是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数量有限,却在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服务中发挥着其他类型高校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目前独立设置的38所普通高等农林本科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却陷入了困境,在招生、就业、专业与学科设置、经费投入等各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尝试从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起源开始追溯,分解放前后两个阶段回顾其发展历程,厘清其发展脉络,总结了一百余年来这些院校的五种发展模式,即解放前的“独立-合并/独立”与“综合-综合”模式、解放后初期的“独立-独立”模式与目前的“独立-综合”和“综合-独立”模式;接着介绍了目前我国农林院校在组成与布局、学科与专业设置、重点学科与硕、博士点分布、发展目标等方面的基本状况,说明尽管当前的农林高校都已变为多科性院校,并向综合性院校发展,但从根源上看是传统的农林学科因专业目录调整后扩展分布到与农学相关的工学、理学和管理学领域,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急速扩张造成的,其优势与特色还是在传统的农学领域;然后论述高等农林院校的社会适应性,先从社会外部环境着手,就经济、教育政策体系、宏观教育环境与人口等三个方面分析这些因素对农林院校的影响和作用;再从高校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角度,分析我国高等农林院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做出的贡献与不足;在此基础上从政府和高校两个层面提出解决我国农林本科院校发展困境的政策与战略,说明农林院校要实现良性发展,不可能单纯依靠其自身的力量,政府必须提供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农林院校也必须在从专门走向综合后不断巩固与强化特色。论文最后选取5所具有代表性的高等农林院校做了较为详尽的个案分析,在实践层面上对前述研究结果做了适当验证。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对全国农林院校从初创到当前的总体情况做了全面梳理,概括出农林院校发展的五种模式,并利用教育外部关系规律来分析农林院校的发展问题,提出了从高校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解决发展困境的对策与建议。
伍晓蔷,姜磊,尹丽红[10](2008)在《我校公共选修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讨》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根据对我校公共选修课现状的调查,探讨了我校公共选修课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强调加强管理是使学校公选课健康发展的关键。
二、西南林学院教材管理的问题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南林学院教材管理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省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五、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 |
(一)专业学位 |
(二)研究生教育质量 |
二、理论基础 |
(一)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二)系统权变组织结构理论 |
第二章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 |
一、稳步发展、积极探索阶段(1990-2008) |
二、快速发展、制度完善阶段(2009 年—今) |
第二节 云南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 |
一、开端起步阶段(1997-2000) |
二、缓慢增长阶段(2001-2008) |
三、稳步发展阶段(2009-今) |
第三章 云南省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一、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类别与规模 |
二、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布局与规模 |
三、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 |
第二节 调查研究 |
一、调查目的 |
二、问卷调查 |
(一)问卷编制 |
(二)问卷样本情况 |
(三)问卷信效度 |
三、访谈调查 |
第三节 调查结果与问题分析 |
(一)课程设置应用性不强 |
(二)案例教学实施不到位 |
(三)专业实践执行不力 |
(四)学位论文训练不足 |
(五)导师队伍建设不强 |
第四章 云南省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教育理念滞后 |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系统意识不足 |
二、缺乏全面质量管理理念 |
第二节 教育主管部门质量保障统筹力度不足 |
一、教育统筹力度不足 |
二、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力度不足 |
第三节 高等学校诸多因素制约人才培养质量 |
一、课程体系缺乏针对性 |
二、案例教学存在短板 |
三、专业实践资源匮乏 |
四、学位论文训练不够重视 |
五、导师队伍资源匮乏 |
第四节 行业产业协同育人支持力度不足 |
第五章 云南省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对策 |
一、提高认识,树立全面、系统和协同的教育理念 |
(一)行业产业提高协同性认识,坚持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 |
(二)教育主管部门深化系统性认识,树立整体性的教育理念 |
(三)高等学校提高全面性认识,秉持全面质量管理教育理念 |
二、教育主管部门:优化顶层设计,健全外部质量保障体系 |
(一)扭转重学术轻教学的观念,做好顶层发展规划设计 |
(二)围绕行业需求优化布局,完善类别设置和布局结构 |
(三)构建联合培养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改革 |
(四)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搭建创业课程实施平台 |
(五)完善评价机制,推进职业资格衔接 |
(六)强化政府行业协同,构建多元联动保障机制 |
(七)完善外部质量监督体系,强化督导落实与组织领导 |
三、高等学校:全面育人,健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
(一)明确培养目标,探索一流人才培养模式 |
(二)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提高职业能力素养 |
(三)深化产教融合育人机制,提升实践创新能力 |
(四)加强导师队伍建设,落实好导师立德树人职责 |
(五)坚持质量导向,保障学位授予质量 |
(六)创新招生方式,提高生源质量 |
(七)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就业服务质效 |
(八)完善内部质量保障机制,建设一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2)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
1.1.2 问题提出的现象 |
1.1.3 问题的科学逻辑 |
1.2 研究综述 |
1.2.1 环境教育研究综述 |
1.2.2 国家公园环境教育研究综述 |
1.2.3 普达措国家公园研究综述 |
1.2.4 动力机制研究综述 |
1.2.5 综述结论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可行性 |
1.4.1 课题和项目支撑 |
1.4.2 实地调研工作基础 |
1.4.3 案例地选点的典型性 |
1.5 研究方案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1.5.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概念、理论及案例 |
2.1 核心概念 |
2.1.1 国家公园 |
2.1.2 环境教育 |
2.1.3 核心概念之间的关系 |
2.2 相关理论应用分析 |
2.2.1 系统理论应用分析 |
2.2.2 动力机制理论应用分析 |
2.2.3 多中心理论应用分析 |
2.3 案例点基本情况 |
2.3.1 黄石国家公园 |
2.3.2 普达措国家公园 |
3 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ESFP模型构建 |
3.1 模型构建依据 |
3.1.1 构建思路 |
3.1.2 理论依据 |
3.1.3 现实依据 |
3.2 模型要素筛选 |
3.2.1 动力系统要素(E-Elements) |
3.2.2 动力机制子系统(S-Subsystems) |
3.2.3 动力功能(F-Functions) |
3.2.4 动力实现路径(P-Paths) |
3.3 结构模型(ESFP-S) |
3.4 机理模型(ESFP-M) |
4 黄石和普达措环境教育动力机制ESFP模型对比分析 |
4.1 基本情况的对比 |
4.1.1 发展时间对比 |
4.1.2 发展情况对比 |
4.2 结构模型(ESFP-S)对比 |
4.3 机理模型(ESFP-M)对比 |
4.3.1 系统要素(E-Elements)对比 |
4.3.2 动力机制子系统(S-Subsystems)对比 |
4.3.3 动力功能(F-Functions)对比 |
4.3.4 动力实现路径(P-Paths)对比 |
4.3.5 机理模型(ESFP-M)对比结论 |
4.4 对比分析结论 |
5 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构建 |
5.1 动力机制模型的修正 |
5.1.1 E-要素健全机制 |
5.1.2 S-系统提升机制 |
5.1.3 F-功能完善机制 |
5.1.4 P-路径开拓机制 |
5.2 理念维度的构建 |
5.2.1 生态正义的理念发展国家公园 |
5.2.2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引领环境教育 |
5.2.3 地方性理念丰富环境教育 |
5.3 主体维度的构建 |
5.3.1 施教者的主体性构建 |
5.3.2 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构建 |
5.4 利益维度的构建 |
5.4.1 利益导向机制 |
5.4.2 利益激励机制 |
5.4.3 利益约束机制 |
5.4.4 利益协调机制 |
5.5 制度维度的构建 |
5.5.1 国家层面的制度构建 |
5.5.2 公园层面的制度构建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理论研究结论 |
6.1.2 实证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2.1 构建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的理论模型 |
6.2.2 构建普达措环境教育动力机制体系 |
6.2.3 发现普达措环境教育动力子系统内含的摩擦力系统 |
6.3 研究展望 |
6.3.1 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量化研究 |
6.3.2 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发展的周期演进研究 |
6.3.3 国家公园环境教育科学+人文二维内容体系的研究 |
附录 |
附录1 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调查问卷 |
附录2 普达措国家公园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
附录3 普达措国家公园社区居民访谈提纲 |
附录4 美国国家公园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
附录5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游客访谈提纲 |
附录6 普达措国家公园田野调查照片 |
附录7 美国国家公园田野调查照片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3)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的缘由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关于能力的理论 |
二、关于教学能力及其结构的研究 |
三、关于教学能力评价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思路方法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应用型大学 |
二、教学能力 |
三、教学能力结构 |
四、教学能力评价体系 |
第二章 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结构模型的构建 |
第一节 理论依据 |
一、能力结构理论 |
二、教学能力结构理论 |
三、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基本理论 |
四、人员素质测评的相关理论 |
第二节 构建的方法 |
一、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三节 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结构模型的雏形 |
一、从教学活动的主体出发,建构教学能力的“能力构成维度” |
二、从教学活动的场域出发,建构教学能力的“工作领域维度” |
三、从教学活动的方式出发,建构教学能力的“教学活动维度” |
四、教学能力构成的内涵分析 |
第三章 应用型大学教师综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调查研究 |
第一节 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对象 |
三、研究的方法 |
第二节 调查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
一、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
二、指标体系的确定 |
第三节 调查研究的结论与思考 |
一、结论 |
二、思考 |
第四章 应用型大学教师综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权重调查研究 |
第一节 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对象 |
三、研究的方法 |
第二节 调查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
一、指标权重的确定 |
二、指标主体权重的确定 |
第三节 调查研究的结论与思考 |
一、结论 |
二、思考 |
第五章 应用型大学教师综合教学能力测评量表调查研究 |
第一节 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对象 |
三、研究的方法 |
第二节 调查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
一、测评题项的建构 |
二、测评题项的确定 |
三、测评量表的确定 |
四、测评结果的计算 |
五、测评量表的试验 |
第三节 结论与思考 |
一、结论 |
二、思考 |
第六章 应用型大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评价体系调查研究 |
第一节 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对象 |
三、研究的方法 |
第二节 调查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
一、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
二、指标体系的确定 |
三、指标的信度检验 |
四、指标权重的确定 |
五、指标权重的再分配 |
六、测评量表的研制 |
七、测评结果的计算 |
八、测评量表的试验 |
第三节 调查研究的结论与思考 |
一、结论 |
二、思考 |
第七章 应用型大学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评价体系调查研究 |
第一节 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对象 |
三、研究的方法 |
第二节 调查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
一、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
二、指标体系的确定 |
三、指标的信度检验 |
四、指标权重的确定 |
五、指标权重的再分配 |
六、测评量表的研制 |
七、测评结果的计算 |
八、测评量表的试验 |
第三节 调查研究的结论与思考 |
一、结论 |
二、思考 |
第八章 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
第一节 调查的基本情况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对象 |
三、研究的方法 |
四、研究的工具 |
第二节 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
一、应用型大学教师综合教学能力的现状 |
二、应用型大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现状 |
三、应用型大学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现状 |
四、同类主体对不同教学能力的测评结果分析 |
五、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性别差异 |
六、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教龄差异 |
七、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职称差异 |
八、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学位差异 |
第三节 调查研究的结论与思考 |
一、结论 |
二、思考与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情况 |
致谢 |
(4)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几个定义 |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2 研究目标 |
1.2.3 主要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资料分析法 |
1.4.2 专家访谈法 |
1.4.3 综合分析法 第二章 萌芽期(1949年前) |
2.1 历史沿革 |
2.1.1 我国古代对资源昆虫的利用 |
2.1.2 我国古代对害虫的防治 |
2.1.3 我国近代昆虫学的兴起 |
2.1.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萌芽 |
2.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2.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2.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2.2.3 教材和专着 |
2.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2.3.1 国立中央大学 |
2.3.2 江苏昆虫局 |
2.3.3 上海商检局 |
2.3.4 中央农业实验所病虫害系 |
2.3.5 中央林业实验所 |
2.4 政府部门颁布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形成期(1950-1976年) |
3.1 历史沿革 |
3.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3.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3.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3.2.3 教材及专着 |
3.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3.3.1 中央林业部林业科学研究所 |
3.3.2 中国森林病虫通讯 |
3.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3.5.1 教学体系基本形成 |
3.5.2 科技创新平台逐步完善 |
3.5.3 科学研究系统深入 |
3.5.4 防治理念由化学防治向综合治理转变 第四章 发展期(1977-1999年) |
4.1 历史沿革 |
4.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4.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4.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4.2.3 教材及专着 |
4.2.4 重大科技成果 |
4.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4.3.1 中国林学会森林昆虫分会 |
4.3.2 中国林学会森林病理分会 |
4.3.3 森林保护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
4.3.4 森林病虫害生物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
4.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4.5.1 学科体系逐渐完善 |
4.5.2 科学研究硕果累累 |
4.5.3 国际交流得到加强 |
4.5.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
4.5.5 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第五章 完善期(2000至今) |
5.1 历史沿革 |
5.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5.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5.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5.2.3 教材及专着 |
5.2.4 重大科技成果 |
5.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5.3.1 国家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中心 |
5.3.2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5.3.3 昆嵛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
5.3.4 全国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技术培训中心 |
5.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5.5.1 科研成果产出丰硕 |
5.5.2 教学体系日趋完善 |
5.5.3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着 |
5.5.4 国内外学术交流进一步广泛 |
5.5.5 人才培养成效显着 第六章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现状分析 |
6.1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取得的主要成绩 |
6.1.1 学科定位日益清晰 |
6.1.2 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
6.1.3 科学研究成效显着 |
6.1.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
6.1.5 国际合作得到加强 |
6.2 我国当代森林保护学科的研究特征 |
6.2.1 研究目标紧扣国家需求 |
6.2.2 研究对象从病原或害虫个体到整个生态系统 |
6.2.3 研究尺度从基因、细胞至全球 |
6.2.4 研究方法多学科交叉融合 |
6.2.5 防控理念与时俱进 |
6.3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迅速发展的原因 |
6.3.1 国家的高度重视 |
6.3.2 林业生产的稳步增长 |
6.3.3 林业高等教育事业的兴起 |
6.3.4 交叉学科和通用技术的快速发展 |
6.3.5 国外先进技术的发展和引入 |
6.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6.4.1 基础研究力量薄弱 |
6.4.2 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 |
6.4.3 创新平台建设投入不足 |
6.4.4 国际合作交流有待加强 |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学科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发展方向建议 |
7.1 促进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的政策建议 |
7.1.1 加大国家财政投入 |
7.1.2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
7.1.3 强化基础研究 |
7.1.4 凝练学科方向 |
7.1.5 追踪国际前沿 |
7.2 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建议 |
7.2.1 瞄准国家重大需求 |
7.2.2 多学科交叉融合 |
7.2.3 重大森林病虫害自我调控机理 |
7.2.4 外来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及生物安全 |
7.2.5 重大森林病虫害人为调控措施 |
7.3 森林保护学科重点研究领域建议 |
7.3.1 基础研究方面 |
7.3.2 应用研究方面 |
7.4 结论与讨论 |
7.4.1 结论 |
7.4.2 讨论 |
7.5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
(5)林业院校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现状分析与对策 |
3 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内容 |
3.1 综合实验开设在系统学习理论课后 |
3.2 编写新的实验教材 |
3.3 应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 |
3.4 灵活而又合理安排实验时间 |
3.5 以科研促进实验教学改革 |
3.6 实验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评价和考核的方法 |
3.7 教师队伍建设 |
4 实验教学实践效果与体会 |
(6)我国旅游本科院校师资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目标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目标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一) 旅游专业教师研究 |
(二) 旅游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
(三) 旅游学科及学科体系研究 |
(四) 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框架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框架 |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五、相关理论陈述 |
(一) 课程及课程体系 |
(二) 学科及学科体系 |
六、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旅游本科院校师资调查设计 |
一、研究范围与样本 |
(一) 我国旅游院校基本情况 |
(二) 研究样本的确定 |
二、问卷构成及设计 |
(一) 问卷设计思路 |
(二) 问卷构成 |
(三) 问卷设计 |
三、问卷调查与数据处理 |
(一) 问卷调查 |
(二) 数据处理 第三章 旅游本科院校师资基本分析 |
一、样本总体特征 |
二、旅游本科教育师资结构的基本分析 |
(一) 职称结构 |
(二) 学科背景结构 |
(三) 学历结构 |
(四) 实践经验 |
(五) 科研与教学时间分配结构 |
三、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旅游本科院校师资学科结构的相关分析 |
一、研究假设 |
二、师资结构与依托学科的相关分析 |
(一) 交叉列联表的构建与修正 |
(二) 多重对应相关分析的施行 |
(三) 输出结果的解读与主要结论 |
(四) 小结 |
三、师资结构与专业特色的相关分析 |
(一) 交叉列联表的构建与修正 |
(二) 多重对应相关分析的施行及分析结果 |
(三) 分析结果的解读与主要结论 |
(四) 小结 |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一) 我国旅游教育院校发展 |
(二) 旅游本科院校师资情况 |
二、对策建议 |
(一) 提高学科地位,优化人才培养 |
(二) 强化校企合作,增强行业经验 |
(三) 利用"路径依赖",发展特色办学 |
(四) 市场需求为基,弱化"路径依赖" |
(五) 构筑研究平台,建立师资培养基地 |
三、本研究的不足与改进 |
四、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设有旅游本科高等院校名单 附录2:设有旅游管理本科的985、211高校名单 附录3:设有旅游管理硕士点的高校名单 附录4:旅游系(专业)隶属院(系)名称 附录5:中国旅游本科教育研究调查问卷 后记 |
(7)云南省普通高校定向运动课程开发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高校体育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 |
2.1.1 课程与体育课程的概念 |
2.1.2 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体育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 |
2.2 国内外定向运动的发展研究 |
2.2.1 定向运动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
2.2.2 国外定向运动的发展研究 |
2.2.3 国内定向运动的发展研究现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测量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4 分析与讨论 |
4.1 普通高校开设定向运动课程的理论依据 |
4.1.1 普通高校开设定向运动课程的必要性 |
4.1.2 普通高校开设定向运动课程的意义 |
4.2 云南省普通高校定向运动课程现状与分析 |
4.2.1 云南省普通高校定向运动开展的基本状况 |
4.2.2 云南省高校教师对定向运动课程认知调查 |
4.2.3 云南省普通高校学生对定向运动课程认知调查 |
4.2.4 已开设定向运动课程的高校存在的不足 |
4.3 制约云南省普通高校开设定向运动课程的因素分析 |
4.4 云南省普通高校定向运动课程开发的需求 |
4.4.1 课程开发的重要意义 |
4.4.2 充分利用具有良好的资源和环境 |
4.4.3 积极促进云南基础教育发展 |
4.5 定向运动课程设置的理论构建 |
4.5.1 定向运动课程目标 |
4.5.2 定向运动课程设置类型与学时 |
4.5.3 定向运动课程内容与课次安排 |
4.5.4 定向运动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 |
4.5.5 定向运动课程的学习评价 |
4.6 定向运动课程设置的实践 |
4.6.1 实践目的 |
4.6.2 实践对象及方法 |
4.6.3 结果与分析 |
4.7 云南省普通高校开设定向运动课程的对策 |
4.7.1 教育行政部门要给予积极引导和政策支持 |
4.7.2 加强定向运动师资队伍的建设 |
4.7.3 加强对定向运动的宣传 |
4.7.4 积极转变教学观念 |
4.7.5 充分挖掘高校开设定向运动课程的资源 |
4.7.6 加强定向运动课程体系建设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3 研究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和后续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高等农林本科教育实践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加强农林类大学生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
1.1 时代的发展要求必须加强实践教学 |
1.2 农林类专业特点决定了必须加强实践教学 |
2 农林类大学生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
2.1 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 师生积极性不高 |
2.2 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方式单一, 可操作性差 |
2.3 实践教学条件不足, 影响师生的积极性 |
3 提高农林类大学生实践教学质量措施和对策 |
3.1 转变教育观念, 加强对实践教学重心地位的认识 |
3.2 调整实验内容, 适当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 |
3.3 完善实践考核评价体系,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
3.4 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提高师生参加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
3.4 加强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 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技能水平 |
(9)我国高等农林本科院校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相关概念释义 |
第一章 我国高等农林院校的发展历史 |
第一节 我国高等农林院校的起源 |
一、清末至抗战前的高等农林院校发展情况 |
二、抗战爆发至解放前的高等农林院校发展情况 |
第二节 新中国建立后高等农林院校的发展历程 |
一、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高等农林院校 |
二、改革开放至今的高等农林院校 |
第三节 我国高等农林院校的发展模式 |
一、解放前我国高等农林院校的发展模式 |
二、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我国高等农林院校的发展模式 |
三、改革开放后我国高等农林院校的发展模式 |
第二章 我国高等农林本科院校的基本现状 |
第一节 全国普通本科农林院校的组成情况与地区分布 |
一、全国普通本科农林院校的组成情况 |
二、全国普通本科农林院校的地区布局 |
第二节 全国普通本科农林院校的学科与专业设置 |
一、全国普通本科农林院校的学科门类 |
二、全国普通本科农林院校的专业设置 |
第三节 全国普通本科农林院校的重点和优势学科分布情况 |
一、全国普通本科农林院校中的国家重点学科 |
二、全国普通本科农林院校中的博士点和硕士点 |
第四节 全国普通本科农林院校的发展目标 |
一、普通本科农林院校的发展目标 |
二、普通本科农林院校发展目标中体现出的特点 |
第三章 影响高等农林院校发展的社会因素 |
第一节 经济发展因素 |
一、建立农林院校的经济动因 |
二、农林院校区域布局与经济发展格局的关系 |
三、经济发展与高等农林院校发展取向的关系 |
第二节 教育政策体系因素 |
一、教育经费政策对高等农林院校的影响 |
二、课程政策对高等农林院校的影响 |
三、学生政策对高等农林院校的影响 |
四、教师政策对高等农林院校的影响 |
五、教育管理政策对高等农林院校的影响 |
第三节 宏观教育环境及人口因素 |
一、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 |
二、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对农业院校的影响 |
三、人口因素对高等农林院校发展的影响 |
第四章 我国高等农林院校的社会适应性 |
第一节 高等农林院校的人才培养 |
一、高等农林院校数量与学生数量的变化 |
二、我国高等农林院校的本科专业分布情况 |
三、高等农林院校的人才培养评价 |
第二节 高等农林院校的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 |
一、高等农林院校的科学研究 |
二、高等农林院校的社会服务 |
第五章 我国高等农林院校实现良性发展的途径 |
第一节 对政府的建议 |
一、提供政策与资金保障 |
二、建立高等农林院校、农业、政府之间的常设联动机构 |
第二节 对高等农林院校的建议 |
一、从专门学院到综合发展 |
二、在综合基础上强化特色 |
第六章 案例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农业大学 |
一、目前的发展状况 |
二、基本评价与发展方向 |
第二节 华中农业大学 |
一、目前的发展状况 |
二、基本评价与发展方向 |
第三节 华南农业大学 |
一、目前的发展状况 |
二、基本评价与发展方向 |
第四节 新疆农业大学 |
一、目前的发展状况 |
二、基本评价与发展方向 |
第五节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一、目前的发展状况 |
二、基本评价与发展方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我校公共选修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我校公选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
1.1 公选课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定位不明确, 不被重视 |
1.2 公选课开设重量甚于重质, 开设的课程缺乏科学性、实际性、稳定性与连贯性 |
1.3 开设的公选课程学科及类别分布不均衡, 课程设置不当, 数量相对不足, 缺乏能突出我校办学特色的公选课程 |
1.4 教学管理秩序比较混乱, 教学管理难度大, 缺乏应有效的质量监控和保障, 教学质量难以监控 |
1.5 学生对公选课学习积极性不高, 选而不修或不认真修读的不乏其人 |
1.6 缺乏适用的公选课教材 |
2 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
2.1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教师和学生对开设公选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明确公选课的定位, 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
2.2 规范管理制度, 加强公选课质量监督 |
2.3 优化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 丰富课程资源、提高课程质量、体现办学特色 |
2.4 加强对公选课教学过程的监管, 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提高教学质量 |
2.5 加强对学生选择公选的指导 |
2.6 加强公选课教材建设 |
3 结语 |
四、西南林学院教材管理的问题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省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研究[D]. 李超.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研究[D]. 刘静佳. 云南大学, 2019(01)
- [3]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研究[D]. 周琬謦. 厦门大学, 2017(01)
- [4]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D]. 曾凡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6(02)
- [5]林业院校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J]. 丁勇,龚秀会,刘小烛,何承忠.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0(08)
- [6]我国旅游本科院校师资结构研究[D]. 周钧. 华东师范大学, 2010(03)
- [7]云南省普通高校定向运动课程开发的研究[D]. 王玉洪. 北京体育大学, 2009(S1)
- [8]高等农林本科教育实践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J]. 刘芝芹,赵龙庆,贺斌,李雪梅. 河北农业科学, 2008(12)
- [9]我国高等农林本科院校发展问题研究[D]. 陈然. 厦门大学, 2008(08)
- [10]我校公共选修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讨[J]. 伍晓蔷,姜磊,尹丽红. 科技创新导报, 2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