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彦[1]2004年在《苹果酒澄清及稳定处理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苹果酒的澄清度是消费者要求的第一个指标值,保持其澄清且澄清度稳定十分重要。本文在参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设计了苹果酒澄清及稳定处理的工艺流程,在此流程中注重了苹果酒生产过程中的防浑浊问题;着重考察了澄清剂对苹果酒澄清度及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了明胶溶液、壳聚糖溶液、蛋清液、以上叁种澄清剂形成的叁种复合澄清剂以及树脂吸附对苹果酒澄清度与所含残余酚量的影响,同时也考察了冷处理和非冷处理对苹果酒澄清度的作用。建立了不同澄清剂降酚效果的数学模型,为准确地评价澄清剂的作用效果提供了理论基础。 苹果酒澄清及稳定方面既没有国家标准也没有行业标准,通过大量的实验,我们认为经过处理的苹果酒应该符合以下叁个标准:澄清度在95%以上为澄清合格;所含残余酚量低于900mg/L为降酚合格;蛋白稳定性实验不出现絮凝为蛋白稳定。除壳聚糖-明胶溶液以外,复合澄清剂的澄清效果没有单独加入一种澄清剂好;但是在降酚方面,复合澄清剂能起到成本较高的单一澄清剂作用的效果,成本较低。冷处理能促进酒石酸氢钾提前析出,建议在生产中使用。 借助建立的数学模型和澄清剂澄清效果图,得到如下结果:壳聚糖溶液加入量为2.95%,经冷处理,可同时保证处理后的苹果酒澄清及稳定合格;蛋清液加入量为0.26%,经冷处理,可同时保证处理后的苹果酒澄清及稳定合格。壳聚糖-明胶溶液是较为经济的澄清剂,壳聚糖溶液加入量为1%,明胶溶液加入量为0.44%,经过冷处理能同时达到澄清、稳定合格。若经过树脂吸附,效果更好。由于其成本低,效果好,建议在生产中使用壳聚糖-明胶复合澄清剂。
董文娟[2]2015年在《酵母菌种对冰苹果酒和山楂酒品质的影响》文中认为苹果和山楂,营养丰富,皆极具保健价值。我国苹果和山楂资源丰富,开发冰苹果酒和山楂酒,不仅能刺激苹果和山楂的消费、增加其产品附加值,而且符合我国发展果酒的产业政策。针对红富士苹果酸度低的特点,筛选出适合冰苹果酒发酵的酵母,这对冰苹果酒的研发与产业化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从残糖、pH值、滴定酸、有机酸、挥发酸及香气成分等方面研究了五种商业酵母的发酵性质。针对山楂果实果胶含量高,在自身果胶甲酯酶(PME)作用下易导致山楂酒甲醇含量过高这一点,探讨了降低山楂酒中甲醇含量的方法,并研究了山楂酒复合澄清剂,这对山楂酒的开发及产业化意义重大。主要结果如下:1.酵母菌种对冰苹果酒的特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红富士苹果具有适宜的糖分、较低的总酸和较高的pH值。本文采用五种酵母(SIHA 3(3#),LALVIN 71B,K1,R-HST及EC1118)发酵红富士冰苹果酒。本试验对冰苹果酒的理化指标、糖酸组分及挥发性物质进行了检测分析,并对感官品质进行评价,以选出最适冰苹果酒酵母。结果表明:五种酵母发酵性质各异,EC1118酵母拥有出色的酒精发酵能力和升酸能力,其在低温高糖条件下具有优秀的果糖和葡萄糖利用能力,由其发酵的冰苹果酒有机酸含量都较高,主要体现在有最高含量的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丙酮酸和乳酸,琥珀酸和乙酸含量适中,富马酸最少;3#发酵的冰苹果酒残糖含量最高,酒精度和pH值最低;71B发酵冰苹果酒的挥发酸和pH值最高,且71B拥有最杰出的降苹果酸能力,从这一点看71B并不适合发酵低酸苹果汁,易导致糖酸不平衡,口感不协调;R-HST发酵冰苹果酒的甘油和总酚含量最高,但其有4.90 g/L的蔗糖残留。所有酵母利用甘露糖和蔗糖(除酵母R-HST外)的能力相似;然而所有酵母都不能利用五碳糖木糖。通过气相检测出30种挥发性物质存在于冰苹果酒中,然而仅有7种物质香气活性值>1,包括正己醇、2-甲基-1-丁醇、3-甲基-1-丁醇、乙酸乙酯(仅在RFAI-EC1118)、丁酸乙酯(仅在RFAI-EC1118和-K1)、乙酸异戊酯、辛酸乙酯。结合感官评价,EC1118酵母最适合冰苹果酒的生产,71B次之。EC1118适用于低酸红富士苹果冰苹果酒的生产,而71B适用于高酸红富士苹果冰苹果酒的生产。2.本文研究了温度对山楂PME活力的影响,确定了PME的最适作用温度;从原料预处理、酵母菌种和发酵温度叁个方面对降低山楂酒中甲醇含量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0-80 oC范围内山楂PME的活性先上升后下降,55 oC时酶活力最高,60-80 oC酶活力迅速下降。原料无热处理的前提下10 oC和25 oC发酵的山楂酒,酒中甲醇含量较高,低温发酵不能有效降低山楂酒甲醇含量。酵母菌种对山楂酒的感官品质有一定的影响,但对甲醇含量无明显降低作用;原料热处理可以显着降低酒中甲醇含量,料水比为1:1.5、加热温度75 oC、加热时间10 min时,山楂酒的理化指标和感官品质优。3.研究了山楂酒复合澄清剂的最佳配方,选用明胶、皂土、蛋清、橡木粉四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并进行稳定性试验,最终得出山楂酒澄清剂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山楂酒澄清度有所改善,透光率从93.8%提高至95.7%-97.9%之间,山楂酒的浊度、色度、色调及粘度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复合澄清剂效果明显,且山楂酒的稳定性也得到明显改善,各项稳定性指标良好,确定澄清剂最佳配方为:明胶添加量100 mg/L,皂土添加量2000 mg/L,蛋清添加量1%,橡木粉添加量2000 mg/L。
薛媛媛[3]2017年在《苹果醋发酵过程及其动力学研究》文中指出我国苹果产量居世界之首,产量超过全球总产量的50%,种植面积占世界的1/3左右。据陕西省果业管理局统计,2014年陕西省苹果种植总面积达到1040万亩,总产量980万吨,位居世界第一,产量占中国1/4和世界1/6,是中国乃至世界苹果大省。苹果是当地农民主要经济来源,但苹果产业不容乐观,苹果深加工已成为苹果产业发展的瓶颈,目前苹果消费主要以鲜食为主,深加工量占总量的20%左右,而浓缩汁生产占总加工量的90%,浓缩汁出口价值低,已经形成了生产过剩、效益下降,果农卖果难问题日益严重,极大地挫伤了果农的积极性。本研究以苹果为原料生产酿造苹果醋,既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又可以节约大量粮食,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有:(1)苹果酒发酵工艺和发酵动力学研究。考察苹果酒发酵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接种量、营养剂用量、发酵温度等主要控制参数进行响应面法优化,建立菌体生长、产物生成和底物消耗动力学方程。(2)苹果醋发酵工艺研究。对苹果醋发酵工艺进行响应面法优化,确立苹果醋发酵的适宜工艺参数,然后,对顺序醋酸发酵和同步发酵工艺进行比较研究,以苹果醋得率为指标,确立适宜苹果醋发酵方式。采用Logistic和Leudeking-Piret模型对苹果醋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产物合成和底物消耗动力学进行研究。(3)苹果醋发酵后处理工艺研究。乳酸含量是苹果醋生产中严格控制的指标之一,因此,首先对苹果醋中乳酸分离工艺条件进行研究;其次,对苹果醋的澄清技术进行研究,筛选出较好的澄清剂及其复配方案;最后采用响应面对澄清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苹果酒发酵的最适营养剂是磷酸氢二铵。苹果酒适宜发酵条件是温度21℃、营养剂添加量0.4g/L、接种量0.07%,在此条件下酿造的苹果酒酒精度为8.01%(v/v),品质优良,酒液透亮,具有浓郁的苹果香味。(2)苹果酒、苹果醋发酵符合Logistic和Leudeking-Piret模型,建立了苹果醋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产物生成和底物消耗模型,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均达到极显着水平,可以很好的预测苹果醋发酵过程的动态变化。苹果酒发酵过程中酵母生物量、酒精度变化和糖度降低的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数据拟合度分别为0.99724、0.98221、0.99076,平均拟合误差分别为5.04%、1.89%、9.57%,拟合度高。苹果醋发酵过程中醋酸菌生物量、醋酸浓度变化和酒精度降低的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实测值数据拟合度分别为0.99449、0.96848、0.97393,平均拟合误差分别为1.78%、5.79%、7.78%。从酵母菌体生长和酒精生成动力学模型可知,产物酒精的生成和酵母菌体生长并非完全同步,而是具有一定滞后性。(3)苹果醋发酵的最适营养剂是玉米浆。苹果醋适宜发酵条件是温度31℃、摇床转速为204r/min、营养剂添加量为11.12mL/L,此条件下酿造的苹果醋总酸含量达4.45g/100mL,橙黄透亮,具有淡淡的苹果香味,品质优良。在分步发酵工艺的基础上研究了在酒精发酵期间醋酸菌接种时间对产酸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苹果酒发酵中期接入醋酸菌可以缩短苹果醋酿造周期,同时可提高产酸量。(4)苹果醋中乳酸分离研究所得苹果原醋液的乳酸含量为0.11%,超过苹果醋饮对苹果醋中乳酸含量0.05%的要求。用D315型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对苹果醋中乳酸进行分离,根据乳酸和乙酸洗脱峰值次序的不同可以实现对乳酸的良好分离,产品可以达到国家标准。实验表明温度对树脂吸附乳酸的影响不显着,吸附所需平衡时间为340分钟。(5)通过单因素试验,对比六种不同澄清剂对苹果醋的澄清效果,结果表明澄清效果为壳聚糖>PVPP>皂土>明胶>硅藻土>果胶酶。壳聚糖和皂土进行复配是较好方案,澄清效果好。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苹果醋澄清条件,在复配比为0.07:0.18、温度28℃、澄清时间为24h条件下,苹果醋的透光率可达到97.8%。
张珊珊[4]2015年在《苹果酒的开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苹果是公认的“果中之王”。近年来,由于苹果产量的增加,苹果的深加工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本文以苹果为原料,分别添加不同种酵母酿造苹果酒并跟踪测定总糖、酒精、总酸、挥发酸、单宁、总二氧化硫、游离二氧化硫、总酯和褐变度的变化。以及对酒液的澄清进行研究,最后对苹果酒进一步的加工蒸馏为苹果白兰地,为今后苹果酒成分变化、澄清工艺及白兰地成分研究提供依据。分别添加安琪酵母、帝伯仕酵母和葡萄酒酵母F33为一号、二号和叁号苹果酒,跟踪测定其组分变化。本实验显示,叁种酵母酿造的苹果酒的含糖量下降,酒精度随发酵不断升高。总酯、总酸、挥发酸的含量大体呈上升趋势,单宁总含量下降,总二氧化硫和游离二氧化硫均有大幅度下降,随着氧化反应的进行,褐变程度加深。根据指标变化,确定安琪酵母酿造的苹果酒最好。通过使用明胶、壳聚糖、蛋清叁种澄清剂对苹果酒的澄清效果的实验,可以得出结论。经叁种澄清剂处理后的苹果酒,透明度都优于未经澄清处理的原酒液。经观察可知,经明胶处理的酒液,沉降速率最快,经蛋清理的酒液,最为透明。对于苹果酒的澄清效果最好的是蛋清且在0.2ml/100mL时澄清效果最佳,其透光率高达98.4%。综合澄清的处理时间,可知蛋清自酿苹果酒的最佳澄清工艺条件是:添加量0.2mL/100mL,处理时间15h。对一号苹果酒进一步深加工蒸馏成白兰地存放于橡木桶中,最终,其酒精度为42%,单宁量为0.146g/L,总酸量为9.56g/L,挥发酸量为4.89g/L,总酯为28g/100L。经感官鉴定,苹果白兰地颜色呈金黄色、澄清度较好,果香浓郁,发酵香柔和,橡木香细腻协调,且整体香气结构感强;入口醇厚平衡,余味持久。
王雪松[5]2007年在《软枣猕猴桃酒加工工艺的研究》文中认为以软枣猕猴桃为原料开发研制发酵型果酒,解决了软枣猕猴桃贮藏难的问题,为我国软枣猕猴桃资源的利用开辟了新的领域,丰富了市场上果酒产品的种类,必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本文立足加工高品质的软枣猕猴桃发酵酒,采用CO_2浸渍发酵法与传统发酵法对比进行发酵,主要对软枣猕猴桃酶解榨汁最佳工艺的确定,软枣猕猴桃汁的澄清条件,主发酵工艺参数的确定,浸渍发酵期间的成分变化,原酒澄清技术,软枣猕猴桃干酒感官质量的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榨汁的最佳条件为果胶酶用量0.08%,pH3.4,酶解时间9h。2软枣猕猴桃汁澄清的最佳参数为果胶酶50mg/kg,皂上700 mg/kg g/kg和PVP 100mg/kg,时间为4h,透光率达到91%以上;软枣猕猴桃原酒澄清最佳参数为皂土0.16%。透光率达到94%以上。3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分析,确定CO_2浸渍法发酵的最佳条件为发酵温度20℃,接种量0.04%,最适初始pH3.2。4 CO_2浸渍发酵法与传统发酵法比较,CO_2浸渍发酵法降酸幅度比传统发酵大18.5%,pH值升幅比传统发酵大0.17,乙酸乙酯和总酯含量比对照分别高出0.07g/L和0.2g/L。5 CO_2浸渍处理软枣猕猴桃干酒的口感质量比传统发酵有明显改善。CO_2浸渍酒的香气以花香、果香为特征;传统发酵酒以生青、泥土气味为特征。通过分析,认为CO_2浸渍发酵工艺适宜于含酸量高、含糖量低的软枣猕猴桃酿酒;CO_2浸渍发酵法可以提高有缺陷原料的软枣猕猴桃的质量。CO_2浸渍发酵法酿制软枣猕猴桃酒的工艺为:软枣猕猴桃→分选→清洗→密闭浸渍(CO_2)→酶解榨汁(SO_2加入量为60mg/kg,果胶酶用量0.08%,pH3.4,酶解时间9h)→软枣猕猴桃汁→澄清(皂上700 mg/kg g/kg和PVP100mg/kg)→成分调整(糖20%)→主发酵(发酵温度20℃,接种量0.04%,最适初始pH3.2)→倒桶→后发酵(10~15℃,15天)→陈酿→澄清(皂土0.16%)→过滤→装瓶
马兆瑞[6]2002年在《发酵型苹果酒工艺流程中试及其HACCP质量控制》文中认为本文立足国内实际情况,对以鲜食型苹果为原料的发酵型苹果酒的酿造工艺进行了研究。重点解决了用红富士品种苹果为原料酿造苹果酒时:酿酒酵母的选择、发酵醪液的改良、发酵的最适温度条件、发酵后的下胶澄清工艺、成品如何进行包装杀菌等技术问题。通过小批量试验认为法国产“Sauternes”酵母为首选优质酿酒酵母;苹果汁榨汁后立即添加50 mg/L果胶酶(仅限于本实验所用酶)和50 mg/L SO_2,进行澄清后所酿造苹果酒品质优于用苹果原汁酿造的苹果酒;苹果汁糖度调整到15°Bx,酸度(以苹果酸计)调整到0.4%左右,所酿苹果酒酒精度在7%~8%(v/v),风味柔和,香味纯正流畅,口感和谐纯净;15℃~18℃为发酵的最适温度条件;苹果原酒经过用膨润土——明胶法下胶,硅藻土过滤,再经过在-3.5℃温度下放置30d~45d的冷处理和膜过滤,可达到澄清除菌要求;经过一年时间的老熟和陈酿后,苹果酒的品质有了明显提高;因为所酿苹果酒的酒度较低,苹果酒经澄清后在不影响苹果酒风味的前提下有必要进行低温巴氏杀菌;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对各种发酵影响因素对发酵结果的影响强度进行了评判,各因素对试验结果影响的强度从强到弱依次为:二次加糖、1~#酵母、2~#酵母、没加酶处理、加酶处理、4~#酵母、3~#酵母、一次加糖。 通过中试试验摸索出了适合中小型苹果酒厂的苹果酒酿造工艺流程,并参照其它食品的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zard Analyze Critical Control Points)质量控制体系和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anitation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方案,确定了苹果原料质量控制、清洗(挑选)、榨汁杀菌酶解、过滤、主发酵、第一次倒酒、后发酵,下胶澄清、包装、巴氏杀菌为苹果酒生产工艺中关键控制点;制定出了发酵型苹果酒生产的HACCP质量控制体系。为配合HACCP质量控制体系的实施,提出了苹果酒厂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方案,为解决陕西苹果深加工问题和苹果酒生产技术产业化寻找出一条良好路径。
张敬佐[7]2016年在《精酿法酿造苹果起泡酒的工艺研究》文中指出苹果起泡酒属于低度酒,是使用纯苹果汁进行发酵的,大部分是微发酵酒,苹果起泡酒中还存有苹果汁,酒体中既含有酒的芳香,又含有苹果香。苹果起泡酒中保留了苹果原有的糖类、氨基酸和矿物质等,具有调节人体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控制体内胆固醇水平和抗衰老等医疗保健作用。精酿苹果酒的原料和工艺一般都有别于工业苹果酒,追求苹果酒原有的好味道,如苹果香。这些是在普通苹果酒中体会不到的。所以说精酿苹果酒与一般的苹果酒的差异就在于香味。不同的苹果品种,不同的备制方法,酿造时不同的流程,给了精酿苹果酒和自酿苹果酒Homebrew无限的可能。现在的很多酒吧,都有自己的精酿设备,通过购买苹果浓缩汁和苹果酒专用干酵母,就可以轻松酿造一款苹果起泡酒。本试验用浓缩苹果汁酿造苹果起泡酒,选取不同的初始糖度、酸度、发酵温度、酵母营养物(磷酸氢二铵、硫胺素)添加量、酵母接种量等条件进行实验。从苹果起泡酒的酿造原料选择和调节浓缩汁到不同初始糖度等方面,对苹果起泡酒工艺进行深入研究。能够酿造苹果起泡酒的酵母菌种种类很多,酿造过程中产生的风味物质差异也会很大,选用相同的苹果汁糖度,加入不同酿酒酵母后,酿造成的苹果起泡酒风味也会有很大的差别。本实验对啤酒酵母、果酒酵母CBC-1、Angle、苹果起泡酒干酵母等四种酵母,在相同的发酵条件下进行发酵,每隔24h测定发酵液中的残糖,当发酵液中无气泡产生时停止发酵,通过酒精度、残糖、滴定酸的测定和苹果起泡酒的感官评价,对酵母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苹果起泡酒干酵母对糖的利用率最高,起发比较快,沉降力好,发酵结束后,苹果起泡酒具有一定的抗菌能力,口感也很丰满。苹果起泡酒发酵过程中所选用的发酵液初始糖度,并不是越高越好,糖度太高会对酵母的生长繁殖等不利。由本实验中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在不同初始糖度下酿造的苹果起泡酒,初始糖度为21°P时,酿造而成的苹果起泡酒口感最佳,色泽最漂亮,所以在以精酿法酿造苹果起泡酒时,选用的初始糖度为21°P最佳。在苹果起泡酒澄清处理的实验中,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膨润土-明胶添加量在0.5+0.05mL时透光率最高,高达97%,而且在苹果起泡酒中添加膨润土-明胶的实验操作比较简单,易操作,实验时间比较短,适合精酿设备生产苹果起泡酒的需求。
祝战斌, 马兆瑞[8]2008年在《苹果酒澄清工艺的研究》文中提出苹果酒生产中的澄清技术是苹果酒生产的关键工艺之一,澄清效果直接影响着苹果酒的颜色、透明度和风味。通过对混浊原因分析,澄清方法进行了选择,结果表明膨润土-明胶澄清法,是苹果酒理想的澄清方法。对苹果酒澄清的工艺技术路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理想的澄清工艺技术路线为下胶→硅藻土过滤→冷处理→膜过滤。
张海涛, 王燕, 杨平平[9]2015年在《苹果酒澄清工艺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苹果酒在生产过程中易出现浑浊、沉淀等现象,这严重影响了苹果酒的质量。因此,寻找一种高效的澄清工艺对提高苹果酒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苹果酒的澄清方法进行了综述,以期对苹果酒的澄清工艺提供理论依据和一定的参考价值。
王冉[10]2004年在《酵母发酵黄花梨酒加工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黄花梨为原料开发研制发酵型果酒,解决了黄花梨贮藏难的问题,为我国梨果资源的利用开辟了新的领域,丰富了市场上果酒产品的种类,必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本文立足加工高品质的黄花梨发酵酒,主要对梨汁的澄清条件,预处理对成品品质的影响,发酵方式的选择,最适宜发酵菌种的选择,主发酵工艺参数的确定,后发酵温度的选择,原酒澄清技术,原酒调配,产品稳定性实验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 1) 通过不同的发酵方式比较,澄清汁发酵酒度高,原酒感官质量好,优于带皮发酵和浊汁发酵,所以采用澄清汁发酵作为发酵方式。 2) 通过预处理对成品品质的实验,确定用10g/l的Vc溶液处理梨块,可防止梨块褐变,发酵7天后成品感官评定最好。 3)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用果胶酶澄清梨汁的最佳条件为pH3.5,1%酶液的加入量为0.15%,温度45℃,时间50min。 4)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分析,确定前发酵的最佳条件为采用B(1596)菌种,发酵温度20℃,接种量7%,最适初始pH3.1~3.4,装液量80%,二氧化硫加入量100mg/l,周期8天。 5) 通过后发酵的温度实验,确定后发酵温度为10~15℃,时间14天。 6) 通过各种澄清实验,确定皂土澄清为最佳澄清方式,加入量为0.16%。 7) 通过调配实验确定黄花梨发酵酒调配标准为:酒度(v/v)13%,总糖含量50g/l,总酸含量5.5g/l。 8)在酒的稳定性实验中,发现蛋白质和酒石不稳定。蛋白质不稳定可通过添加皂土0.30g/l使其稳定。酒石不稳定可通过向酒中加入微量酒石酸钾,促进晶体的生成与沉淀,在-5℃保持7天,及时过滤可得到酒石稳定的梨酒。 9)黄花梨酒的加工工艺为:黄花梨→挑选、清洗→破碎→预处理→榨汁→果胶酶澄清(pH3.5,1%酶液的加入量为0.15%,温度45℃,时间50min)→主发酵(1596菌种,发酵温度20℃,接种量7%,最适初始pH3.1~3.4,装液量80%,二氧化硫加入量100mg/l,周期8天)→分离取酒→后发酵(10~15℃,时间14天)→分离除渣→陈酿→澄清(皂土加入量为0.16%)→过滤→调配→装瓶
参考文献:
[1]. 苹果酒澄清及稳定处理的研究[D]. 秦彦. 西北大学. 2004
[2]. 酵母菌种对冰苹果酒和山楂酒品质的影响[D]. 董文娟. 山东农业大学. 2015
[3]. 苹果醋发酵过程及其动力学研究[D]. 薛媛媛. 陕西科技大学. 2017
[4]. 苹果酒的开发研究[D]. 张珊珊. 大连工业大学. 2015
[5]. 软枣猕猴桃酒加工工艺的研究[D]. 王雪松. 吉林农业大学. 2007
[6]. 发酵型苹果酒工艺流程中试及其HACCP质量控制[D]. 马兆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2
[7]. 精酿法酿造苹果起泡酒的工艺研究[D]. 张敬佐. 齐鲁工业大学. 2016
[8]. 苹果酒澄清工艺的研究[J]. 祝战斌, 马兆瑞. 食品工业. 2008
[9]. 苹果酒澄清工艺研究进展[J]. 张海涛, 王燕, 杨平平. 山东食品发酵. 2015
[10]. 酵母发酵黄花梨酒加工工艺研究[D]. 王冉. 西南农业大学.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