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情境教学论文_刘文

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情境教学论文_刘文

广东省兴宁市岗背中学 514500

我国从 2001年开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仅深入到中小学,而且引起了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引入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标准》对课程价值、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教材、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调查。随着课改的深入,研究的重点已落在教学实施上。在此背景下,就教师创设的情境进行分析,对有效地实施《标准》所倡导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以下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情境创设问题进行分析。

一、利用知识的现实背景,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情境

用具体事物“创设情境”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要求。可以把“抽象”的理论形象直观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求得知识。在教学中把概念寓于现实背景,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现实的联系,然后用数学的方法组织和建立数学概念,这样建立起来的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如果学生没有体验概念形成的过程,学生很难正确全面地理解概念,很容易造成对概念的片面、孤立甚至是错误的理解。

初中数学中的许多概念,特别是一些基本概念与现实生活有紧密联系。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概念的现实背景,使学生身处实际情境中,通过亲身体验来建构数学理念。例如正负数概念的教学,教师要提供大量具有相反意义的现实原型:温度的零上、零下,产量的增加、减少,仓库货物的进、出等等,由此形成正数和负数的感性知识。恰当地联系现实原型,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接受、感知新概念。

在教学中提供的情境,应力求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并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数学的价值和数学的力量。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应用时,教师提问:为什么架线的塔杆采用三角形的结构而汽车的防护链却采用四边形结构呢?对于上述情境,应抓住数量关系及图形的特征进行分析、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引导、启发学生,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解题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中处处用数学”的道理。

二、用归纳、类比创设情境

归纳有三种解释:1.归入,加入;2.归并,收拢;3.从部分到整体,从特殊到一般,从个别到普遍的推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归纳是由个别事例向关于这一类事物的一般的过渡,是一种对经验、试验观察结果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综合处理方法,人们用归纳法理清事实,概括经验,处理资料,从而形成概念,发现规律。

初中数学中,绝大部分的数学概念、数学定理都是用归纳的方法得出的。它必须借助于好的情境设计,才能揭示概念的本质,理解数学事实。

例如关于函数概念的形成和发展,首先设计情境认识现实中各种变化的量:水位、气温、运动物体的位置等。继而通过设计:匀速直线运动中的时间和路程,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汽车行驶的里程与耗油量,华氏温度与摄氏度等,来体会当一个量变化时,往往伴随另一个量的变化。

类比是在两类不同事物之间进行对比,找出若干相同或相似点之后,推测在其他方面也可能存在相同或相似之处的一种思维形式。由于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外扩性,而新扩知识总是与扩前知识有很多类似之处,类比新知识与扩前知识是一种巧妙高效的教学策略。利用类比取得重大发现、发明的事例在数学领域屡见不鲜。如:立体几何中的许多定理、公式、法则等与平面几何相类比建立了罗氏几何体系;各种立体体积的积分求法完全可以通过与平面图形面积的积分求法相类比而得到等等。我们应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归纳、类比等丰富多彩的探索活动,鼓励学生进行一般与特殊、无限与有限等的类比,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三、运用语言创设教学情境

人教版七年级上有“用字母表示数”这节课,可创设下面情境教师活动:请全班同学推荐两名朗诵水平高的同学,进行配乐朗诵“数字1与字母X的对话”,听完后回答对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的理解。

对话:

数字1:我是数,数与形才是数学王国的真正的主人。

X:我是字母,我虽不是具体的数,但可以表示各种各样的数,我可以代表你1,也可以代表其他的数。

数字1:由我们的数组成的式子有确切的大小,例如,人们一见到1+2就知道是1与2的和,你们字母能做到吗?

X:有我们字母的式子具有更一般的含义,例如:x+y能表示任何数的和,包括1+2,x+y=y+x能表示两个数相加时,可以交换顺序即加法交换律。

数字1:人们解决实际问题时,必须根据已知的具体数进行计算,而字母有什么用呢?

X:用字母表示数,将字母引进算式,能更方便地表示数量关系,更具有普遍的意义。

学生活动:全班同学推荐两名学生朗诵,朗诵完后,学生对字母表示数的意义都积极踊跃地发言,并呈现出强烈的表现欲望,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分析: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字母与数的对话,学生对字母与数的理解更透彻,学生知道字母代替数的益处,字母的用途广泛,这一交流情境的创设遵循了情境创设的针对性、层次性、探索性、合作性等原则。

论文作者:刘文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2月第27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

标签:;  ;  ;  ;  ;  ;  ;  ;  

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情境教学论文_刘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