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振武[1]2002年在《福克纳小说创作的心理美学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从社会心理学、文学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入手,结合心理美学、文学人类学和文艺发生学,对福克纳小说创作的发生、其隐含形式和内在机制进行心理上的跟踪,对其创作模式进行美学上的探讨,对其作品取得巨大成功的堂奥进行文化上的揭示,从而为更好地理解福克纳、更准确地解读其文本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参照。 本文首先从作者创作的心理动势出发,对作者的创作发生及其创作的心理轨迹进行跟踪,认为,福克纳的创作中有一种不为创作者的自觉意识所完全控制的直觉领悟的心理倾向,正是这种自主情结引导作者超越个人的局限,遨游于个人利害的范围之外,反映了超个人的、更为深邃的集体无意识,从而创作出了具有永恒艺术生命的作品和崇高的美学景象;福克纳的小说创作及其相关主题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与作者由于在文化、形体以及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劣势而产生的难以排遣的自卑情结密不可分,是自卑情结积聚成优越情结,进而过分补偿的结果;同时,由于美国南方特殊的历史、政治及福克纳的生活遭际等原因,福克纳在几十年的创作生涯中,情系荒原,创造了约克纳帕塔法县这个精神王国,使之成为自己的精神浪游之地、欲望宣泄之乡和心灵托付之所,其创作动因在于既关注对南方人们精神荒原的描绘,也着眼于挖掘这个荒原世界对自己、对人生的美学意义所在。 上述叁种情结是导致福克纳创作发生的主要因素。也正是由于这些心理原因,福克纳在具体的小说创作,特别是在人物的塑造上表现出强烈的心理定势和明显的范式化倾向。他笔下的男性多处在成年的努力、焦虑、矛盾和成年后的困惑之中,而女性形象则多表现为毁灭、堕落的特征,这一方面与福克纳特有的自主情结和自卑情结等心理原因及其个人的生活遭际有关,也是福克纳作为一个美国南方的男性话语膨胀的典型代表使之然;而作品中表现出的人类受难范式则是其荒原情结和积淀于作者内心深处的宗教忧患意识作用的结果。 至于福克纳在结构小说时所拥有的独特的心理机制,应主要归因于作者的自主情结以及个人禀赋、家族影响及其作为大写的人的深层的无意识。福克纳特殊的时空意识是其使用意识流语体、对时间与空间进行随意转换的重要原因,其难以割舍的神话意识则是其作品从内心深处打动读者、唤起人们深层无意识的壶妙所在,加之以作者与一般经典作家明显不同的通俗意识,终于使其作品跳出传统文学的樊篱,告别了高雅文学的象牙之塔,形成了具有超凡脱俗的美学品格,进而登上了20世纪小说创作的峰颠。
冯舒奕[2]2006年在《时隐时现的福克纳》文中研究说明美国作家福克纳在中国的译介始于二十世纪叁十年代中期,迄今为止,其重要着作均有中译本出版发行,国内也出现了一批研究福克纳的学者,不断有研究论着发表出版。但纵观福克纳在中国七十多年译介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其过程呈现独特的冷热起伏的波浪形态,这样的现象背后又是什么因素在起作用呢?本文在详细梳理福克纳译介资料的基础上,从译介当时的政治文化语境出发,主要运用美国翻译理论家勒菲弗尔的翻译理论对中国在译介福克纳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点进行文化层面的原因分析,并以福克纳在中国的译介状况这个具体个例来考察一个外国作家在中国的介绍接受传播过程中所受到的影响力量。最后通过分析中国当代作家的具体文本(主要以莫言、苏童、余华的创作为例)来考察福克纳译介进中国后,我国的文学创作中体现出哪些福克纳的影响因素。
秦崇文[3]2017年在《比较视域中的乡土书写与现代性想象》文中指出乡土是人类社会的意义生产系统重要组成部分。乡土文学是一个十分具有张力的概念,当乡土遭遇现代性,给作家带来的不仅仅是出于创作本能的文学书写,也为作家的现代性想象提供广阔的思想空间。中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两国均面临着不同的现代性问题,随着人类社会地球村的实现,两国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交往密切,在各个层面存在着不同形式的对话关系。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美国作家福克纳和中国作家贾平凹的作品作为分析两国现代性的文本,两者都是典型的乡土作家,因文化差异、时代背景的不同,在作品的地域空间书写上具有相似性与关联性,同时在表达上、审美观念等方面有所不同,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认知上有差异也有共鸣。本论文从历史和文化(思想史)角度,通过对乡土、乡愁、现代的文学转向以及现代性的相关理论的梳理,借助福克纳和贾平凹的作品及其相关研究成果,在比较文学的视域中对福克纳和贾平凹的乡土书写与现代性想象的逻辑展开进行论述,对中美乡土文学与现代性的关系进行比较辨析,见微知着,进一步了解中西方古今文学思想及文化思想的差异性与共通性,以及在面对现代化过程的不同应对策略和书写景观,挖掘现当代文学中的乡土书写背后的深层原因和当代价值。论文分五个部分,绪论主要对研究背景、选题缘起、学术史回顾、研究思路与方法、论文创新之处、选题目的以及意义进行概述。主体部分分为叁章,第一章从现代性、乡土、乡愁的基本概念出发,剖析在此语境下的作家的文学实践活动,从作家的乡土乌托邦建构与消解、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等方面对福克纳和贾平凹的乡土叙事与现代性想象进行逻辑展开。第二章以对话理论为理论基础,对福克纳和贾平凹的乡土书写进行比较研究,剖析两者乡土书写的差异和汇通性,以及对乡土的互文性进行探讨。第叁章分析福克纳和贾平凹在后现代语境中的乡土书写探索,从书写的内容、技法层面等进行论述,同时,以福克纳和贾平凹的乡土守望与现代突围为个案,强调乡土书写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当代意义。最后得出结论:认为中国现代性不同于美国的现代转化型道路,中国现代性因其具有厚重的“乡土”色彩和“后发外生”特性,在与域外文化的交流和对话中彰显出特有的乡土中国的当代内涵。乡土作为一种虚构而非实体的存在,亦非对社会历史变迁的“模仿”或“再现”,“乡土文学”是人们在社会建构过程中产生的虚构的想象物。作家的乡土书写是对现代性问题的一种应激,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文本呈现,作家的话语与修辞成为一种“现代性的症候”,而当不同国度的作家对这一症候做出呈现时,便构成了一种广义的现代性的对话。对话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探讨两者在作品中对本国现代性问题的不同呈现,通过美国现代性的他山之“石”而攻对我国的现代性问题之“玉”。
朱振武[4]2004年在《心理美学视域下的福克纳小说创作》文中指出本文从社会心理学、文学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人手,结合心理美学、文学人类学和文艺发生学,对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着名作家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1897—1962)小说创作的发生、其隐含形式和内在机制进行心理上的跟踪,对其创作模式进行美学上的探讨,对其作品取得巨大成功的壶妙进行文化上的
云天英[5]2015年在《威廉·福克纳作品的后现代叙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威廉·福克纳(1897-1962)是二十世纪最重要最有影响的小说家之一,一生创作了19部长篇小说,近百篇短篇小说和数部电影剧本。在作品中,福克纳将现代主义的写作手法与现实主义的题材巧妙地结合,用20世纪人的眼光审视美国南方两百年的发展进程,对南方人的心理和精神世界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他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讲述了以康普生、沙托里斯、麦克斯林家族为代表的南方贵族世家的衰落和以斯诺普斯家族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暴发户的崛起。福克纳在作品中不断地关注南方人的命运与精神世界,揭露与鞭挞了当时南方社会的道德混乱与社会腐朽。国内外对于福克纳及其作品的研究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众多的研究者从内部研究入手,对福克纳作品的叙事策略、文本形式、语言等方面进行了考察和探讨。到了七十年代之后,随着西方文艺理论界批评方法的层出不穷,福克纳及其作品研究突破了内部研究的樊篱,开启了与外部世界相联系的研究。其研究高峰期是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当时出现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专着和论文。他们大多采用了传统的批评方法如主题分析、历史与社会道德研究、形式主义方法等。后来一些批评家大胆地把语义学、符号学、接受美学、现象学、心理学等研究成果引入文学批评,并运用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心理分析、读者反应以及女权主义等批评方法来解析福克纳。众多的专家学者对福克纳的传记、福克纳与南方社会、福克纳与现代主义、种族主义、通俗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作品的主题、人物塑造、写作技巧、语言特色等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与挖掘。不同时期出现的众多文学批评理论被用来分析探讨福克纳的作品。然而,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国内外学者对福克纳及其作品进行了多层面、多角度甚至跨学科的探讨,对福克纳作品的后现代叙事研究却一直处于鲜少问津状态。其原因在于后现代叙事学理论自身发展的驳杂性和不稳定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与福克纳作品的有机结合。后经典叙事学或后现代叙事学80年代中期诞生于北美,90年代以来发展旺盛,以语境主义叙事学μ为主体的叙事学研究,其研究内容涵盖了后现代历史叙事学、女性主义叙事学、修辞叙事学、认知叙事学等各种学科及流派。其特点是将叙事作品视为文化语境中的产物,关注作品与其创作语境和接受语境的关联。后经典叙事学家在作品分析中关注读者的能动作用,关注社会历史语境如何作用于作品的创作和接受。其研究的主要理论家有海登·怀特、格林·布拉特、詹姆斯·费伦、迈克尔·科恩斯、华莱士·马丁、戴维·赫尔曼、鲍特鲁西和迪克森夫妇等。本文中,作者从文本出发,以文化学、人类学、原型批评、神话学等学科的知识为基础,将后现代叙事学中的后现代历史叙事学、修辞叙事学、及认知叙事学理论应用于福克纳作品的文本分析,同时,作者还结合了大量的前人研究成果以使本文的福克纳及其作品研究符合其一贯的合理性与逻辑性。本篇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是现象学的描述法、历史研究法及理论建构与文本的结合。本篇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该部分主要探讨和关注的是福克纳的着述特色,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后现代叙事学的研究现状与特色。本章最后论述的是本篇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本篇论文的第二部分为本论文的第一章。本章主要从后现代历史叙事角度着重探讨了福克纳创作的文化语境及其部分小说文本的转义话语阐释。文化语境部分主要探讨的是南方文化尤其是南方文化中的南方情结、宗教意识、南方文化中的悲剧意识及南方文学传统对福克纳创作的影响。作品文本的话语阐释部分,分别从隐喻、换喻与反讽叁个角度分别叙述了福克纳部分小说文本的转义阐释。本篇论文的第叁部分即本篇论文的第二章探讨的是福克纳作品的修辞叙事研究。在本章中,作者主要关注了两个方面:福克纳作品的叙事进程研究和叙事判断研究。叙事进程中,作者主要采用了詹姆斯·费伦的修辞叙事理论并选取了两个方面来分析福克纳的作品:局部冲突与全局冲突及稳定因素与紧张因素。本节的最后一部分探讨的是我国着名叙事学家申丹教授提出来的隐性叙事进程。而叙事判断部分中,主要进行的是对福克纳作品的阐释判断、伦理判断及审美批判叁方面的研究。本篇论文的第四部分即本篇论文的第叁章论述的是福克纳作品的认知叙事研究。鉴于认知叙事学的复杂性和理论的不系统性,作者主要选取了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个方面是《喧哗与骚动》中的花园路叙事。花园路叙事指的是作者故意提供错综复杂的故事线索甚至是错误的信息,来吸引读者的好奇心理和阅读兴趣,增加小说的审美情趣。心理叙事是一门将实验方法应用于文学批评的一种全新的文学分析形式。它为文学批评的科学性提供了一定的分析依据。但是由于其创始人鲍特鲁西和迪克森本身对该理论也还存在着很大的完善空间,因而作者的论述中难免有不周或定义含混不清之处,虽然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也在极力避免这个问题,但是毕竟本人学识、能力有限,因而恳请各位专家老师多多批评指正。值得一提的是鲍特鲁西和她的丈夫迪克森目前对于此项研究还在继续。因而,这种应用于文学批评的实验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确认。本篇论文的第五部分是本文的总结。在总结部分中,作者分析了本篇论文的写作要点及缺点。同时,作者还探讨了目前对福克纳及其作品进行后经典叙事研究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作者同时也指出了作者本人今后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
朱宾忠[6]2005年在《福克纳与莫言比较研究》文中认为在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以构建“约克纳帕塔法”世界而享誉文坛的着名美国作家福克纳去世近20年后,一颗文学新星出现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文坛上:这就是生于斯,长于斯,并且把大部分作品的背景置于家乡山东高密而营造出一个“高密东北乡”文学世界的新锐作家莫言。这两位既不同时,也不同地,分属于不同文化圈的作家在创作上却颇有相通之处。研究者们首先注意莫言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福克纳的影响这一事实,进行了一些影响研究的工作,确认了福克纳在哪些方面影响了莫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平行比较研究,探讨他们在不存在影响的地方有何共同之处。与此同时,作为在本国文坛有着重要地位的作家,福克纳和莫言也都飘洋过海,在对方国度的文坛上占据了一席之地。福克纳在中国文坛显然是以巨人形象出现的,受到广泛的尊崇,近年来中国学界对他的研究热情也如同温度计上盛夏的气温节节攀升,而莫言在美国也随着着名翻译家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教授对他的好几部长篇小说的翻译和出版而引起越来越多读者的兴趣,学界对他的研究热情也如春起之苗,日有所长。随着中美文化、文学交流的日益密切,对这样两位作家进行比较研究不仅有利于更好地认识作家本人和他们的创作,也将有助于两个民族、两个文化的了解和交往。鉴于此,本文拟从文学道路、文艺思想、创作主题、人物塑造以及创作特色等几个方面对福克纳和莫言展开平行比较研究,同中见异,异中见同,比较长短,分出优劣,并尝试对他们的文学价值进行评估。 全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叁大部分。 绪论部分首先简要回顾了福克纳在中国以及莫言在美国的译介和研究情况。从上世纪30年代至今,福克纳的大部分短篇小说都以各类文集的形式翻译在中国出版了,而他的19部长篇小说中也已经有8部译成了汉语,有的小说还有好几个译本。在研究方面,出版了一批关于他的传记,其中有中国学者撰写的,也有从外文翻译的。此外,还翻译出版了一部福克纳评论集。迄今为止,从《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里可以检索到的研究福克纳的硕士论文已达28篇之多。中国的学术期刊在过去的十年间刊发了200余篇福克纳研究文章,涉及到福克纳的大部分作品。这些文章从多个角度,运用多种理论对福克纳的作品进行了相当深入的研究。莫言已经有四部长篇,2个短篇小说集(《红高粱》、《天常蒜薹之歌》、《酒国》、《丰乳肥臀》《师父越来越幽默》和《爆炸》)译成了英文在美国出版,学界关于他的评论文章也有数十篇,这些文章有的从意识形态的角度肯定莫言的独特性,有的
刘桃冶[7]2017年在《福克纳文学作品伦理取向研究》文中指出威廉·卡斯伯特·福克纳是20世纪美国南方地区作家的代表人物,其文学作品对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福克纳的作品体现了其鲜明的伦理观。本研究以《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八月之光》为例,主要研究福克纳文学作品伦理取向的生成、伦理取向的表现及其对后世文学作品的影响等问题。第一,主要从南方宗教文化与福克纳的个人成长环境、南方宗教文化与福克纳的精神世界以及美国南方圣经地带对福克纳文学创作的影响入手来探求特定时期下美国南方宗教文化对福克纳的影响。一个伟人的成长和成功离不开其生长环境的影响,一个伟大的作家也不例外。而伟大文学家所铸就的文学作品都与其所成长的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他是对此种文化有意识的继承还是刻意的反叛,其个人思想和艺术作品也或多或少的打上那个文化的烙印。福克纳成长于美国的“南方圣经地带”,受该地区深受圣经文化的影响,在这样的宗教文化影响之下成长起来的福克纳不管是在性格品质还是其他层面都深深地打上了“圣经地带”的烙印。因此,其作品中有圣经的影子也不足为奇了。接着考察了福克纳文学作品中的圣经原型;福克纳文学作品中的基督教因素;圣经文学和福克纳诸多文学作品的异同以及福克纳文学作品中的救世主形象。《圣经》乃基督教的经典,是其宗教信仰的最高权威,是其教义、神学、教规、礼仪等的依据。信仰者把它当成是上帝的启示,所以把它奉为宗教信仰和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圣经》虽然是一部宗教经典,但同时它也是一部文化巨着,是研究了解西方文化的丰富宝藏。作为一部宗教经典和特殊的文学作品,它为众多欧美文学提供恢弘的思想内容和素材的同时,也为大量欧美文学作品提供了一定的经典情节和人物原型。从古代到现代的西方文学家们,他们的作品或多或少都涉及到与圣经传统或基督教思想相关的内容。首先,福克纳的众多作品中包含有与圣经故事或者内容相关的一些人物原型,正是因为有这些人物原型的存在,才使得福克纳的个人作品显得更为饱满和生动。就基督教因素而言,自小在严苛的宗教环境之下长大的福克纳深受基督教的影响,因此基督教因素也构成了他文学作品的一个极为重要层面。作为西方文学创作根源的圣经文学对福克纳自己作品的构成的影响也同样不可小觑,福克纳本人在借鉴圣经文学创作的同时,也融入了自己对宗教的某些理解。尽管他不能称得上一个彻头彻尾的基督教作家,但是他的作品中所蕴含的人物原型以及以耶稣为原型的救世主形象对其文学作品的作用同样是举足轻重的。第二,主要阐述的内容是福克纳文学作品中的伦理观念,这些伦理观念主要体现在家庭,政治,社会,生死,生态以及叙事等各个层面。受特定政治环境影响的福克纳在他的小说中注入了某些政治因子,这使得他的文学作品更有政治依据。同时,在大的社会环境影响之下,他通过自己的笔杆讲述了混乱不堪的家庭关系,缺失亲情,乱伦,家庭成员之间彼此冷漠等,福克纳也将这些和家庭关系相关的内容和人们的生死观念结合起来。就生态伦理而言,这是建立在福克纳对人类前途和未来命运的担忧之上的,由于人们对原有生态的破坏导致人类和自然的失衡,而这一切的改变都和福克纳人类与生态必将长久生存下去的观念是背道而驰的。同时,还从福克纳的代表作《喧哗与骚动》入手,分析了其中主要人物形象的悲剧。《喧哗与骚动》中位于杰弗生镇上的康普生家族是一个曾经显赫一时的名门望族,祖上曾出过一位州长及一位将军。家中原来拥有大量田地,黑奴成群,是名副其实的贵族。而如今却由于家道中落只剩下一幢破败的宅子,昔日的辉煌不复存在。一家之主康普生先生是一个从来不接洽业务的律师。由于家族的名望毁在自己手里,因此他整天借酒消愁,唠唠叨叨地发表一些愤世嫉俗的言论,因而把莫名的悲观失望情绪传染给家族继承人长子昆丁。由于种种原因,长子昆丁,次子杰生以及女儿凯蒂相继走向了悲剧的深渊。本研究将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入手,结合康普生家族的家庭环境对他们走向悲剧深渊的根源做了深入的剖析和研究。第叁,主要阐述了福克纳的伦理观念对后世文学作品的深远影响。首先,本研究以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为切入点,用比较方法呈现福克纳伦理观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主要对福克纳作品中的伦理取向对美国南方文学、拉美文学以及中国文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该部分的后半部分主要侧重阐述了福克纳文学作品对中国文学和拉美文学的影响。事实上,福克纳不仅仅是对拉丁美洲文学或者马尔克斯这样的大家有影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福克纳个人的文学作品对后世的年青一代作家们,不管是本土的还是其他国家的都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福克纳作为美国南方地区现代主义的作家代表,他将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文学创作。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不仅不缺少诸如“意识流”这样独具一格的写作方式,同时也不乏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影子。毋庸置疑,他是一位勇于探索追求的进步作家,不管是对文学作品主题的选择,还是他对小说形式和艺术技巧层面所进行的创新都对全美国乃至全世界的后世作家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姜伟婧[8]2011年在《精神的还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纵观20世纪中西方文学关系史,美国作家福克纳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其中尤以新时期寻根文学所受的熏染最为着名。作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福克纳不仅擅长运用现代派的表现手法来叙述故事,而且还以家乡美国南方为原型,在他的众多小说中构建了一个着名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界”。时隔80年之后,中国新时期的青年作家为福克纳笔下的多姿多彩的艺术世界所折服,他们不仅学习福克纳小说中高超的艺术技巧,在时序颠倒、多视角的叙述过程中享受写作的乐趣,而且深入到福克纳作品的内核,试图在自己的小说中创造出一片独立的天地,其中以莫言、苏童、贾平凹等人在这一时期创作的寻根小说成就最为突出,这些作品所蕴含的艺术风格和文学气质均脱不开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的影子。两方作家在新旧交替的历史时期,面对人类普遍的精神危机,试图在文字中寻求精神的皈依之所。从叙事方式的学习到文学内涵的深入,寻根作家不断地从福克纳那里汲取精神养分,在这一影响与接受的过程中,中国作家既融入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点,具有积极一面,但同时也存在着对于外来影响认识的偏差之处。本文以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和莫言、苏童和贾平凹等人创作的“寻根小说”作为比较研究对象,主要运用影响研究的方法,兼顾平行研究的因素,从影响发生的原因、表现、评价几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以期在个案的研究中折射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之间的复杂关联。
朱振武, 杨瑞红[9]2010年在《福克纳短篇小说在中国》文中研究表明福克纳创作的129篇短篇小说中,有中文译本的40篇,大多数短篇小说还没有译介到中国,更没有得到深入研究,但其中备受关注的篇目在我国还是取得了可观的研究成果。与国际福学界的研究和国内对福克纳长篇作品的研究相比,我国福克纳短篇小说研究不论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存在较大的差距,还需要加强对福克纳短篇小说及其国际研究成果的译介,同时不断拓宽研究的视野,探索新的研究视角,提高自主意识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我国文学的繁荣和发展。
王宁[10]2013年在《探秘福克纳小说《八月之光》中的时间黑洞》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主义文学大师福克纳被认为是描写美国古老南方最成功的作家,其作品不论叙事结构还是主题意义都充满了复杂含混的特征。作为一名有着强烈时代感的作家,“时间”主题在其整个文学世界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以“时间黑洞”为切入视角,以柏格森的时间哲学为理论工具,具体分析福克纳代表作品《八月之光》中的文本叙述时间和人物心理时间。在得出福克纳在文学创作中深受柏格森时间哲学影响的同时,进一步探寻在“时间黑洞”背后隐藏的福克纳自身的时代焦虑,对于生命本质意义的思考,以及对整个人类生存现状的反思。福克纳是一位形式创新与人文现实兼顾的优秀作家,探密福克纳如何利用“时间”这一要素进行文本结构上的创新以及人物心理状态的刻画是本文研究的重点。论文以“时间黑洞”作为叙述视角,通过这一物理概念的类比方式,直接深入福克纳文学创作中的时间维度,并以“时间黑洞”为中心,进行“打靶”式论述,首先探讨存在于福克纳整个人生及文学创作中的“时间黑洞”,其次将范围具体缩小至《八月之光》中的“时间黑洞”,最后通过解析《八月之光》中的“时间黑洞”来揭示论文最核心的落脚点:在“时间黑洞”的背后,福克纳自身作为古老南方子孙,在时代断裂中产生的虚无与焦虑感;福克纳通过作品形式与人物命运的安排表达自己对于时间和生命本质的思考;从“文学为人生”的立场出发,福克纳通过制造“时间黑洞”这种逆向思维的方式,呼唤人类社会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尊重生命及自由意志的创造。
参考文献:
[1]. 福克纳小说创作的心理美学研究[D]. 朱振武. 苏州大学. 2002
[2]. 时隐时现的福克纳[D]. 冯舒奕.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6
[3]. 比较视域中的乡土书写与现代性想象[D]. 秦崇文. 北方民族大学. 2017
[4]. 心理美学视域下的福克纳小说创作[J]. 朱振武.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04
[5]. 威廉·福克纳作品的后现代叙事研究[D]. 云天英. 吉林大学. 2015
[6]. 福克纳与莫言比较研究[D]. 朱宾忠. 武汉大学. 2005
[7]. 福克纳文学作品伦理取向研究[D]. 刘桃冶. 吉林大学. 2017
[8]. 精神的还乡[D]. 姜伟婧. 南京师范大学. 2011
[9]. 福克纳短篇小说在中国[J]. 朱振武, 杨瑞红.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0]. 探秘福克纳小说《八月之光》中的时间黑洞[D]. 王宁. 广西师范学院. 2013
标签:世界文学论文; 福克纳论文; 现代性论文; 莫言诺贝尔文学奖作品论文; 莫言作品论文; 文学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文本分析论文; 艺术论文; 喧哗与骚动论文; 叙事手法论文; 西方美学论文; 读书论文; 八月之光论文; 贾平凹论文; 作家论文; 叙事学论文; 后现代主义论文;